第7章
皇城的城門樓眼見便就在眼前,迎着冬日寒風,幾分巍峨莊嚴。
入了宮門,便不能再用馬車了。安定門前長長兩行馬車的隊伍,是各家命婦候着一一落車。是以行來這處,馬車便放緩了下來。
玉昀将将推開車窗,往外看了看,便已有小內侍們過來相迎。
為首的一人笑面盈盈,“大公主殿下,怕是得多等一會兒了。前頭車馬淤堵,還得些時候。”
她自知道今日來的京中富貴之家,招待停車卸馬多有難處,“知道了。多等等也無妨的。”
小內侍笑着應下,又叫人送了些水果茶點來。玉昀方合起小窗,與陸茹若一道兒用了些水果。
陸茹若還是頭回見這般的果盤兒,各樣兒的新鮮水果切好了,用蜂蜜粘成了三層塔狀,是宮中才這般作的。捏起顆葡萄落在嘴裏,又點評道,“甜了些,還有些齁。”
“是了。也就模樣好看些。”玉昀笑了笑,這宮中玩意兒,只是圖個熱鬧彩頭。說着,便也一道兒用了塊蘋果。
前頭陸府的馬車裏,徐氏也将将接過了果盤來。目光無意間掃見對面馬車裏的人,頓時沒了好心情。
那邊長平侯夫人也嗤笑了聲,又喚嬷嬷一把合上了車窗。
宋氏瞧見些許不對,便也聽聞過七月時候那些傳言,“嫂嫂和長平侯夫人…”
徐氏轉背來,輕哼了一聲,“險些壞了我家姑娘的名聲,她倒還毫無愧疚之情。”
徐氏待幾個庶女并不看重,可一旦牽扯到嫡女的婚事,那便不同了。為了早前的事情兩家鬧得不大愉快,是以小半年來,每逢京中宴會,長平侯夫人去的,她便都推了。便就是擺明的,不再交好的意思。
可今日帶着兩個女兒進宮,卻是頭等大事。不能推卻了。誰知,冤家路窄,又在宮門前撞上。
待下了馬車,卻見長平侯夫人帶着女兒也在旁側下了車。徐氏也沒給多少好臉色,便協着宋氏,要往裏頭去了。
那邊長平侯夫人卻先開了口。“宋夫人可慢走些,這是皇宮,別叫您府上的姑娘,又落了什麽東西便不好了。”說的便是三姑娘在侯府上落了只香囊,被世子爺拿到了,落了口實。
Advertisement
那事情到底不好宣揚,徐氏一時便也不接話了。還是宋氏笑着道,“多謝夫人提點了。我們自是小心又小心的。這會兒還得去宋妃娘娘宮裏問安,便也不好多留了。”
提及今日宴席的主人,宋氏到底替娘家撐起幾分薄面。長平侯夫人也得念着如今宮中情勢,給宋妃娘娘三分面子。“那便也不擾着宋夫人和陸夫人了。”
宋氏這才與徐氏一道兒往宮門裏去。
玉昀和大姑娘跟着一旁。見着那位長平侯夫人的面上,還有幾分不齒。一旁那位侯府的嫡小姐,卻向着她們二人笑了笑。嫡小姐一雙眼睛水靈,眉目寬闊,該是極少憂慮的性子。
陸茹若也禮貌着,與人回了一個笑容。便見嫡小姐擡手,塞了只什麽東西來她手裏。
待進了宮門,玉昀方見陸茹若展開手來,是只折好的千紙鶴。只是折得頭重腳輕,頗有幾分飛不起來的模樣。
玉昀笑了笑:“看來那位嫡小姐,有些喜歡茹若。”
陸茹若也抿了抿唇,“可早前宋府上和人家交惡,母親定不許我去說話的。”
“那,茹若你自己想麽?”玉昀低着聲量,邊走邊敲打着人。
陸茹若望向她來,一雙眼睛眨了眨,“我、我可以麽?”
臨行來禦花園,徐氏和宋氏便要往雨辰宮裏去了。二姑娘和四姑娘也得一道去給宋妃請安。玉昀卻是不必的。她是皇家嫡女,宋妃算來也不過是妾室。
她自與宋氏請了辭,要先往自己的玉檀宮裏看看。又順道替陸茹若開了口。
“大姑娘便随我一道兒可好?我也想有人陪着。”
宋氏先是頓了一頓,可看了看自家姑娘,又想起老爺囑咐過不必冒進。此下宋家兩個女兒去見宋妃,自是要讨着彩頭的。自家姑娘去了,不過也是陪襯。倒是大可不必。
如此想來,宋氏便也松了口。
與宋氏和徐氏說了別,玉昀便帶着大姑娘往方來的方向去了。臨見着長平侯夫人帶着嫡小姐過來,玉昀便迎了過去。
“長平侯夫人可還安好麽?”
蔣氏見來人是玉昀,方忙帶着自家姑娘作了禮數。“怎還勞煩着大公主殿下問候,方且是我失禮了。”礙着是與對家一行的人,蔣氏方不過草草行禮,便也未來得及問候。
“夫人客氣了。婆母她們此下已往雨辰宮去了。早兩天還在宮外,我便想起來些玉檀宮裏的舊物,這會兒正要回去看看,可只有大姑娘陪着,便覺着少了些熱鬧。夫人若不嫌,我看着嫡小姐可人,便想着與大姑娘有個伴兒。”
蔣氏母家原也得過孝武皇帝提拔,家中老侯爺,也曾是孝武皇帝身邊的大将。又知道公主自幼是被孝武皇帝捧在掌心裏的,作派舉止自然妥當。于是叮囑女兒規矩行事,多聽公主的話,便就放了人。
玉昀帶着兩個姑娘往玉檀宮裏去。
陸茹若性子內斂些,不大好意思先開口。嫡小姐齊鳶鳶卻是活潑得很。
“母親給我選的這身衣裳,可重了。不喜歡。本要換一身的,她又不讓。我到覺着你這一身好,清清淡淡的,和我平日在家中穿着的差不多。”
陸茹若這才好道,“便是不想太打眼了,我才這般打扮。我、我姨娘也不大管我,母親只叮囑着不必冒進。我便就作平日打扮了。”
“她們說,今兒我們來,都是給三皇子相看的!”齊鳶鳶撅起嘴來,“我才不想當什麽皇妃王妃的。就想一個人自在。”
“我、我也覺着一個人好。”陸茹若聲響不大,想了想,又忙補了一句,“不過,有個玩伴兒也行的。家中妹妹比我小許多了,婢子又不大能說上話…”
這麽一說,陸茹若的手便被人家挽了過去,“那正好了。我也想。”
玉昀前頭聽着兩個姑娘說話,卻也嘆息自己那位手帕交被許給了太子哥哥。這會兒該陪着哥哥,身處淮南。已是好些日子沒見過了。
不知不覺,腳下行到了玉檀宮門前。幾個老嬷嬷一時都迎了出來。
見得玉昀,全都忘了禮數。送湯婆子來的,扶着玉昀手來引路的。
“殿下回來了,您身子可都好了?”
“殿下可有什麽想吃的,奴婢去小廚房裏替您作。”
玉昀一一看過去,問候了人。方點了最愛吃的芋子糕,叫李嬷嬷去做了。随後,又帶着二位姑娘去了自己的書房。那兒收着好些字帖,昨日她便想起,要給大姑娘看一看的。
**
雖是天寒,雨辰宮裏卻仍盛開着好些秋菊。
宋氏将将進來,便有所感慨,“這雨辰宮,比之陛下還在的時候,還要精神些了。”
徐氏早先便已來過幾回,對宮中情形比宋氏清楚些。
“這些秋菊卻也不算什麽,在往裏頭去還有牡丹。都是內官監在暖房裏種開了花兒才送來的。這是多虧了三皇子得宸王殿下賞識,娘娘也沾着光了。”
宋氏到底覺着,娘家風光了回。可當着宮中嬷嬷婢子們面前,便也避着鋒芒。
“陛下那時看重皇後娘娘,再後來,又寵着碧雲宮。娘娘也是苦了好些時候,方盼來的。”
二人說着,已入了暖閣。引路的嬷嬷退去了門邊,揚了揚聲道,“娘娘,是尚書大人府上和左輔大人府上,二位夫人帶着小姐們來了。”
暖閣裏,挂着一席長帳。雖是有些透光,卻依舊遮擋着暖榻後頭的情形。聽那帳子後頭一時無聲,二人相視一眼,不知留的好,還是不留的好。
好一會兒,方才見有道身影緩緩支了起來。聲音裏還有幾分喘息不平,“都、都來了。便叫姑娘們來給我看看。”
二人忙開口與宋妃作禮。卻見兩個婢子從外頭進來,過去卷開了長帳。宋妃斜靠在暖榻一角,又見一紅衣的內侍,鳳眸薄唇,手中一柄碧玉的美人錘,正給宋妃揉着小腿。
宋氏還不大認得那位內侍,便只見自家妹妹面色紅潤,目光氤氲,白皙的脖頸上,竟還留着兩道紅印,加上胸口還急急起伏着,即便眼前內侍只是替人捶着腿,卻也難免叫人浮想起方在帳後,到底是哪般春色。
宋氏一時語結,卻念起宮中內侍,多有與人對食一說。目光望向宋妃時,便帶着幾許疑問。
徐氏卻已往前一拜,對那紅衣內侍拜了一拜。“掌印大人吉祥。”
宋妃這才開口道,“姐姐怎麽了?可是行來一路累了?你們還不給客人們看茶麽?”
外頭候着的嬷嬷婢子,這才應聲忙碌去了。
宋氏被招呼着坐下,方才恍神回來少許。又見徐氏領着兩位姑娘去前頭與宋妃看了。她方想起替自家姑娘交代了聲。
“我們大姑娘本也是來了,卻被公主要了去。她們年歲差不遠,便也喜歡一道兒說話。我便就沒勉強着她過來。”
宋妃面上的紅暈已然退了些,笑着道,“她頭回入宮,該是要跟公主好生學學的。便也無妨。”罷了,又看向宋家兩個女兒。
“菡兒今日沉穩,果是大氣多了。我顯兒這會兒還在養心殿裏議事,一會兒嬉冰的時候,你們多說說話。”
“茗兒今日活潑俏麗,果也是個大姑娘了。”
“都是教養得極好的,是嫂嫂的功勞。”
宋妃說着話,宋氏的目光,卻不時在那位掌印大人上掃過。
宮中內侍多瘦弱,這般挺秀俊美的,卻是少見。不過也就三十上下的年歲,那張臉,又是男生女相,比妹妹還顯年輕了些。方那帳後屢屢清香飄來,在看妹妹說完話時,二人相交的目色,。
宋氏一時,便也更确定了些。
許是察覺得了什麽,那人落了手中的美人錘。起了身來,“娘娘敘敘家常,宸王殿下那邊還有些吩咐,雜家便就先不擾着了。”
宋妃微微颔首,又叫來貼身的婢子,“你且送掌印出去,外頭冷,将我箱子裏的狐裘拿來。”
那婢子照辦去了。
徐氏忙是一拜,“那便恭送掌印大人。”
宋氏自也跟着起了身,卻又有些難以啓齒,“恭送…”
“恭送掌印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