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張爺爺, 之後就麻煩您在暗中保護六殿下了。”
老張震驚的在手裏的茶杯和他之間來回轉頭,猛地想起來一件事:“你早就想好了,所以之前問我想不想喝禦酒!”
學者背着手, 很是老成的對荊缙道:“殿下,您還未用膳,先去用膳吧。正好也順便帶在下認識一下您的長輩。”
老張不滿的在後面嚷嚷,學者回頭掃了他一眼:“你想喝嗎?”
老張大張的嘴砸吧砸吧:“想。”
長輩這個詞,荊缙喜歡。
進了宮之後誰都當李嬷嬷是個老宮女, 可在他心裏, 她還是那個一手把他拉扯大的奶奶。
畢竟是他以後要保護的人,老張拿餘光盯着荊缙, 一見他神情,就知道學者一句話的功夫, 就将這小子好感博的差不多了。
他不禁搖搖頭。
李嬷嬷被千面哄走,因為不便讓丫鬟看到千面,是以膳廳只有她、千面和趙翠翠三人。
學者跟在荊缙身後進來的時候,她還好奇荊缙從哪弄來的小孩。
千面:“這是為殿下請來的老師。”
李嬷嬷不愧是養育荊缙長大的人,她此時的表情與方才的荊缙一模一樣, 充滿了“你在開玩笑”、“他怎麽可能是老師”的質疑模樣。
只是她相較于荊缙,情緒還是隐晦許多。
學者也不惱, 戒尺收的好好的,依照之前向荊缙介紹的那樣, 又向李嬷嬷介紹了一遍。
李嬷嬷靜了靜, 她沒想到浮雲山莊裏還有這麽年幼的成員。
Advertisement
然而仔細觀察學者幾眼,她就立刻看出了他與普通孩童的區別來。
學者雙眼黑白分明, 無端給人一種無神的感覺, 似是盲人, 又絕對不會叫人以為他看不見。或者說,正是因為過于黑白界限清晰,才叫人難以察覺其中的光彩。
第二點,則是表情。
經歷過時間洗禮的人很難遮掩自己身上歲月流逝的感覺,此時相互對視,如果不是他的樣貌身材,乃至于手指的細嫩精致,她都會以為這是一個成年人。
就像是成年人的靈魂裝進了孩童的身體裏。
李嬷嬷忽而笑了起來,一臉慈祥的起身去拉學者的手,牽着他在桌邊坐下,還将菜肴都搬到了他的面前,并招呼趙翠翠:“小翠,快來布菜。”
她态度變得快,學者卻沒半點意外的順勢坐在了她旁邊,慢條斯理的開始用餐。
俗話說食不言寝不語,幾人安安靜靜的用完餐,李嬷嬷慈祥的叫學者多吃點,言道去給學者和老張安排住處,由趙翠翠扶着踱出房門。
千面拍了拍荊缙的肩,笑着從窗口跳走,老張瞧了瞧兩人之間的氣氛,仰頭豪邁的将酒壺裏剩下的酒一飲而盡,抹嘴大笑着出了門。
剩下荊缙獨自面對學者。
後者放下筷子,他立即肩背一挺,坐的板板正正,比之在國子監還要緊張認真。
因為他意識到,這真的是來教他做皇帝的老師,而不是國子監那些與皇子大臣沆瀣一氣的夫子所能比拟的。
就算看起來學者年齡比他小,他也忍不住緊張。
如果在後世,有學生面對老師版學者的話,說不定會用他的照片做一張表情包,底下打上七個大字——教導主任的凝視。
可惜現在還沒有這種東西,荊缙雖然不知道教導主任為何物,卻深刻的感受到了這種壓力。
學者将筷子放好在碗邊,跟在荊缙身後走向書房,守在門外的丫鬟去收拾飯桌,擦肩而過的時候,好奇的看了他兩眼。
去書房的路不遠,幾步路的功夫,荊缙聽着身後輕微的腳步聲,愣是出了一身汗。
到了書房,學者坐在了書桌後,荊缙搬了一把椅子湊過來,就見他在翻桌邊擺的一摞字,這還是他之前給皇帝寫的壽禮,大大小小全是“壽”字,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醜。
他的臉頓時紅了。
學者閉了閉眼,有被這些字醜到。
他将這摞紙重新放好在桌邊,對荊缙道:“今日教你第一課——以退為進。”
……
第二天一早,荊缙不用催就自己早早的起來,有些粗亂的自己梳好頭發,打開房門。
荊缙:“啊!”
學者背着手,仰起頭:“早啊,徒兒。”
荊缙:“……老師,早。”
他被吓得臉色都白了兩分,而學者本着一個老師誨人不倦的殷切心情,進行早間三問。
第一問:“若學子欺負你?”
荊缙答曰:“找父皇哭。”
第二問:“若夫子戲耍你?”
荊缙答曰:“找父皇哭。”
第三問:“若妃嫔為難你?”
荊缙答曰:“找父皇哭。”
學者撫掌,滿意的點頭,道:“你已經學到了精髓。”
荊缙:“……”
學者頓了頓,有了第四問:“你可知為什麽要你這樣做?”
荊缙誠實的搖搖頭。說實話,比起找皇帝哭訴,他更願意找機會以後報複回去,而不是把自己的難堪擺出來給人看。
學者拿出戒尺,在荊缙戒備的眼神中在他腿上比劃了一下。
“你的幾位皇兄如何?七皇子又如何?”
荊缙微微蹙眉,不解他的用意。
學者一下輕輕打在他腿上:“你大皇兄母家不顯,他及冠後雖在禮部任職,在皇帝眼前卻算半個隐形人,除上朝外幾乎不進宮。”
“而你二皇兄雖有個母親在宮裏做皇後,也因生辰之便得皇帝偶爾想念,但他更願意表現出自己的成熟與機智,想要皇帝在立太子的時候,第一個想起他。”
荊缙雙眼一亮。
“我沒記錯的話,另三位皇兄中,三皇兄與二皇兄一樣,而且他也快及冠,這些日子和一些官員之子走的很近;四皇兄行事随意,就連國子監內的夫子也對他多有不喜;五皇兄性格莫測,平日裏沉默居多。”
學者:“而七皇子最愛去的是太後的寝宮,帝王威嚴,他一見到皇帝,就怕的不敢說話了。”
荊缙:“可如果我凡事都去找父皇哭訴,父皇不會覺得我軟弱嗎?”
“你覺得軟弱不好嗎?”學者面色平淡,仿佛他們在讨論晚間吃什麽,“皇帝為什麽至今未立太子,為什麽南澤王一朝落敗,不出幾日就被斬首?”
學者:“因為他害怕。”
他害怕一立太子,自己的皇位就再也坐不住;他害怕南澤王惦記自己的皇位,日日夜夜着人在南澤王耳邊吹鼓;他更害怕自己還沒做夠皇帝就死了,連上朝也握着鲛珠。
大皇子或許知道,所以不在皇帝面前多晃,做出一副無欲無求的樣子。
而二皇子身為嫡子,可以說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以至于他過于自信,行事大膽。
而三皇子……也許正在盤算着怎麽将自己的妹妹嫁個“好人”。
這種情況下,沒有母家勢力,小白菜似的誰都能欺負一腳的荊缙,自然而然與其他皇子區別開來。
皇帝可以在他身上盡情的展示自己的父愛而不用擔心他對皇位有異心,更因為裴缙母親的身份,不怕朝中官員與他暗中勾結。
而他性子“軟弱好拿捏”。
像是玩具一樣。
可以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荊缙沉默了一會,很快的接受了自己的小可憐人設。
他進宮的時候,皇帝剛下早朝,正和兩個大臣在禦書房商讨冬狩事宜,聽聞荊缙求見,沒想太多,就直接讓人進來。
兩個大臣對荊缙行禮。
完全沒想到禦書房還有別人的荊缙愣了愣,想起學者的話,掩在袖子下的手狠掐自己一把,正好掐在昨天從馬上摔下時磕到的地方,頓時疼得他眼眶一紅。
在兩個大臣的目瞪口呆中,他聲音都帶了哭腔。
“父皇,兒臣不想學騎馬了!”
皇帝手中毛筆微頓,卻沒擡頭,寫着什麽,只嚴聲問道:“怎麽回事?”
荊缙委委屈屈的上前幾步:“兒臣本想着冬狩時能上馬打些獵物送給父皇,這幾日就使勁的學騎馬,可昨日馬一下子将兒臣甩了下來,那麽大的蹄子差點就踩在兒臣胸口,若不是兒臣滾了一圈躲開,今日說不定就見不到父皇了!”
說到這,他眼淚刷的落了下來,哭的毫不含糊。
“而且還有人笑話兒臣,兒臣不想再給您丢臉了……父皇,您就允許兒臣不用再學騎馬了吧!”
皇帝一雙虎目落在他的身上,在看到他額頭和下巴上的青痕時微頓,放下手中毛筆,對兩位大臣道:“兩位愛卿可還有要事?”
這便是趕人的意思了。
兩位大臣很有眼力見的告退。
皇帝擡手,對着他招了招:“到父皇身邊來,細說說。”
于是荊缙從昨日用完午膳說起,只是這次沒提有人嘲笑的事,而只說摔下馬時的恐懼與後怕,還有他在馬蹄踩踏中不幸粉身碎骨的扇子。
可皇帝卻将那一句嘲笑放在了心裏。
荊缙是誰?
是皇帝的兒子!
就算再不濟,那也是他的血脈。然而昨日的事,他竟然是從事主本人嘴裏知道的。
如果荊缙沒有自己進宮來哭,他怕是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國子監的馬,也能将人摔下來,還險些将人踩死了!
皇帝按着他的肩膀,有些不滿的自語:“是單薄了些。”
接着擡頭高聲道:“賢好!”
賢好适時出現:“奴才在。”
“帶小六去庫裏多選幾把好扇子,另外叫太醫院将上好的療傷藥給他送去府上,再多選些補藥一并送去。”
“男子漢大丈夫,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皇帝拍拍荊缙的肩膀,難得慈愛幾分,“等你從庫盈司回來,朕親自領你去禦馬監選一匹乖順的好馬!”
等賢好領着荊缙離開禦書房,他面色瞬間陰沉下來:“來人,将國子監監督叫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