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在宋青遠說完這句話後, 對面的人一臉震驚地瞪大眼睛,面上是明顯的不敢置信。
雖然宋青遠沒有說要助他登上皇位,但以宋青遠的能力, 即使是學到幾分皮毛,那也已經也足夠了。
他在王庭待了這麽長時間,對于宋青遠這句應允的分量自然再清楚不過。
但他同時也知道「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這個道理,沉默了片刻才開口道:“那作為報答, 殿下需要我做些什麽呢?”
“現在還沒想好, 等你真正坐上那個皇位再說吧。”宋青遠神色疏懶地說道。
七皇子站起身,向宋青遠恭恭敬敬地行了個拜師禮。
動作之迅速,好像生怕他跪晚了宋青遠會反悔一樣。
他也沒覺得自己一個天潢貴胄向宋青遠行跪拜禮有什麽不妥。從另一個角度看, 他現在這副模樣甚至不如街邊的賣貨郎活得潇灑自在,實在沒有什麽必要再擺皇子的架子。
宋青遠受了七皇子一禮, 便開始以他的表字「文朗」稱呼對方。不僅如此,還将一本手抄的書卷贈與他。
出了大殿後,七皇子才從漆盒中将其取出。看字跡并不是宋青遠的親筆,應當是身邊的某個書童代為謄抄的。
紙上的字并不難懂,但組在一起, 便讓他深深地摸不着頭腦。
七皇子帶着一本古代版的《科學與技術》回了住處, 偏殿裏就只剩下了宋青遠和江铎兩個人。
江铎在一旁聽完了整個對話,對宋青遠的做法有些疑惑, 忍不住出聲問道:“殿下您為何要幫助七皇子呢?”
江铎實在是不明白。按理來說,南周作為燕雲和漠北的敵人, 難道不是越衰落, 對他們越有利嗎?
但看樣子, 殿下怎麽反而還打算給南周培養一個鮮賢明的君主出來。
宋青遠笑着看向江铎,“你也不明白嗎?”
江铎十分誠懇地搖了搖頭。
“以現在的情況, 天下大亂對哪一方都沒有好處。”宋青遠緩聲道。
南周雖說國力衰微,但再怎麽樣瘦死的駱駝也都比馬大。南周并不是現在的漠北或燕雲能吞并的。若非如此,連提也不會只奪幾座城池來以此要挾對方了。
秦子箴今日送來的密報裏卻告訴他一個新的關于燕雲的消息。
他父王雖然已經在和他大哥宋祁鎮的較量中獲勝,但身體卻已經大不如前了。前短時間不過是淋了一點雨,就接連卧榻數日。
宋青遠深知他那個便宜爹是個什麽樣的人。對方一直以吞并南周,入主中原為畢生志向,為此甚至可以連父母親族都舍棄。
現在自覺自己年邁,執念只會更深。恐怕等不到幾年便會揮兵南下。
但如果燕雲以一國之力與南周開戰,以宏德帝的執政水平,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将來漠北也勢必會卷進這場戰争中去。到時候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一切只會更難以收場。
現在漠北最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來發展自身,而不是或被迫或自願地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争中去。
所以給南周培養一個更加英明睿智的君主,也是宋青遠在未雨綢缪,為之後做打算。
宋青遠背對着江铎,一邊整理架子上的孤本古籍,一邊開口解釋。
江铎看不清他的表情,但能從對方的語氣中聽出,宋青遠的心情算不上輕松。
想想也是。他們家殿下心裏裝着的不是一國百姓,而是天下蒼生。心中時時刻刻都沉甸甸的,又怎麽能輕松得起來。
江铎嘆了口氣,緩聲道:“殿下您還是不要太過勞累,小心又傷了身子。”
“我知道。”宋青遠點頭。
也不知道是不是日複一日地練武起了作用,他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現在的情況比剛繼承這具身體時已經好了很多。
雖然還是不能像連提那樣擁有緊實流暢的肌肉線條,但也不至于像之前那樣,爬幾層臺階就累得氣喘籲籲了。
學院正式招生那天,宋青遠如約參加了儀式。
這場儀式除了書院的師生管事更加熱情之外,和他之前受邀參加過的各種開業儀式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書院大門懸挂的匾額是宋青遠書寫的。最開始他是打算拒絕的,但耐不住衆人的勸阻,宋青遠只好提了幾個大字。
好在前世他的書法水平還算不錯,雖然比不上當世的大儒名家,但「大展宏圖」這四個大字寫得還算行雲流水。
書院一共設立了金、石、漆、土、瓷、木和紡織幾個專業,除了紡織專業因為老師還沒有到位,而暫且沒有招生以外,其餘每個專業都招收了百餘名學生,分別有相應的老師教授各自的課程。
擔任先生一職的便是宋青遠之前招募來的工匠,在開課之前他們都經過了宋青遠相關的培訓,對于如何教導學生,也算有了幾分經驗。課上用的教材也是宋青遠和他們一同編撰的。
除了相應的技術之外,宋青遠還打算給學生們傳授一些相關的科學知識。
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就像星星點點的火種,灑落在這片土地上,在未來的某一天,便會促成一場關于科技、關于生産力的燎原大火。
書院逐漸走向正軌,新城也在日複一日的忙碌中建成了。
新城的規劃宋青遠仿照的是唐朝的坊市制度,為的是盡量将不同部落的百姓隔開,防止搬遷初期由于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在相處時産生矛盾。
而東市和西市也在新城中有相應的規劃。只不過一個在城的中心,方便百姓生活采買,另一個在靠近王庭的南面,方便與王庭之間的交易。
搬遷至新城後,靠養殖牲畜為生的百姓自然不能再像從前那樣,自由地趕着牛羊在草原上生活。
宋青遠便打算在草原上圈出一片地方作為專門的牧場,圈養與放牧相結合,不僅對減小了對環境的破壞,還能分散首領的權力。
部落裏的人一半在外放牧,一半在各個作坊工作,對于自己部落的首領,自然也不會像從前那樣依賴。
新城建造完畢,接下來便是要等到第一批百姓到來了。
除了渾恪部落以外,剩餘打算搬遷的幾個部落裏,有些是本就與王庭關系親近,自然不願放過這個機會,而更多的則是看上了宋青遠這裏的待遇。
宋青遠這次基本上都是在賠本賺吆喝。新城的建造是國庫和鹽坊出的錢,城裏一應俱全,百姓們居住更是全部免費,只有是想要開店或是住得更好一點,才需要額外交錢。
除了住處免費以外,當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吸引在。
比如宋青遠每年會大量收購他們的牛羊牲畜,還會給他們提供一定比例的飼料補貼,包括之前沒人稀罕的羊毛也能在這裏賣個好價錢……
要知道在他們原來地方,哪裏能有這樣好的條件!在确認了傳言為真後,他們便立馬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總之在多方因素的加持下,不過半月,十幾個部落就陸陸續續地搬到了新城。
為了防止還要與這些部落裏的首領們周旋應酬,他們搬來的這幾日裏,宋青遠幹脆利落地稱了病閉門在家,把諸多雜務都交給了整日無所事事的連提和手下的管事們,自己則美滋滋地在家裏偷閑躲懶。
但很快,新的事情就找上了宋青遠。
六七月份恰好是剪羊毛的時間剛過的時候,杜韋便帶着一車車的羊毛找上了門。
車上的羊毛正是宋青遠之前拜托他從各部落收購的。雖然羊毛裏基本的草屑、石子等已經清理幹淨,但還是要經過進一步的清洗才能加工成毛線。
羊毛清洗起來麻煩得厲害,但好在新城裏的百姓已經穩定了下來,為急缺人手的羊毛作坊輸送了足夠多的勞動力。
清洗羊毛用的清潔劑便是用純豆油制成的肥皂。
只用豆油制成的肥皂太軟,冷卻後不能成型,正常來說是不合格的,必須在制作的過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羊油才能拿去售賣。
但清洗羊毛用不着這麽講究,不成型的肥皂也足夠使用了。
洗幹淨的羊毛蓬松而柔軟,散發着羊絨特有的氣味,聞起來就讓人感覺暖洋洋的。
這些羊毛随後将會被送往前幾個月新建的作坊中,在那些心靈手巧的婦人手中,逐漸變成長長的毛線。
之前被宋青遠予以重任的阿敏即便是苦心鑽研,也沒有搞清楚如何把毛線織成衣服的方法。
但好在即将到來的是炎熱的夏天,市場上暫時還不需要保暖的毛衣毛褲。她還有一整個夏天的時間用來鑽研。
這個天氣用不到羊毛制成的衣服,宋青遠便打算先把毛線囤起來,等過了夏天再做打算。
不過倒是可以先戳些羊毛墊子售賣。
在現在,除了極少部分人以外,南周大部分的士人貴族還是習慣跪坐的姿勢。這樣一來,墊子對于他們來說,便是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了。
對于做工精致、華麗美觀的墊子,需求量更是旺盛。
宋青遠就是看到了這一商機,才把羊毛作坊的生産重點放在了毛毯以及坐墊上。
制作坐墊不需要最好的羊絨,普通的綿羊毛也可以。但如何把墊子做得精致美觀,卻是宋青遠需要考慮的一大難點。
論刺繡和紡織的技術,草原上的婦人們定是比不過中原娘子的。在這方面下功夫無疑是徒勞,就需要他們在別的地方下功夫了。
但宋青遠思索了幾日,還是沒什麽好的計劃。最好的辦法是在花紋和顏色上下功夫,但這樣就需要大量色彩鮮豔的染料。
宋青遠不太熟悉這一方面,便打算去尋作坊裏的婦人,看看她們能有什麽好的辦法,作者有話說:
小宋總不擅長的事情:織毛線。
小宋總不喜歡的事情: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