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梅家舅舅
郁小閑深知依靠當地人的重要性,既然意外地和梅管家攀上了親戚,少不得就認下了這門親戚。郁小閑鄭重拜見過梅管家和他的老婆張氏,送上收來的兩塊好衣料做見面禮,還把全家領到梅管家面前做介紹,算是認了親戚。
招娣和蛐蛐都很懂事,一口一個舅公舅婆叫着,把兩個老人哄得很高興。梅管家今年有五十二歲了,長期生活在山裏,身體極好,看上去就像四十出頭的人,他的老伴張氏雖說小他一歲,看上去還比他顯老,整個形象就是一個和氣的小老太,是個很能幹的人。
這時天漸漸黑了,大家搭把手,就把車廂全擡了上山,然後把牲口也牽上了山,讓它們自己啃草去。梅管家把郁小閑一家安排到後山原先主人一家住的房子裏安頓,至于兩個腳夫和魯貴趙岐,就歇在他們的竹屋裏。郁小閑拿出早上收來的三十五個雞蛋和吳嫂送的梅幹菜都交給梅張氏,梅張氏很高興地接去處理了,她有一個月沒吃上雞蛋了。山裏人也有養雞的,梅管家他們由于辦完了主人家的喪事要搬家,把養的雞都處理了,這裏離縣城也有些路,想吃雞蛋也沒處買。
晚飯都是梅張氏張羅的,錦娘和招娣幫着燒火。桌上有一種用叫枸杞芽的植物炒了的雞蛋,有股特別的香味,郁小閑非常喜歡。幹筍臘野豬肉,清蒸熏野兔肉,炒地木耳,都是原生态的好東西,配合着用竹筒蒸出來的米飯,味道一級棒,讓所有人都大快朵頤。
吃完飯,梅管家又泡了自己在其他山頭串換來的好茶葉給郁小閑喝,郁小閑品着覺着比表姐夫送給舅舅的八千一斤的茶都要香醇。突然想到自己在現代的真正舅媽梅張氏淑萍,比現在認下的舅媽梅張氏可差遠了,瞧人家多麽勤快賢惠,對丈夫的外甥女兒多好,于是頭一次感恩起古代的生活來。
兩個腳夫和趙岐魯貴都累了,梅張氏給他們鋪了地鋪,他們燙了腳就睡了。郁小閑才品了好茶,沒有這麽快能睡着,少不得要和新認的舅舅聊聊天。錦娘去安置黃有才和兩個孩子,聽到遠處豺狗的叫聲,就吓得渾身發抖。梅管家安慰她說那些豺狗還離得很遠,山裏安靜,才傳得遠,自家的山頭沒有那些,可錦娘還是害怕。
郁小閑看着膽小的錦娘,嚴厲地說到:“人怕野物,野物也怕人,不是餓極了,被人傷過,那些野物也不敢随便招惹人。你要是怕,就帶着相公和孩子們睡在裏屋,把門窗都堵死,我和舅舅聊會子天,就睡在外屋,給你們看着。太太我屬老虎的,坐鎮山裏,看什麽東西敢在我的地頭搗亂。”
梅管家一聽就樂了,這個外甥女肯定是他們老梅家的姑娘和北方的異族生的,膽子大,個性也彪悍,瞧她那雙大腳和高大的個子,自封母老虎也成。外甥女婿是不中用了,家裏沒有一個潑辣些的女人當家,這山頭也守不住。
錦娘聽後,立刻帶着黃有才和兩個孩子去洗漱睡覺了,不敢再惹惱太太。郁小閑打發了他們,就又開始喝茶了。她在現代時也在山區遠親家小住過幾天,想聽豺狗的叫聲還不能呢。現代社會對山林的開發力度太大了,不去真正的深山老林,就沒機會傾聽野生動物的叫聲,如今能夠和大自然如此親近,自然是一件開心的事。
梅管家看着郁小閑悠哉的表情,就開口說到:“小閑啊,你既然認下了我這個舅舅,我不免要有個長輩的樣子,給你出些主意。先前的黃老爺對我有救命之恩,我帶着你舅母就一直留在這裏幫襯他。這山頭雖小,可一年賣竹子,也能得最少七貫錢,若是再幹點別的事,你們一家五口是能勉強度日的。”
一座山産賣四十二兩銀子,年息至少七貫,投資收益率蠻高的,還有這麽兩處屋子,自己豈不是撿了大便宜。郁小閑有點疑惑,為什麽梅管家會把山産買了,于是問梅管家說到:“既然這處山産每年能有七貫錢的收益,舅舅當初又何必要為了四十二兩銀子賣掉?難道是因為你們拿本錢去紙坊入股,會有更好的收益?”
梅管家聽出了郁小閑的意思,便說到:“我家的老主人也姓黃,是這邊山産大戶黃家的庶出一支的後代,名下就是這麽一個小山頭。早年他去外面考功名,在路上救了我和老婆子的命,我們就認了他做主人,随他來到了山裏。從前這山上有竹子,有松樹,還有些亂七八糟的野樹野草。我們主人讀過幾本書,樹上說有松樹的地方竹子就長不好,後來主人一家就帶着我們一起砍光了松樹和其他樹,讓整個山頭都長滿了竹子。每年除了賣毛竹,還能賣些幹筍,這些年紙坊都喜歡用我們山上的竹子做的竹漿,所以要是費心打理,每年的進項都至少有十幾兩銀子。只是小主人去世之後,老主人無心管理,才讓進項少了許多,不過去年還是有七貫錢的。”
郁小閑聽後點點頭,看來這管山林和種田一樣,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怕梅管家也是擔心自己和老伴年紀慢慢老去,怕無力管理這個山林,才最終決定賣掉這處山産。郁小閑來的時候打聽過了,這裏離縣城不算遠,可真要走路辦事,來回也要一天的功夫。郁小閑尋思着,這裏是山區,山裏的出産多,山産就算賣到縣城裏也不值錢,要是想讓自己山上的東西值錢,就要想辦法賣到蕪湖去。
郁小閑愣了片刻,又對笑着問梅管家說到:“舅舅在縣城裏買了房子,在紙坊裏投了本錢,不知道收益如何,我手裏的錢不多,若是能賺些錢,我也想入股。”
梅管家知道郁小閑是犯難了,看她一個女人家,帶着一個小腳的姨娘,一個傻瓜丈夫,一對小兒女,在山上過日子,哪有那麽容易。也許她也動了心思,想把山産賣了,一心一意在縣城住下,靠紙坊的利錢過日子吧。
梅管家嘆了一口氣,說到:“外甥女啊,我看你也挺難的。實話告訴你吧,我和你舅母在縣城的角落裏買下了一處很小的舊宅子容身,只花了十兩銀子,好歹有了一個容身之所。我們歷年來攢下的工錢和賣山産得來銀子,除去了辦喪事用去的,就剩四十兩,投下去給了丁家兄弟的紙坊,估計每年可得八貫錢的分紅,差不多能夠我們在縣城混個溫飽。我和你舅母還能幹活,我去尋個事做,一年十兩銀子是好掙的。等幹不動了,我們就靠着積蓄,混吃等死罷了。我看你還年輕,自然要從長計議了。靠山吃山,那處山産不能随便給賣了。”
Advertisement
郁小閑笑着說到:“舅舅說的極是,你看我有雙大腳能幹活,又喜歡這山林,斷然不會賣掉這山産的。只是覺得只是靠山不成,想為家裏多找些進項罷了。舅舅的本錢投給的小紙坊,收入還是有不穩妥的地方,舅舅也不是很安心于靠紙坊養老吧?”
梅管家很佩服郁小閑的眼光,他确實是有點擔心養老的問題,可是大紙坊都是家族壟斷的,那裏會收他區區四十兩的本錢,将來的事情是聽天由命。
看見梅管家眼圈紅了,郁小閑心裏有了一個主意,她很認真地問到:“舅舅舅母沒有子嗣卻沒有領養孩子,原先應該是老主人對你們有承諾,說是讓少主人替你們養老吧。”
梅管家愣了一下,有些傷感地說到:“确實是這樣,只是主人一家都沒了,我們年歲也大了,不再能領養孩子了。不過我老梅還有些朋友,将來的身後事就要勞煩他們了。”
郁小閑很認真地說到:“不如舅舅随我們一起過吧,好歹也有個照應,我不要你們兩口子貼補我們的生活,就請舅舅舅母在山上替我們照應些個。将來我們一定給舅舅舅母養老送終,這一點可以讓鄉裏鄉親,甚至是去衙門裏立個文書,我是真心拿兩位當親人。”
梅管家喜出望外,他對郁小閑說到:“外甥女別這麽說,我活了這麽大年紀,這點識人的眼力還有,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個心善的好人。我和你舅母現在身子還很硬朗,能幫你們幾年,攢下的那點錢也夠養老送終了。我們一起過日子,不求別的,将來能得到你家的祭祀,也好過當孤魂野鬼了。”
郁小閑留下了梅管家夫婦,家裏就多了兩位可敬的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郁小閑是個尊老愛幼的好姑娘。這麽一來,她們一家就算正式在泾縣安了家。未來的日子,就靠大家一起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