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高貴妃确實是這個心思,另外就是她的手沒那麽巧,擔心學不會的話要在沐瑤面前丢臉了。
哪怕沐瑤不是會嘲笑人的性子,高貴妃還是怪不好意思的。
石榴一向心靈手巧,她過去學會了再回來教自己。
高貴妃要學會還好,實在學不會,不還有石榴幫着做了?
索性大冬天高貴妃也不愛出去,在寝殿裏琢磨着鈎毛線玩兒打發時間也挺好的。
這就為難上石榴了,畢竟她是個手巧的人,素紋其實也是。
素紋教得很輕松,稍微點一點關鍵地方,石榴就能立刻明白。
加上石榴做女紅多年,已經是熟手了,鈎毛線只是換個方式罷了。
但是高貴妃就不一樣,教的時候得仔細,還得從頭到尾說一遍,就連最開頭的細節也要說得清清楚楚,把石榴急出一頭汗來。
這就跟學奧數的給人說普通數學題,直接能跳過步驟得到答案,還得從頭一步步來,簡直都不知道從哪裏開始說起。
問題是石榴自認說得夠仔細了,高貴妃還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卡了好幾回做不下去,拆了兩次之後就有點郁悶的。
石榴只能小心翼翼問道:“奴婢學得不夠精,不如請素紋看過來給娘娘說說?”
高貴妃又不太樂意的樣子,只悶頭自個摸索着弄,完全是事倍功半,弄得歪歪扭扭的,實在不怎麽好看,心裏更不好受了。
第二天石榴過去景仁宮的時候,素紋明顯感覺到她心情低落。
等素紋開始教的時候,就發現石榴有點心不在焉,錯了好幾針,這在昨天是沒有的。
于是素紋就停下來,看着外邊也沒別人在,小聲問道:“石榴姐姐可是心裏有事?今兒有些心不在焉的,若是需要幫忙可以跟我說說。”
Advertisement
石榴猶豫了一會道:“貴妃娘娘見我鈎毛線挺有意思,也學着做打發時間了,可惜我教得不太好,沒能把娘娘教會,心裏有些不好受。”
她說得委婉,而且說是自己想教卻沒能教會高貴妃。
素紋一聽就明白了,沉吟一會道:“我這是娘娘親自指點的,也是只學了點皮毛。姐姐不如問一問娘娘,看究竟是哪裏的問題?”
石榴想想也是,素紋是跟着沐瑤學的,這才幾天肯定只會一點皮毛。
也是兩人的女紅不錯,做熟練了就能摸索出來,對高貴妃就不知道從何教起,還不如去請教沐瑤的。
沐瑤正用着茶點,林禦廚帶着人還做了點心送來。
看出她挺喜歡吃蝦的,如今活蝦不容易找,卻不是沒有,只是少一些罷了。
林禦廚就用豆腐皮包了煮過的蝦仁,再上蒸籠,做出來皮薄得能一眼看見裏面紅紅的蝦仁,就跟透明一樣,十分好看。
吃着也很好,裏面還裹滿了湯汁。
沐瑤吃了兩個後忽然想起來,這不是蝦餃嗎?
不過蝦餃的皮可能稍微厚一點,粘糯一些,兩種各自都有可口的地方。
她正放下筷子,就聽素紋帶着石榴來求見,還挺驚訝的。
畢竟聽素紋昨天說的樣子,石榴學得是又快又好。
素紋先跟鄧嬷嬷提了提,這會兒她就提醒道:“娘娘,石榴這是打算教會貴妃娘娘,卻不得其法,這是打算來求教娘娘了。”
沐瑤一聽就笑道:“這有什麽,讓石榴進來就是了。”
石榴在外邊等了一會,就被請了進來,趕緊行禮後道:“娘娘,奴婢是來請教的。”
沐瑤點點頭,示意她坐下,然後讓素紋拿出一團毛線和鈎針來:“你在這邊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教貴妃的?”
石榴就着小墩子坐下,也不敢坐滿了,接過毛線和鈎針,一邊慢慢鈎一邊開始說:“這邊和那邊的線連在一起,左邊一針,右邊一針之後再轉回來。”
她又仔細說了左邊的毛線是那一根,右邊的毛線是哪一根,聽着挺具體的。
對熟手來說,這已經夠直白簡單了。
然而對新手來說,那就是兩眼一抹黑,抓瞎呢!
左邊右邊的,高貴妃不懵圈才怪!
沐瑤笑笑道:“你說得其實不錯,卻只适合素紋這樣,在女紅上做得熟練,很快就能領悟和上手了。”
其實她覺得高貴妃可能不太能學會這個,過分複雜了一點,不如先從簡單的開始做。
沐瑤想了想道:“我等會過去鐘粹宮,你先回去跟貴妃說一聲。”
石榴應了,趕緊起身退下,回去鐘粹宮跟高貴妃禀了。
高貴妃還納悶,沐瑤怎麽突然過來,是要親自教她嗎?
沐瑤換了一身衣裳,交代好小應子後就裹着披風就坐軟轎過來了。
高貴妃好笑道:“沒想到驚動你,讓你特地跑一趟了。”
她是知道沐瑤大冬天有多不愛出門,要不是石榴求上門,沐瑤估計這會兒還窩在有地龍的寝殿裏舒服躺着呢!
沐瑤笑道:“在殿內久了,偶爾出來也沒什麽,而且也不遠。”
她們的宮殿之間就隔着一個承乾宮而已,過來确實不遠。
高貴妃趕緊讓石榴把沐瑤迎了進去,免得在外頭凍着了。
沐瑤脫下披風,坐下後沒急着教她鈎毛線,而是道:“我想着貴妃娘娘想做一件毛線衣服,該是打算給皇上做一件來着?”
高貴妃一怔,無奈道:“看來是瞞不住你,是有這個意思。”
看沐瑤親手做的毛線帽子,乾隆如今出門的時候戴着,高貴妃就很難不動心。
思及此,高貴妃就有點臉紅,一張俏臉頓時紅霞滿天,更是美不勝收。
沐瑤欣賞了一下,這才笑道:“我這做了帽子,護腰皇上是用不上了,貴妃娘娘不如做個圍巾?”
比起鈎毛線做複雜細密的護腰或者背心,還是圍巾更好操作一點。而且沐瑤做了帽子,如果高貴妃再做,就很容易被人拿來比較,這對初學者來說就有點紮心了。
她之前琢磨了一下,圍巾這個對初學者也更友好一些。
高貴妃滿臉疑惑道:“圍巾?那是什麽?”
沐瑤比劃了一下,她這才明白了:“圍在脖子上的?這樣确實暖和。你這腦瓜子真好使,這樣都想出來了。”
高貴妃還知道這圍巾跟鈎毛線不一樣,沐瑤在過來的時候已經讓小應子去劉銀那邊,加緊做兩對棒針過來。
只是削四根半臂長的棍子,實在不費多少功夫,劉銀一個人一會兒就能做好,還能把木棍打磨得幹幹淨淨,絲毫不紮手。
畢竟真有一根刺紮着娘娘們,劉銀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高貴妃還挺好奇的,等小應子送過來,她拿在手裏看了看,滿臉疑惑道:“這兩根棍子真的就能做了,也不用鈎針?”
她怎麽看着那麽不靠譜呢?
而且高貴妃也沒覺得這個會比鈎毛線還簡單,不過沐瑤會這麽說,可能确實不難?
沐瑤就先拿起一根棒針,把毛線繞在上面打了一排結,然後用另外一根棒針戳進毛線裏面,一挑一戳,上針下針輪換着,靈巧地編織起來。
高貴妃看得目不轉睛,沒多久就見沐瑤手裏出現毛線織出的一小塊,感覺十分神奇:“還真是能做,這個真要簡單一點嗎?”
她看着怎麽也沒簡單到哪裏去的?
沐瑤就道:“這個只有一個針法,不像鈎毛線衣的時候需要換幾種針,要容易上手一些。”
她先讓高貴妃挑選好顏色,然後給高貴妃示範剛開始怎麽把毛線圈在棒針上,然後橫着編起來。
編織只有上下針,比起鈎針好幾種針法比起來,确實要容易得多了。
高貴妃親自嘗試了幾下,就已經吭哧吭哧開始編織起來。
這個甚至都不必數着針,并排編織,只要對上就行,不必每一行都要數,回頭數不清就容易亂了,還得拆開重新來。
她試着織完一排,沐瑤指點着來個浮針,再開始下一排。
左邊手指只要把毛線圈上棒針,之後只需要織完一排就好了。
一排排織下來相當整齊,高貴妃也頗有成就感。
不知不覺她就弄了一小片,這已經半個時辰過去了,實在很好打發時間。
高貴妃歡喜地笑了笑,看着時辰,就吩咐石榴道:“去跟小廚房說一聲,等會我跟純嫔一起用午膳。”
她又轉過頭來對沐瑤道:“你特地過來,怎麽也要我盡地主之誼,嘗嘗我這小廚房的手藝。”
沐瑤也笑,欣然答應道:“好,那我得好好嘗一嘗了。”
高貴妃低頭忙着織圍巾,讓石榴在旁邊招呼沐瑤。
石榴上了點心,是梅花香餅。
餅裏面用的是梅花餡,特地采摘新鮮的梅花做成的梅花醬,吃着甜絲絲的,還有梅花的香味。
沐瑤感慨滿宮裏估計都知道她愛梅花,還愛吃梅花了,連到鐘粹宮這裏招待她的也是這樣的梅花餅。
她雖然心裏吐槽了一下,身體還是很誠實地吃掉了兩塊。
這會兒離早飯不算遠,離午飯還有一段時間,梅花餅做得不大,幾口就能吃掉一個,也是怕沐瑤吃多了,等會午膳就容易吃不下的。
茶水泡的是鐵觀音,正是解膩。
沐瑤一邊坐着,偶爾喝茶吃點心,偶爾看看高貴妃手裏的圍巾是不是哪裏織岔了,優哉游哉等了一會,也到了午膳的時間。
高貴妃放下棒針的時候還有些意猶未盡,對沐瑤不好意思地笑道:“我這女紅很是一般,這個确實容易上手,做起來很快,感覺過幾天我就能做好了。”
這是過幾天就能送給乾隆,她才這般高興嗎?
沐瑤心想有這麽個大美人一直記挂自己,還願意費勁親手做手工禮物,實在是個好姑娘,就提議道:“給皇上做上一件後,貴妃娘娘也能給自己做上一件,這樣兩個人就都有了。”
在現代的話,這就叫情侶圍巾了。
高貴妃雙眼一亮,顯然很心動,但是很快又搖頭道:“算了,我做好一件就頗費工夫,再給自己做上一件未必一模一樣,也要耽擱很久。”
她是迫不及待做完一件圍巾就送出去,怎麽可能還等着做好另外一件呢?
而且高貴妃實在沒信心,再做一件能不能跟前面這件一樣好的。
高貴妃剛才一鼓作氣織圍巾,一停下來才感覺有些累了,看了看時辰也差不多,就讓小廚房上菜了。
知道純嫔愛吃,鐘粹宮的小廚房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來招待。
第一道上的就是大菜,火腿炖肘子。
這道菜極為費工夫,先是要把肘子泡上半個時辰,然後大火煮熟後剔骨了,再添上火腿、黃豆、蔥姜和料酒等再煮一個時辰才行。
這樣火腿的精華才能進肘子裏面,肘子也能又軟又鮮。
肘子肉不必切開,筷子一夾就能斷,入口幾乎不用怎麽咀嚼,柔滑得跟豆腐一樣了。
湯汁也不用浪費掉,拌在米飯裏吃也是很配的。
第二道菜則是脫沙肉,聽着宮女報菜,沐瑤還奇怪這道菜還帶沙子了?
等揭開鍋,她才發現這就是肉餅啊!
最妙的是,這肉餅居然做成梅花花瓣的形狀,也是夠夠的了。
高貴妃看着有些好笑道:“看來小廚房十分用心,特地做出個肉梅花來。”
沐瑤只好笑納了,吃了一口肉餅,感覺居然有一股很淡的花香味,還以為是自己的錯覺。
回頭才知道小廚房的禦廚厲害了,還把新鮮的梅花洗淨切碎後放入肉碎裏面,跟雞蛋一起攪拌,确實是夠用心了。
接着是一道蔥煨海參,海參該是炸過的,蔥也是,蔥香浸滿整個海參。
就是沐瑤還從海參裏吃出一股子炖豬蹄的味道,不由有些奇怪。
石榴就答道:“這道菜光有海參不夠鮮美,另外是跟豬蹄一起炖的。”
所以海參作為主角給端上來,豬蹄只是個配菜嗎?
豬蹄的精華都到海參這邊來了,所以完全沒有上桌的機會了?
沐瑤感覺這樣做菜怪浪費的,也不好說這個禦廚不好,而是宮裏的菜大多都喜歡這樣做。
比如開水煮白菜,就不是簡簡單單用清水來煮白菜那麽簡單,而是要用高級清湯。
清湯要用老母雞和鴨肉,還有排骨、瘦肉和筒骨一起炖,不然感覺淡而無味。
這湯還講究得很,要一邊煮一邊撇去浮沫。
一遍遍去掉後,湯水漸漸變得清亮鮮香,看着清澈透人,這才算是成功了。
白菜煮的時候也要講究,只取最裏邊的嫩芯,還不能煮過頭而菜老了,得湯水半熱的時候把菜放進去。
看着就是一道清湯白菜,就如此費工夫,更別提是其他大菜了。
先帝的時候不愛太複雜的菜式,也不要浪費,禦膳房還收斂了一些。
可惜換到乾隆這時候,他最是知道怎麽才舒服,禦膳房也是漸漸開始放開手腳。
看高貴妃這邊的菜式就知道了,一個個賣力得很,把先帝之前憋着不能使出來的能耐都一個個展現出來,巴不得能讨好主子們歡心。
高貴妃看沐瑤擱下筷子,還以為她吃着不喜歡,不由挑眉道:“今兒這些菜不合你胃口?”
看她下一刻就要讓石榴把小廚房的人提溜出來罵一頓,沐瑤趕緊擺手道:“不是,只覺得有些浪費了。”
其實高貴妃也覺得,畢竟她以前在高家的時候已經是千嬌萬寵長大,在潛邸也受寵,也是進宮後才發現菜肴能奢華到什麽程度。
可以吃一半扔一半,似是習以為常。
她還以為別人都這麽吃,如今看來沐瑤似乎不是?
不過沐瑤之前吃着素居多,小廚房的林禦廚不是禦膳房的大廚,應該沒繼承多少大菜,所以也不會這麽弄。
高貴妃就道:“我還以為宮裏就這樣,就沒特意改了。如今看來小廚房這風氣得改改,難不成不浪費就做不出好吃的菜品來了?”
要是不行,小廚房換禦廚就是了。
這話被石榴帶去了小廚房,禦廚都沉默下來。
其實也不是所有菜都這樣吃一半浪費一半,他們這不是急着表現麽!
畢竟看純嫔的樣子似是要重新受寵,小廚房是鐘粹宮的,高貴妃跟純嫔的關系眼見着不錯,自然更要做得盡善盡美了!
高貴妃不愛招呼人,滿打滿算,純嫔還是第一個到鐘碎宮來做客的後妃,小廚房自然要辦得妥妥帖帖的,這也是代表了高貴妃的臉面!
哪知道馬屁是拍到馬腿上,拿起石頭砸到自己腳上,禦廚摸摸鼻子,以後看來只能老老實實做菜了。
沐瑤沒想到自己提一提,高貴妃立刻就讓小廚房改了,還頗為驚訝。
高貴妃就道:“我之前沒去別人那裏做客,也不知道別人的小廚房是怎麽樣的。平日除了宮宴之外,也就在鐘粹宮吃着。”
要不是沐瑤來,石榴去問了小廚房,高貴妃還真不知道這個。
“我阿瑪去河道監工,大風刮雨都得去。要緊的地方還得趕工,哪裏顧得上住好的吃好的,也就胡亂對付了。尤其有些路還沒通,河道卻等不及先鋪路,阿瑪得趕過去,吃的就不太容易進去了。”
沐瑤聽着佩服得緊,高大人着實是辦實事的人了。
高貴妃感慨道:“雖然這些阿瑪和額娘都不會說,我卻也能隐約猜出來。而且在潛邸的時候,皇上開恩讓我見了一次阿瑪,人黑了又瘦了,心疼得我眼淚當時就下來了。”
她之前覺得阿瑪得了皇上重用還挺高興,回頭發現阿瑪那麽累,也是心疼得不行,恨不能讓阿瑪不要繼續去辦了。
不過這也是高貴妃想想罷了,這麽重要的事,高大人也不可能說丢下就丢下的,之前不就白忙一場了?
“阿瑪還提到洪水一過,養的牲畜活的死的都不能吃用,不然人要得病的,就連水也是,得從外頭送進來才行。人那麽多,運力是有限的,每天只吃一頓飯,還都是粥水才行。”
高貴妃是覺得他阿瑪勞苦功高,多吃點又如何。
不過周圍都是災民,一個個眼睛都盯着,高大人要真的大魚大肉,那可不行。
而且就那麽個惡劣的地方,真有吃的也沒什麽食欲了。
高貴妃就道:“開倉赈災,糧食卻是有數的。這邊浪費了,那邊可能就不夠了。而且我就一個人一張嘴,連帶鐘粹宮的奴才得幾個人,沒必要浪費那麽多。”
沐瑤笑着點頭:“高大人辛苦了,回頭我也讓林禦廚注意一點兒。”
兩人閑話說了一會,吃着也差不多了,後邊小廚房還送來點心,是一盒子梅花花瓣樣子的點心,糖霜墊底,還擺了一枝盛開的梅花點綴,好看極了。
點心裏頭擱了果醬,酸酸甜甜的還不錯。
沐瑤多吃了兩塊,就見高貴妃又拿起了棒針開始織圍巾,實在勤奮得很。
高貴妃看沐瑤挺喜歡點心的,就讓小廚房多做了一盒,讓她等會帶回去。
沐瑤笑着收下了,回去後打開盒子,裏面是一樣的果子點心,依舊有一枝梅花,就讓素茹用瓶子養起來,不然放着就很快枯萎了,倒是可惜。
她前腳才回到景仁宮,後腳乾隆就來了。
他進門一眼看見那枝孤零零的梅花,不由挑眉道:“你這是舍不得摘下梅花來,一枝倒是太少了一些。”
乾隆開口就要讓李玉去多摘兩枝梅花回來,被沐瑤攔下了:“皇上,這是貴妃娘娘那邊送的,我看放着枯萎可惜,就用水養起來了。”
說是送的,不過是點心盒子點綴的,乾隆心想她是真的喜歡梅花,都不忍心看梅花就此放着枯敗。
他打算等下交代李玉,讓景仁宮的人注意點兒,這枝梅花有點枯萎的時候就換上新的,就能讓沐瑤長長久久賞花了。
要沐瑤知道乾隆怎麽想的,心裏就無語了。
那麽大一枝花放在那裏一直沒枯萎,又不是永生花,這不是瞎的都知道被換過了吧……
暫時沐瑤還不知道乾隆的這個“心意”,以後知道了,也只能當自己瞎了。
沐瑤這會兒讓素紋給乾隆泡茶,依舊是大紅袍。
他這明顯是從禦書房那邊直接過來的,身上的衣裳都沒換。
當皇帝也不容易,過年的時候臘月二十六就封筆,算是全國上下開始過新年,也休春假。
然而大年初一的時候,皇帝就要開筆了,這就代表要開工了。
前後也就放五天假,之後開始全年無休,一直到下一年春節才可能再次休假。
大臣們一旬下來還有沐休,皇帝卻是沒有的。
最多就是皇帝生辰的時候,給自己放一天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