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對飲
即便僅僅是以茶代酒,如今在這微甜的茶香糕香環繞下,往多年前這麽一深想,眼前的葉兒花兒似乎也漸漸有些模糊。
我端起茶杯,垂了眼,含含糊糊說了句:“嗯,都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景非放下茶杯,笑道:“八年前吧。當時我剛剛進宮來,除了帶我的嬷嬷,誰都不認識。那些王公子侄們,我一見他們,一瞧一聽,便知道可不是好相處的,景然和景止又不拿正眼瞧我,我可不求他們帶着我。于是我看到你和太子哥哥,兩人這麽要好的,便想着和你們在一處總會是不錯的。”
我笑道:“你又知我們是好相處的?”
景非道:“我不是跟你說過的?我寄養在那夏家的時候,那可真正是好大一家子人。每天所見所聞,都盡是哪一房又和哪一房怄氣了,哪個兄弟又和哪一個兄弟争起來了,煩得很。我可真是怕了他們。老實說,當時我只是想着,像太子哥哥這樣不怎麽說話的人,要是在一塊,即使是吵也吵不到哪裏去。”
我抿嘴笑道:“于是最後,就是你話最多。”
他一笑,伸手彈了彈桌上的花瓣,道:“不是我硬是要纏着你們,你們會帶着我?”
他又伸手把玩着茶杯。忽然又笑道:“有件事恐怕你也是不知道的。那一日,我下完課給太子請安後,父皇一下早朝就把我叫了過去。父皇那一日心情頗好,我如今仔細一想,那還是他僅有的一次抱我坐在他膝上。他可是絮絮叨叨,問我見過幾個兄弟沒,問我要和哪一個兄弟在一塊兒。我那時就大着膽子跟父皇說,往後要同太子哥哥一道住着去……”
可是那時候,八年前,宮人們都傳說,二皇子景非是由皇後提出來要收留在永康宮,皇後自己的身邊的。
出人意料地,當時皇上當即同意,又不出人意料地皇上對皇後此舉頗為贊賞。
景非的回來,也算是在風口浪尖上恰恰地救了皇後。
當時在衆人心中,這真真算是個巧宗兒。
這個巧宗兒,真是氣到了風頭正盛的淑妃,讓淑妃宮裏的太監宮女們聲音都消減了不少下去。
可依着如今景非所言,原來是他提出來要和太子一塊兒,皇上才順水推舟讓皇後領了景非去,似乎這事情也并沒那麽出人意料。
被領回皇宮的二皇子景非,行事便與衆不同,即便在圍棋這麽清雅的事情上,按照當年樂數師傅的話說,景非也能夠将黑白棋子布局得透着市井商人的氣息,斤斤計較算得分毫不差,笑盈盈卻糾纏到底,讓對手哭笑不得。
景非常說的話就是:“倘若不是被父皇派人尋找到了,接回了宮,我如今就是江南夏家的三少爺,就是個賣布的。”
Advertisement
他說的輕巧。江南夏家,雖不是官辦織造局,但其為江南民間織造之首。據說,夏家所生産的“雨秋錦”絢麗多姿,豔而不俗,美若雨過天晴後的柔媚霞光,就連親貴們也時常采辦。
有傳聞說,我朝曾有不知哪一位達官顯貴,在江南游歷時見到“雨秋錦”,驚豔之下賦詩雲:“美錦初張秋雨過,麗人妝花巧心妍”。
這句詩,據說就題寫在夏家花園的一處亭子內。一時之間在江南江北傳為美談。
每每,景非說完那番賣布的話,随即便會眯着眼,滿臉是陶醉的笑:“你知道這賣布,在江南,一年下來,就能有多少銀子的進項?”
原本只是志在賣布的皇子,皇上卻喜歡得很。
好似景成景然景止他們,再怎麽小心翼翼邀寵,都不如似乎漫不經心的景非。
所以世間事,看不通透萬般無奈的多。
夜色逼近,府中已經影影綽綽亮起燈來。
景非又道:“我當時心裏就想,我就羨慕太子哥哥一個的。太子哥哥身旁有一個你,每日一起處着的。不像我,離了你們身邊,就只有一個人對着宮女太監,什麽話也談不到一塊去。更何況,你當時才那麽點年紀,就知道‘忍小忿而就大謀’。”
我把茶杯擱下,笑道:“什麽‘忍小忿而就大謀’?下官不明白。”
他雙眼一彎,似乎是自顧自地說下去:“壽師傅當時教了這麽一句,我聽了,當下就想到了你。哈哈,這壽師傅學問雖然多,但勉強只能算是個腐儒,可偏偏這麽一句,卻确實是教得極好。”
我伸手給他斟茶,笑道:“早就讓你不要喝酒,這酒的後勁大。才喝了多少就醉成這樣了。我那哪裏是‘忍小忿’,我當時不也氣不過,忍不住,潑了郡王爺一身的水麽?”
他不答,端起茶杯一飲而盡,又嚷着口渴還要喝。
我只得又給他滿上一杯,他喝完,似乎清醒了些,道:“太子哥哥呢,還沒有回來?”
我也端起茶,一邊道:“這幾日,殿下都在戶部住着。”
景非“唔”了一聲,笑道:“這一回可好了,不知道朝中又是哪些個官員要落馬?”
許是茶水擱得久了,剛才的觸嘴溫和已經變成了隐隐冰涼。
見我不答,他一挑眉,目光在燈火下游移,笑道:“太子哥哥還沒來得及同你細說?我那老丈人的案子還沒有理清幹淨呢。前些日子聽說,父皇突然想要繼續徹查此案。”
夜色模糊下,延喜王景非一字字聲音清晰:“此次父皇這麽急急忙忙地從綿城把我給召回來,恐怕,也正是為了這件事。”
作者有話要說:末世最後一周(*^__^*) 嘻嘻……大家要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