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景然

尋思了一宿,輾轉了一夜。第二日,我頂着略腫且通紅的雙眼,便往知書院去。

臨去前,我在太子府裏左右掂量不知道要找個什麽由頭,最終只得要央了老張頭,做幾個新鮮的糕點好讓我帶過去。

老張頭從霧氣蒸騰的大蒸屜中擡起頭來,花白胡子抖得歡暢,大嗓門的話從胡子叢裏竄出來:“太昭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我老張頭親手做的糕點。”

我幹笑道:“自然自然。”

老張頭雖然句句帶諷,可還算是個好人,只要奉承了他的手藝,再難的要求都幫你給辦妥了。

比如,今天這一回,我提醒了句:“送給一幫書生的,做得清淡些。”

老張頭眼睛一亮,道:“書生?可是上回殿試的那幫娃娃?”

我笑道:“比那些還重要,都是知書院的當朝大才子。所以說,只有來求你老張頭。”

上回殿試上擺着的“亭亭糕”,書生們吃了後,大為稱贊。有一個綿城來的考生,名叫曾閱的,金銮大殿上,口中噙着亭亭糕居然眼淚橫流。據說其當下文思泉湧,運筆如飛,洋洋灑灑,頭三名交了卷子。最後中了個第四名。

後來傳聞出來,這個曾閱,據說祖上也曾經擔任過我朝官員,可惜郁郁不得志,到最後去世也只落了個七品小官。曾家只有這一位的收入,偏偏他又是個兩袖清風的,他一死,曾家愈發窮困。曾閱幼時,念書極為不易。曾家老母幫傭貼補家用,供曾閱念書,全家上下,就指望曾閱一人出人頭地。

金銮殿上,亭亭糕溫順芳甜之氣,莫不是讓曾閱念起了家中老母,寒夜衣單?

會試三大主考之一,知谏院正史沈如亮見了曾閱的那篇殿試文章,求才若渴,在朝堂上向皇上直言說想讓曾閱到知谏院去。

聖上當場就給了個不準。

誰知當夜,沈如亮就給聖上上了個折子,言辭懇切又重申了一次想要曾閱到他手下的意思。

皇上把他的折子壓着幾日。

最後沈如亮急了,又在一日朝堂上重提這件事情。

Advertisement

據說聖上聽了沈如亮的奏報,在龍椅上一歪,懶洋洋地笑道:“殿試莊嚴,他居然都能淚流不止。一泣兒焉能擔當犯言直谏之重任?沈愛卿,知谏院職責重大,望愛卿不負朕望,重振知谏院當年士氣,以助朕匡正朝綱。”

沈如亮面色煞白,從此不再提此事。

那個曾閱,最後被知書院領了去。

老張頭凝神想了片刻,立即撒開兩手做起來。兩籠粉色的蒸糕,放了芝麻和銀杏,粉色蒸糕上綠色和墨色勾勒出細致的花紋,細看之下原來是“書”字。

我不僅贊道:“妙哉妙哉。”

老張頭撚着胡子,頗為自得。

我就拎着這兩籠蒸糕往知書院去。

右腳剛踏進知書院大門,左腳就被一個我極不願意聽到的聲音叫住了:“太昭大人?”

我縮回右腳,恭恭敬敬一站。一道墨色在我眼前停住。

我做了個揖,道:“下官給六殿下請安。”

景然一把折扇搖得漫不經心:“嗯,你找孟客之?”

我笑道:“不過有新做的幾個糕點,拿給孟客之嘗嘗。”

他道:“這次又做了什麽?可有了好名字?”

我搖搖頭:“還沒來得及。也不知道合不合大人們的口味。”

景然“哼”了一聲,道:“可否給我嘗嘗?”

我笑道:“自然自然。不過這兒風大。王爺不妨一同進得裏頭去?下官知道孟大人這兒有上好的龍井茶。”

景然折扇一收:“好。”

孟客之不在。有相熟的知書院的官吏帶着我們到後院去等着。

不算小的廳堂,但因着只有景然和我兩人,略顯局促。

我幹幹一笑,将兩籠蒸糕打開,對景然笑道:“王爺,可先嘗嘗?”

景然自顧自喝着茶,道:“不急。”

這下便沒話了。之一杯一杯往肚子裏灌茶。

景然終于坐不住,走到牆角,背對着我,撥弄起懸挂着的古琴的琴弦,铿铿锵锵。

錯雜弦落,極易勾起往事。

我記得有一年春天,聖上壽辰,在禦花園擺了酒席賞海棠,諸皇子皆上前獻禮祝壽。景成獻了幅自己寫的詩。景非獻上了他說是從西疆商人那裏求購來的玉石雕刻,駿馬奔騰生動無比。景止獻上的是八寶琉璃塔擺件,燦爛光華。輪到景然,說是學了古琴,要彈。

景然施施然在酒席中間坐了,彈了個俗樂,奏得席上一片喜氣。

曲罷,景止就叫了聲“好”,衆人也是一片喝彩。

皇上卻伸手取了枚葡萄,丢進嘴裏,道:“民間俗樂,雖有天家與民同樂的意思,但畢竟淺陋。演奏這些,未免會失了皇子的尊嚴體面。”

頓時安靜了。

又聽得景然輕輕道:“兒臣也另備了一首,可否也獻與父皇?”

聖上準了。

景然又铿铿锵锵彈起來,這一回可真正是陽春白雪,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

曲罷,四下仍然安靜。

過了一會兒,上面坐着的那人終于道:“嗯,這個不錯。賞。你的教琴師傅也教的好,賞金四百兩。”

景然卻跪奏道:“父皇,兒臣以為,教兒臣琴技的,不過只是教坊中的琴師。雖有卓越琴技,但仍是不入流的,所奏之樂,也只能供天家賞玩逗趣之用。兒臣聽說,前日知書院的書生為父皇壽辰撰寫了賀壽詩詞,皆只有每人百金賞賜。若今日重重賞賜了琴師,恐書生們會生怨憤,埋怨天家颠倒了尊卑。不過給他幾十兩就足夠了。”

皇上聽了,哈哈大笑,道:“說得不錯。”

那琴師最後沒得半點賞賜。

後來宮人們都說,當今聖上的幾個皇子,真真了不得,一個比一個更會說道,一個比一個更會揣摩心思。

我卻每每看見景然,心裏都會有寒一下的意思。

又等了一炷香的時間,我實在也坐不住,就跟景然說了聲,出來溜溜。

才出得門,在長廊盡頭稍稍拐了個彎,便被一道無比青蔥的身影和一聲無比青蔥的招呼給攔住了:

“下官曾閱,特來拜見太昭大人。”

作者有話要說:存不住稿啊,興致一來就發了,,,汗。。。***************最近往前更文同時也會不時修改前面章節,添加點細節捉捉蟲,加個标題神馬滴。主線劇情不會有影響。所以如果顯示更新的是舊章節,看過的大人們可以忽略了哈。謝謝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