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柔嘉維則

雖然婚禮前一日發生些意外,但當日一切都很順遂,一直到絕大多數的客人離開,蘇媚為尤香和葉檀提着的心才慢慢放下來。

蘇媚和唐鶴逢在第二日趕回臨川。

路上蘇媚接到了一通電話,來電是臨川警方。

挂斷電話,蘇媚有些震驚:“臨大竟然報了警。”

“臨大百年名校,周老向來珍愛學校名聲,事情鬧到他的面前,會報警也是意料之中。”

唐鶴逢口中的周老名為周冠華,時任臨大校長,周冠華如今已經年逾古稀,十幾年前卸任後臨大校長長期空缺,一直是另一所學校的校長兼任,直到十年前返聘周老,周老再次擔起了臨大這副擔子。

臨大的前身可以追溯周朝明武皇時期,周朝建立十年後,明武皇謀士楊盛辭官歸鄉,在時稱甘化的臨川創建了甘化書院,後明武皇賜名維則書院,意在教導天下學子柔嘉維則,并為書院親自題字。

維則書院傳承數百年,一直到百年前,國內貧弱,入目皆是文化的赤土,周冠華的祖父周臨沭作為當時國內聞名的學者,振臂一呼與一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維則書院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創立了國內第一所綜合性大學,也就是臨大的前身,周臨沭自然就是臨大的第一任校長。

所以周冠華自小便長在臨大,沒有人比他更愛臨大,也沒有人比他更珍惜臨大的學子,出現這種事情他斷不會含糊了事,視而不見。

“你早便知道?”

“倒是沒有想過,不過并不意外,但即便臨大不報警,我也已經讓董嘉報警了。”

蘇媚幽幽嘆了口氣:“她們想要見我。”

“你想見嗎?”

“聽說周老現在也在警局,我們過去一趟吧。”

“好。”

于是兩人又中途拐道警局。

Advertisement

到時便看到周冠華坐在警局外的小椅子上,對面是個很年輕的警員們似乎在極力勸說他進屋坐。

看到他們過來,周冠華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迎了幾步:“來了。”

“周老。”

周冠華看了他們二人兩眼,然後微微嘆了口氣,拍了拍唐鶴逢的肩膀,沒有再說其他。

蘇媚知曉,臨大的學生出了這樣的事情他內心并不好受。

那名年輕的警員見他們寒暄,也猜到了他們的身份:“是蘇小姐吧。”

蘇媚點點頭。

年輕警員替他們指引:“人就在裏面,随我來吧。”

于是三人便一同跟着年輕警員走了過去。

屋子裏坐着兩個女人,她們都低着頭,長發蓋住了半邊的頭發,動作很拘謹,聽到開門的聲音其中一個女人擡起頭看過來。

警員說:“孔雪繪,宋秋,你們要見的人來了。”

孔雪繪的目光落到蘇媚的臉上的那一刻,雙眼中迅速的彙聚起一股怨毒的惡意,她直勾勾的盯着蘇媚坐到自己的對面,而宋秋顯得心虛多了。

其實看到孔雪繪蘇媚并不意外,但是同樣在這裏看到宋秋,蘇媚百思不得其解。

宋秋是孟姿班級的團支書,她與她之間的交集很少,最近的一次也只是在松閣那次的同學聚會,她想那次雖然有些不愉快,但總不至于讓她這樣污蔑自己吧。

孔雪繪冷笑一聲:“蘇媚,看到我這樣,你很高興吧。”

蘇媚搖搖頭:“你要見我,想說什麽?”

孔雪繪臉色通紅,不肯說話。

看到孔雪繪這樣的反應,宋秋面色顯得有些着急,她忍不住向前探了探身體:“蘇媚,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該在網上發那些帖子,你看你能不能不要告我,我馬上就要結婚了,如果真的鬧到了法庭上,我男朋友會和我分手的,你可以賠錢,或者你想讓我做什麽,只要你開口,我都答應。”

蘇媚這才扭頭去看宋秋。

一旁的警員也開口:“蘇小姐,周校長,其實這種事情我們還是建議私了的,對方認錯的态度也很誠懇,你們看怎麽處理?”

開口回答的是周冠華:“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知盡責任的樂趣,既然錯了,便要認,應負的責任便該負。”

聽周冠華話中的意思,宋秋臉色格外的慌張着急,雙手忍不住的揉搓:“校長,我真的知道錯了,我只是一時昏了頭,而且我本來都打算删帖了,都是孔雪繪,是她找到我的,我真不是故意的。”

對于宋秋的控訴,孔雪繪表情十分的冷漠,她甚至冷笑了一聲。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周冠華難掩失望。

蘇媚和周冠華兩個當事人都報以沉默,唐鶴逢斟酌着開了口,他輕輕敲了下桌面:“同為臨大學子,我們不欲與你們為難,私了也并非不可,但你們要将對臨大,對蘇媚的影響降到最低,至于手段,諸君随意。”

“好,我答應,我回去就會發聲明,解釋這一切都是我胡說八道。”宋秋急切的證明自己。

但唐鶴逢卻搖搖頭:“若別人認為你是屈于權勢,不得已呢?”

宋秋有些遲疑:“那你們要我怎麽做?”

“很簡單,警方通報,你要在聲明中将事情的始末全盤托出,不能漏過任何的細枝末節。”

宋秋是有顧慮的,她怕将事情的細節暴露出來會被人認出來,會影響到她的生活,她想再争取一下,至少可以将一些細節模糊一下,但唐鶴逢似有預感般堵住了她的話:“你可以認真考慮,若是覺得不妥,我們也可以上訴。”

宋秋看到唐鶴逢眸底涼薄的顏色,猶豫之下還是點了頭。

唐鶴逢又側首看孔雪繪:“孔小姐,你呢?”

孔雪繪擡起一直挂着不屑和鄙夷的那張臉:“我不可能給她道歉。”

“如此,孔小姐應是做好承擔責任的準備了。”

孔雪繪不說話。

唐鶴逢轉頭詢問周冠華:“周老意下如何?”

“如此,便這般安排吧。”

回去的路上,唐鶴逢問蘇媚:“你好像并不意外孔雪繪的反應。”

“我自認還是了解她的,當初在學校時她便是這樣,勉強算的上有骨氣。何況當初她便恨我,被學校開除之後的這些年想來過的應該并不好,若沒有那些事,如今她也應該闖出了一番名堂,恨我也是應該的,不願道歉也是應該的。”

“你認同她?”

“我不認同她,在校時她恨我是因為她愛聶淞,被學校開除是因為她心術不正,至于這些年生活不易原因幾何只有她自己知曉,這些本就與我無關,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她非要将這些歸咎于我,其實她未必不知道這些原本就與我無關,或許她只是接受不了這些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僅僅只是需要有個人來承擔她的怨氣罷了。”蘇媚一邊說着一邊翻手機。

網絡上的傳播速度是驚人的,宋秋三分鐘之前發的聲明已經被轉載了百萬次,聲明很長,圖文并茂,将事情解釋的十分清楚。網絡風向瞬間倒戈。

更令蘇媚意外的是,臨大發了一條微博,內容是周冠華手寫的一封信。

發博時間就在十秒前。

諸君安:

帶着一半絕望的心,離開警局,我從不以流言是一件重大的事,如今卻不得不震撼它之威力。我想說些什麽話,卻說不出來。思慮良久,便講講臨川大學吧。

735年前,先輩楊盛創建甘化書院,明武皇帝賜名維則,柔嘉維則,七百多年前這是明武皇帝對天下學子的教化,一百多年前,祖父建立臨大,将這四個字作為臨大的校訓,延續至今,便是希望臨大學子在求學之外能夠通達世事,知曉該做與不該做的界限在何處。

祖父在世時,常在會議中與老師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極樂。初時不解,如今深以為然。

于是兢兢業業,我要求我的學生治學,做人都要嚴謹,知其可為,知其不可為。我盼望他們能成為在這膚淺頑劣的環境中不膚淺不頑劣的人,能成為脫離多數人的□□的人。

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

四十多年的執教生涯中,臨大走出了無數意氣風發的青年,青年們有好的精神,也有無數劣性的精神雜糅在一起,這就好比制香,不斷的研磨,淬煉,香便愈醇。

學生行差踏錯,為師者自然有幹系,我為我的學生所做之事羞愧,也為我的學生所蒙冤屈悲戚。強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聲附和,舊者盲從傳說,新者盲從時尚。

劣習成風,社會淺鄙荒唐,于這種境況下,更應真知灼見,深刻思想。

周  十九下午

蘇媚念完,感嘆:“雖不是周老親自授課的學生,但也确實是傷到了。”

“為人師的,尤其是如周老這般,是有自己的理想信仰的,如他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極樂,他也并非未見過龃龉之事,只是即便見過再多,師者見到學生行錯了路總歸是惋惜的。”

蘇媚退出了軟件:“其實一開始周老便沒打算真的追究他們的責任吧,否則怎麽會在你說完後便立馬同意了你的要求。”

“報警是為了學校,一開始要追究是為了跟你站在一條戰線,周老畢竟心軟。”

唐鶴逢感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