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金秋時節, 桂子飄香。
江家門口的桂花樹從九月中就開出團團簇簇金黃色的小花,馨香四溢,左鄰右舍都能聞得到。
江舒雲偶爾會摘一簇花放在桌上, 看書裏字裏行間都彌漫着淡淡的芬芳,夜裏也能睡個好覺。
或者把桂花拌在蜂蜜裏泡水喝也很好, 齒頰留香。
去年江家地頭的一株老桑樹上結了水桶般大的一挂野蜂巢,江海濤付出被蜇了兩針的代價割了三斤蜂蜜回來,家裏吃得比較省,到現在還有大半瓶。
10月7號是中秋節, 縣裏中學放假兩天, 江曉雪到時候會回家。
陶春蘭原本打算提前幾天去集市上買點糕餅來應節, 江舒雲說:“媽, 我從書上看到過一個桂花酥的方子,只需要一點桂花,其他材料家裏也有現成的, 不如自己做好了,比在外面買的幹淨又實惠。”
陶春蘭欣然道:“那敢情好啊。”
她做面食不在話下,不止會作包子饅頭花卷, 過年的時候還會炸點小麻花貓耳朵, 或者買點麥芽糖做花生酥, 給家裏孩子們解解饞。不過桂花酥倒是沒試過。
江秋月也很有興趣:“自己做好,外面賣的點心太甜了,齁死個人, 我都不怎麽愛吃, 自己做可以掌握口感。”
這一點江舒雲很贊同:“沒錯, 我也不愛吃太甜的。”
其實不止是桂花酥, 她知道的點心方子還有很多, 什麽桃花酪、杏仁酥、芙蓉卷之類的。
公主殿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較旺盛,吃了一顆好吃的雞蛋,還想弄清楚這顆雞蛋為什麽好吃。
以往但凡合她口味的吃食,都會向禦膳房詢問材料和做法,偶爾來了興致,自己也會上手親自做一回,連父皇母後也吃不出來和禦廚的區別。
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部分宮廷點心做起來都比較複雜,關鍵材料也難以配齊,不像桂花酥這麽容易操作。除了用少量桂花提香以外,只需要适量的面粉、豬油、雞蛋和少量白糖。
随後江舒雲就到門口摘了兩捧桂花,回來淘洗幹淨,晾幹後用半碗蜂蜜腌漬起來。
Advertisement
中秋節前一天,江曉雪回來了,一進門就興高采烈地說:“特大喜訊!特大喜訊!”
陶春蘭問:“碰到什麽好事了這麽高興?”
江曉雪從書包裏掏出一張獎狀,笑得見牙不見眼:“我暑假的時候不是寫了一篇養蠶的作文嗎,我們語文老師說觀察入微,真實生動,推薦我參加省裏的作文大賽,結果得了個一等獎!”
江秋月鼓掌:“果然是好事,恭喜恭喜。”
江舒雲也笑道:“不錯,有長進了,看來實踐才能出真知。”
“是啊是啊,所以以後我要給家裏多幫忙!”
“那你去吧,今天的桑葉還沒采。”
“好嘞,馬上就去!”
随後陶春蘭和兩個大女兒一起動手做桂花酥,和面調餡打油酥,一個做了20個餅胚,每個裏面包上一小勺桂花蜜醬的餡,捏成五瓣花的形狀,然後鋪在一塊鐵板上,放到竈膛裏烘烤。
半個小時後,廚房裏飄出一股讓人食指大動的甜香。
江曉雪采完桑葉回來,像狗子一樣聳着鼻子說:“哇,你們在做什麽東西,好香啊!”
江舒雲莞爾:“既然你聞到香了,火候應該差不多了。”
陶春蘭戴上線手套,小心地把鐵板端出來,上面整齊碼放的桂花酥表皮焦黃,精致可愛。
江曉雪迫不及待地想拿一個吃,差點被燙到,兩只手搗騰來去,呼呼吹了幾下,接着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臉上現出夢幻般的表情。
江秋月問:“好吃嗎?”
江曉雪含糊不清地用力點頭:“太好吃了!比放假前班裏同學分享的百貨大樓賣的五仁月餅和豆沙月餅還要好吃,下次我也要學着做!”
江舒雲嘗了一個,味道是還可以,餅皮酥軟,餡料清甜不膩,淡淡的桂花香十分怡人。
陶春蘭和江秋月試過後也很驚喜,确實不錯,比外面賣的紅紙包的散裝糕餅強多了。
江曉雪一口氣連着吃了三個,末了意猶未盡道:“二姐,你們也可以做桂花酥拿出去賣啊,又可以多一個掙錢的門路了。”
江舒雲在心裏算了一筆帳,然後道:“暫時不考慮,家裏地方不夠,這種小點心不好保存,利潤也不高。外面賣的月餅才八分錢一毛錢一個,我們這個最多賣兩毛,做一百個也就20塊,扣掉成本就沒多少了。如果有空間有人手,一天能夠出幾百上千個,可以大量銷售,那才值得做。”
陶春蘭和江秋月都覺得有道理,貪多嚼不爛,她們娘仨精力也有限,還是一步一步來吧。
中秋節當天,江舒雲還讓江海濤劈了幾根竹子,用竹篾搭出長方體的骨架,外面用白紙糊上,裏面插上蠟燭,就做成了兩盞燈。
她再用毛筆在燈籠的四個面上分別畫了畫,一個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一個桃李杏柿四佳果,頓時顯得更雅致而有格調。
入夜,銀盤一般的滿月升上半空,灑下一地銀輝。
江家人五口人加囡囡在院子裏圍坐一圈,把兩盞燈挂在桂花樹上,桌子上擺上兩盤桂花酥和陶春蘭炒的葵瓜子,暗香浮動,笑語盈盈,就有了過節的氣氛。
一家人正閑聊時,院外響起自行車的鈴铛聲,江曉雪立即機靈地說:“紹庭哥來了!”
果然院門一開,許紹庭提着一兜蘋果和一袋豆沙餡的月餅進來了:“江叔,陶姨,中秋佳節快樂。”
陶春蘭笑道:“你也快樂。晚飯吃了嗎?”
“吃了。”
“你媽呢,沒一起過節嗎?”
“她睡得早,吃過晚飯就歇下了,我左右無事就來和你們一起賞賞月。”
“好啊,快坐吧。”
江舒雲挪了一下椅子,給許紹庭讓了一個空位出來。
白天陶春蘭就問她要不要把人叫來一起過節,她懶得往龍門村跑一趟,想着這家夥多半會不請自來,果然被她猜中了。
許紹庭噙着笑在江舒雲身邊坐下來,把帶來的蘋果和月餅放在桌上,轉頭瞧見桃樹上挂的兩盞燈籠,當即贊道:“這燈籠做得真是巧奪天工,雅俗共賞,比縣城裏花燈會上的還要生動有趣。”
江曉雪咯咯笑道:“這是我爸做的,上面的畫是二姐畫的。”
許紹庭剛才一眼就看出來了,只是故意這麽說讨人歡心而已,果然江海濤聽得開懷,擺擺手道:“哪裏哪裏,我就随便做做,還是有點粗糙的。”
江秋月随即問:“紹庭,你這月餅買的多少錢?”
許紹庭說:“我這幾天忙得忘了中秋節的事,下午才抽空去買的,一個要一毛二。”
江秋月拿了一個桂花酥遞給他:“你嘗嘗我們母女自己做的。”
許紹庭吃了之後贊不絕口:“此餅此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啊。”
江舒雲似笑非笑:“你倒是有口福,晚來一天就沒了。”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