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人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可那無期之山雖無仙家卻也名震四方。綿延八百裏無期,自山腰起往上,常年雲霧缭繞,絲絲許許挂在山間林裏看起來倒也頗有些仙境的意味。主峰之巅更是積雪不化寒冷非常,每日金鴉升落也得被它遮擋許時,故而得“拘陽”之名。

無期山脈整體三起兩落,活脫一個筆架的樣子,至于為何叫做“無期”嘛,卻沒幾個人知道了,在這少數幾個知道的人中很遺憾并不包括那生在山裏長在山裏的薛柳檀。但即便這樣又有什麽關系?他不是個好奇的人,這完全不影響生存,日子也就這樣不溫不火地過着,無功亦無過,無波亦無浪。

薛柳檀在拘陽山上有處宅子,當然,那是他唯一的安身之處,是父母留下的。說起薛柳檀早已仙去的考妣,江湖上是無人不知曉的,說名震江湖一點不過。

其父薛明思本是紫微一派掌門的入室弟子,少年英雄俊秀無雙,仗義江湖受百姓愛戴,且是掌門候選中的熱門人選,理應前途無量,之後功成名就。可卻偏偏讓那個江南雨燕一般的女子沈溯衿飛進了心底,這個女子就是薛柳檀的母親,同時她也是密宗玄教的聖女。一切怎麽可能那麽順利?兩人不顧世俗的指點以及師門的反對毅然走到了一起,在經歷過許多風雨考驗之後仍不改初心,最後決定隐居避世。

因此,薛柳檀從小就是和父母單獨在山中過活的,直到十四歲。除了父親的幾個舊友,他基本沒機會見其他外人。家裏的宅子是父親母親一點一點搭出來的,這宅子非但一點都不簡陋,反而做工十分考究,即便是窗框上的細小花紋都是他父親一點一點刻上去的,十分精細有趣:江南的桃紅柳綠,塞上的大漠孤煙,北國的雨雪霏霏……畢竟一旦隐居起來,有得是大把大把的時間。

薛明思年輕時學過許多技藝,初學時只是皮毛,可到了山中終日也沒什麽要緊事,慢慢地一項一項都撿了起來細細研究,倒也十分有趣。自然,薛明思也不是萬能的,他也有做不出來的東西,這時,他會下山去買,他們薛家從來不缺錢花。

宅子門前的那棵柳樹是母親親手種的。拘陽山高,氣溫較低且并不濕潤,宅子周圍自然生長的大多都是松柏這類高山樹種,它們枝葉淩厲,雖是四季常綠終年不落,但看起來終究是覺得凄冷凜冽,所以沈溯衿想盡法子在宅子周圍種些別的樹種。

柳樹這類江南木種在此地是很難成活的,可沈溯衿怎麽可能是随便放棄的人?若是,那她定不能和薛明思走到一起了。

那棵柳樹用秘藥養着,然後又用掏去竹節的竹筒引了後山上的融水下來灌溉,而且她還十分有心地在宅外不遠處的菜地旁架上了一個爐子,除非夏季,終日用小火烤着竹筒,讓流經此處的雪水不至于太涼而傷了樹根。這條竹筒通道非常的長,自然需要花費許多心思去維護它,她也不嫌煩,只要那門前的柳樹能茂盛就好。

起初只是為了那棵柳樹,但漸漸地通過那竹筒傳下來的水也解決了他們的生活用水問題,薛明思修了個水池子,就是為了蓄水用的。生活嘛,自然過得也是有聲有色,有愛嘛,什麽都不怕的。

薛柳檀降生之後,薛氏夫婦自然是十分高興,不久後就開始考慮起孩子的教育問題。想把他朔造成一個溫柔的人,但同時也不能抹煞了他的本性,要他能保護自己保護對他來說重要的人,可又不想教他武功讓他日後可能誤入江湖……有一些事情似乎慢慢開始互相矛盾起來。

好在薛柳檀并沒讓父母的焦慮存在太久。

剛三、四歲的時候,薛氏夫婦就發現這孩子喜靜勝喜動,軟糯糯粉團子一個,性子柔軟卻不畏縮,對待花草樹木也是十分輕柔,白嫩的小手從來舍不得碰他爹爹媽媽修剪好的盆栽,坐着一看就可以看一天,不吵也不鬧,似乎從骨子裏就帶着“萬物皆平等”的想法。這讓薛氏夫婦省了不少心思,這孩子就是上天贈予他們最好的禮物。

性格的問題不存在了,接下來不能再拖的就是要考慮如何讓他日後能保護好自己呢?仔細想想其實這也不能算是個問題。薛明思出身道派自是會些道術,同時極精布陣之術,沈溯衿出身密宗玄教,醫藥蠱毒自然不在話下,兩人将自己除去武功以外最精深的那部分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這獨生愛子。

薛柳檀也不讓他們失望,悟性極高,一點就通,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吧。同時,薛氏夫婦還讓薛柳檀打下了十分紮實的內功功底且習得粗淺的輕功。內功這種東西有了傷不了人,別人也難傷己,拘陽山四季氣溫偏低,這樣一來對身體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即便是劈個柴也能比別人容易些,至于輕功的益處更是不必多說。

日子就這樣慢慢走着,雖說“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但人終究是會生死輪回的,在薛明思仙去後不足一月,沈溯衿便也随他去了,從此宅子後山多出了兩座小小的墳茔,山中終日難聞人聲。

Advertisement

薛氏夫婦雖去了,但留下的東西卻是一點不少,除了宅子菜園、花樹草木之外還有滿滿三大屋子的各類書籍,奇門遁甲、藥理醫術、農工雜藝、散曲小說、詩詞歌賦,應有盡有,這些書都是薛氏夫婦費心收來的,因此從悲傷中慢慢走出來的薛柳檀倒也不覺得無聊。

真正的關于薛柳檀的故事這才慢慢揭開沉沉序幕的一角。

作者有話要說: 準備考研之前的最後一樁心事。多謝來看的各位,真的謝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