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順風
梅樂下職回家就聽說忠王送了自己一件禮物,本以為是些書畫什麽的風雅之物,萬萬沒想到,竟然是一輛車架。
看到的時候,梅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真的是忠王送自己的禮物?
就見這車架上面裝飾有梅蘭竹菊,雕工精細、雅趣橫生,而那車窗竟是由小塊的透明琉璃鑲嵌,萬字紋樣的框架幹淨利落又喻意吉祥,和琉璃組合在一起通透又雅觀。
梅樂繞着車架轉了一圈,整體來看可以說是在不違制的基礎上做到了極致。
他還在車尾看見一個标志,像是文字又像是圖像,仔細辨認,能從中看出「順風」二字,和整個車身融為一體,并不突兀,梅樂只當這是寓意車架出行順利,完全不知宴雲河商标的用心。
他迫不及待地進了車裏,就見裏面非常寬敞,車窗旁有車簾遮着,他上前拉了兩下,發現車簾是可以滑動的,只從這小小一處就能看出用心的程度。
因為琉璃引起了他的興趣,所以梅樂首先是看的車窗,緊接着他就被座椅吸引了目光,這看起來并不是尋常的木制坐具,仿佛很好坐的樣子。
他試探着坐了上去,立刻就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座椅竟如此柔軟,他動了兩下,能聽到一些細小的聲音,也不知裏面有何機關?
好奇之心一起,梅樂掀開椅罩想要一探這座椅的真面目,誰知下面竟是皮子,他用手摸上去,能感覺出裏面是填了棉的,又伸手按了下,松開時就見表面彈了起來。
梅樂又坐上去試了試,往後一靠,籲了口氣,真是舒服啊,連這靠背都是貼着身體曲線的,且柔軟舒适。
若是坐着這樣的車架出行,想必能夠給身體減輕不少負擔,正好明日約了友人去登高,到時候就駕此車出行。
他東碰碰西摸摸,又在車裏發現不少小機關,車板上幾個半月形小孔,剛好手指能夠探入,向上一拉就能拉起一面桌案,車壁也有不少放東西的暗匣,充分利用了這一方小小的天地,又能讓人舒适。
他鑽出車,對侍立一旁的仆人道:“王府中人可有留信?”
仆從道:“有一張請帖。”
Advertisement
說着就将請帖送上,梅樂打開一看,是一家車行的開業請帖,他再回頭去看這車架,瞬間就明白了忠王的意圖,不由失笑兩聲,“有趣有趣,看來我是必定要去捧場的了。”
次日梅樂和事先約好的友人駕車出游,這輛外飾雅致的車架一出現果然就吸引了衆人目光,友人們紛紛棄了自己的車架,上了梅樂的車。
“這車真是妙極,裝了這麽多東西,又坐滿了人,應是很笨重的,但你們看這馬拉起來卻毫不費勁的樣子,怕是另有玄機。”一名友人道。
梅樂正透過琉璃窗欣賞外面的景致,聞聽此言就道:“昨日我沒有細看,或許真有什麽奇妙的地方,等到了目的地我們再細看。”
“哈哈哈,什麽沒有細看,怕是被這車的裝飾晃花了眼,沒注意到別的吧?”有人拆穿他道。
梅樂和友人向來愛開玩笑,于是也跟着笑道:“你不也一樣,還不是上了車才感覺出不同來?這車可是昨日剛收到的,今日第一次出來跑動,便宜你們跟着沾光了。”
“也別等到什麽目的地了,我們這就下車看看有什麽奧秘,省得抓心撓肺無心賞景,停車!”另一位友人是個急性子,說着就叫停了馬車,當先跳了下去。
幾人圍着車架轉了兩圈,一人道:“你們看這車軸,這就應當是奧妙所在。”
衆人紛紛俯身看去,确實與以往不同,但內裏模樣卻看不到,摸不清原理。
“唉,這車造價一定不菲,王爺對你是真的大方啊。”友人贊嘆道。
梅樂道:“也是看我老師的面子,不過這車應是能買到的,兩天後就是車行開業的日子,到時候一起去看看?”
“能買?”那急性子的友人眼睛當場就亮了,他一定要買一架回去拆開看看,裏面到底有什麽玄機。
當天衆人做的詩無一不提「車」,可見這車對他們的吸引力。
而兩日後的車行開業,更是無一人落下,梅樂又請了不少有錢的纨绔子弟,加上各自的書童仆從,整個車行看上去都要人滿為患。
除了送給梅樂的梅蘭竹菊式樣,還有松梅及其他瑞獸式樣,外觀上自有不同,內裏裝飾卻都一樣精巧。
而它的價格也确實對得起它的裝飾,竟然要百兩起步,要知道一匹馬也只要三十兩,而這車竟比馬還要貴。
當然,大部分人是不用馬拉車的,用牛拉車的才是主流,但這也能說明這一輛車有多貴了。
然而有些纨绔子弟根本不把這百兩銀子當回事,見這車新奇,上去試坐一番,無不感到滿意,當天就賣出去五輛,車行開張就是五百兩進賬。
買了車的自然要出來顯擺,于是衆人就發現這車竟比其他車跑得快得多,且牲畜并不費勁。
短短時日,順風車就在洛城流行起來,家裏出行若不用順風,還好意思稱自己為豪門?
車行一躍成為王府中最賺錢的産業,且無人能夠效仿,若是和順風一樣裝飾車廂,則車輛笨重,牛馬拉起來費勁,整個車架的技術核心就是車軸,然而無人可以做出耐用的車軸。
就在這忙忙碌碌中,水渠也終于挖好了,以防冬天河水結冰,導致工廠停産,這石磨還要設計成水利畜力兩用形式,宴雲河只是個學種地的,哪懂什麽機械原理。
幸好,蘇墨先生的友人來了,這位未來的天工大賽評委一來就被宴雲河拉了壯丁,先是聽了半天宴雲河的設想,以及他拿出來的齒輪、鏈條和軸承配件,只等他給出個設計方案來。
呂守山被蘇墨一封信吸引了過來,他不曾在朝為官,身上有一股狂士氣質,形容潇灑不羁,很是符合宴雲河對理工大佬的期望,于是對他抱有不小的信任。
當然這是他對呂守山的說法,真實原因是:蘇墨大佬推薦的人,那必定也是大佬,哪容得人挑挑揀揀,來了必須想法留住就是了。
大佬從不會讓宴雲河失望,實地考察後很快就給出了設計方案,作為全世界最好的「甲方」,宴雲河對呂守山奉上了真摯的彩虹屁,呂大佬聽得很高興。
為了充分利用水利,幾個遠離水源的工廠原址就不合用了,正好現在水泥已經出産,磚頭也能自産,重新規劃廠區并不麻煩。
宴雲河是想将廠區做成工業集聚地的,包括員工生活、子女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和王莊農業互為犄角,共同發展進步。
這邊佃戶正欣喜于水渠的開建,那邊王府又開始了招工,在這個農閑時節,幾乎每戶人家都想去多賺一些錢,而且預料到今年一定會過個好年。
蘇墨和舒星、計蘊漫步在田地之間,一邊觀察新建成的水渠,一邊回想今天見到的農人們,心中只餘感嘆。
當初為了修字典一事,蘇墨和弟子們沒少和這些農人打交道,可以說是親眼目睹這些人是如何一步步改變的。
因為王府不曾間斷的工事,這些佃戶家裏大多都有了些錢物,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招待蘇墨等人時,農戶們拿的出茶了。
蘇墨也不曾想到,之前和宴雲河定下亭下之約後,今日牽扯是越來越多了,在宴雲河請他推薦人選做天工大賽評委時,蘇墨甚至都沒有多猶豫就給友人去了信。
細數宴雲河手中的人才,除了王府原本的屬官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和蘇墨關系不淺,蘇墨本該避嫌的,但面對宴雲河時,卻又總是忽視這一點。
原因何在?
蘇墨也想過,思考過後,他将原因歸結于宴雲河對他們這些老家夥太好了。
宴雲河本身是一個非常簡樸的人,從不要求自己作為王爺的規格,就連每日飯食也最多備兩個菜,有時候忙起來,一碗面也能打發。
但他自己簡樸,對別人卻大方得很,尤其是蘇墨幾人,每日飯食豐富,照顧他們的仆從噓寒問暖不斷。
有時候他們沉浸在編修字典中時,仆從都會把飯端到他們身邊,一頓也不能落下。
要是不吃,仆從喂也要喂到他們嘴裏,因為宴雲河說過,他們的身體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即使再忙,也不曾落下一頓飯,少睡一刻鐘。
蘇墨親眼看着幾個友人從最初的撇清關系,到如今開口閉口贊頌王爺,卻并不覺得突兀,因為這是投桃報李,宴雲河真心待人,如何能不讓人回以真心?
而且,宴雲河從不多疑,即便是肖子謙,也從不見宴雲河對他有半點不滿,蘇墨舉薦的人,只要有才能的,都能在宴雲河這裏一展所長,很難不讓蘇墨模糊他與宴雲河之間的界限。
想着這些,蘇墨和兩個弟子就回到了王莊,正巧撞見幾人快馬而來,及至近了,蘇墨才發現半數人都是風塵仆仆的模樣,再看他們一身悍勇氣質,蘇墨腦中閃過三個字——靖北軍。
作者有話說:
謝謝山蓮小天使的營養液,愛你,比上一個大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