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晉江首發
這是昌平二十八年的上元日。
是個極好的日子。
蕭晏坐在清輝堂的正殿裏, 看參與這次被他問話的諸人。
林方白,鐘如航,左禮, 賀蘭儀都是自己人, 剩下的三個金吾衛是蕭昶的人,還有一個仵作大理寺出身,原也擡不到面上。
但是這個仵作知曉了這件事的關鍵處。
斑斓虎被殺前,是被秦王妃的手镯為暗器擊暈的。
蕭晏揮手将人都散了, 只道今日之事,不得外傳。
說歸說,到底不是他的人, 他自然不放心。
這日晚膳, 湘王受胞弟之托下了貼子,請大理寺卿穆蘭堂過府一聚。
湘王府中,朝陽臺絲竹咿呀,正唱着一支新編的曲。
大理寺卿剛正清貴, 不涉黨政,想紅袖添香以收買,自是不可能的。
但人吃五谷, 總有些雅好。
清心寡欲的穆蘭堂沒別的喜好, 獨愛聽曲。
偏湘王府彙聚天下名伶,兩人遂成知己。
脫了官袍,大理寺卿到底一介凡人,實在禁不住這廂誘惑, 急急趕來。
眼見宴上還坐着一尊大佛, 穆蘭堂咯噔一聲。
Advertisement
宴無好宴。
“穆大人, 此非鴻門宴。”秦王給他斟酒, 推過。
蕭晏不作為還好,這一說一行,大理寺卿一雙斷案無數的眼睛,瞪大又縮小,最後回神。
如此識人斷言,眉目清朗,哪裏有半點瘋癫模樣。
這分明,比誰都精明。
蕭晏開門見山道,“敢問今日來本王府中的仵作,上任幾年,才幹幾何?”
穆蘭堂稍作回憶,“沈訣,寒門子弟,上任四年有餘,七品官,有才能。話少做事多,是個實幹的。”
“成。”蕭晏笑道,“今個來本王處辦事确乃謹慎利落,很是不錯。穆大人今歲下半年府衙考核卷宗上,可好好評寫。”
“還有這些——”蕭晏推過去,“沁園剛摘的一點果子,算是彌補沈大人今日給本王辦事,曠了半日的俸祿。”
穆蘭堂掀開一角,好沉一盆果子。
金燦燦,沉甸甸。
“大人看仔細。”蕭晏推了推盒子。
穆蘭堂蹙眉,金棗下一柄匕首。
再擡頭,秦王殿下已經變了神色,眉宇是同刀刃匹配的殺氣,“放心,本王不難為大人,只是沈大人今日在秦王府所知之事,緘口于腹中便行。”
穆蘭堂颔首,“卑職一定好生囑咐,殿下放心便是。”
蕭晏持酒盞敬穆蘭堂,“本王幹了,大人随意。”飲罷,便起了身。
“本王今夜還有事,就不奉陪了。”蕭晏按下随他起身的穆蘭堂,“大人好好聽戲吧,尋常皇兄可舍不得他們開喉予旁人聽。”
直到看不見蕭晏□□,穆蘭堂方側身道,“殿下,這什麽重要的、不能謂人言的事,值得秦王殿下親自跑這趟。”
說話的人目光落在那錦盒上,像是在說随便尋個府邸屬臣便能辦這事。
蕭旸亦瞥了一眼,繼續看着臺上伶人,只挑眉笑了笑。
還能有何事!
左右是讓他起死回生的人和事。
遂道,“秦王殿下開了口,你便好好辦。明個本王再請你聽曲。”
穆蘭堂簡直天降餡餅,連連拱手稱是。
蕭晏沒有急着回府,去了摘星望月樓固定的一間廂房內。
林方白和鐘如航已經候在此處。
蕭晏許了鐘如航前頭要回家祭祖的假,道是再給他添上三日,只讓他經過長安城時拜訪一下霍亭安霍侯爺。
“拜訪”二字,鐘如航聽得懂,遂問,“殿下,可是即刻去辦”
蕭晏看外頭花燈不夜天的長街,溫聲道,“明早去吧,今晚陪家人過完節。”
然後又吩咐林方白,傳暗子營的人,連夜将蘭州、天水兩處,并着邊地陽關一處,三處霍靖的人手都清理掉。
林方白聞言,不由驚道,“殿下,這三處人手是好不容易發現的。尤其陽關處,去歲八月底回纥再度來襲,多半是那處人手通的消息,做得接應。這眼看盯下去就要有證據、有結果了,此刻動手怕是打草驚蛇吧。”
蕭晏搖首,“領命做事。證據早晚都能有,本王不在乎在多等些時日。”
從摘星望月樓出來,天空又開始落雪。
蕭晏掩口咳了兩聲。
“殿下,快上馬車。”蘇合催道。
“我想一個人走走。”
蕭晏披了件織錦嵌毛的大氅,自己撐傘走在風雪裏。經過攤販,買了一盞平安燈提着。
“明月如霜人如畫,火冷燈稀霜露下。”燈罩上提着一句詞。
蕭晏掏了銀子道,“您提這麽個詞,別說賣不出去。不怕被人砸了!”
“公子不就買了嗎?也未見您砸。”攤主接過銀兩,“小可制燈千盞,自是提應景好詞,皆是花好月圓。只作一盞,念孤獨心,一人行,贈有緣人。”
“今夜,多是成雙人,但總有失群鳥。”
失群鳥。
蕭晏看着平安燈中一點微弱燈芯,颔首,“您在這賣花燈屈才了,合該去算命。”
他提燈撐傘,一個人往家走去。
臨近王府的一段路自不會有攤販,光影散去,夜色便濃烈起來。
十五的月華攏下,将他的影子拉得狹長。
他将燈杆伸出去,似是要把平安燈送給身側的人。
府門已經打開。
蕭晏立在府門前,低眸看依舊在自己手中的平安燈。
半晌,将它挂在了門口偌大的壁燈上。
無論你在哪,還願不願意再回來,總歸平安最重要。
那個驗過老虎屍身的仵作,以後便是自己的人,自不會再言今日之事。
三個楚王一派的首領,為防萬一說出什麽被霍靖聽了又聯想了去,畢竟但凡行事,都有痕跡。他也盡力牽絆住了霍靖的手腳。
他已經最大限度控制了外面風刀霜劍對她的威脅,剩下便是該考慮她會去何處,自己又該往何處尋她。
這日之後,蕭晏入了密室,秦王府依舊閉門,似往昔模樣。
偶爾,陸晚意會領着賢妃的命令,過來看看他。
陸晚意來時,蕭晏都是願意見她的。
原因無他。
葉照走前,同他說多幫襯着些她。
蕭晏想不出自己一個男子,除了在權勢的範圍內,還能怎樣幫襯一個姑娘。
是故,二月二這日,當陸晚意再次入府看望他時。
蕭晏道,“清河,今歲你十六了,可有中意的郎君?”
陸晚意正給他盛自己熬煮了許久的甜湯,聞言面上一陣緋紅。
只将湯端給蕭晏,“雪梨紅棗羹,殿下嘗嘗,潤肺的。”
蕭晏接過飲了口,笑道,“手藝不錯。”
瞧她面色,又道,“這般心靈手巧,來日夫家定是滿意的。”
陸晚意面頰都燙了。
蕭晏笑了笑,将湯用完。
“看中了誰,便同本王說,或者同賢妃娘娘說也是一樣的。”
見陸晚意咬唇無聲,蕭晏便只當她女孩子嬌羞。
正色道,“清河,本王知你父母早亡,本就是孤女,在祖父下長大。本來婚姻大事當由你安西陸氏作為家主的叔父作主。然眼下安西處自無人再為你掌事。且不怕的,他日你可從宮中昭仁殿出嫁,十裏紅妝本王替你備下。”
說這話時,蕭晏想,阿照不過一顆棋子,若是血腥殺戮的人命一定要算她三分,便也是他的三分。
他妻子的錯,就是他自己的。
該他擔起來。
而陸晚意聞此言,只覺心中暖意翻湧。
她喜歡誰?
還會喜歡誰。
她看着眼前人,眉宇間恢複了一點神采,心中愈加欣慰。
卻也沒有多言,只低聲道,“殿下,你我相識多年,也算親厚。可否別再清河長,清河短的喚妾身。好生生分!”
“那本王喚你什麽?”
“殿下可以換……四娘或者晚意。”
“行吧,四娘。”蕭晏挑了挑眉。
晚意是她閨名,不能叫。
他兩輩子就喊過一個女人的閨名。
聞一聲“四娘”,陸晚意已經很是開懷,他不喊“晚意”也是對的。
如今時下,讓他喚“晚意”未免難為他了。
但她相信,時光漫漫,相比往後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整個餘生,他總能忘記那一場不過數月的濃情。
便是忘不了也無妨,只要他願意往前走。
陸晚意在馬車中看着匾額高懸的王府重新合門,自己便也落了簾帳。
到底殿下待她同待旁人是不同的。
眼下,尋常人壓根見不到秦王面。
唯她,無論何時來,都是府門大開。
“走吧,回宮。”陸晚意敲了敲車壁。
卻不想,車駕停着未有動靜。
“何承?”陸晚意掀簾,“你想什麽呢,近來總是心不在焉的。”
“沒什麽,姑娘。我們這就走。”
何承是如今安西十三州的首領,自陸氏出事後,便一直貼身保護着陸晚意。
近來,他确實總是心不在焉。
确切地說,是去歲九曲臺收官宴之事後,他便這樣了。
當日秦王妃不過三招絕技,便是擊退刺客,虎口救人,全身而退,他便覺那身法格外熟悉。
近日來,總算想起,五年前涼州城外那個刺客,仿若也是這般身法……
只他也不敢完全确定,便也不欲多言。
且他的少主同秦王府私交甚好,沒有證據便實在沒有必要徒增事宜。
更何況,便當真是秦王妃,斯人已逝,且屍骨無存。亦算老天有眼,讓她遭了報應。
一切都結束了。
而霍靖處,在知曉葉照活着的當日,便由應長思帶着母蠱追擊。
首站二人便是去往百裏沙漠。
只是經過天水城時,母蠱感應地強烈了一些,而再往西去,卻又弱下來。如此應長思遂确定,葉照往東走了。
是故,二人東西各走一路。
霍靖在前往百裏沙漠的途中,更是傳令天水、蘭州兩處暗子人手跟随應長思而去。然他的命令還未到達,便接了兩處人手被偷襲的消息,更有甚至居于長安城中的父親,亦遇刺,索性沒有傷到要害,卻也傷的不輕。
如此,他一時無心再思葉照之事,只全權委托應長思。
自己匆匆回了長安城。
應長思憑着母蠱一路東上追尋葉照,卻也知曉葉照九問刀大成,若使之全力抵抗,自己除非寄出修為同她交手,才能将她帶回。
他不想将功力浪費在她身上,亦不想自己打傷她,遂一路而來,模仿九問刀招式殺了不少江湖人,每具屍體前,皆留葉照圖像與字跡。
道是“西域孤女執刀,挑戰中原武林同道”。
俨然一副要一刀成名的狂傲模樣。
當日保護荀茂留得性命逃走的江湖客,原也是一流高手,皆記得葉照殺人的手法。如今再現江湖,又得如此羞辱,皆奔相而來欲除此害,維護中原武林的名聲。
是故葉照在臨近漠河時,便遭遇了第一批江湖人的截殺。
她急着過河,多廂忍讓下,便祭出了九問刀。卻到底沒下殺手,只以刀芒內力擊暈他們,如此渡漠河北去。
然而也因她這廂留情,徹底讓整個中原武林認識了她。
成了中原武林的公敵。
葉照一路破陣入門時,還不曾想到這些。
只是素衣血染,以刀撐在門口,面上眼中确全是真心的笑。
原來,傳言是真的。
漠河以北,當真有世外方士。
然待她喘出一口氣,卻又總覺不對勁。
漠河以北,确實尚有人跡,可這匾額高懸乃藥師谷三字。
漠河北,有藥師谷,她自是知曉的。
可是怎的仙風道骨的老人卻道,百裏之外,千裏之內,獨此一家。
她要尋的是可以采血引魂的方士,不是救死扶傷的醫者。
老者道,“果真江山代才人處,不想山下陣法擺了近百年,竟被一個如此年輕的女子破了。”
葉照捂着胸口擦汗唇口血跡,“大抵在下尋錯了。”
“姑娘難道不是來采血引魂,見隔世故人的?”老者笑問。
葉照回首,“我并未言語,您如何得知?”
“尋醫救人無需破陣。我藥師谷本就行此道。”老者捋了捋白須,“為采血引魂,乃逆天而行,老朽不贊成,卻總有執念者,遂開道卻又設陣。”
葉照喘着氣,只噗通跪下,磕長頭謝過。
“無需謝老朽。”老者将她扶起,“我門中修此道者,只有頑徒一人,如今不在門中。且容老朽飛鴿傳書與他。”
葉照看雪白信鴿劃破天際,消失身影,只感激道,“不知愛徒姓名幾何,妾身記下,也好立時便存心中感念。”
“劣徒姓蘇,單名一個合字。眼下尚在洛陽皇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