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夢散

“這是什麽?”扶蘇問道。

“當年周四姑娘去世後, 回來過,不過……”阮陶頓了頓,“看她這個樣子, 不像是來報仇的。”

人之怨念而化鬼,鬼通常會将殘害自己之人殺死報仇, 再去閻羅殿認罪伏法。

正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除了部分走屍與厲鬼, 化作鬼回人間的人通常會選擇直接去找殺死自己的人報仇, 不會牽連無辜之人。

而周四姑娘則是跑來了祠堂, 這模樣雖說恐怖了些, 但阮陶能夠看見她身上并無殺意。

反而是在看到周幼菱的一瞬間有些局促,似乎是怕吓到面前的小姑娘。

如此, 便證明她心有怨卻無恨, 她不恨這群害死她的人。

又或者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被人害死的!

周家四姑娘坐在蒲團上,将年幼的周幼菱從供桌下抱了出來,輕輕拍着她的後背安撫道:“幼菱, 你為何會在這兒?”

周幼菱顫抖着被周四姑娘抱在懷中, 小孩子不理解生死,但是一定害怕鬼怪。

她或許不太能夠理解死以為着什麽,但家中長輩、玩伴都時常說鬼是會吃人的。

“別怕, 你怕我嗎?”周四姑娘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溫柔一些, 奈何她的聲音依舊粗粝的可怕。

緊接着, 她像是為了逗面前的小姑娘開心,也為了讓她不害怕自己, 她撥開了擋在自己臉前的長發。

原本四人以為他們看到的會是一張腐爛的、血肉模糊的厲鬼的臉, 然而在水藻般被泥水和鮮血沾滿的長發撥開的瞬間, 他們看到的是一張溫柔靜默的臉。

說不上多麽的漂亮, 但是溫柔得讓人窩心,可以見得這是一個性格敦厚、靜雅的好姑娘。

年幼的周幼菱見狀直接撲到了對方懷中,咯咯的笑着:“四姑娘!”

又是一陣铿铿锵锵的聲音,像是從遠方傳來的——戲子登場了。

然而四人等了半晌卻沒有等來唱詞。

最終是面前的周家四姑娘開了口:“我原是準備走了的,只是我放心不下你……”

她的聲音顫巍巍的向上吊着,好似唱戲一般,他們在那間山神廟中遇見周幼菱時,對方也是這麽說的話。

“怎麽周家四姑娘回來一不□□、二不與自己的情郎訴衷腸,最後她最放心不下的居然是才跟着自己沒多久的小丫頭?這是個什麽道理?”王莽提出疑問。

“哎!是哈!”杜子美道。

阮陶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一個聽上去十分荒唐的可能性:“如果周四姑娘是母子蠱……那周幼菱?”

***

入夜風露重。

趙府上,趙高坐在案前提筆給京中寫信。

只聞得院子外又馬嘶之音,趙高手中的筆一頓,卻沒有停下。

這時,有小太監進門來,低聲說道:“幹爹,李大人與諸葛大人剛剛回來了。”

趙高應了一聲:“他們臉色如何?”

“這……看不出什麽。”小太監回答道。

趙高停下手中的筆,輕笑了一聲:“倒是沉得住氣。”

随後,他将手中的信折了折塞進了木匣中,遞給了面前的小太監:“将這東西快馬加鞭送回京中去。”

“是!”小太監接過木匣道。

“且慢。”

“幹爹有何吩咐?”小太監折回來谄媚道,“可是要人從京中捎帶什麽東西?”

趙高斜斜的睨了他一眼,不滿的啧了一聲:“這麽些年你跟在我身邊怎麽還是一點長進逗沒有?一天到晚就想着這些小恩小惠的玩意兒!”

小太監臉色一變,連忙跪在地上直稱該死!

趙高不耐煩的踹了他一腳:“行了!起來!”

小太監被踹得一個踉跄,趕緊從地上爬了起來:“幹爹您吩咐。”

“這封信你親自送進宮,送到陛下面前。”趙高摸着自己的下巴,說道。

“這……”小太監有些猶豫。

上郡臨近西域,與京城千裏之遙!快馬加鞭的送急報回去一路上風吹雨打的……

小太監是從宮裏出來的,雖說是奴才,但對于普通人而言,也算是嬌養的“貴人”了,對于這種苦差事自然不是很樂意。

趙高輕輕挑了挑眉:“怎麽?不樂意?”

“不不不!”小太監哪裏敢說一句不樂意的話,“只是……幹爹,這是為何?”

“不為何,你送回去便是。急得要急、要快!”說着,他端起桌邊的茶盞輕呷了一口,“入京城前一天一夜不許睡覺、盹兒也不許打,進宮之後你将信親自呈到陛下面前,告訴陛下長公子情況危及,讓陛下速速派徐大人來上郡!”

聽到“徐大人”三個字,小太監有些懵:“徐大人?可是徐大人不是……”

趙高輕飄飄的看了他一眼,小太監立馬會意,連連點頭稱是。

“徐大人?徐大人閉關了三月,如今長公子有難,他身為大秦國師自然該為陛下排憂解難。”趙高放下手中的茶盞,燭光明明滅滅照得他蒼白如紙的臉像是閻羅殿內的夜叉像。

“幹爹說的對。”

“你且去吧。”

“是。”

冷月入勾,高椒 膛  鏄  怼   睹  跏   鄭  嚟懸與夜空之中,仿佛随時都能落下來要了人的腦袋似的。

翌日,孔明與李太白起了個大早,騎着馬出府去玉泗街與子貢幾人回合。

可到了玉泗街卻只看見子貢一人,不見阮籍與嵇康。

“嗣宗與叔夜呢?”李太白問道。

“他倆?”子貢翻了個白眼,“姓阮的說,咱們去他便不去了,他起不來。”

李太白、孔明:“……”

“行了,咱們走吧!他不着調也不是這一日兩日的功夫了,他們阮家這一輩也不知道是造了什麽孽,生一個是這樣、兩個也是這樣。”子貢無奈道。

“行了,咱們走吧。”孔明輕笑道。

三人策馬一路出了城門,城東雖說風水不怎麽好,但風景卻是獨一佳。

上郡臨近西域,位于大秦以西之地,相較于江南幹燥不少,雖沒有水鄉的溫柔多情了,卻有難得的大漠中的豪情恣意,但在山水方面确實差了不少。

不過劉季侄兒這住處選得倒是挺好——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處難得的好地方。

只可惜三人是有急事來找人幫忙的,無心欣賞這精致的山水。

至昨日劉季侄子的小院外,孔明上前輕叩柴門,不一會兒裏頭的人應聲開了門。

“你來了。”少年人的笑似夏日裏山間的風,吹得人十分舒服。

他的語氣十分熟稔,仿佛他們已經是認識了多年的老友。

孔明臉上原本公式化的笑容也多了幾分真,他垂袖拱手向對方行禮道:“叨擾了。”

見狀,子貢與李太白也相繼向對方行禮。

“幾位先生不必多禮。”劉玄德拱手回禮,接着将幾人迎進了門。

進門後,他将幾人邀進自己小院兒的中堂內坐下,又叫小童子端了茶來。

“我哪位朋友已經回來了,昨兒他回來的時候,我将幾位在打聽那座墳的事兒同他說了,我這就叫童兒去将他請來。”劉玄德說道。

過了大約兩盞茶的功夫,小院門外傳來一陣争執之聲。

“不是!玄德兄請的是我來,你死皮賴臉的跟着作甚?”

“我怎麽不能來了?我不是怕你一個小孩兒被那大耳賊騙了嗎?”

“小孩兒?你可仔細睜眼看清楚了,小爺我可比高了好大一截兒!”

聽到門外的争執聲,劉玄德放下手中的茶盞,擡頭道:“來了!”

衆人聞聲望去,門應聲而開。

只見小童領着兩名少年進到了院內,兩名少年其中一個個子稍微矮一些,但五官更加堅毅;另個身子修長高挑,生了紫發碧眼異于常人,但實在漂亮。

不過,上郡與西域通商,多得是金發碧眼的胡女,故而堂中三人并沒有多麽驚訝。

倒是那個個子稍微矮一點兒的少年的出現讓幾人一愣。

“孟德?”子貢有些詫異,“你不是在洛陽嗎?何時也跑來上郡了?”

孔明只覺得這人眼熟,一時間卻想不起這人究竟是誰,還是一旁的李太白提醒道:“曹孟德,就洛陽曹家的那個孩子?”

“哦。”孔明應了一聲,也知道到底有沒有想起來。

後者見到面前的三人也很是驚訝,他微微愣了一秒,随意向三人拱了拱手道:“不知幾位先生為何在此?”

“就是他們要打聽那座墳的事兒。”劉玄德問那紫發少年道,“你兄長呢?怎麽是你來了?”

“兄長昨日喝多了,今早起床便頭疼,所以我代他過來了。”紫發少年乖乖的回答道。

劉玄德笑了笑引着二人進堂中來,又命小童下去再沏兩盞茶上來。

“沒想到你們與曹兄認識。”劉玄德笑道。

“不熟!”曹孟德連忙否認。

而後,他湊到紫發少年的耳邊,低聲說道:“這群人可都是從京城來的?他們事閑得蛋疼找你打聽那座荒墳的事兒?要我看,這劉大耳朵怕不是想将你賣道京城去吧!”

“胡言亂語!”紫發少年低聲反駁道,“玄德兄才沒有你這麽無聊,你不是也是從了洛陽來的?要我說你就是想坑騙我,然後好讓我對你放下戒心将我哥賣到洛陽去。”

說罷,他又加了一句:“孟德兄,要我說你要是實在閑得厲害不如去找個牢坐,前幾日不是說那什麽什麽觀音被抓進牢裏去了嗎?要我說,你進去還能讓他陪你消遣消遣!”

“啧!你這小子,怎麽聽不出好賴話呢?”曹孟德很鐵不成剛。

這時,劉玄德将紫發少年拉上前來,說道:“沒想到幾位先生與曹兄事舊相識,那便不用我多介紹了,我那同窗因早起病了一時間過不來,這是他弟弟,問他也是一樣的。”

見此,孔明三人皆起身向對方行禮。

紫發少年回了禮,然後退回到劉玄德身邊坐下,他附在劉玄德耳邊低聲道:“玄德兄,這些人靠譜嗎?你別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

“這……人家不過來打聽個消息罷了,你何出此言?”劉玄德一臉懵。

紫發少年一臉嚴肅:“我看着感覺不怎麽像好人,尤其是坐在中間的那個眯眯眼兒,怎麽看都像個騙子。”

孔明:“……”

作者有話說:

哇呀呀呀呀呀!!!!搞錯了!!!抱歉!!!抱歉!!

我把之前的廢稿弄混了!TVT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是處難得的好地方。

——《三國演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