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寺廟

疼痛使得虞朝希的意識重新回到了她的軀殼裏,她從這團迷蒙中清醒了過來。随即便開始後怕。

擔驚受怕了一個下午,直到李麗回來。

下午李麗回來了一趟,收拾了下衣物和生活用品,随後給了虞朝希兩周的生活費。李麗告訴她虞父一切都好,只不過需要住院,讓她自己照顧好自己。

虞朝希初中是在鎮上讀的,離家較遠,于是初一起便開始住校,每周周五放學後回家,周天下午坐大巴車去學校。

在此之前盡管她待在家的日子不多,可還是發現了一些虞常不太對勁的蛛絲馬跡。

從前虞常最喜歡笑,為人和善待人真誠,因此整個人很有親和力。

可是不知道具體是從什麽時候起,那張總是笑着的臉上,開始布滿層層疊疊的陰雲。

虞常開始變得暴躁易怒、反複無常。有時候看虞朝希的眼神,像在看一個陌生人。

又不止是陌生人那般,而是充滿打量與戒備。

他會言辭激烈地說周圍人都是壞人,全都對自己不懷好意;還會說活着沒意思,不如讓他死了吧。

十來歲的虞朝希不懂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她只是在虞常突然變成這樣的時候內心會有一點點害怕。害怕聽到虞常的大聲喊叫,害怕看到他開始激動地揮動雙手。

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傷人傷己。

再後來這顆炸.彈,果真爆了。沒有傷人,只是自爆。

虞朝希也因此知道了它的名字——學名雙向情感障礙,也叫躁郁症,屬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種。

這種病屬于慢性疾病,需要一直服藥控制病情,否則便會反複發作。

抑制類藥物對身體有副作用,生病的這些年裏,虞常從一百二十多斤的偏瘦體重,日漸增長到一百七十斤的臃腫身材。人也因此變得懶惰了許多,開始嗜睡,反應遲緩。

Advertisement

這些肉眼可見的變化無時無刻不牽動着虞朝希的心神,悄然藏進了她越來越多次不自覺輕蹙的眉頭裏。

“這個我知道的,你不用操心,你只要好好照顧自己就行了。”虞常連連點頭,寬她的心。

虞朝希端起飯碗,低頭往嘴裏撥米飯,心裏脹得直發酸,像岩漿一樣四處翻滾。怎麽可能不用操心,他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怎麽可能不用她操心。

不知道具體從什麽時候起,虞朝希發現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角色已然互換。像小時候父母照顧她,開始由她事無巨細地照料到虞父虞母的一切。

小到一日三餐水果蔬菜,恨不得精确到平衡營養膳食寶塔;大到家裏裏外事物一手包辦,水電網費電話費醫藥費保險費全盤接收。

別人的父母還在為與她同齡的子女保駕護航的時候,她已然肩負起了裏外操持這個家庭的重擔;別人的父母還能源源不斷地給出兒女一些人生建議的時候,她已經開始掌舵自己人生的小船揚帆遠航。

雖然自始至終,她都不知道該去往哪個方向。

“我當然會好好照顧自己的,我這麽惜命,一不舒服就往醫院跑。我跑醫院跑得最勤快了,才不像某些人。”虞朝希輕哼一聲,內涵母親李麗。

如今她長大成人,想明白了當日母親并不是冷血,只是突然遭遇巨大變故,來不及做出反應罷了。

像是一種應激障礙,作為一個精神疾病患者的配偶,她只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去應對。

被這一記揶揄隔空敲打的二人都笑了,李麗也開始敲打她:“你還是找個男朋友照顧你吧,都把自己照顧到醫院去了,還叫好好照顧自己。”

“媽!”

“其實吧,我一直覺得小昱就挺不錯的。”虞常也接機起哄。

“爸!”

虞朝希在家只待了兩個晚上,六號早晨便動身返回夏城。出發時全身上下沒有過多的行李,除了一個斜挎的背包。

坐上離家越來越遠的公交車時,虞朝希反而覺得一身輕松。

很多次了都是這樣,長時間不回家就開始挂念于是挂念放假一定要回家,可是一旦回去之後又覺得索然無味,完全沒有想象中的熱切。

許是他們全家人都不善于表達情感,又或者是環境不喜歡。

一家人除了吃飯會在同一張桌子上,再無可能出現在同一空間,李麗走街串巷去和別人閑聊,虞常回房間看她的法治頻道或者新聞事件。

而虞朝希,則窩在自己房間裏,躺在小床上看電影或者坐在書桌前看書。

有時候很想和父母聊聊家常,但又像在飯桌上說服他們體檢一樣觀念不合,話不投機半句多。

什麽時候成了這樣呢?又是為什麽會成為這樣?虞朝希統統不知道,也想不明白。

只好偶爾遠離人群,像時不時浮出水面,在壓抑的日常生活間隙裏喘口氣。

于是她徹底愛上了獨處,愛上一個人生活的日子。

抵達小區時正好接近飯點,虞朝希走進一家餃子館,叫了一份茴香味兒的打包帶走。回去之後趁熱吃了,完了洗了個熱水澡,整個人都松弛了下來。

洗完衣服徹底得了空,偷得浮生半日閑,虞朝希從書架上拿了本書,窩在懶人沙發裏開始閱讀。

精神投入之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主要還是因為随手拿的這本書很好看。

稱之為好看其實有些殘忍,因為它講述的是死亡。一口氣看完之後,心上像壓了塊巨石一樣,以至于整個下午虞朝希都沒有緩過來。

假期最後一天,虞朝希出門去了夏城一家寺廟。

自從畢業工作以來,虞朝希斷絕了很多不必要的人際往來關系,于是空出了足夠多可支配的自由日子。

不知具體何時起,在這些閑散的、放空的、獨自沉澱的日子裏,她發展出了逛寺廟這個獨特的興趣愛好。

夏城歷史悠久,其中不乏一些有名的寺廟,大小皆有之。

比起那座以千年銀杏聞名遐迩的古剎,虞朝希更喜歡位于市中心背後一條街的一間寺廟。

這處名為“普渡寺”的廟宇,地處寸土寸金的鬧市隔街,背靠着夏城最為繁華的商圈,一動一靜,竟也不顯得違和,頗有種大隐隐于市的感覺。

時值秋季,寺廟裏随處可見的柿子挂滿枝頭,在一片枯枝敗葉裏尤其亮眼,銀杏葉子掉了一地,地上一片金黃。

寺內香味彌漫,虞朝希從正堂的大雄寶殿開始,途徑五殿、二堂、一院和一樓,一路遇佛即拜,熟的不熟的、知的不知的。

而當走到平安地藏殿和救苦地藏殿時,虞朝希沒來由地被觸動,以至于下意識多拜了拜。

寺裏香客不多,時不時會路遇身穿灰袍的僧人,行色緩慢。

拜完觀音之後退出觀音洞,虞朝希來到舍利塔下,塔門已斑駁褪色,可這并不妨礙面前香案上青煙袅袅。

五層六角香塔,有佛像居于拱門之中,俯瞰着芸芸衆生,虞朝希好像突然就明白了為什麽奶奶信佛。

站在這座充斥着歲月痕跡的高塔下靜靜出神,不知不覺就站了好久,虞朝希腦海裏一瞬間掠過很多。

她有殷殷期許,又怕佛祖覺得自己太貪心。

最終全數收回,只留平安健康。

擡腳去往下一個地方,穿過一排木架,虞朝希來到了最後一處法堂院落。

院子裏白鴿數只,散落分布在屋檐上、院中兩方養生池的石雕護欄上、木架通道上、甚至養生池中的龜背上。

一片生靈景象,與法堂正門懸挂着的“覺悟群生”牌匾相得益彰。

東面玉佛殿西面卧佛殿,虞朝希沒再繼續往前走了,她非入門之徒,唯恐亵渎漫天神佛。

站在門外分別朝兩個方向雙手合十躬身拜過,今日寺廟之行也算完滿結束。

來之前虞朝希有查過地圖,旁邊有一家圖書館,正好趁此機會去看看。

圖書館在四樓,乘電梯直達,店內人流量稀少,是她喜歡的氛圍。

和衆多書店一樣,如今的書店已不單單只是書店,更有一些文創産品位列期間。好在沒有喧賓奪主。

起先虞朝希很不能接受這一點,她喜歡所有東西都是純粹的。

後來耐着不悅解讀出搭配陳列的書籍與産品之間特有的某種關聯性之後,倒也覺得別是一般獨出心裁。

由此也發展出了探尋其關聯之處的愛好,此後每到一家書店,她都要去所有的文創展桌上看看。有時候也能淘到不少創意點子,一些新奇的視角和想法。

今日照舊來到一張産品桌前,先是被一些造型別致的桌面擺件所吸引,打算細看卻被旁邊的東西奪走了目光。

擱在往常虞朝希可能看都不會看這些東西一眼,她未曾想過要戀愛,也适應不了與人親密無間,她大概率是一個獨身主義者。

可今時不同往日,眼下她為一事所困,看到此物靈光一現,突然就有了解決之法。

那是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戒指,沒有過多的華麗乃至浮誇,是虞朝希向來中意的素淨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