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人群中匆忙走散
炎熱而又忙碌的夏天一過,他們就是傳說中最可怕的高三學生了。
課業比高一高二要重得多,而且還多一節晚自習。
壓力遠比林晚想象的要大。
之前她都是自己下了晚自習後,留在教室多看一個小時的書。
而現在,這一點僅有的優勢也沒有了。
大家都固定多了一節晚自習,上完課,就已經快晚上十一點了。
林晚只好在別的地方下功夫,白天上課的時候,多付出幾倍的精力。
記憶裏,她好像每天都在趕時間,趕進度,拼命地往前奔跑,生怕被別人超過,落了後。
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試,就給了林晚一記響亮的耳光。
自從高二那一次僥幸得了第二名以後,林晚基本上每次都穩定在第三名。
而這次考試,她卻滑到了第八名。
老天好像總是在時時刻刻地給她出難題,在她快要跑不動的時候,跳出來給她一鞭,讓她在原本已經用盡全力的基礎上,更加不遺餘力。
而陳績卻不一樣,他卻總是看起來游刃有餘,不費吹灰之力的樣子,就能穩穩地拿第一。
包括周棠也是。
她的那種輕輕松松,仿佛是對林晚的一種無聲的蔑視。
每天都是做不完的試卷和作業,時間在不經意中過得飛快。
Advertisement
所以,她真的沒什麽精力,再去顧及自己的那些小心思。
只不過,畢竟在一個班級,她偶爾還是會跟他有一點點交集。
或者,偶爾還是會想起他、
在繁忙又壓得她喘不過氣的高三生活中,陳績,是在她覺得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最大的動力。
他就好像巨石壓頂之下,透出來的一點點微光。
她和他偶爾會分到一個小組讨論,陳績總是掌控着局面,耐心地聽大家講完各自的觀點。
到林晚的時候,一雙讓人淪陷的眼睛,認真又充滿尊重地看着她,所以林晚,凡是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提前做準備,生怕自己的觀點不夠明确新穎,邏輯不夠清晰。
但經過這一年多的接觸,林晚面對他時,已經可以做到泰然自若,不那麽別扭了,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表面上,他們就好像是普通的同學關系,最多,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而已。
面對陳績,林晚終于漸漸可以不那麽緊張,甚至可以做到跟自己曾經羨慕的周棠那樣,和他談笑自如了。
或許是因為想通了要暫時擱下她的感情,等到畢業後再說,所以她才能夠變得坦然起來。
有時候,他們也會在一起做實驗,陳績總是很細心周到地負責有些危險的部分,不會的地方還耐心地在一旁指導幫忙,讓林晚莫名有些安全感。
他做實驗的樣子很專注,偶爾也會讓林晚有些出神。
但也,僅此而已。
在以競争力聞名的栗城一中,高三的時間,都是争分奪秒的。
所以,老李再沒按成績一個月給他們調一次座位。
開學的時候,老李按高二期末考試的成績選了一下,然後他刻意把男女同學分開,或者太鬧騰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同學分開,成績稍差一點的和成績好一點可以互補的放在一起。
然後就每個月輪着往右後方移一排。
林晚這次沒選擇坐在陳績的身邊,而是選了離他遠一點,但還是能一眼看到他背影和側臉的位置。
她需要點時間,還有一點距離,才能在高考上有那麽一點點勝算。
有一次,林晚輪到了陳績的前面,一個在第一排,一個在最後一排,雖然不是在同一列,但這還是她第一次,坐在陳績的前面。
于是,她多了一些小習慣。
任希雯正巧坐到了她的後面。林晚課間會時不時轉過身去,跟她說說笑笑地聊幾句天。
就為了,能夠偷偷看他一眼。
她的抽屜裏,多了一把小圓鏡子。一向不太注重外表的她,下了課偶爾會把鏡子掏出來,假裝整理下頭發,看看臉上有沒有髒東西。
其實也只是為了通過鏡子,多看他一眼。
高三一班的老師有個習慣,每次收作業,所有的作業,後面的學生統一放到第一排的某個位置來。
于是,林晚第一次,收到了陳績的作業。
她整理面前一大摞的作業本的時候,忍不住将他的作業拿在手裏,手指停留在紙上上,多看了一遍他蒼勁有力而又熟悉的字體。
作業本裏,好像都有他熟悉的氣息。
數學課上,老師偶爾對于不太重要的測驗,或者是太忙沒時間批改的時候,會将試卷打亂,他在講臺上一邊講,同學們一邊在下面交叉批改試卷。
像是上天可憐她暗戀地如此辛苦一般,林晚竟然有一次幸運地被随機發到了陳績的試卷。
他的試卷幹淨整潔,答題的步驟清晰明了,幾乎跟老師說的沒有什麽差別。
批改他的試卷,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對于林晚來說,這更是一種膜拜學習的機會。
他輕輕松松,就得了滿分,林晚在試卷中間寫下150分的時候,還覺得不夠表達她的崇拜與佩服,突發奇想便偷偷用鉛筆在背後不顯眼的地方,有些幼稚地畫了個大拇指。
下課後,她将試卷交回給陳績,沖他微微一笑,什麽話也沒說。
回到座位上,她才轉頭看向他是否有發現自己的暗藏的玄機,只見他正看着林晚,嘴角上揚,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巧合的是,過了一兩個月,林晚收到了陳績批改過的她的試卷。
她沒陳績那麽好的天分,數學又是她的弱項,能少錯幾個,她就謝天謝地了。
在他将試卷給她的那一剎那,她覺得有點囧。
林晚看到,她的試卷上,一共錯了四道,只得了130分。
但在每一道錯題的旁邊,都細細地标注了解法,以及分析了林晚之所以會錯的原因,最後,還在尾頁處,寫了兩個字。
加油!
還帶了一共簡筆畫的笑臉。
林晚心中頓時湧出一股暖流。
好像又回到了小學的時候,他給自己偷偷塞數學答案的時候。
她愛慕的那個少年,好像一直都沒變。
林晚始終沒能如願成為陳績的同桌,不過後來,林晚覺得這個目标已經不重要了。
她沒必要跟周棠這樣明争暗搶,就這樣遠遠地看着他,保持一定的距離,是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即使到了高三,陳績還是有絡繹不絕的來獻殷勤的漂亮女生。
那麽多個她,那麽多個周棠,那麽多個競争者……
林晚有時候有點心累,但慢慢看得開了,是她的,跑不掉。
不是她的,也強求不來。
林晚也偶爾會收到男生的表白信,她都是當垃圾一樣随手扔掉了。
或許殘忍,但如果不這樣做,反而會害了別人。
高三忙碌的日子轉瞬即逝,她原本還以為來日方長,卻轉眼就各奔東西。
林晚唯一記得的,便是充滿緊張和壓力的學習生活,以及偶爾與他相關的一些小美好。
高考結束後,她原本是想和他填同一所大學的,她很久以前問過陳績,說是會抱最好的A大,沒什麽懸念。
而林晚報A大可能有點懸,但幸好提前有了這個目标,她才知道要往哪裏努力。
後來,林晚如願以償地上了A大,而她,卻始終沒有在那裏發現陳績的影子。
她最後一次聽到陳績的消息,還是畢業後的那個暑假,她從任希雯口中得知他和周棠在一起的消息。
從那以後,便再沒有聽到過有關陳績的只言片語。
除此之外,就是在周棠的朋友圈看到兩本結婚證的配圖,以及那條“從畢業證到結婚證”的朋友圈。
他就像忽然人間蒸發了一樣。
林晚給他打過電話,停機,大概是上了大學後,換了電話號碼。
給他發過□□息,永遠沒有人回複,好像這個號被抛棄了一樣。
同學們都沒有他的聯系方式,也不知道他過得如何。
聽其他人說,就連周棠也不清楚他的去向,不知是真是假。
林晚心中黯然,原本以為,可以跟他一起上大學,那麽或許,他們之間就會有很多交集,他們之間才會有一些可能性。
那些自己暗藏已久的暗戀,或許終于有一天可以重見光明。
但他,始終沒有出現。
在聯系了他幾次無果後,林晚終于放棄找他的想法,開始将對他的思念和那發了黴的感情,塵封起來,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唯一值得慰藉的是,任希雯、陸陽還有楊煜新,雖然和她不在同一所學校,但都在A大所處的北城,偶爾能聚一聚。
陸陽曾經高調追求過她好一陣子,都被林晚婉拒了。
陸陽見不得她為難又有些委屈的樣子,終于肯和她做回朋友,不再提及此事。
而楊煜新,還是跟高中一樣,偶爾會給她買一大堆她喜歡吃的東西,或者帶她出去吃大餐,逗她開心。
只不過後來學業和工作都越來越忙,大家都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聯系得也漸漸少了。
時光流轉,林晚獨自一人在A大,完成了本科學業,後來又在本校讀了研。
林晚在北城待了五年,卻還是沒有找到一絲歸屬感。
或許是因為,原本是為了他來到這裏,後來卻被他放了鴿子一般,心裏一直空落落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出差到了江城,很喜歡這裏的環境,此時正好接到了一份工作邀請,便留了下來。
再次遇見陳績的時候,是她碩士畢業兩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