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14-16歲這個年齡組的隊員,幾乎都是從更低年齡組成長起來的,隊員之間也都彼此熟悉,只除了顧染。
他今年是第一次參加比賽,年齡最小、個頭最矮、資歷最前,沒有人聽說過他的名字,卻在第一站就一舉擊敗池朗,拿下了500米的冠軍。
在之後的三戰比賽中,他的表現更是一次比一次搶眼,從未讓這枚500米的金牌旁落,還拿到了1000米的銀牌,以及一枚寶貴的接力賽金牌。
于是,幾個月來,他在短道速滑的小隊員中引起了廣泛讨論。
有人扒出他的資料,得知他練習短道速滑不到一年時間,更是将他稱作U系列比賽中最大的一匹黑馬,有的傳言更是誇張,說他是數十年難遇的天才,已經受到了國青隊教練的關注,更有一家大型冰雪運動俱樂部想要重金挖走他。
而這些,顧染通通不知道。
他只知道,現在有個傻逼正在向他挑釁。他還記得這個傻逼的名字,他叫陳翔。
顧染擡起頭來,目光淩厲的掃他一眼:“你有事嗎?”
陳翔用一種讓人很不舒服的誇張語氣說道:“聽說你受傷了,我這不是來關心你嗎?”
顧染冷笑:“拜你所賜。”
“你可不要冤枉我,裁判也說那是手臂自然擺動。”
顧染目視前方,不再看他:“是不是手臂自然擺動,你自己心裏沒點數嗎?你也就只能以這種方式進決賽了。”
陳翔馬上就16歲了,R省人才濟濟,他的水平中上,有機會進省隊,但還需要努力一把。
不過他的努力方向和別人不太一樣。
他忽然俯下身,專注的盯着顧染看了看:“我們隊好多女的都說你長得好看,這臉看着是不錯。你可得保護好,上次不小心傷了肩膀,這次,可就說不定傷到哪裏?”
“半決賽沒跟我分在一個組,準備決賽下手了?”顧染站起來,慢條斯理從他身邊走過,“你以為你有這個機會?”
Advertisement
總決賽比其他三站比賽氛圍更加熱烈,四面八方的看臺上座無虛席。一些代表隊的運動員都被安排在了角落的位置。
現場還多了一位解說員,每當運動員入場,都會進行介紹。在場上比賽較為激烈的時候,也會情緒飽滿的解說。
他的聲音很有感染力,将現場氛圍充分帶動起來,四面八方的吶喊聲、加油聲從比賽一開始,就沒有停下來過。
對于場上的運動員而言,觀衆的情緒也能影響到他們的狀态。現場的吶喊聲越是熱烈,他們就越是興奮。
顧染在上場之前就戴好了頭盔和護目鏡,站在第四道,冰刀輕點在起跑線上,做好充分的起跑姿勢。
他因為半決賽成績不佳,決賽分在第四道。很不湊巧,那個R省的陳翔正好在他旁邊的第三道。
裁判擡手,示意現場觀衆安靜。
顧染閉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氣。就在他睜開眼的一瞬間,發令槍響。
沒有了隊友的掩護,陳翔自然不敢明目張膽的動手。剛才在檢錄室說的話也只是被顧染激得一時上頭,色厲內荏的狠話。
道次的分配對他而言很有利,他只是想着在起跑的瞬間,或者是通過第一個彎道的時候,盡量攔住顧染,能把他擠出賽道,或者找個機會,隐蔽的撞他一下就更好了。
只要不讓他輕而易舉的超過去,而自己搶一個好一些的位置,簡直完美。
他在心裏将算盤打得叮當響,但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聽見發令槍的那一刻,他只是眼角餘光看到右側一道極影閃過,“嗖”的一下,他就只能看見顧染的背影!
這速度,是他意想不到的快!他甚至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哪怕是明目張膽的伸出手,他連顧染的屁股也碰不到!
“第四道的194號選手,他的起跑速度肉眼可見是四名選手中最快的。一段疾跑過後,他已經從外道連超兩名選手來到第二位,接下來的彎道,讓我們看看,誰能搶到領滑的位置!”
解說的聲音通過廣播傳遍現場每一個角落,觀衆的青訓一瞬間拉到了頂點,四面八方傳來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讓整個速滑館肺疼起來。
“第一道的8號選手和第四道的194號選手搶得很兇,誰也不肯退讓,都想在第一個彎道搶占領滑的位置。8號選手用自己強壯的身體牢牢地卡住位置,194號選手靈巧的從他身旁繞了過去,在進入直道的最後一刻,占據了第一!”
賽前,池朗就想到了,顧染會在比賽中對他造成極大地麻煩,但他沒想到,顧染一上來就從四道沖到了第一。
他沒有任何保留的将速度拉滿,就像滑500米那樣,去滑1000米,絲毫不考慮比賽足足有九圈。
下一個彎道,顧染幾乎貼着旁邊的标志塊滑行,絲毫沒給他內道超越的機會。
池朗一咬牙,加大了蹬冰的力量,轉向另一邊,企圖從外道超越。
“8號選手看起來非常有力量感,他準備從外道超越,速度提起來了,他超了上去!這才第一圈,兩位選手就已經完成了兩次位置交換。”
當解說話音剛落的時候,池朗和顧染同時來到了第三個彎道。
因為剛才池朗是從外道超的顧染,在直道的時候也比較靠外側,到了彎道,位置就不是很理想,內側流出了一小段空隙。
換了別的選手,這一小段空隙不足以讓他們從池朗的身側超過去。
但池朗身後的人是顧染,他本來個頭就小,速度又快,還很會把握時機,就在池朗處于離心力最大,身體重心不由自主向外側便宜的時候,果斷蹬冰上前,從內道再次反超。
“漂亮!”比賽進行到這裏,解說員已經全情投入,整個人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第三個彎道,194號選手又超了上來!”
場上比賽實在精彩,觀衆們都睜大了眼睛,生怕一個眨眼,就會錯過一次精彩的超越。
兩個人交替領滑,比賽到了第五圈,仍舊沒有拉開差距,反倒是甩開了後面兩人小半圈。
“比賽進入第六圈,我們看到194號選手已經有些滑不動了,他從一開始就沖得很兇,體能消耗很大。”
“8號選手能否抓住機會呢?”
顧染确實沖不動了,他能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腿部肌肉在輕微顫抖,甚至有些控制不住腳下的冰刀。
但他決不能在這個時候有一絲一毫的松懈。經過第三站的受傷,他好不容易等到了這個機會,能和池朗1000米的賽場上好好較量一番,他怎麽能輕易認輸?
場邊的教練指揮區,王指導看得焦急萬分,拿着手機錄像的手不停地抖動,他甚至比場上比賽的選手還要緊張:“顧染好像有些體能透支了,他還能撐得住嗎?”
這話不像是問徐清,倒像是自言自語。
但意外的,徐清給出了答案,沒有絲毫猶豫,十分篤定:“他撐得住!”
第七圈,池朗甚至在超越顧染的時候,用餘光看了他一眼。
顧染感受到了他的目光,那仿佛是在嘲諷他:“沒體能了吧,接下來看我的!”
池朗再一次提高了蹬冰的頻率,想要趁着顧染體力不支的時候甩開他。
主席臺上,宋志新湊到程森耳邊說道:“看來還是池朗技高一籌啊,不愧是在國家隊代訓的孩子。前面顧染逼得那麽緊,他都沒有慌亂,硬是堅持下來了。”
“池朗是不錯,一棵值得悉心栽培的好苗子。”說到這裏,程森卻忽然笑了起來,“不過,這次我仍舊看好顧染。”
宋志新有些詫異:“顧染的體能明顯不如池朗,他已經開始拼毅力,但池朗還有充沛的體力。”
程森輕輕搖頭:“我看未必。”
宋志新用探尋般的目光看他一眼:“程指導,不要因為個人的喜好,影響了你的判斷。”
“絕對不會!”
第八圈,池朗一個人在最前面,滑行仍舊收放自如,仿佛前面七圈的比賽根本就沒有耗費他多少體能,他還可以再滑一個1000米。
而在他身後的顧染,仿佛已經沒有了力氣。
于是,池朗順利地來到了第九圈。沒有人超越他,也沒有人跟他較勁。
只有一道來自身後的目光,一直死死地盯着他,那眼裏燃着一點火星,只需要一個瞬間就能形成燎原之勢。
解說員依舊忘我的喊道:“後面這幾圈都是由8號選手領滑,194號選手似乎已經滑不動了。比賽還剩下最後一圈,8號選手能否将優勢保持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他話音剛落,比賽來到最後一個彎道。池朗的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他已經勝券在握。
在這個年齡段的1000米的比賽,他就是天花板,無人能夠超越他,顧染也不行!
彎道就在前面,平穩的滑行,出彎道轉入直道,準備開始最後的沖刺……
“等等!”
“8號選手的右側,有人從外道超了上來!”
“不準确來說,是來到直道之後,194號憑着驚人的速度追了上來。”
“冠軍的懸念留到了最後的沖刺階段,究竟誰會第一個沖線!!!”
最後這一嗓子,解說員吼破了音,現場觀衆也在激烈的吶喊。
可就在兩個人沖過終點線的一瞬間,時間仿佛靜止了,所有的喧鬧與嘈雜戛然而止,速滑館內忽然安靜了下來。
觀衆們先是目瞪口呆,而後開始小聲議論:
“是誰先沖的線?”
“看不清,我覺得是一起,或許并列第一?”
“不可能!短道速滑的比賽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并列第一的幾率幾乎沒有。”
“……”
顧染雙手撐着膝蓋,下一秒,他的心髒仿佛要突破胸腔的桎梏,直接跳出來。
雙腿扔在輕微的顫抖,那是因為長時間劇烈收縮引起的痙攣。
他微張着嘴,明明喘息得很厲害,卻扔在盡量控制自己的呼吸。
忽然,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頭,池朗用略微帶着笑意的聲音問他:“你說,咱倆誰會贏?”
“不知道。”顧染用手背擦了把下颌的汗水,反問道,“重要嗎?”
“不重要嗎?”
顧染輕輕地搖頭:“我覺得不重要,這一場,我滑得很爽,這就夠了。”
電子計時系統在選手沖線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記錄下了數據,但大屏幕上遲遲沒有打出成績。
但裁判席上,幾位裁判正在交頭接耳說着什麽,像是在核對成績。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最後的結果。
其實只有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但衆人卻感覺等待了一個世紀那麽漫長。
終于,大屏幕上打出1000米決賽的最終成績:
第一名 J省 顧染 1分31秒356.
第二名 H省 池朗 1分31秒357.
……
現場廣播又想起了解說的聲音:“兩個人僅僅只差了0.001秒,最終來自J省的顧染,以微弱又是打敗了H省選手池朗,奪得冠軍!”
顧染摘了手套,轉過身去,向池朗伸出手。
對方也摘了手套,兩個人擊掌相握。
顧染笑道:“一會兒500米……”
池朗打斷他:“我還有機會?”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