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紅封

玉顏掩藏在喜帕之下,聽到周遭善意的輕笑聲,林嫣仍是窘迫不堪。

傅錦朝的臂彎像是長了刺,叫她如芒在背,身形微僵,衆目睽睽之下,她連動一動調整姿勢也不敢。

只盼着傅家宅子小些,再小些,傅錦朝快放她下地。

心中正祈禱着,林嫣便感覺到傅錦朝躬身,順勢松開托住她膝彎的手臂,另一只手臂扶在她肩後。

足尖點地的瞬間,林嫣動作輕盈地借力站穩,繼而往右挪動一步,與傅錦朝拉開些許距離。

傅家宅院确實小,比她想象中小得多,饒是進府時度日如年,且視線被遮擋,林嫣也大概感覺到。

正憑借直覺在心裏丈量傅家前院,林嫣手中便被人遞來一條紅綢,她拿細指攥住,側眸從喜帕底下望去,只見紅綢另一端牽在傅錦朝手中。

隔着一步之距,兩人一左一右牽着喜慶的紅綢,傅錦朝遷就着她的步幅,一同朝上首主位走去。

驀地,林嫣心中有種說不出的觸動。

婚儀進行到這一刻,林嫣才意識到,她當真要嫁人了。

拜堂時,主位只有傅家老太太。

給她的紅封出乎意料的厚,林嫣接在手中,初時有些受寵若驚。

老太太從一開始屬意的孫媳就不是她,怎會給她如此厚重的見面禮?

待摸到紅封的厚度,掂了掂分量、質感,林嫣立時明白過來,紅封裏放的八成不是銀票。

爹娘只她一個女兒,花銷上,從未拘着她,她很相信自己對銀票的手感。

“祖母,這太厚重了,孫媳不能收。”林嫣當着賓客的面,作勢要将紅封還給老太太。

Advertisement

老太太這般直白地告訴她,不喜歡她,不歡迎她,林嫣心裏反而輕松。

只不過,老太太想讓她吃啞巴虧?沒門兒。

觀禮的賓客雖不多,卻有不少街坊鄰居。

大夥兒看到那紅封時的驚詫之色,老太太可都看在眼裏,這種裏子不虧,面上有光的好事,她是傻了才會收回來。

“長者賜不可辭,給你的你就拿着,別管外人說什麽,祖母是很喜歡你的。”老太太擡起枯皺的手,又将紅封推向她。

從喜帕底下看到那只手,想到老太太年紀大了,有那麽一瞬,林嫣動了恻隐之心,要不就這麽算了?

可老太太接下來一句,讓她登時打消念頭。

“嫁到我們家,已經是委屈你了。”老太太拍拍她的手,如此道。

若真覺得她委屈,怎麽還要讓她吃這等啞巴虧?在場的,誰不知道傅家的家底?

往後若日子過得緊巴,傅家人出去說銀子都給了她,她卻不肯拿錢出來,她才是百口莫辯。

“祖母言重了,孫媳不委屈。”林嫣說着,又把紅封往老太太那邊遞。

在旁人看不到的角度,她故意以尾指挑開紅封開口。

兩人你推我讓之間,紅封裏的東西忽而掉了出來,一張一張,紅豔豔的。

在場有眼睛的都瞧得出,是跟門窗上的裝飾的大紅剪紙一樣的材質。

至于銀票,那可是一張都沒有。

一時間,在場衆人臉色精彩紛呈。

老太太也是面色鐵青,傅錦朝臉色倒看不出什麽變化,出奇地沉穩,只是将目光投向老太太身側的丫鬟巧珠。

巧珠早已吓得面色煞白,她也不知老太太會來這麽一出,否則定然先與公子通禀一聲。

此刻,巧珠硬着頭皮垂首盯着鞋面,根本不敢與傅錦朝對視。

偏偏林嫣這個新入門的孫媳,還沒意識到問題所在。

她慌忙躬身拾起地上那疊紙張,婉轉的嗓音帶着哭腔,像是吓壞了:“祖母,我不是故意的,我……”

一邊說,一邊将“銀票”銀票往紅封裏塞。

忽而,她動作一頓:“诶?怎會是紅紙?”

似是遇到了天大的不可思議的事,她将那疊塞了一半的紅紙抽出來,一張一張快速翻動,口中喃喃:“全是紅紙?”

“祖母不小心拿錯了。”傅錦朝神情淡然取走她手中紅紙和空的紅封,遞給巧珠。

随即,從袖中另取出一份紅封,放到林嫣手中:“打開看看?”

傅錦朝會另有準備,這是林嫣沒想到的,傅家就這幾口人,似乎比她想象中有意思。

從紅封的手感,林嫣已能辨別,這回是貨真價值的銀票。

喜帕之下,她唇角揚起,對傅家多了幾分不一樣的好奇。

“不必了。”林嫣略垂着頭,姿儀似有些羞赧,“我以為祖母不喜歡我,幸好只是虛驚一場。”

老太太的手段被她當場揭穿,林嫣不曾委屈自己,又從傅錦朝手裏得到貨真價實的紅封,便不介意給他幾分顏面。

傅錦朝說是老太太拿錯了,那她就順着他的話說。

至于旁人信不信,便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實際上,她不追究,觀禮的賓客們的卻各有各的心思,面上笑意千奇百怪。

新人被送入洞房,賓客們在庭院和廳堂安席,幾乎每桌都在交頭接耳,時不時發出幾聲悶笑。

“這老太太可真做得出來,平時愛擺高門大戶的款,關鍵時候卻這麽小家子氣。”

“誰說不是?有錢沒錢是個心意,老身再窮,也從沒這樣打腫臉充胖子的。”

“我瞧着這新進門的大少奶奶頗有心竅,往後這傅家可有熱鬧看了。”

“有什麽心竅?要是真聰明,就會打開紅封再看看了,萬一再被騙第二次呢?”

“你懂什麽?人家那是給夫君留顏面。”

你一言,我一語,悶笑聲一片。

老太太呢,強撐精神,住着手杖露了個臉,便謊稱身子不适,回房歇着去了,氣得連飯也吃不下去。

女眷這邊,全靠許瑩瑩一人張羅,忙得腳不沾地。

白生生的面龐漸漸紅的像抹了厚厚的胭脂,也不知是累的,還是羞窘難當。

男賓這邊,有範彥修、王元昌兩位好友幫着擋酒,傅錦朝看起來沒停杯,實則喝得不多。

中途,他借酒醉,提前離席,想去看看林嫣如何。

誰知,被範彥修攔住去路:“這麽着急入洞房?今日的誤會,你不打算向賓客們解釋解釋?”

“什麽誤會?”傅錦朝語氣如常問。

比起他的平靜,範彥修顯得着急多了:“紅封啊!外頭本就在傳傅家會欺負新進門的小嫂子,老太太還來這麽一出,你不怕林家那幾位,明日就來把小嫂子接走?”

清樾蔽日,林下光點浮動,傅錦朝牽牽唇角,笑得神儀明秀:“都是事實,何須解釋?”

言畢,他往右挪一步,從容越過範彥修:“替我招呼好賓客,等老爺子問起,我替你美言。”

“我又沒做壞事,有什麽需要你替我美言的?”範彥修握着酒杯,幸災樂禍朝着他背影喊,“你可悠着些,別被小嫂子撓花了臉!”

今夜他就在傅家住下,要說傅錦朝與林小姐能做一對恩愛夫妻,他第一個不信。

他不光心裏不信,還在賭坊下了重注的,他賭的是兩人撐不到一個月,林家便會鬧和離。

走過一小段甬道,便能到小院。

林嫣嫁進來前,林家來量房時,特意把他們二人的小院修繕過,瞧着比傅家旁的地方都講究些。

院門外搖曳着兩盞紅绡珠燈,未到掌燈之時,只裝飾着白牆,也很好看。

傅錦朝剛走出樹蔭,便見巧珠立在那珠燈下,神情焦急。

“公子,老太太身子有些不好,讓奴婢請您過去。”巧珠朝緊挨着的正院望望,又忍不住補了一句,“老太太還在氣頭上。”

祖母生氣,在他意料之中。

傅錦朝面色如常,調轉足尖:“我過去看看。”

院內小小的寝屋裏,林嫣将喜帕撩起,堆疊在富貴華美的頭冠上,美目顧盼,四下打量着,秀眉微微擰起。

這屋子也太小了,還不及她原來的一半大,好些東西都沒法兒安置,只能叫芳茜暫時搬去旁邊的庫房。

好在一應陳設都是爹娘和哥哥們準備的,多少有林家的影子,聊以慰藉。

正思量着,便見芳茜拿絹帕拭着額角的汗,從外頭進來:“小姐,奴婢方才瞧見,姑爺走到院門口,又被老太太身邊的丫鬟叫走了。”

林嫣看了看外頭天色,拿起案頭團扇輕輕搖着問:“可知是什麽事?”

“似乎是老太太身子不太好。”芳茜如實應。

這門婚事,傅家催的急,聽說理由也是老太太怕自己活不過酷夏。

拜堂時,隔着喜帕,她也沒瞧見老太太,不知道老太太的身子有多不好,可從對方與她推搡的力道推斷,應該不會很差。

“你瞧着老太太的身子骨好不好?”林嫣側眸問。

芳茜愣了一下,想了想應:“奴婢看不出。”

沉吟片刻,想不出所以然,林嫣索性不再去想傅家的人和事。

蔥白柔荑在腹部揉了揉,她嗓音婉轉吩咐:“去小廚房看看,先給我拿些吃的。”

聽說爹娘派人修繕院子時,她特意說了,要建個小廚房,今日成親,她把平日裏用慣了的掌勺劉婆婆也當做陪嫁帶了來。

“不等姑爺一起麽?”芳茜細心提點。

她怕自家小姐自由慣了,沒意識到,往後她不再是一個人。

聞言,林嫣很是詫異:“小廚房是我們林家花銀子修的,掌勺是我帶來的,采買用的是我的體己銀子,我為何要等他一起用膳?”

随即,她理直氣壯擺手,表明态度:“不必等,往後也不必。”

芳茜愣了一瞬,便換上笑臉,欣然接受,小姐說得都對!

一連數日的晴天,天氣幹燥悶熱,用了一碗放涼的沙塘綠豆甘草水,清拌鴨絲,菘菜竹荪蒸餃,并一碗冰鎮瓜果,林嫣只覺暑氣頓消。

可身上嫁衣比平日裏穿的夏衣厚,多少有些不舒服,林嫣喚住芳茜:“待會兒再收拾,先替我備水沐浴。”

說話間,她擡手解開頸間一粒金鑲玉扣,又開始搖團扇。

芳茜領命出去,剛走到門口,便見公子身邊的閱川站在外頭,神情猶豫。

“閱川大爺,可有事找我們小姐?”芳茜駐足問。

“芳茜姑娘叫我閱川就行!”閱川一副“你真是折煞我了”的表情,随即吞吞吐吐道,“公子在書房,需要一樣東西,正好放在寝屋裏,我不方便進去,可否勞煩芳茜姑娘替我取出來?”

成親前,這屋子便是傅錦朝起居之所,他有東西在裏面,再正常不過。

芳茜含笑颔首:“我當什麽事兒呢,你說,我替你去取,只你也別叫我姑娘了,喊我芳茜就行。”

閱川點點頭,把那東西放在博古架上的位置說了:“那只青瓷瓶的,別拿錯了。”

屋內熏着驅趕蚊蟲的香料,門扇稍稍敞着些,林嫣将他們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待芳茜入內,林嫣已從博古架上取下青瓷瓶,問芳茜:“是這個吧?”

說話間,尾指指腹蹭過瓷瓶底部,凹凸不平的觸感讓林嫣心生好奇。

她舉起瓷瓶,側眸往瓷瓶底部看,眼神微詫。

随即,她拔開瓶口木塞,輕輕嗅了一下,又蹙眉拿開。

“傅錦朝受傷了?”林嫣疑惑又詫異地望着芳茜。

可芳茜知道的,半點兒也沒比她多呀。

捕捉到芳茜眼中與她同樣的疑惑,林嫣抿抿唇,攥着青瓷瓶走到房門處。

“大少奶奶。”閱川後退一步,恭敬行禮。

“書房在何處?”林嫣繁複的曳地長裙輕盈旋過門檻,“前面帶路。”

拜堂前,傅錦朝抱着她的時候,她并未發現他哪裏受傷啊,怎麽去了一趟老太太院裏,就到需要傷藥的地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