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蒸蒸日上

初三下學期一晃而過,我考進了二中,本來是重點班的前五名,老陳走關系,交了點錢把我弄到了尖子班。

老陳說我把文科弱項好好抓一抓,成為真正的尖子根本不成問題。

高一那一年,我的成績還真上去了 13 名,看來氛圍也是促進學習成績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陳宜考進了二中尖子班,令我驚奇的是,林子樂也考進了二中尖子班,和我妹同班。在我的印象裏,他的成績能考進二中都不錯了,怎麽一下子突飛猛進。按照現在的網絡用語,就是學渣一夜之間變成了學霸,當然他還不能算正兒八經的學霸,但也是尖子生了。

這次高一年級在一樓,我們年級在二樓,我們姐妹兩個又開始了一起上下學的日子。

林子樂的變化讓我有些不适應,一年多不見,他個子長的飛快。我已經不長個兒了,所以林子樂站在那裏,着實讓我驚了一下,好像他在成長我卻沒成長。除了身高,還有成績,相較于我提升的 13 名,他的成績可以算是坐上火箭了。

老陳的事業也在蒸蒸日上,他停了自己的裝修公司,踏足小商品城領域,小商城就開在新華街最繁華的街尾,生意異常興隆。老陳把商城建起來後,隔成商鋪全租了出去,他做好物業管理,收收租金,生意幾乎是穩賺,真可謂一路順風順水。

連黃女士也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她和老鄉張蘭一起在百貨商場租了個店面賣男裝,黃女士不識字,但并不妨礙她算賬。我一度覺得黃女士沒上學真是可惜了,要不她未必不能成為比一個老陳強的女強人。黃女士每次從菜場或是超市回來,都有把賬目重新加總核算一遍的習慣,每個商品的價格,哪張錢是從哪個商販那裏找回來的,她都記得一清二楚。真有什麽給錯錢的,她也能馬上去要回來。朋友之間的金錢來往,哪年哪月哪日發生的,她都能記在腦子裏準确無誤。這樣的腦子,不做生意可惜。所以黃女士說要賣衣服,老陳不以為然,給她錢随便折騰,我覺得這事有看頭。

老陳工作忙是不必說,現在黃女士也忙起來了,這天中午黃女士臨時有事不能回家做飯,讓我們姐妹兩個在外面随便吃點。

我和陳宜決定去吃羊雜碎,學校門口就有一家,味道特別好。平常天天在家吃飯,都是不帶辣又很清淡的南方菜,兩姐妹從小在這西北地方長大,已經不知不覺和同學在外頭沾染上了重口味的喜好。能在外面吃,當然樂的高興。

我們要了兩碗羊雜碎,落座後順手拿紙巾擦了一遍面前不怎麽幹淨的桌面。

正是飯點時分,進進出出的人不少,我擡起頭看見林子樂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站在了小櫃臺前面,他要了一碗羊雜碎,兩個白餅子。

林子樂點好單,轉身掃了兩眼,不請自來的坐到我旁邊。

“你們家裏中午也沒飯吃?”林子樂兩手插兜,偏頭看我。

“今天家裏沒人做飯。”我順手抽了張餐巾紙遞過去,“你為什麽也不回家吃?”

“沒媽的孩子,家裏哪來的飯?”林子樂回答的不鹹不淡,我想起那次打架的事情,從來沒見過一個大男生掉眼淚,知道母親是林子樂心裏的禁忌,便轉移話題:“你和陳宜都在尖子班,挺厲害啊。”

三碗羊雜碎全上了,速度很快。

看到林子樂面前一大碗的羊雜碎還外加兩個大餅子,我眨了下眼睛,吃那麽多,果然還在生長期。

我拿筷子翻了一下碗裏滿滿的羊雜,眉頭微蹙,嘟囔了一句:“這麽多羊肝。”

我側頭問陳宜:“我這碗羊肝太多了,咱倆勻勻,給我點面肺。”

“不要。”陳宜也喜歡吃面肺,想也不想地拒絕了我。

“羊肝我喜歡呀,你給我。”林子樂把碗推到我面前,“你想吃面肺直接從我這兒撿。”

“你喜歡吃羊肝?那都給你吧。”我也不是一定不吃羊肝,就是覺得羊肝嚼起來味道有點怪,既然林子樂要,我就全都挑出來給他,還順帶把他碗裏的面肺往自己這裏撥。

我不好意思下狠手把面肺都夾過來給自己,撥過來幾條就不舍的收了手,“不知道能不能單要一碗面肺,羊雜碎裏面肺最好吃。”

“這裏還有。”林子樂把他碗裏剩下的面肺都給了我,“有這麽好吃麽?都給你。”

一邊的陳宜看我們兩個人筷子夾來夾去,掐媚地問:“林子樂,羊肝你還要不?我也喜歡吃面肺。”

“起開,你裏面都有口水了。”林子樂一口回絕。

勻好菜,林子樂拖回碗,把一個餅子掰碎,丢進羊雜碎裏,拿筷子壓了壓,看見有條漏網面肺,夾起來送到我碗裏,又在自己碗裏翻了翻,确定沒有面肺了才開始動筷子吃起來。我高興壞了,怎麽早沒和他一起吃羊雜碎呢,我倆太合适了,以後再吃都要叫上他,羊肝全給他,面肺都給我。

吃到中途,林子樂突然問:“你怎麽是班級倒數?”

我差點噴羊雜:“誰,誰說的?”

“上學期期末成績紅榜還在一樓貼着呢,你 39 名,你們班級一共也才 50 多個人吧。”林子樂看着我,“還沒算個別其他班級考的好的擠進前 50 的呢,那你成績不是更差?”

“39 名怎麽能算倒數呢,你怎麽數數的?”我翻他白眼。

“正着數第 39 名,倒着數只有十幾名,你說是不是倒數?”林子樂說的一本正經。

還有這樣的?我被氣的夠嗆,“你以為你很厲害?”

陳宜咳嗽一聲,湊近我耳朵小聲說:“他中考成績排名比你當年還高二十名。”

我眯着眼睛斜眼看他,怪不得中氣十足,世界怎麽好像突然變了,這小子這是要上天啊。

後來高考成績證明他确實上天了。

那晚回家,張蘭也在我家。黃女士和張蘭合夥賣男裝,店鋪後面庫房很小,不方便作業。 黃女士就把家裏樓上一間放雜物的小房子收拾了一下,兩個人把衣服運到家裏,沒事的時候就在二樓挂衣服吊牌。我學習累了,也會站起來去搭把手。

黃女士留張蘭吃晚飯,張蘭客氣說不用。

黃女士說:“家裏不是沒人嘛,一個人回去還做個飯多麻煩,就在我們家吃好了。”

張蘭是我們老鄉,老陳算是最早一批來西北做生意的,我們那兒的人,來這裏生意做的有點眉目了都會帶點親戚朋友一起過來,張蘭就是跟随親戚一起過來的。張蘭有點文化,來了給朋友開的超市做收銀員,後來閑了一段時間,和黃女士認識後現在就搗鼓男裝生意。

老陳聽見她倆談話,也客氣了一句:“一個人就吃了再走吧,幹活也挺辛苦的。”

張蘭沒再推脫,吃過晚飯,張蘭又留了一會兒,在二樓幹活,順便和黃女士一起算算賬。

老陳拿了張紙在坐到書房裏,挨着我旁邊另一條桌子邊,寫寫畫畫的,嘴裏還叽裏咕嚕的念叨着什麽,眉頭皺的老緊。念了一會兒,他把紙拿到我面前,指着紙上的某處問我:“這個詞對嗎?是不是這麽用?”

我探過身體看了一眼:“對。”

老陳說:“來,你幫我看看,這講話通順不通順?”

我接過紙,陳宜也湊過來看,是一篇慈善捐贈的講話稿,大概是說為公益事業盡力是企業應盡的責任之類的話,字寫的不成熟,很潦草。

“爸,你給哪裏捐款?”我問。

“貧困小學,要我做代表發言,你們看看,寫的好不好?”老陳表情有些得意,他這幾年事業順風順水,人也變得福态起來。

“挺厲害呀,爸。”陳宜眉飛色舞地說。

老陳笑的更得意了。

“這你自己寫的?有錯別字。”我指着講話稿說。

“你爸沒讀過幾年書,能寫出這樣的就不錯了,你們兩個給我參謀參謀,上臺這樣講話,行不行?”

我們兩個把發言稿認認真真讀了一遍,我們也不太懂這樣的場合老陳這講話稿合不合适,我們寫作文可從來沒寫過這種東西。

我有些為難,給不出具體意見,倒是錯別字找出幾個,比如“錦上添花”的“錦”字,老陳寫成了“僅”,肯定是不會寫,拿同音字湊上去的。

“爸,你市場上找個員工給你看看不就完了。”陳宜縮回位子,她也搞不定這個東西。

“他們水平也沒比我好哪兒去。”老陳收了紙,“你以為你老爸我請的都是什麽高材生嗎?我哪裏請的起大學生啊?我這兒都不給人交保險的,人力成本多高。”

在那個年代,有膽識,肯吃苦,就能在生意場上賺到錢,老陳的事業巅峰期也就是在我上初高中這會兒,等我後來上了大學,老陳的生意雖然還是賺的,可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跟不上時代,把不準脈搏是最大的問題。文化程度低、創新意識不強、長遠眼光不足是老陳那一代很多生意人都有的局限性。

張蘭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在書房門口,笑着說:“我能看看嗎?我在老家村裏廣播站做過,興許能給你參謀參謀。”

“那好啊,你幫我看看順不順,第一次上臺對那麽多人講話,別出什麽洋相。”老陳站起身,把揉的有些皺了的一頁講話稿遞給張蘭。

張蘭看過提了些意見,說這是一個宣傳自己公司的好機會,可以帶兩三句話講講商貿城有多少商鋪,商品品類多麽齊全,應有盡有,為廣大市民提供多麽便捷滿意的購物服務。又說結尾可以再升華一下,講些祝福語之類的。末了,張蘭提醒老陳每句重要的話的結尾要把聲調故意提高、拉長,這樣臺下就會有人鼓掌。

我和陳宜覺得張蘭講的好有道理,老陳也一個勁兒的誇她幫了個大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