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缭煙撫琴望厮殺

十萬紫虎兒,骁戰陰山始。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

晉歷一百三十六年十月

夷族聯軍,糾集殘軍後。征調後方部族男子,重組百萬大軍。再臨陰山城下。

“璟華稍坐,天羽帶你看城下厮殺。”

秦天羽親領十萬紫虎軍于城下列陣,盧凱馬鎮領左翼,葉達黃虎領右翼,自領中軍。

一柄寒光沖天,夷族大軍如同江河之水,鋪天而來。

設案置琴,熏爐溫茶,靜坐城防,繞指輕談。

‘铮’。

寥寥琴聲,一指扣弦。身旁旗手豎旗而令。城下紫虎陣營迅速調轉設陣。

蕭璟華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親自操練兵馬。将古家兵陣盡輸紫虎将士。

誰都沒有懷疑蕭璟華所做的一切努力,單單是他身艱不屈的風華,盡管他是不良于行,仍為天下系于心。

旗手便是那夜親自為蕭璟華遙指死亡谷的李靖,蕭璟華用了兩月的時間,将其從一簡單普通的士兵,漸漸鍛煉成為軍中旗手。

三十年後,大周孝文帝十二年,年近半百的李靖親率五十萬大軍,一舉蕩平北漠。鮮卑全族盡滅,匈奴殘支西遷萬裏永不複回。自此開創長城之北第一次統入中原華夏數百年。李靖也成為名列九州閣大周開國三十六位武将功臣之一。

戰旗遮天蔽日,流矢紛飛,兩軍交鋒。陰山城下,頓時喊殺連天。

琴聲方落,手執搖旗。紫虎軍迅速變陣,列出龍鱗龜甲陣,迎戰夷族大軍。

如同堅甲一般,任憑夷軍如何骁勇,卻是慘死一片。

Advertisement

遙望夷族中軍三裏,旗鋒直指。

手執方天畫戟,身先沖殺,如入無人之境。秦天羽親率中軍,如同一柄寒劍直直刺入敵陣深處。左右兩翼也快速推進,護佑中軍。

然而,卻是遇到夷族大軍擺陣抵擋。雖然居于守勢,卻有效的将紫虎軍拒之于外。

冷眉清皺,猶如望穿千軍萬馬,尋覓亂軍之中。

“莫非是他?緣何會在夷族聯軍陣中?”

紫虎軍以五道三圈陣進攻,夷族聯軍卻還是有序不亂的列陣迎戰。幾乎證實蕭璟華的猜測不會有錯,敵軍之中,定有高人相助。

而這位高人,正是蕭璟華所猜想的南梁國第一智囊的姜仁初。

與蕭璟華一樣,姜仁初也是一位名震天下的名士。南梁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在大晉,都有許多人是他的推崇者。

兩人亦敵亦友,雖是不同屬一國,卻也有數面之緣。盡管相差近二十歲,但也不妨礙他們成為知己好友。

“既然如此,那便讓我好好領教仁初先生的兵陣戰法。”

語畢,覆掌于琴。十指撩撥铮铮琴弦。

“我去,什麽情況?”

這是秦天羽心裏最先發出的聲音,回頭遙望城門之上。蕭璟華仍是端坐在那,只是那琴聲,卻明顯變得殺氣重重,铿锵果伐。

舉戟頂天,諸軍相靠。退至城下,而夷軍變得有序跟殺,不再像開始那般無腦。

夷軍以半月形圍住紫虎軍,紫虎軍分散五開,秦天羽與盧凱各率一軍從兩側殺出。向敵軍中帳發起沖擊。

然而,夷軍的左右後軍迅速上前擋住。将紫虎軍的攻勢抵消。

勒馬而回,兩軍後撤反圍夷軍前軍,剛剛上前的夷軍後軍策馬襲來。

不過,夷軍前軍卻是受了極大傷亡。直到後軍與前軍相聚,才勉強挽回前軍的損失。

戰鬥直至天黑,仍未停止,兩軍挑燈夜戰,将戰場照亮如白晝。

蕭璟華仍是不遺餘力的彈琴,未有一點怠倦。反倒是李靖,有些吃不消了,手臂都快甩斷了。只是連蕭璟華都沒有半點勞怨,自己又怎能讓他失望。

“琰叔。若是你還不來,公子危矣,陰山危矣。”

飛煙緊握雙手,顯得有些急促。她為蕭璟華擔憂着,已經一天了,公子都未曾停歇片刻。公子的身子,根本就吃不消如此的消耗。

“天羽,再等片刻,再等片刻。”

看着秦天羽竭力厮殺,蕭璟華心有不忍。但是,他不能有半點的退縮,否則,紫虎軍身後的陰山城,将會化為灰煙。

“狼城六百裏加急,速速避開。狼城六百裏加急,速速避開。”

夷族後軍之中,一身青甲匈奴騎兵,滿身傷痕,跌跌撞撞跑進聯軍大帳。

單頓大驚失色,青甲騎兵乃是匈奴狼城羽林軍士。

“大王,狼城遭襲,狼城遭襲。王後與大王子皆被敵軍所殺。二王子獨率數騎朝貝爾山逃去,下落不明。”

“什麽?”

單頓面色呆滞,跌落于座。

“襲擊狼城敵軍多少兵馬?”

劉淵上前盤問道,不過青甲騎兵所說的,連他都不敢信了。

“不足百騎。”

在場之人全都愣了,柔然王還想讓他再說一遍。帳外卻有兵馬來報。

不知何時,夷族聯軍後方變得些許哄亂。可是卻沒有一點平靜下去的意思,嘈亂聲漸漸揚起。

良久,陣陣喊殺聲在夷族後軍傳來。夷族大軍陷入混亂。

“這是何故?敵軍為何自亂陣腳了?”

秦天羽将周邊的幾名鮮卑騎兵斬殺後,困頓的望着混亂的夷軍。

其餘諸将漸漸靠攏過來,且戰且議論着。

“公子。”

飛煙興奮的喚了一聲,蕭璟華點頭而應。仍是直視前方,舉手而落,琴聲铮铮,揚久不息。

秦天羽當即統領全軍沖殺而去,夷軍稍作抵擋,便全線崩潰。

戰鬥直至天明才漸漸平息了下來。

陰山城外,喊殺聲漸稀。秦天羽率軍追擊二十裏,才後撤回城。

入城,飛奔上城,不顧疲累直至他面前。

血染衣襟,汗浸體膚,不失豪氣如他。

清散缭香,纖柔淡笑,不失靈氣如他。

“璟華,我回來了。”

緩緩擡起右手相迎,莞爾一笑相握與他。

一隊百人的黑衣馬隊。從他們全身浸透的鮮紅,便看出,殺伐無數。

只見百餘人于城下同跪,遙跪城上端坐的蕭璟華。

“公子。”

異口同聲的吶喊,雖是百人,卻是聲聲震耳。

秦天羽将蕭璟華推到城門之下,輕擡衣袖,百人皆起。

看他們個個虎背熊腰,面相猙獰的。秦天羽不禁疑惑,卻是幡然醒悟。

“璟華,莫非這是泾陽百鬼騎?”

“正是。”

在場之人皆是窒息般的恐懼。

泾陽百鬼騎,可是天下聞名。無論白晝黑夜,都是如同鬼魅般來無影去無蹤。晉歷一百二十四年時,晉梁大戰時,正是這百鬼騎如同鬼魅般在大梁處州,陽州兩地。盡破二十餘城,且無一傷亡,震驚天下。如今親眼見到,當然令人膽寒。

在琰叔親向蕭璟華彙報百鬼騎襲殺匈奴狼城軍民近萬,以及擊潰鮮卑錦州太守三萬大軍的事後,在場軍民無一不欽佩,不恐懼。突入北漠近千裏,這是需要何等的勇氣。而且僅憑百騎,全天下,恐怕也只有百鬼騎能做得到了。

後世大周朝,将此役記做陰山之戰。

晉歷一百三十六年,太祖(秦天羽)領二十萬軍。據城而守,建國公(孝文帝為蕭璟華的追封)自長安而來,遣泾陽百鬼騎。襲狼城,破夷族百萬聯軍。斬首三十萬,辎重繳獲無數。太祖悉數賞賜軍民,陰山複歸安寧。夷族數年不得靠近陰山。

大破夷族百萬聯軍,消息傳回長安。舉世皆驚,惠帝下诏,封秦天羽為平胡侯,食千戶。官拜骠騎将軍。封蕭璟華為平原侯,食千戶,複任大晉右相。其餘諸将士皆有賞賜。

此戰,陰山紫虎軍雖是損失過半,卻也将紫虎軍威名打出,成為大晉北疆最為重要的地方主力駐軍。

秦天羽命人傳令,全城同慶。同時将繳獲糧食牛羊分發百姓,全城軍民皆是感激涕零。

統戰府大擺筵席,諸将皆是豪氣。倒是不如說一群大老粗打了勝仗,大肆飲酒作樂。

秦蕭二人反倒是相襯,聽了諸将贊言之詞。二人便自顧自飲酒聊天。

“此次若不是璟華,陰山必陷,我秦天羽也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蕭璟華未有回應,只是靜視于他。一飲而盡,秦天羽又是斟滿一杯。

“璟華,我在城外厮殺時,可有看我?那些個蠻夷草包,打仗水平太低了,若不是他們跑得快,我定将他們全都葬身于此。”

“若不是琰叔及時趕到,只怕你我皆要葬身于此。”

蕭璟華一語便将秦天羽說的啞口無言,雖然秦天羽及其紫虎軍的确視死如歸,但如果沒有百鬼騎,陰山城陷落,只是時間問題。這一戰,他們是賭贏的。

讪讪一笑,秦天羽只好閉口不言,随即夾起一塊羊腿肉放進他碗中。

不過,蕭璟華卻沒動碗筷。

“天羽,你可曾聽說,南梁國第一智囊,姜仁初?”

“姜仁初?”

一陣愕然,這個人秦天羽當然是聽說過的,雖然未曾謀面,不過那厮大名卻是傳遍天下。不過那厮妄稱與絕世公子蕭璟華平起平坐,這讓秦天羽很是不爽。

那家夥算什麽東西,竟然敢和自己的璟華平起平坐,等哪天見到那人,定要好好教訓一番,讓他長長記性。

點頭,手沾清酒,于案上劃寫。

看了蕭璟華所寫的字,秦天羽剛要發問,蕭璟華便是點頭應是。

不覺心中一震。而他卻已将視線轉向門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