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若不是那次夜空

是夜,一架馬車自南門出城。一路向南馳騁,直到常山。

常山杜郵亭下,端坐二者。

仍是如他,披肩素錦,清淩面龐,那一點朱砂,靜随燭火而舞。

蕭璟華親自為對坐的中年男子斟茶。

“不知公子邀我至此有何要事?”

與他對坐的,正是南梁第一智囊的姜仁初。

蕭璟華沾水而作,便是常山。一切如他所料,姜仁初南歸的路途,定然會經過常山。

與秦天羽交代一番後,琰叔與飛煙便連夜駕車直奔常山等候,好在三天後,姜仁初如料經過此處。

“先生此番北上,可是玩得盡興?”

姜仁初明白蕭璟華的意思,陰山大戰,姜仁初敗于蕭璟華。其實姜仁初心裏并不是特別服氣,他也沒想到蕭璟華竟然會動用泾陽百鬼騎襲擊狼城,以此逼迫匈奴撤軍。

戰場列陣,他并沒有認為自己敗在了蕭璟華手裏。

“公子謀略,在下領教了。”

回揖于他,手指茶具,示意姜仁初用茶,抿口而置。

“璟華在此等候,只為一事。便是請先生北上,助秦公子建功立業。”

“建功立業?”

姜仁初不禁一聲冷哼,自己在南梁國混的風生水起的,這蕭璟華竟然還邀請自己到那陰山鳥城幫助別人建功立業。

Advertisement

“公子所言,仁初不敢恭維。一來,仁初乃南國臣民,怎會助你異邦?二者,秦天羽,當真只有建功立業之心?”

秦天羽,區區一個異性王孫,竟然能夠提出震驚天下的定國五策。姜仁初早就知曉五策真正的用意,以他的文韬武略,若是真的只為安邦定國,鬼都不信。

“南梁武帝雖是明君聖主,卻已是八十老叟。璟華所聞,先生與南梁太子早有間隙,先生可有想過,有朝一日。南梁,必将傾舉國之力,将你除去。”

“公子這番話,是否有些聳人聽聞了?”

“既然如此,璟華願與先生一賭。若是我贏了,先生便來陰山。若是我輸了,為你牽馬提鞋三年。”

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姜仁初似乎對蕭璟華的提議有些興趣。

“一年後,若是先生仍然安穩呆在南梁,便是我輸了。”

姜仁初有些呆愣住,這是什麽賭約?南梁是自己的母國,自己不呆在南梁,難道還呆在別國不成?

“好,我與你賭。”

君子一言。

驷馬難追。

親送蕭璟華離去,姜仁初心中不免有些疑慮,這蕭璟華會用什麽招數對付自己,不過他有信心贏下這一賭約。

突然覺得心裏美滋滋的,聯想着蕭璟華每日為自己牽馬提鞋的場景。他想要的并不是蕭璟華伺候自己,而是他要讓天下人知道。蕭璟華不如自己。

陰山之戰的勝利,引得諸國驚恐萬分。晉國一個區區邊疆小城,竟然用不到二十萬的兵力,将百萬異族聯軍打的潰不成軍,兵馬折損無數。

南梁武帝親遣特使出使高麗,鮮卑,匈奴三國。建立反晉同盟,各國紛紛舉兵數十萬陳列晉朝邊境,以此壓制晉朝日益高漲的氣勢。

鄰近歲末,陰山城中多了些平日難得的喜慶。秦天羽親身領着城中諸将全城巡游,向軍民提前道賀。

而朝廷也傳來聖旨,為彰顯皇恩浩蕩,也為大晉軍民增強愛國之心,也為增添歡慶氣氛,特命秦天羽蕭璟華二人返京。此舉更是為了安定民心,畢竟各國邊境駐軍雖是還未挑起戰端,但偶然摩擦不斷,晉朝與各國的戰争,終究還是要到來。

安排妥當後,秦天羽便與蕭璟華踏上返京路程。為了不擾民,全程極其低調。直至鄰近長安,才讓軍士打出紫虎軍與自己的旗幟。

長安城早已披上一層厚皚白雪,街市上行人較往常少了些許。入城伊始,城中軍民并未多少注意。然而很快便有人依照這隊人的衣着打扮,還有那位英姿飒爽,那位雍容淡雅的模樣。人群之中,突然喚起小王爺,絕世公子。

長安全城頓時嘩然,幾乎在一盞茶的功夫,便傳遍了整個長安城。長安軍民不顧風雪,競相出門一睹二人風采,讓原本的有些靜寂的長安城,變得熙攘喧鬧。

然而官方,卻并未派出一人前來。這讓百姓們很是困頓。既然作為大晉的英雄,為何英雄凱旋歸來,朝廷卻不聞不顧,連個迎接的官員都未有派出。

長安城內的騷動,自然很快便傳入宮中。惠帝本欲親往平陽王府,不過卻被張後阻攔。同時派人前往東宮傳诏,沒有陛下旨意,太子不得出宮。

因為就在前幾日,早些返回的監軍黃公公通報前線情況。當着百官的面痛斥秦天羽有違大晉祖制,軟禁前線監軍意圖擁兵自重。

張後本是請求惠帝降旨問罪,好在百官求情,惠帝也不好不顧百姓與前線将士的感受,便沒有依張後的主張。

而秦铮聽聞自己的愛孫與絕世公子回京了,欣喜若狂的張羅府中下人設宴為他二人接風洗塵。

秦天羽的安然歸來,讓秦铮激動萬分。席間,不停地向蕭璟華敬酒道謝。而秦天羽則不忘在老爺子與下人們面前吹噓自己作戰如何如何勇猛。

盛雪掩埋住世間一切污穢,北風呼嘯襲人惹人心寒。

蕭璟華本欲回府,不過被爺孫倆盛情挽留,便也不再推辭。

夜來無事,困意尚無。

秦天羽推着蕭璟華來到王府後園,直到亭下。

“好在這亭子挂了錦布,又有這炭火。倒是少了些寒意。是吧,璟華。”

蕭璟華并未應他,反而雙眼迷離的發愣。又是輕聲一喚,見他有些神煌,擔憂問道,卻只是得到他輕描淡寫的回答無礙。

太安靜了,一切安靜的讓他有些發慌。不說入城之時沒有任何一位官員到場,單單是那些意欲對付秦天羽的人,竟然沒有一點動作。

“天羽。”

“嗯?”

見他輕喚自己,秦天羽頓時滿懷期待的望他。卻是仍留那令人捉摸不透的擔憂。

“若是長安無事,過幾日,便早些回了陰山吧。”

“為何?”

其實秦天羽并不傻,他并不是不知道長安城中,有多少人想取了自己的性命。甚至連當今聖上,當初最最看重自己的那位,都早已對自己有了萬分的戒備。不過聽到蕭璟華仍然對自己說了那些威脅,秦天羽反倒是有些不在意的揮手大笑。

“能殺我秦天羽的人,恐怕還未出世呢。”

蕭璟華再未應他,伸手端起溫酒,一口而盡,卻是暖不了他心懷。

秦天羽的脾性他是知道的,對他越是危險的,他越是不在乎。或許是出于自信,亦或是自負。

“往年這梅枝未有幾朵鮮花,今日反倒是奇了。想必是璟華來了,它們再不開美一些,就黯然無色啦。”

秦天羽扯開話題,逗他開起了玩笑。蕭璟華也順勢環望滿園梅花,的确,開的極是盛豔。

秦天羽走下雪地,走到開得最豔的紅梅之下,挽袖折枝,輕抖去雪,端至他面前。

看着數瓣紅梅的折枝,清然淡笑,伸手而接。

秦天羽似乎顯得很是開心,見他又是如同往複那般淡然微笑。

蕭璟華從車輪之下的暗門裏,取出了他的那方七弦琴。

優柔淡雅的彈出江南名曲題畫梅。

看他溫柔細膩,看他側顏清秀,看他朱砂如畫,看他暗隐神傷。

不知是出于好奇,秦天羽心中猛然出現一個疑問。如果自己有一天不在了,蕭璟華會怎麽樣?

“陰山之戰,雖是勝了。卻也讓大晉蒙受六國挑起的邊境戰端。若是有朝一日,天羽戰死沙場,璟華,可會為我流淚。”

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

只見他撫琴而畢,安然拿起那折梅枝,朝後一仰,那帶着些許憂傷的苦笑,竟是讓人那般心疼。

“盛世也好,亂世也罷。飄渺一世,浮沉而已。只是璟華心知,若是沒了你,此生唯留寂寥。”

秦天羽沒有想到蕭璟華竟會是這般神情,這番言語來回應自己的。不禁心中一疼。

多愁善感的他,卻是因為自己的一個好奇,顯得愈加讓人感到心殇。

秦天羽不會想到的是,自從他離開後,每每到了雪夜,回想起平陽王府曾經的那個雪夜。當初自己的那一句玩笑話,竟然會讓璟華如此哀呦。

每每想起,心中便是一陣自責與哀傷。

據傳,大周景泰帝十二年的那個冬季。

當陛下處理完朝政後,走到禦花園觀賞雪梅盛開的場景時。見到開着血色般豔麗的紅梅時,卻是潸然淚下。口中一直念叨着平陽王府與璟華的字樣。

“璟華,你說沒了我,此生唯有寂寥。可是沒了你,天羽又該是如何。”

年幼的孝文帝秦羽華見着這位正氣凜然,開辟大周盛世的開國聖君。那從未在外人面前,流露出半點哀傷的他,此時此刻,竟然如同孩童般痛泣而出。

若不是那次夜空。

若不是你突然離開。

若不是你動了我心中的那根弦。

我又怎會知道,我是如此為你瘋狂,如此愛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