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百年繁華空唱盡(二)

最先被攻破的是長安西城,秦天羽率軍極力将敵軍堵于城牆之外,卻抵不過如同潮流般湧進的羌族騎兵。

抵不過半個時辰,紫虎軍崩潰了。秦天羽幾乎是被李靖拖拽而走。

緊接着南門及北門相繼淪陷,守軍退于皇城之內。

“陛下。”

當秦天羽跑進太極大殿時,卻見晉帝在拎着桐油在大殿各處傾倒。衰弱的軀體,每每傾倒三兩波,便是一陣急喘重咳聲。

他已再無帝王帝王之氣,帝王之威。有的僅僅只是一個佝偻老叟茍延殘喘的将這盛世繁華親手埋葬。

秦天羽似乎依然猜到了晉帝的用意,上前将他手中的油桶奪下。

“陛下,快随我撤離吧。待臣返回幽州,重組大軍,定會殺回長安。陛下。”

‘呵呵呵。’得到的只是晉帝那犀利的眼神,以及無奈的苦笑。

顫巍巍的從懷中取出晉帝親書的最後一份聖旨,鄭重的交于秦天羽手中。

“此乃朕所留的最後一份旨意,還望天羽莫要辜負朕之信任。大晉江山,全權托付于你二人手中了。”

放開聖旨,雖是寥寥十餘字。但是赫赫在目的‘中山王孫唐璟華繼承大統’。

“天羽。”

晉帝緊握他的護腕,秦天羽當即跪地叩首。

“臣,定不負陛下,不負大晉。”

得到他的允諾,或許已是放心。不禁仰天長笑,轉身而去。

Advertisement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廈将傾,唯有随着這長安城,一共覆滅。方能減輕朕之罪孽,還能有顏面去向列祖列宗請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秦天羽終是被他臨死的悔悟以及君王所有的視死如歸所感化,伏地三扣首,起身不再相顧,轉身走出了大殿之門。

等到李靖将宮中皇族親眷接來後,秦天羽便親率身邊僅剩的數千軍将,殺往東城,付出極大傷亡後,終是奪門而出。

等到秦天羽出城,身後的紫虎軍将士将沉重的城門關了回去。勒缰回身,終是忍不住流淚。

僅餘的數百将士,為保他們的主公安然撤退,不惜性命轉身與追殺而來的敵軍拼殺。

長安城外,最後留下的,是他眼角滑落的那滴淚。

獨坐于大殿之外,看着四面八方湧來的荊楚軍及羌族士兵,不禁一陣憂傷,轉瞬間卻又大義淩然,瞠目而視。将荊楚軍唬的不敢上前。

荊楚王那高傲的勝利者的姿态,竟然不敢與唐武德對視。

“身為皇室宗親,不思安邦定國,反倒勾結胡人,颠覆大晉江山。唐明玮,莫非你就沒有想過,将來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唐武德,你弑君篡位,屠戮宗親士族,大晉在你手中,才是永無寧日。今日,本王上承天意,下順民心。便是要将你這昏聩暴君趕下,還我大晉正統。不過,倒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你竟然不逃,甘坐等死。”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身為大晉天子,自當與長安城共死同生。哈哈哈。”

唐武德不止的大笑,悲痛之餘還有對敵人的蔑視。

只見他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起身走至火盆邊,手執火把朝大殿走去。雖是蒼老至極,卻有視死如歸的氣魄。

荊楚軍與羌人在長安城任意劫掠了三天三夜,屠殺十餘萬,伴随着滿城的哀嚎聲,伴随着長安城熊熊燃燒的大火。

歷經三朝十二帝的天下第一大城,唱盡百年盛世繁華的長安城,終是在一場大火後,凄涼謝幕。

與這長安城共同謝幕的,還有大晉那個曾經不擇手段奪取皇位的唐武德,還有歷經百年繁華滄桑的大晉江山。之後雖有數個以晉立國的唐氏宗親,卻都只是昙花一現,再無大統。

後世周史所記

晉歷一百四十年,永嘉三年十月。

荊楚王玮聯兵羌人,攻破帝都長安。高祖率軍護衛晉室宗親自東門而出,望北而走。

永嘉帝武德獨留皇城,親燃太極大殿,共赴國死。百姓死傷不下十萬,歷經數朝君王所建的大晉盛世,終是付之一炬。

高祖擯棄永嘉帝之罪過,收其屍骸,葬于晉陵,追谥其思宗皇帝。

長安城郊的丘地之上,一立一坐,映入眼簾的是那還未散盡的硝煙,殘垣斷壁。

緊握輪車,青筋暴出,蒼勁卻是無力。

“若是我未曾執意歸來,若是我放下仇恨,可會有不同結局。”

“公子。”

飛煙心疼的看着他,只是他沒有再說一句,靜靜垂首而泣。

自長安歸去,蕭璟華便大病了一場。日夜卧榻不得起,腦海中一直浮現着過往的那些悲痛經歷。

将長安城劫掠過後,羌人滿載而歸返回了涼州。

秦天羽派遣李靖将潼關駐守剩餘的兩萬紫虎軍帶回,護衛僅剩一妃二女的宗親,送往唐武德三子琅琊王唐琦處。而後率領紫虎殘軍退回幽州。

經此一役,紫虎軍元氣大傷,前後折損的不下十萬,其中還未包括陰山幽州與匈奴鮮卑作戰的損失。

依照秦天羽的命令,陰山及幽州軍民佩戴素缟為晉帝戴孝。

秦铮更是在晉廷歷代先帝排位前跪了數個晝夜,直至體力不支,才被人擡下修養。

人人為國哀拗,人人為君哭喪。

只是秦天羽并未沮喪,他的心中燃着陣陣怒火。不光是為晉帝的慘死,化為灰燼的長安城,更多的還是自紫虎軍建立以來,他還從未吃過如此大的虧。

撫恤傷亡士兵家屬的同時,秦天羽安排姜仁初招募新軍,除了駐守青州的葉達一部不動之外,秦天羽要求姜仁初在一個冬季為他招募新兵十萬。以備來年使用。更派人去往匈奴處,雖說是借,倒不如說以戰相要挾,從匈奴奪來三萬軍馬。

同時派人四處尋找蕭璟華的下落,以期擁他為帝,穩定局勢。

在焦急與盼望中度過了這個冬天,春元節方過,秦天羽便向荊楚王宣戰。親率十萬大軍南下。

與他一道宣戰的還有琅琊王唐琦及東海王唐越,甚至連諸王之亂以來與荊楚同為盟友的揚州刺史唐疏選擇了中立。

唐明玮雖是咒罵連連,卻也只能倉促迎戰,将本已分散各地的大軍從新調集,于江陵至浔陽沿岸駐防。

然而,紫虎軍行至潼關之後便沒了動靜,接連數日,都只是得到敵軍暫無動向的消息。

即使是紫虎軍內都不得知曉,唯獨作為軍師的姜仁初知曉,秦天羽已不在軍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