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秋節後,很快就是國慶假期。
姜識有三天休息的時間,假期茶館還是比較忙的。她打算那幾天去看看外婆。剛好那幾天,倪染說定制的茶具已經全部燒好了。
可以拿到茶館去用了。
“三套都可以了麽?”
“嗯,都好了。”
先前說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拿到成品,但中間上色比較繁瑣,再加上倪染手頭也還有別的作品要弄,就稍微晚些了時間。
前面兩套先出的成品,最後一套的時間比較久。
因為最後一套改了一下創作思路,不以青色為主,換成了白瓷。白瓷指的是釉料中沒有或只有極微量的呈色劑,生坯挂釉,入窯經過高溫火焰燒成的素白瓷器。
制作的過程中,起初倪染沒有調好釉料,出來的成品沒有預期的效果。只能從拉坯到上釉重新來了一次,就又等了大半個月。
白瓷杯壁畫的茶葉是“青城雪芽”。
也是綠茶的品種之一,産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
其品質特征是:“條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香高味爽,湯綠清澈明亮。”
搭配白瓷,更為有顯。
姜識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倪染的工作室看成品,倪染說,“不急,我晚點給你們送過去。”
“你一個人拿得了嗎?”
“可以的呀。”
Advertisement
姜識就在茶館裏等倪染來。
正好她打算今天跟她說,去外婆家的事情。
倪染來的時候,拿了四套成品。
姜識疑惑:“我們店裏不是定了三套麽。怎麽……”
倪染笑着說:“還有一套,是我送給你們店裏的。讓你們等了這麽久。”
“這個沒關系的呀,本來就是定制的。”姜識不知道她還這麽客氣,而且也沒有提前跟她說。
倪染這套作品,也是抽空做的。
她沒有告訴姜識,姜識如果知道,肯定不會讓她做。
本來她就以成本價給店裏,現在好了,還要自己貼錢另外做一套。
“但我就是想要送給你們店裏嘛。”趁着沒人看到,倪染很小聲地說。
店裏的茶藝師聽說定制的茶具送來了,都圍了過來看成品。
倪染用原木色的包裝盒将所有的茶具都包好,每一套都特別精致。而且是在市面上買不到的款式。
茶藝師們看到成品後,都不由地誇獎道:
“好漂亮啊。”
“對啊。比我們店裏之前的那些款式都要好看,而且看着就很有質感。”
“以後用這茶具泡茶,都更有手感了。”
“倪老板,你也太太厲害了。”
倪染微微颔首:“各位喜歡就好,另外這一套,是我個人贈與你們店內,嗯,店員們私用的。”
話音落下,眼光還是不知覺往姜識的身上靠。
哦。
原來說是送店裏。
其實就是想送給某人私人嘛。
茶藝師小姐姐們掩嘴笑:“謝謝倪老板啊,以後一定要常來我們茶館呢。”
“沒問題。”
眼下是晚上七點多,店裏零零散散有幾個客人。
姜識這時還走不了,其中一個茶藝師很有眼力見地問到:“要不,倪老板先來一壺茶?”
倪染想也沒想地回:“好啊。”
“姜姐,還是你來泡吧。我去上個廁所。”
店裏的茶藝師還不知道兩人的關系,但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倪染的目光都不知道偏到哪裏去了。
倪染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平靜:“那就有勞姜姐了?”
姜識故意瞥了她一眼,語氣裏帶着點揶揄:“倪老板客氣了噢。”
其實倪染是感覺到她有點不太開心的,但又不敢多問。她知道她一定在想,贈送的那套茶具。
“其實做茶具,并不難的。我都是順手做的。”姜識坐在她的跟前,開始溫杯。倪染小聲地解釋。
“我有說過我是在意你送的那套茶具麽?”姜識輕哼了聲,“反正我回頭就把錢轉給你就是了。”
“不要這樣嘛。”
“你本來就是收的成本價,現在還要送一套。那豈不是還虧了。”
“可這是送給你們店裏的啊,怎麽能叫虧呢。”
姜識沒說話。
倪染又說:“再說了,我又不缺錢。”
這雖然有點凡爾賽,但說的也是實話。
姜識沒應聲。
“好嘛。我是想你休息的時候,可以用到我做的茶具泡茶喝嘛。”
“那我也可以買的呀,”姜識擡眼,看向她說,“你這樣,我會很有負擔的。而且一聲不吭地,也沒有提前跟我說一句。”
雖然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倪染也很願意為她做一些作品。但姜識也見過她為了畫好一個作品,從早上開始一直坐到了傍晚。也見過她,面對燒壞的作品,懊惱了許久。
她知道,她的每一個作品,其實都花了很多的心思。
“好嘛。我知道錯了。下次做什麽,一定提前跟你說。”
姜識一壺茶已經泡好,分好杯放在她跟前,看着她誠懇的目光,她心裏突然沒有那樣的介意了。
“嗯,快喝喝看最近才到的“洞庭碧螺春”。
“好!”
倪染眉頭忽開。
雙手捏起茶杯小飲了一口。
“好喝!”
“這個洞庭碧螺春是出于哪裏的茶呀,洞庭湖附近麽?”
倪染喝了一口問。
姜識答:“可以這麽說吧,‘洞庭碧螺春’主要生産于江蘇省蘇州吳中區太湖之東、西洞庭山和臨近的茶區。是歷史名茶,創制于明末清初。”
“噢。還有蠻長歷史的嘛。”
“對呀。”
“那它的制作工藝和其他茶差不多麽?”
“有點差別的。”
“比如?”
“碧螺春采摘要求一定是摘得早,采的嫩,還有就是揀得淨。炒制特點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才可以。制作工序就是殺青、揉撚、搓團顯毫、最後烘幹。”
“聽着就好麻煩。”
“所以才叫名茶嘛。”
“那口感呢?”
“你剛剛喝,有什麽感覺呢。”
倪染又喝了一口,然後聞了聞,稍頓,才說:“有點兒清香。”
姜識淺笑着說:“嗯,沒錯。就是清香。”
“碧螺春的品質特點跟你在白瓷上畫的‘青城雪芽’有點像,因為都是綠茶的品種。外形呢條索纖細,茸毛披覆,卷曲呈螺。銀綠隐翠,白毫顯露。喝起來清香久雅,滋味鮮爽生津,回味綿長、鮮醇。”
“你再去看茶湯,嫩綠清澈,葉底柔勻。”
倪染仔細看看了看沉在杯底的茶葉和茶湯。
果然如姜識所說,嫩綠清澈,葉底柔勻。
“真好看。”
“對呀。”
姜識也一同看過去:“有時候看着那些烘幹的茶葉,慢慢舒展開,最後沉在杯底,有種像是看到了人生的感覺。”
“納蘭性德曾經寫過一首詞,叫《浣溪沙》。是寫給他已經亡故的妻子的。”
姜識緩緩念道:“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倪染聽的入神。
納蘭性德的詞之前在高中的課本裏有學過,但那時候老師講課的時候,倪染沒仔細聽。現在從姜識的口中說出,倪染竟然感覺到淡淡的憂傷。
“可能到最後,所有都只道是尋常吧。”
姜識淡淡的笑。
倪染不置可否。
雖然到最後,都直道是尋常。
但她們也一定可以過好每一天。
倪染在茶館裏一直坐到姜識下班。
兩人一同走回住所。
倪染說,家裏做了銀耳蓮子湯。
上回姜識在倪染家裏喝了她媽媽做的銀耳蓮子湯,說很喜歡。倪染當下就問她媽媽要了銀耳蓮子湯的秘訣,回來後,就開始研究怎麽做出好喝的銀耳蓮子湯。
走在回去的路上,兩人聊天。
倪染問她,有沒有想過,自己另外再開一家店。
“怎麽突然這麽問。”
倪染搖搖頭:“就是覺得你在這裏上班也挺累的,還不如自己開一家茶館。”
“但是只開茶館,肯定沒辦法維持生計。所以,有沒有可能,改良一下,弄一個跟‘茶顏悅色’那樣的奶茶店呢。”
倪染也是突然這麽一想。
看到她懂那麽多關于茶葉的知識,最後就在茶館裏泡茶。然後還要搞推銷,感覺其實沒有發揮出她所學的作用。
還不如想想新的營銷方式。
姜識她這個人想的比較簡單,泡茶就泡茶。
還沒有深想倪染說的那一塊去。
倪染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上次我們不是去了臺村那個旅館小鎮,我覺得如果我們去那裏開一個茶館,江湖的茶,我們也賣,然後我們也賣類似于奶茶那樣的。但我們要弄一點有特色的。”
“比如說,我們在奶茶的杯子邊上,可以手繪各種茶葉。當做一個茶文化的普及。”
“如果是在店內的話,那茶具我肯定可以搞定。”
”嗯,這是我初步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但我覺得,那會更自由點。而且,也是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今天晚間有顧客到店裏,指明要姜識給泡茶。
還一直要姜識陪笑,期間也有顧客會開玩笑說,讓她好好笑笑,就買她推薦的茶葉。
倪染當時看的心裏很不是滋味。
但也知道,那是她的工作。
在她離去的那幾十分鐘裏,倪染一直在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讓姜識既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又不用像現在這樣。
她能想到的,就是自己開店。
姜識想過要開茶館。
但沒想過結合奶茶店。
她頓了頓,回:“讓我想一想。”
倪染也不急,點點頭:“嗯。”
“反正呢,我是一直都在你身後的。”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晚了點更新
謝謝大家的等待 比個心
35、搖青35(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