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老陶來品評

衆人也都跟着老陶學精了,先下手夾菜,後細細品嘗,在桌子上的菜下去了一大半的時候,衆人開始品嘗起來。

老陶一看衆人學自己,搖頭一笑,對自己盤子中的菜,觀其色,聞其味,接着再一一品嘗。不過衆人無論怎麽學,也終是不如老陶專業,眼瞅着自己盤子中的菜都見底了,人老陶不過是剛将每道菜品過來。

不過終究這菜還是偏辣,人們個個吃得流汗流淚的,陳發此時應譚筱筱的令趁機将剛出爐的椒鹽花卷上了桌。卻見又是一陣的争搶,剛上了桌的小花卷就不轉移了陣地。

在衆人将自己盤子中的菜吃完了之後,人家老陶方開始回味每道菜的味道。

“我看啊,我們再怎麽學,也不過是學個樣子,要是品評起來,還是老陶講的好啊!”衆人看到這情況,異口同聲地嘆道,“咱們還是聽聽老陶怎麽講吧!“

“哪裏哪裏,老夫不過是吃得多了,見識得多了,若是你們到了老夫這個年紀,未必不比老夫強哪!”老陶又是笑着搖了搖頭,方又道,“今兒的菜,你們也嘗到了,辣菜占了大頭,別說咱們濟州縣,就是濟州府裏,你們聽說過辣菜做得好的酒樓麽?”

衆人連連搖頭:“這還真沒有!”

“故而咱們在咱們縣城裏就能吃到這樣味美的辣菜,這還全因着鄧家娘子巧心慧智。這四道菜也是各有特色的,雖然都是辣菜,但是辣的味道卻是各有不同,這是最巧妙之處。”看這着衆人那如饑似渴的表情,老陶笑了笑,捋了捋胡須,接着道:

“這宮保雞丁的雞肉是炸過的,故而外皮金黃焦脆,內裏鮮嫩多汁,再者辣味兒首先就麻了舌頭,便覺一口是不過瘾的,更何況,這雞肉和炸地香脆的花生米一起吃,又有辣味相輔相成,更覺得滿口生香。這種做法,着實罕見,老夫好像聽說這做法是宮裏傳出來的。”

“可不是!”衆人連忙接話,“聽說是賢妃娘娘做的!”

“看這魚香肉絲的做法,應該也是賢妃娘娘首創的了。之前老夫聽說還有一種菜是魚香味兒,老夫還不信,總覺得沒有魚,如何做出魚香味兒?如今一嘗這魚香肉絲,方知之前孤陋寡聞了。這魚香肉絲雖然簡單,但是貴在是用做魚的調料做出來的,厚重的芡汁兒酸辣中帶着甜味兒,難得的是這道菜果然是泛着魚香的,若不是嘗到這鮮嫩的肉絲,還真的會以為是做的魚呢!還有這豆瓣肘子,也是匠心獨運了。咱們這裏挨着運河,京城裏有的東西,咱們這裏也有,咱們不過是拿着豆瓣來拌飯,誰能想到僅僅以豆瓣為主調料也能做一道菜?”

衆人連連搖頭:“确實是不曾想到過。”

“老夫也沒有想到過,不過這豆瓣肘子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味道卻也是香辣濃郁的。這肘子一入口便覺得滑嫩軟爛,細細一抿,這肉才散開,混着豆瓣的香味,更覺香撲鼻,直到咽了下去,方還覺得香味兒還未散去。還有這肉末茄子,也是看起來簡單的一道菜,入口之後,炸得油亮的茄子軟嫩嫩的,肉餡兒細嫩彈牙,在蒜香蔥香辣香之中,卻仍能品嘗到茄子本身的清香,這最是難得的。”

衆人又是連連點頭,又是一陣感慨,方又拿起了筷子,邊吃邊交流心得,這時候,剩下的幾道菜也上桌了,之間大堂中又是一陣争搶之後,又是一陣靜寂。

陳發報了菜名,回到了廚房裏,再一次報告了外面的情況。譚筱筱聽了之後,有些感慨:“等哪天,一定要去老陶家裏登門道謝,吃飯還是其次,重要的是,老陶一來,人們都覺得咱們這裏是個好去處,這樣生意才會做得長久啊!”

廚房這邊兒譚筱筱剛感慨完,大堂這邊兒的老陶已經再一次開始了美食品評時間。

Advertisement

話說老陶又是捋了捋胡須,思忖片刻,待得人們的耳朵伸得老長了,方道:“如果說前四道菜是味道辣味兒濃郁的,那麽這四道菜則就是相對要清淡一些了。這雙椒牛蹄筋,切成絲兒的青紅尖椒配着金黃透亮的牛蹄筋,格外的吸引人的目光,一入口,辣味兒首當其沖,接着爽滑的蹄筋劃過了舌尖兒,輕輕嚼開來,便覺這浸了辣味兒的蹄筋格外的軟嫩,還隐隐帶着些許的嚼勁兒,極其爽口”

聽着這話,衆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老陶似乎也聽到了咽口水的聲音,微微一笑,又道:“這青椒釀肉和五花小卷兒都是費了心思想出來的。青椒釀肉拿肉餡兒塞入青椒之內,雖然是糖醋味的,但是因着肉餡兒在青椒裏面,故而青椒的清香也浸入了肉餡兒裏面,絲毫沒有味道厚重之後的黏膩的感覺,反而添了一層的清淡爽口。五花小卷兒是用五花肉切成了片兒卷住了黃瓜絲兒、胡蘿蔔絲兒和香菜,一口下去,便覺五花肉軟嫩,黃瓜絲兒和胡蘿蔔絲兒脆爽,香菜則提升了香氣,尤其是吃了油膩之物之後再吃這道菜,便更覺口內清爽。”

頓了頓,老陶又細細想了想:“這清蒸桂魚是唯一一道口味本來就清淡的肉菜了。不過清蒸的好處就是能将肉質本來的香味兒能夠完整的保留,故而這道菜雖然清淡,但是桂魚本身的清香便散發了出來,混着最後澆在桂魚之上的料汁,更覺肉質鮮美無比,回味無窮。”

說罷,衆人皆深深吸了一口氣,方嘆道:“聽了老陶的話,更是覺得咱們吃得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一種享受!”

而那位“大爺”卻是一直沒有說話的,身旁的人問他:“您怎麽一直不說話呢?”

卻聽這位“大爺”道:“本大爺這是在默記老陶的話,且看本大爺今兒下午怎麽在茶館兒裏壓倒一片聲音吧!”

這時候身旁的人又是一陣嘆服:“還是您想的長遠,在這裏細細聽了,再認真記下,不僅能夠理解每一道菜,更能夠依此來品嘗,回味回味,而且還能夠到茶館兒裏得一回面子!”

此時,煲了很久的山藥老鴨湯方上了桌,老陶一眼望見,便點了點頭,一旁的人問道:“老陶,這湯也有什麽講究麽?”

老陶微微颔首,接過了身旁的人為其盛的湯,品了一口,方道:“咱們今天吃的菜,大多是辣菜,如今已經是中秋時節,雖然秋高氣爽,卻正是幹燥的節氣,而辣椒又是辛辣的,吃多了最容易上火的。若是這時候不喝一點兒降火的湯,恐怕對身子是不利的。而這山藥老鴨湯,正是降火的一道好湯。”

“為何這麽講呢?”有人問。

“這是因為老鴨性寒,能去火,又入肺胃腎經,對身子是有益處的,不過這老鴨湯更是适合盛夏的時候喝才好,因着如今是秋季,喝多了降火的湯也對身子有害。不過好在這山藥正彌補了這一點,山藥性溫,中和了一些老鴨的寒氣,這樣喝起來既能降火,又對身子無害。”老陶細細解釋。

“如此說來,鄧家娘子竟也是懂得養生的!”衆人嘆道。

老陶點了點頭:“确實是如此,若不懂得養生,是不會今日做這道湯了。你們喝了這道湯之後,覺不覺的胃裏面很是熨帖?”

衆人連連點頭:“沒錯沒錯,之前本來很是焦灼的辣氣頓時消失了,舒服舒服!”

外面的人聊得熱火朝天,譚筱筱累得無力望天。隐隐約約地聽着老陶在哪裏講解,譚筱筱覺得雖然累點,可是也值了,畢竟有位老饕能将自己做的菜的味道細細品評,能将自己做的菜的原因細細講解,這對于譚筱筱來說,是莫大的慰藉。能在這個時空裏碰到老陶,能在開私房菜的時候老陶過來用餐,在譚筱筱看來,這也是一種福氣。畢竟老陶一來,生意就會更好的,而且還能做免費的廣告。故而譚筱筱更加堅定了要和老陶結交的意念。

中午時分,卻又見鄧程明過來接自己了,譚筱筱忍不住笑他:“怎麽今兒有空了?不刻苦讀書了?”

卻聽鄧程明一板一眼地道:“筱筱你也說了,要讀一陣子書,歇一會兒,為夫讀了一陣子書,也該歇歇,正巧還能過來接接你。”

若不是知曉書呆子的性子,譚筱筱此時此刻會誤認為鄧程明這是扮豬吃老虎呢,敢情還學會了用自己話來壓自己!“呀,你也會融會貫通了,知道什麽話用在哪裏能壓制人了!”

“沒有沒有。”鄧程明一臉的認真,“為夫就是覺得筱筱說得對,就是應該勞逸結合,這樣讀書才能讀得進去,記得也快。”

“唉。”譚筱筱嘆了口氣,果然書呆子就是書呆子,是腹黑不來的,不過這也是書呆子的可愛之處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