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離合篇·四
陳辰高考沒有考好,但也不是大跌眼鏡,本以為她會為此傷心,因為如果她小高考能把地理也考上A,那麽她就能滿足她簽的自主招生協議了。但她似乎沒覺得有什麽難過,陳辰活得太自我,自我得我都羨慕,只要自己在乎的可以滿足她,她就會覺得生活得快意。其實她一直說父母給她了太少的愛,但是如果不是她父母給她提供了這麽好的條件,陳辰也不會是現在這樣灑脫的陳辰,會被世俗的評價标準牽絆着制約着。高考結束之後,我跟着學校一起出去旅游,陳辰也一樣瘋在她的畢業游裏。學校讓填寫意向表,我選擇了留在高三,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楊煦,自從上次他和我提起要個孩子,也許年紀真的是大了,居然有點排斥,也想安于現在狀态,怕孩子的到來讓原本平衡得很好的各種關系和現狀發生變故。結果我真的被安排在了高三,很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沒有告訴楊煦,直到楊煦說幫我搬辦公室,我才和他說我又留在了高三,他有點生氣而我竟不知道要怎麽去和他解釋。
等所有瑣碎的事情都奔波忙綠結束之後,就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謝師宴也是升學宴。陳辰的謝師宴選址在一個大飯店裏,她自然沒有和我坐在同一桌,也沒有和她的同學好有坐在一起,而是和她的兄弟姐妹們一桌,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陳辰是怎麽被她的哥哥姐姐們灌酒的,一瓶接着一瓶的啤酒,見她跑了好多次廁所了,但是那桌的敬酒卻遠遠沒有結束,陳辰的臉喝的很紅,卻又被她媽媽拉過來敬酒,這次又是喝的紅酒,但看她步态穩健,說話思路也很清晰不禁有些佩服起來,其實我也是能喝酒的,作為北方人怎麽不能走幾個呢,但是我已經許久不喝酒了,久到大家都以為我是不喝酒的,她在敬完我們這一桌老師之後又單獨向我敬酒,周老師還調笑說,我算是沒有白疼她,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到她走向同學桌是,我已經能想到陳辰今天估計要躺着回去了,臨走的時候,陳辰還在和同學喝酒劃拳,陳辰私下原來是這樣的嗎?是我太不了解她了,我不喜歡這樣沒底線喝酒的人。
之後很久,陳辰經常會到我家來,楊煦很不喜歡陳辰總是這樣不請自來,我也很無奈她的無賴,但自那次之後我卻一直沒見陳辰喝高過,總是點到為止。一次和她一起從她一個好友的謝師宴回來,因為那學生是學校老師的孩子,所以推不過喝了些酒,陳辰見我喝了酒堅持一定要送我回去,路上我問她,會不會經常喝酒,她說自家家宴是沒有辦法的,自從被知道會喝酒之後,就沒有辦法不喝了。而且上次自己的升學宴,大家都很高興,這樣的氣氛是不能破壞的,需盡興,至于其他時候就另當別論。和她說笑着回家,開門本準備讓陳辰進去坐坐的,但是我發現楊煦狀态不對,應該是喝酒了,她也不顧陳辰還在門口,就把我壓在身下,見我反抗把我拉起來甩手就想落下一巴掌,我閉着眼,等着承受這個難堪,“啪”的一聲,我被一只手拽着,跑出了家門,一路狂奔。到了陳辰家,她把我安頓在沙發上,她欲言又止,最後去了洗手間,而我還沒從剛剛發生的一切反應過來。陳辰幫我擋下了那巴掌,她拉着我逃出了那個家,她把我帶回了她的家裏,我默默地整理着剛剛發生的一切,直到陳辰蹲在我面前,卻已經不是一副想說話的樣子,只是看着我滿臉擔憂。陳辰的臉上,清晰的手掌印,她怎麽這麽沖動幫我擋了下來呢,是不是很痛?楊煦怎麽可以下手這麽重,為什麽他不能控制自己一點,為什麽要讓我的難堪展現的別人面前。我伸手撫着陳辰的臉,累止不住地流,我不知道要怎麽去和陳辰解釋,更不想要和她去解釋,畢竟之于我和楊煦,陳辰終究是個外人。陳辰也做的很好,她沒有過多的詢問,也沒有說過多的話,而是給足了我空間去冷靜。第二天我已經冷靜下來,我也相信楊煦已經冷靜下來以後,我準備回家,陳辰不放心要送我回去,而我覺得大可不必,拗不過她的堅持,約定好只是送我到家,然後她就馬上離開。回到家,和楊煦有了長久以來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我很明确的表達了我的失望,而楊煦也說出了長久以來積壓着的不滿。楊煦覺得我越來越不在乎這個家了,總是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別的地方,也太縱容陳辰了,我的生活裏,家才應該是主調,還有我們需要一個孩子,但是我卻又一次留在了高三,很多很多的小事慢慢積壓着,讓他覺得煩悶,覺得有壓力,所以才會出去喝酒,才會失控,尤其又看到陳辰出現在家裏。我從一開始的憤怒和失望,慢慢轉變成了諒解和心疼,楊煦是不想我有壓力才會一直隐藏着他的不爽吧。我也解釋說,陳辰和我之間現在已經算是朋友了,她将來一定會是個有出息的人,就只看她的家庭,也許也會對我們有所幫助也說不定。和楊煦說了很多,最後決定過些天約陳辰到家裏來吃頓飯,算是為了那一巴掌道歉,也正式想要讓楊煦和陳辰建立友誼。只是那頓飯吃的壓抑,還是沒能緩和楊煦和陳辰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
只要陳辰沒有到家裏來,楊煦和我之間就會很融洽,但只要陳辰出現在家裏,楊煦就很少和我們在一起,說是怕擾了我們朋友之間喝茶聊天的氣氛,其實我明白是他不喜歡陳辰。我和陳辰之間真的是朋友了,那些她還在校期間時對她的好感終于不再覺得尴尬了,我認真的在陳辰和楊煦之間權衡過,其實如果楊煦當真不喜,我是會考慮疏遠一點陳辰的,雖然她肯定又是一副令我心疼的模樣,還好楊煦沒有強迫我做一個選擇。對于陳辰,她太過主動了,主動地到現在我都不覺得接受她的好會心裏不自然,似乎真的已經對她的好習慣了,也就是這種習慣讓我喜歡和陳辰相處,自在舒心,她不會多問也不會多少說,這樣的距離讓我覺得很舒服,比和張梓梓之間更加讓我舒服,而且我對她是有傾訴的欲望的,而對張梓梓卻沒有,所以當生活裏多了這樣一個朋友時應該要覺得慶幸。那頓飯之後有一段時間,陳辰都不怎麽再到我家裏來了,有時我都覺得也許我會失去這個可以說說話的人了,我們其實對于彼此都知之甚少,只是在一開始靠着氣息去判斷,憑着直覺去接觸,然後又用感覺去琢磨着對方的性格,但是當真論起來,我和陳辰之間還是很陌生的,至少我們連對方的家庭、家人都不了解。我覺得有些好笑,都年紀不小了,居然還憑感覺去交朋友。
陳辰後來又開始陳辰出入我家,甚至就像是家裏的成員一樣,會陪着我買菜做飯洗碗,做家務,會陪着我一起看書寫字喝茶聊天,這丫頭如果去大學了,我會想她的吧。楊煦對陳辰的出現已經是消極抵抗了,他總是說眼不見為淨,卻也沒看他“離家出走”。一次午後,我要用整張桌子來放我的宣紙練軟筆,陳辰只能抱枕仰躺着看書,等我一氣呵寫完一張,看她已經睡着了,我拿了條毯子給她蓋上了,空調間裏還是要小心着涼,陳辰的皮膚很好呢,白白淨淨的,她要是放在古代女扮男裝估計也會被當成奶油小生吧,清秀但不秀氣。這似乎是我第N次這麽端詳她了,爸媽給的基因真的很好呢,将來我的孩子如果也這樣就好了,也不知是不是夢到好事了,嘴角還帶着笑意。等陳辰醒了我的字也快要寫完了,“陳辰,你爸媽年輕時應該顏值都不賴吧?”她一副得意的笑“所以我能認為你這是在誇我顏值也不賴嗎?”“小樣!別嘚瑟,和你聊正經的呢。”“我爸媽啊,從照片上看是還行吧,我媽現在很注重保養的,說是年輕的時候沒日沒夜地幹活把皮膚都整壞了。”“所以說,你就算不感恩戴德,也應該體諒一下你爸媽啊。”“那是我媽說,我覺得她就是和我爸吵架氣的。”這是我和陳辰第一次談起她父母的關系。她似乎有些顧忌上次楊煦喝醉酒的事情,剛開頭就沒再往下說下去。“沒事,你只管說,看來你和你爸媽也不是一開始關系都這麽不好啊。”“是啊。那時候還巴不得呆在他們身邊呢。小時候家裏窮,爸媽很拼命的賺錢,我還小啊,我也不懂只覺得我爸媽不要我了,就把我寄養在奶奶那兒。奶奶嫌棄我是個女孩,我爸有不招我奶奶疼,自然我也就受了不少委屈,所以很小就自己學騎車,只要我可以自己去學校了,那爸媽也沒有借口再把我放在奶奶家了。”原來陳辰小時候還經歷這些事情。“然後呢?”“然後啊,然後奶奶那時候是和大伯一起住的,大伯家很有錢,所以大伯家的姐姐在奶奶那邊就很吃香,只有姐姐高興的時候,我才能吃到些零食。奶奶還會幫大伯家做些雜事,有時候就讓我一起跟着她做,也就是那個時候,我學會了看人臉色生活,畢竟爹爹不疼媽媽不愛的,也沒人會給我出頭,我只有自己小心才能少受些委屈。所以,現在我能那麽輕易知道別人的小情緒也就是因為那段時間吧。”“所以,你就是從那個時候讨厭你爸媽的?”“不是,那個時候我很想和爸媽一起住,很想和他們在一起,所以我盡力表現得乖,表現得聽話,也如我所願到我可以自己騎自行車上學的時候,我就和爸媽住在一起了。”“那個時候開心嗎?”“開心的吧,我都不怎麽記得了,只記得我上學的時候爸媽還沒起床,放學後爸媽又忙着幹活,但是他們很疼我,至少每天給我比其他同學多的零花錢買吃的。不過爸媽老是吵架,有時候一句不合就會吵得不可開交,有時候吃飯的時候會把碗都砸了,連一頓飯都吃不好。然後我就會很害怕,躲到河邊哭,有時候哭完他們就不吵了,有時候吵得厲害就等來了外婆,所以我可喜歡我外婆了,也很喜歡住在外婆家。”“恩,能感覺出,你對你外婆情誼深厚。”“你呢?你小時候是怎麽樣的?”“你這說到一半就問我啊,我其實和你差不多,和奶奶家那邊關系不好,至少我很讨厭。爸爸很大男子主義,但是我媽媽很溫柔,對我也很好,只是和你說過的,我高考過後的那個暑假,媽媽就過世了。後來認識了楊煦,我爸堅決不同意我和楊煦在一起,那時候外婆和媽媽都已經過世了,我覺得那邊也沒什麽值得我留戀的了,就一氣之下到了這邊。”“講得好籠統哦,感覺我就像是被你套話了,說了這麽多,你就只告訴我這些。”我默默陳辰的頭“陳辰,人慢慢成長成熟,那些過去的事情就真的過去了,記不清楚了,只會記得對父母的眷戀,不會記得對他們的怨恨,作為過來人和你說的。到你找到那個可以陪着你包容你體諒你理解你的人,那才是你的人生,你可以自己決定的人生,至少如果你有孩子了,你一定不會應為工作而忽略了她對吧。”
“其實,我不明白為什麽決定将自己的一輩子揉進對方生命裏的兩個人會有那麽大的隔閡和矛盾,為什麽選擇了婚姻,卻總是去忽視婚姻裏最美好的東西,只是一味的去追求些并不那麽重要的。”陳辰應該是鑒于她父母所以這麽問吧。“那你覺得婚姻裏什麽事最美好的,什麽又是不那麽重要的?”陳辰想了會“我覺得婚姻裏最美好的是,因可以擁有對方而有的滿足感,還有孩子,有着血緣又是因為愛而降生的寶貝,不那麽重要的就是別人的眼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覺得過得好,又何必在意別的東西,金錢地位,那些東西都太虛。”“陳辰,你沒有面對過婚姻,所以不才會這樣理想主義得去思考問題,婚姻的基礎是物質,不然那只能停留在愛情而邁不進婚姻,你說一段漂泊無依的婚姻裏,兩個人要承受多少辛酸?何況你說的滿足感,我覺得這才虛啊,抓不到摸不着的,婚姻也可以說成是生活了,需要安定。”這是我和陳辰第一次這樣論及婚姻觀,也是我們對于三觀的第一次深聊,陳辰晚上給我發了一條短信“婚姻在我眼裏只是愛情的延續,是對愛情負起責任,确實物質少不了,但是我還是更加注重兩個人對對方專注的感情。”這是我們十四年年齡差距造成的認知不同吧,我也曾經那麽認真的相信過婚姻,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陳辰沒有切身經歷過,她不會懂。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