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
合唱團的人可真多。還分聲部呢,男聲部、女聲部、高聲部、低聲部。我選擇了高聲部,因為我發現大部分時候,高聲部都是一首歌的主旋律,容易唱。低聲部呢,大部分時候是和聲,配合着高聲部唱,很容易被別人帶着唱跑了調。
那時候合唱團最喜歡唱的就是革命歌曲,什麽“黃河大合唱”、“紅軍不怕遠征難”之類的豪邁激昂的歌曲,很合我們那幫時不時想要大吼大叫的熱血青年的胃口。所以,在上完晚自習的洗漱時間,我們的女生宿舍和對面的男生宿舍裏都會傳出高亢的歌聲,唱得就像當年的革命戰士一樣鬥志昂揚。
另外,我還發現J也參加了合唱團。我想,這個深沉的人也會參加集體活動,也來唱和他氣質一點不配的革命歌曲,看來還不算太孤僻哦。
大二的時候,我曾經當過班上的團支部書記。我喜歡看報刊雜志,上大學後,為了及時方便地閱讀,我自己訂了《世界知識畫報》、《小說月報》、《上海譯文報》。有一次,我在《上海譯文報》上看到篇報道,說國外很流行一種新的娛樂,叫“卡拉OK”,被人們稱為勇敢者的舞臺,就是有伴奏的情況下,勇敢的人自己上臺表演唱歌,展示自己。
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向輔導員申請元旦前夜我們班組織一個“卡拉OK”的晚會,輔導員同意了,并且批準我們使用小教室到午夜。這個小教室很特別,在門衛室的旁邊,一個門朝物理系的大樓裏開,一個門朝物理系的大樓外開,是對系裏影響最小,使用起來最方便的一間教室。
那天晚上,我從系上借來了電子琴,找了高年級一個擅長彈奏的同學來伴奏,布置好了話筒音箱,在黑板上寫上晚會的主題,畫上彩色的花邊圖片做背景。
晚會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有些不好意思上去唱歌,我便慫恿一個通俗歌曲唱得很棒的女生上去亮亮嗓子。叮叮咚咚的琴聲響起,優美的歌聲緩緩加入,那些愛跳舞的舞棍們可就坐不住了,紛紛邀請女生們旋轉起來,氣氛頓時變得熱烈。一曲終了,喜歡唱歌的同學開始上去搶話筒點歌唱,喜歡跳舞的悄悄溜到下一曲想要邀請的舞伴旁邊,以防舞伴被人搶走。
歡聲笑語飄出了教室,引來許多路過的同學加入。教室裏越來越擠,我同寝室姐妹們溜出去透氣。跑到被我們戲稱為總統府的院辦公大樓前面的空地上,沖着空曠的夜空大聲地唱歌,我和梅拉起手,歡快地滑動,跳起了我倆最喜歡的華爾茲。
午夜終于來臨,灰姑娘必須脫下水晶鞋了。我們跑回小教室,那裏已經鬧翻了天,門衛室的大爺正徒勞地往外趕那些意猶未盡的同學。哪裏有人肯聽啊,大家兀自忘我地唱着跳着,根本沒有散場的意思。我趕緊讓樂手停下來,然後宣布說晚會結束了,因為只被允許到12點,要是大家不配合的話,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再借教室來玩了。
同學們不滿地唏噓着,但還是停下了舞步。我招呼本年級的同學幫着收拾小教室,把桌椅板凳拖回了位,然後一大幫同學就一起走回宿舍去。這時候,已經過了關宿舍們的時間,女生們怎麽進去呢?還是男生們有辦法,幾個男生踩着門道牆壁的小空洞爬上了二樓的平臺,然後下面的男生托着女生,上面的男生拉着女生,很順利地就把女孩子們運送回了宿舍樓。
何其快活的一個辭舊迎新之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