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長宣宮,

“皇上,喝口茶吧,您已經看了一上午折子了。”

小太監将茶放置帝身側小聲道。

帝閉目嘆了口氣, 将手裏的奏折負氣似的丢到一旁道:“這幾日彈劾太子的人甚多。”

小太監低頭不語。

帝又道:“太子縱然有所過失,可畢竟是嫡長子了,這朝上的大臣如今怎的都向着寧王了?”

小太監聽得心驚肉跳,小聲道:“前朝的事情奴才怎會知道……估摸着是這些大臣同太子早就有過節吧。”

帝靠在椅背上,細細思忖着又道:“寧王, 你說他會不會結交大臣,拉幫結派?”

“這……寧王向來清心寡欲, 也未見他同哪位大臣交好。”小太監低頭道。

帝淡漠笑着瞧不出喜怒:“這寧王自打娶妻之後, 同許府的關系便是非同一般了。許清風如今是大理寺卿, 寧王時常與他同行,難免聽多了朝中的事情。加之康靖先生在翰林院也是名聲顯赫,這些個文官幫着寧王也不算稀奇。”

小太監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 慢步走到帝身側, 低語道:“皇上讓奴才聽着東宮的動靜, 奴才一直留心着, 這些日子太子殿下有頗多怨言, 聽說生了長子的那位妾室已然過世了。”

“哦?”帝微微眉頭緊皺,随即舒緩道:“這孩子的脾性倒是烈性,那女子壞了他的事, 他自然不會放過他。”

小太監又道:“太子殿下雖然尚在禁足,可外頭的官僚還是時不時送信函進去, 寫了什麽奴才不得而知, 只是覺得此事陛下還是需要知曉的。”

“信函?”帝眼眸中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冷聲道:“你知道是哪幾個官員嗎?”

“奴才不知。”

小太監低頭, 想要開口卻有戛然而止。

Advertisement

“還有什麽話便一并說了吧,朕這些年為這幾個兒子生的氣夠多了,承受得住。”帝緩聲道。

小太監聲音越來越輕道:“奴才也不敢斷言,只是跟東宮的下人那裏打聽了說是永昌親王害怕皇上會廢太子,讓太子早做準備。”

“早做準備?”帝心中鼓起一股怒火,冷笑道:“不愧是永昌親王,不愧是孝儀皇後的父親,果然是深思熟慮。他打算做什麽?逼宮?還是殺了其他兄弟?”

小太監雙手顫抖着,怯生生道:“這些……奴才不得而知。奴才只知曉這些了。”

帝看向身旁的香爐,看那袅袅的煙升起心中五味雜陳,他心中對長子是有愧疚的。

帝知道哪怕他對太子再好也很難抹掉他心裏的那一道傷疤。他的親生母親的過世對他而言是永遠的痛,而這個痛對于帝來說也是一樣的。

年幼喪母,只能跟着位高權重的養母,為了得到一切而不擇手段。這像極了帝的過去。

可帝并不希望李宗義變成自己。

“皇上……”

小太監怕帝生悶氣,便輕聲道。

帝端起已經涼了一半的茶,喝了一口道:“茶冷了,味道也不如了。你再去沏一壺茶來。”

“是……”

小太監應下正要退出去,卻不曾想帝又叫住了他。

“讓太子妃和寧王妃入宮去沉凝殿給淑貴妃問安。淑貴妃這段日子身子一直不見好,或許見了她們能好些許。”帝淡淡道。

“是。”

小太監退了出去。

……

皇都暑熱未過,許清如換了件單薄的衣裳準備入宮。

“本王同你同去吧。”

李宗渠将一片剛剛切好的冰鎮西瓜塞到許清如嘴中道。

許清如嚼着西瓜的香甜和清爽,笑意漸濃道:“王爺,妾身又不是小孩子,更何況不單單只是邀請妾身前去,還有太子妃呢。”

“正是因為有她,本王才想同你一同去。這太子妃畢竟同太子朝夕相處,說不準便學了太子那些陰險招數。”

李宗渠又塞了一塊冰鎮西瓜到許清如嘴中道。

許清如捂嘴笑道:“王爺也太小心眼了。百裏霜就算有那個心也沒用那個膽子,畢竟這可是在淑貴妃的面前。”

李宗渠嘆了口氣道:“也罷,你幫本王瞧瞧母妃是否安好。本王去趟翰林院。”

許清如疑惑道:“王爺近日似乎時常去翰林院,可是康靖先生找你?”

“不是。”李宗渠否認道:“只是想同言官親近些,這些個言官嘴裏不饒人,沒幾句聽得順耳的。可沒辦法,自古言官束君王,本王只能硬着頭皮去。”

許清如思忖道:“王爺……妾身覺得王爺還是要少去為妙。王爺既然答應了皇上要輔佐太子,如今便不可鋒芒畢露,加之康靖先生說話直爽,王爺常去翰林院之事怕是瞞不住的。就怕奸人挑撥,多生事端。”

李宗渠不由得笑道:“清如這是怎麽了?一言一行如此謹慎?清如說的是沒錯,只是本王去不過是跟康靖先生讀書罷了,就算父皇問起來,本王也有話可言。再者說了,這些個言官也不是吃素的,不是本王三言兩語就可說服的。”

許清如不語,理了理衣衫,準備入宮。

許清如沒想到的是,百裏霜居然比自己來的還要早許多。

百裏霜抱着李允來見淑貴妃,淑貴妃心裏歡喜,抱着李允希笑着道:“這孩子長得真是好看。不由得讓本宮想起了哲妃,哲妃也是這般的眉清目秀。”

許清如微微一愣,哲妃在宮裏已經鮮少有人提起了,自打太子過繼之後,這個女人就好像被抹去了一般,宮裏宮外都是避而不談的。

百裏霜明顯是不知淑貴妃此言何意,問道:“娘娘見過哲妃娘娘?哲妃娘娘大約是個好性子的吧。”

淑貴妃聞言不由得大笑起來:“太子妃此言是真的未曾聽說過哲妃。看來太子殿下也不常常提起。哲妃年輕時在宮裏也算得上是貌美,只不過她有些心高氣傲,可偏偏出生不高,加之命運多舛這才早殇。”

百裏霜聞言,笑意收斂,垂頭略帶尴尬道:“臣妾不知……還望淑貴妃娘娘不要介意。”

淑貴妃笑着道:“無妨。哲妃走得早,太子殿下養在孝儀皇後身邊很久,孝儀皇後對太子十分嚴厲,所以太子才鮮少吐露心聲。”

百裏霜眼眸中帶着些許疲憊,強撐笑意道:“太子一心為國為民,自然是顧不得自己的。”

淑貴妃見百裏霜有意躲避,便将李允希抱給了乳母,看着百裏霜道:“你同太子成婚也有些月份了,還是得把心思放在子嗣上。皇上雖然英明神武可子嗣也算是單薄的,你若是能生下嫡長孫那便是大喜事了。”

百裏霜心中微微一顫,雙手在底下不停的絞弄着,只是楞楞地點着頭。

淑貴妃随即又看向許清如道:“清如,你同瞿兒也得好好加把勁,若是生下個皇孫來,本宮這病說不準立馬就好了。”

許清如沒想到淑貴妃會忽然間同自己說這些,許清如同李宗渠成婚不過月餘,孩子一事未免過早些了……

淑貴妃看向一旁的常嬷嬷,常嬷嬷笑着把兩盒東西分別遞給了百裏霜和許清如。

許清如疑惑的看着淑貴妃,淑貴妃笑着道:“這可是個好東西,能讓你們快點兒懷上皇兒,這也是皇上的意思。這段日子杞國各地災禍不斷,也是該有些喜事來才好沖沖晦氣。”

百裏霜抱着盒子只覺得燙手,這份恩典她根本就不敢承受,在東宮的這些日子,她每一日都是在心驚肉跳中度過的,尤其是在淳缦死後……

百裏霜見識到了太子的狠毒和陰險,知道他根本不愛任何一個人,他的生命裏只有他自己,任何他厭惡了的人,最後的下場都不會好到哪裏去。

許清如紅着臉,聲音有些顫抖道:“貴妃娘娘……這未免……”

淑貴妃走過來握着許清如的手道:“日後的日子是要你陪着瞿兒度過的,瞿兒是喜歡小孩子的,想來他也一定很期待。本宮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清如若能早日産下皇孫,本宮心裏也能好受些。”

許清如聽淑貴妃如此說,也不好意思拒絕了,便點頭應下。

許清如是在百裏霜後頭出的沉凝殿,卻不曾想,百裏霜似乎不着急走,她看着遠方的天空,沉入了哀思之中。

“太子妃怎麽了?”許清如走到她身側問道。

百裏霜苦笑着道:“從前我以為離開了那親王府四方的天便可得到我想要的自由。只是命運弄人,我只是從一個盒子中去了另外一個更大些的盒子。”

許清如不語。

百裏霜又看了眼乳母懷裏熟睡的李允希,淡淡笑着:“此生若無這孩子,我大約是真的沒什麽指望的了。我與你不同,你能同愛人相守,而我卻只是一枚棋子。”

許清如開口道:“太子妃莫要這麽說。既然您已然是太子妃,已然決定陪着太子,那便要同他攜手一生。若他不義,太子妃也要珍重自己,免得讓永昌親王擔心憂慮。”

百裏霜的手指微微一顫,淡淡道:“罷了,我的苦痛你是無法理解的。”

百裏霜抱起李允希緩緩離去。

其實百裏霜在想什麽,許清如心裏都知道,只是許清如更知曉的是,百裏霜是永昌親王的外孫女,二人聯系甚密。許清如不敢枉然聽信她所言,以免給寧王惹來麻煩。

遠處的餘輝伴随着漸漸黃昏涼意,讓穿的有些單薄的許清如身子顫了顫。

阿英把外衣給許清如披上道:“早就跟王妃說了,雖然還有些餘熱,但這夜裏總是會有些涼意的。王妃若是着了涼,王爺可得擔心呢。”

“你這丫頭還是趁早嫁出去,免得聒噪。”

許清如笑着刮了刮阿英的小鼻尖,惹得阿英羞紅了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