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宗渠匆匆走後, 嬷嬷才伺候太後午睡。

嬷嬷眉眼含笑道:“太後耳聽四方早早便知曉了緣由,卻不知這寧王還是不懂女子心思。”

太後坐在榻上,無奈嘆氣道:“崇極殿鬧得那麽大, 哀家不想知道都難。哀家向來不喜歡宮人同皇儲走得過近,以免多了攀龍附鳳的心思。事情雖然已經被清如解決了,只是哀家心裏有些擔心。”

嬷嬷低下身子給太後脫鞋,擡起臉道:“是擔心大祭司?”

嬷嬷在宮裏數十年,看得頗為通透, 這宮裏的女子多,是非也就多。哪怕是清心寡欲的大祭司也難逃男女之情。

太後嘆着氣, 搖了搖頭:“是擔心清如這孩子, 這孩子總是一股心思在瞿兒身上, 太重男女之情而忽視女子禮教。可瞿兒若日後真要當太子,後宮佳麗三千,她日後怕是要吃苦的。”

嬷嬷替太後拉下床簾道:“太後想多了, 寧王那麽疼王妃, 怎麽舍得。”

太後手握佛珠不語。

……

董樓在宮外等候滿頭大汗而來的李宗渠, 急急問道:“王爺這是去哪裏了?王妃在府裏發脾氣呢。”

李宗渠皺眉道:“誰欺負她了?”

董樓哪裏懂這些, 女子的心思難猜更何況是王妃的心思, 只能搖頭道:“這個屬下可不知,王爺還是得自個兒去問問。”

李宗渠回到寧王府,果然瞧見許清如坐在楠木椅子上, 手裏拿着一根細長的竹棍搭在身側,冷眼瞧着疲憊不堪的李宗渠。

“王爺怎麽留了這麽些汗, 是被那個女子累着了?”許清如冷聲問道。

李宗渠不知許清如哪來的醋意, 只能站着回答道:“娘子誤會了……本王去尋娘子, 本王快急死了。”

許清如自知李宗渠沒撒謊, 可心中怒氣未消如何會放過他。

Advertisement

許清如又道:“這皇都之人皆言大祭司美貌乃上天恩賜,王爺屢次進出崇極殿,是否也覺得大祭司甚美?”

李宗渠美眸中頗為疑惑,便看向一旁的阿英,阿英不敢多言只能聳肩讓李宗渠自求多福。

李宗渠見狀,忽而笑道:“娘子說什麽?她美不美本王怎麽知道?本王眼中只有娘子一人,本王又不是好色之人。”

“那…那個宮女問你是否喜歡姬姚清,你為何不答?”

那時李宗渠的反應在許清如心裏是根刺,明明可以更決絕,為何要留情面。

李宗渠當時哪裏想那麽多,便道:“本王想着娘子在日頭下等候,滿腦子都只想見你,哪裏顧得回一個宮女的話。更何況,本王見姬姚清,不過是因為父皇信任她,本王也是想從她口中打探些父皇的心思。”

“非見她不可嗎?”

許清如心中還裝着妒氣,她深知姬姚清美貌無雙,才識也過人,女子尚且嫉妒,男子如何能不動心?

李宗渠倒是聽懂了許清如的心思,上前拉住許清如拿着竹棍的小手哄道:“是本王不好,本王下次不見她了,本王就不該獨自進去的,瞧瞧本王娘子的小臉都氣紅了。”

李宗渠故作玩味的輕輕用手指點了點許清如的小鼻尖。

許清如擡起竹棍輕輕打李宗渠手上,氣道:“知道還去。”

李宗渠故作痛的不行,捂着手靠在許清如身側道:“清如真狠心,這樣打夫君。”

“打你便是要你知道,離那些個女子遠一些。妾身今日可是為了王爺把本該守着的規矩都給破了。”

許清如悶悶地道。

李宗渠早就在淑貴妃那裏得知許清如讓姬姚清重罰了阿英。雖然阿英以上犯下理應當罰,只是許清如畢竟不是宮裏的妃子,命令大祭司責打宮裏的宮女理應當請示淑貴妃或者是太後。

就這樣私下責罰難免有逾矩的嫌疑。

李宗渠拉着許清如的小手,往她身側靠着道:“不過是罰了個不懂事的宮女,母妃不會生氣的。”

許清如倒也不是十分在意那不懂事的阿英,讓她在意的是,這太子越發失勢,讨好李宗渠的官員越發多了起來。

從前便有官員為了拉攏得寵的親王送自家女眷或是舞女入王府的先例。阿英敢出這樣的心思,難保她人沒有這樣的念想。

許清如這樣大張旗鼓的責罰阿英,一是單純為了教訓她的不檢點,二是警示那些個官員家的女子別來招惹她的男人。

李宗渠見許清如眉眼間依舊是怨氣,便低頭笑道:“娘子別氣了。本王說過的此生只要娘子一人足以。既然說了又怎會反悔。”

“是嗎?”許清如斜眼看向李宗渠,冷聲道:“你別當妾身不知道,前幾日皇都裴員外日日來你這裏,打着送你稀世珍寶的名義,日日帶着他那花枝招展的妹妹在你身側晃悠。你難道能視若無物?”

李宗渠回想起來每次裴員外來似乎是總帶着個頭戴面紗的女子,只是李宗渠并未在意過,還以為是裴員外的小妾,誰知原是妹妹。

“娘子不說本王還真不知道那是他妹妹。”李宗渠回想着道:“只是那裴員外從前同舅舅交好,舅舅落魄時裴員外的父親也多有幫襯過。這才不好意思轟他走。”

許清如盯着李宗渠的眼睛,瞧他面色堅定應當是沒有說謊,便噘嘴又道:“王爺覺得裴員外為何日日帶自己的妹妹來寧王府,莫不當真以為只是來獻寶物的吧。”

李宗渠被許清如問的一聲不吭。

許清如又起醋意道:“妾身看着裴員外帶了的金銀玉器倒不是個寶物,他那個如花年紀的妹妹才是要獻給王爺的寶貝吧。”

“怎會?”李宗渠覺得不可思議:“那女子才碧玉之年的樣子,裴員外舍得讓她去做妾?你莫不是會錯了意思……啊啊……”

李宗渠還未說完,許清如已經一腳踩在李宗渠的腳背上,足鈴的聲音伴随着李宗渠的慘叫聲在屋子裏回響。讓阿英不由得背過身去。

李宗渠知曉自己說錯了話,哄着道:“是本王胡說了……”

許清如捏了捏李宗渠手背,兇道:“自然不是給你做妾的,怕是想來當側妃的,若日後你做了太子,那就是良娣!”

“真沒想到這裴員外如意算盤還挺精明的,是本王疏忽了,娘子英明聰慧。”

李宗渠一面誇贊着許清如,一面低着頭揉着自己可憐的腳背。

“那日後你當如何做?”許清如把問題抛給了李宗渠,想看看他的反應。

李宗渠哪裏有什麽想法,既然許清如不喜歡那便不讓那女子再來便是了。可若是這麽答顯得敷衍,怕清如更加不高興。

李宗渠這回學乖了,細細想了想道:“本王讓舅舅給那女子相門好親事,也算是報答他們當年之恩,娘子看如何?”

“男大當娶,女大當嫁,自然是極好的。”許清如雖然表面上波瀾不驚,可心裏卻歡喜得很。

齊律一向寵着李宗渠,既然李宗渠說了要給裴員外的妹妹相門親事便将自己的門生推薦給了裴員外。裴員外自然是心有不甘,可齊律畢竟是尚書令,若是拒絕了會顯得他不識好歹,只得應下了。

只是此事一出之後,外頭便多了些風言風語。說是寧王妃氣量小妒心重容不得府裏多美人,也有說寧王畏妻絲毫不敢得罪寧王妃。

宮外流言蜚語不斷,很快便傳進了宮裏,甚至傳到了帝的耳中。

帝拿着折子看向坐在一旁的齊律,忽而笑起來道:“瞿兒這孩子倒是像極了你,跟你一樣一生就只想娶一人。”

齊律幹笑着道:“寧王重情重義,再加上新婚燕爾,難免的。”

帝倒是未覺得有多大不妥,只是這幾日的奏折裏多了幾份不和諧的,說的都是寧王過于寵妻實在是不像個親王,甚至有的還推薦了自家女兒打着開枝散葉的名頭要進寧王府。

帝将這些個奏折整理起來讓小太監遞給齊律,道:“你瞧瞧這幾家閨女如何?”

齊律随意看了兩本,緩聲道:“這個臣看了不做數的。皇上是有意給寧王納側妃了?”

帝曾經是有過這個念頭,畢竟太子李宗義如今都有了孩子,妻妾成群。可李宗渠只有妻子一人怕被人說帝偏心。

只是現如今這個情形,帝反倒是想開了:“朕覺得,瞿兒若是真打算就要清如一人,那也由着他去吧。這倆孩子都是性子烈的,朕若是強行亂點鴛鴦譜,怕是會出事。”

齊律起身,嘴角帶笑道:“陛下聖明。”

“只是齊律,朕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的,自打太子禁足之後脾氣見長,這前朝又不安寧多了些要廢太子的聲音,你覺得如何做是好?”

帝表面上是在詢問探讨,可實際是在打探齊律想法。齊律畢竟身居高位,妹妹又是寵妃,難免會有些野心。

齊律聰慧怎會不知帝心意,便說道:“太子雖然有失德行,可畢竟只是初識政事,受人蠱惑是難免的。太子從小機敏懂事,若是皇上給予指點,必然能做好儲君。”

帝側頭,問道:“你不希望你的侄兒做太子?”

齊律自然想李宗渠做太子,可李宗渠太過重情,重情之人難堪大任,難免以情亂心。比起國事來齊律自然不會徇私。

“陛下,臣認為寧王還未曾顯現出君主之才,加之他非嫡非長,難堪儲君之位。”齊律知道帝疑心重,自古帝王家多猜忌,哪怕是自己的兒子都有防備之心。

帝沉思片刻又道:“那你覺得,太子有君主之才?”

齊律淡笑道:“太子像極了帝年輕時,自然是可以勝任的。”

帝面色忽變,冷峻淡漠的樣子似是對太子的猜忌又多了一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