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傍晚時分, 茗妩一行人就到了黃鶴鎮。常年走镖的幾位镖師一邊領路去鎮裏的客棧投宿,一邊去渡口探問船只情況。

渡口停了不少船,大中小客船以及不同載重的貨船。他們一行, 雖然人少, 但卻有馬匹和車輛, 等将茗妩主仆送到揚州後, 他們自是要騎馬回大興府的。因此能選擇就只有可以載馬匹的中等客船了。

镖師挑了艘看起來還算新的客船,領着跟出來的六子上上下下轉了一圈。不算底層, 整好是個上下兩層的小巧樓船。底層能放得下他們這次帶出來的好馬。一層一半是甲板,一半是四五間艙房。甲板上放馬車艙房, 艙房能住人。

順着艙房一側的樓梯就是二層,不過二層只有一間艙房。

這間艙房是建在一層那幾間艙房之上的。一半是房間, 一半是個獨立的甲板。六子陪着镖師過來,主要也是替他們家爺給茗妩看看住處。

二層那一間艙房布置的還算氣派,正好給茗妩三人住。一層有幾間艙房, 裏面最大那間是其他艙房的兩倍大, 那間給他們爺住。剩下的艙房他們一分,就齊活了。

又問了一回船家,知道船上的船娘做得一手好餐飯,六子和那镖師對視一眼,談好價錢便交了定金。

茗妩白天騎馬, 皮肉太過細嫩直接将大腿磨着了。晚上到了客棧賴在床上連飯都是吳嬷嬷哄着吃的。

是夜沒有出房間, 早早就睡了。

而就是這一天, 傍晚從揚州起運的一艘裝滿了官鹽的官船在離揚州渡口不過兩個時辰後,就沉船了。

消息傳回揚州巡鹽禦史府時,林如海正陪着他閨女吃宵夜呢。

清湯小馄饨。

馄饨極小,通過清薄的面皮還能看出這些馄饨不是一種餡的。

有鮮肉清筍的, 有蝦籽的,有鮮蝦的,還有香菇豬肉的……

吃的那叫一個全乎。

這個家裏,敢叫黛玉有丁點不順心,賈敏這個親媽就能眼都不眨一下的将這些下人的皮給扒下來。所以但凡是黛玉想吃的,就算再麻煩廚房上下都得一臉喜氣,滿心榮幸的做出來。

Advertisement

別說吃點宵夜了,自打黛玉這大半年來喜歡上吃零嘴,嫌家裏飯菜太過清淡,非要請個湘地師傅,賈敏都沒覺得哪裏麻煩。看着她閨女那小臉一天天的圓起來,賈敏嘴上不說,心裏卻高興的跟什麽似的。

然後陪着閨女吃宵夜的賈敏和林如海也都有了些衣帶漸窄的煩惱。

聽說出事了,林如海将勺子裏咬了一半的馄饨都送到嘴裏,就起身進內室換衣袍。

賈敏自是也顧不上吃了,放下勺子拭了嘴也進了內室。

一時,林如海匆匆換好官袍,又将官帽遞給了小厮,“不是大事,不必驚慌。守好門戶,早些安置便是。”

賈敏眼底閃過一抹擔憂,若真不是大事,又何必特特這般吩咐。當着黛玉的面,賈敏也不好問什麽,只對着林如海點頭,囑咐他小心些,家裏有她。

按按賈敏的手,又摸了摸黛玉的頭,林如海一轉身臉色就變了。

好端端的怎麽就沉了船?鹽粒子遇了水...如今派人打撈,雖是亡羊補牢,卻也是無濟于事了。

心裏已經有了最壞的結果,林如海趕往碼頭的時候,想的都是這件事情的波及範圍以及如何奏報天聽。

好在巡鹽禦史只負責監督鹽務官員以及鹽商的專賣,擔負監察鹽政、糾舉不法。所以此事便是鬧大了,此事也怪不到他頭上。只是這事一出,一個處置不當整個江南官場都會受到波及。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又怎能置身事外?

嘆了口氣,林如海又喚轎夫快着些。可等林如海到了碼頭時,碼頭也已經烏壓壓一片人了。

與同僚們打了招呼,林如海就擠進了揚州官員的隊列上了船。

又等了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差不多該到的人都到齊了,一幫人便坐上船去了事發地。

揚州知府那邊已經派了不少人先一步乘船過去查看情況以及打撈人員和官鹽袋了。

沒錯,就是裝官鹽的袋子。

如果真只是一場意外事件,就算官鹽遇了江水化掉了,那袋子總不會也一并化掉吧。将所有的袋子找齊,哪怕只找回來九成,不管能追回多少鹽,這起事件也能排除幾種可能。

比如說有人打了這批官鹽的主意,故意做出沉船模樣,實際上卻是早一步将官鹽都運走了。

再比如說,沉的壓根就不是裝有官鹽的船,而是一個空殼子。

等将裝官鹽的袋子找出來,記算損失後,再調查這起事時,也多少能控制一下波及範圍……

“娘親?”黛玉向來敏感聰慧,哪怕林如海隐瞞,賈敏也裝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但卻瞞不住黛玉。

賈敏看了一眼哪怕是疑惑不解,也将自己那碗馄饨吃得幹幹淨淨的閨女,一時間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你爹不是說了嗎?不妨事的。”安慰了親閨女一回,賈敏便叫丫頭進來撤掉碗筷。至于她面前還剩下半碗的馄饨,卻是再吃不下了。

丫頭收拾了桌子,黛玉也起身漱了口,之後跟着她老娘去暖閣說話,說着說着娘倆個就說起了巡鹽禦史這個官職。

想到巡鹽後面還有禦史兩字,娘倆個突然就不憂心了。

真沒事,洗洗睡吧。

╮(╯╰)╭

黛玉睡的香甜,茗妩睡的也不錯。客棧不同住家,吵嚷是肯定的。但因為茗妩昨天累着了,一覺到天亮才被客房外的糟雜聲吵醒。

早起六子就過來說船已經包下來了,又說了那船的情況,還特別狗腿的告訴茗妩,幾時出發都不打緊,不如先将需要采買的一并買了再上船。

這話到是說到吳嬷嬷心坎裏去了。因茗妩身邊有封氏跟着,吳嬷嬷不但習慣了,她還多少有些安心。所以早飯後,吳嬷嬷就拉着六子給茗妩買了不少東西,又買了些針頭線腦準備在船上做些針線。

巳時三刻,一行人上了船。茗妩先是站在甲板上望了一會兒岸邊,随後便船上船下的探險去了。

下底堆了好多的草料,開船後那幾匹馬微微有些不适,但镖師們準備了上好草料,那幾匹馬就搖着尾巴歡快的吃了起來。

真是,真是吃貨國人養的馬~~

底層除了能放下幾匹馬,還有幾間屋子。那裏是船夫和船娘等人居住的艙房和廚房。

逛完了底層,茗妩又跑到一層甲板上轉了轉。馬車就停在那裏,茗妩還饒有興致的爬到了馬車裏。

“這是做什麽?”坐在馬車裏,茗妩将衣襟上系的帕子解下來從馬車窗戶垂直丢出去。

這一幕正好被走過來的海潮看見了,只見他彎腰撿起帕子,一臉鬧不明白的問茗妩。

“帕子應該落在這裏,但船在南行,如果沒有風,那帕子應該是落在更靠後一點的地方,對不對?”司南從馬車窗戶探頭出去指了指海潮左腳踩的那位置,“聽不懂?那我換個說法說吧。”

說話間司南便從馬車裏走出來,然後站在海潮面前,仰頭看向海潮,然後還可愛的向上跳了一下,“你看。”

想不明白這世上為什麽會有這種慣性,感覺這麽科學的說法就很不科學诶。

看着又在自己面前蹦了兩下的茗妩,海潮隐約明白了茗妩想要表達的意思。

“…房間裏有棋盤,要不要下棋?”但他弄明白了茗妩想要表達的東西,卻完全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哪裏。問題太過深奧了,海潮想了想對茗妩搖頭,随即便邀請茗妩去他房間下棋打發時間。

茗妩想了想,也想看看海潮的船艙是什麽樣的,便蹦跶的跟着海潮走了。

她還不是單純的蹦跶,而是蹦跶兩下,然後再停下來看看,很明顯她腦子裏還在想着剛剛那個問題。

海潮也不管她,只走走停停在前邊給她帶路。一時到了海潮的房間,茗妩東看看,西看看,最後便拉着海潮去了二層獨屬于她的甲板上下棋去了。

“古來風流人物不都是在甲板上吹着江風下棋?”說完話使喚海潮去搬棋幾,兩人就坐在甲板上下了一回棋。

茗妩是個臭棋簍子,不過棋品不錯,從來不悔棋。就是輸多了,會有些小暴躁。

若是與棋觀人,茗妩明顯是個喜歡進攻,雖會迂回卻是個沒多少耐心的性子。而海潮,也喜歡進攻,但他卻是個會給自己留退路的棋風。

兩人你來我往的下了幾盤後,多少都了解了些對方的棋路。因茗妩輸的一敗塗地,有些慘不忍睹,海潮便提議不下棋了,他給茗妩煮茶吃。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見海潮吩咐人去打江心水,茗妩便背靠在甲板欄杆上一邊念了這麽一句,一邊伸手在臉上劃過,羞海潮,“未到揚子江,也沒蒙頂茶,你就糊弄人吧。”

海潮哈哈一笑,“本就是附庸風雅,何來糊弄一說?”若真說什麽茶最好喝,當年的新茶,陳年普洱,其他的于海潮來說,也喝不出什麽來。若說這泡茶的水,井水,山裏的泉水就都是極好的。

不過這個茶,兩人倒底沒喝上。船娘做了酒食,上樓來問來是否用飯。于是茗妩和海潮就轉移陣地進船艙吃飯去了。

飯畢,海潮和茗妩在書案前看了會兒書,又一塊做了一道求陰影面積的幾何題,就各自散了。

吳嬷嬷說正月裏不做針線,但她自己卻帶着封氏給茗妩做衣裙。茗妩躺在床上看史記,看着看着便睡着了。而另一邊黛玉則一臉嚴肅認真的歪在床上翻閱本朝律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