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揚州官鹽被盜案牽連甚廣, 在人心人推波助瀾下,揚州官場近七成的官員都被拖下水了。
林如海那個官職,也是分分鐘就成了陪綁中的一員。
好在他不過一巡鹽禦史, 也就得了一個玩忽職守的罪名。但到底是渎職還是玩忽職守那也得到了京城看皇帝老兒的心情才能知道了。
去年是當今的整壽, 大興府那邊天災**齊上陣, 當今下了狠手整治。這次江南官鹽被盜, 看起來不過是丢了一船官鹽,但實際上卻是幾個皇子的勢力角逐。
這事, 可大可小。
不過兒子惦記老子屁股底下那張椅子...這在皇家也是不足為奇。真不惦記了,那還得被人罵一句廢物, 沒上進心呢。
林如海認真衡量過了,他應該是死不了。但最後是奪職罷官還是貶谪流放就不得而知了。
安慰了送行的妻女, 林如海還盡量叫自己維持他體面人的風度。
這邊,林如海前腳被關押了,後腳賈敏就行動起來了。
她租了一條大船, 收拾了巡鹽禦史府裏的所有家當, 然後又将家中下人精挑細選了一回後,便拉着她閨女跟着官船北上了。
不是賈敏追夫心切,而是這事無論怎麽衍變,她家老爺也不可能再回到揚州當巡鹽禦史了。
現在收拾着跟到京城,一來可能幫忙打點一二。二來也是省的留在揚州更加孤立無緣, 最後還得給新上任的巡鹽禦史騰地方。
與其那般灰溜溜的搬出來, 還不如現在痛快點呢。
再一個, 她們林家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這會兒子就算将全部家當都帶到京城,也不是沒地方安置。
一路北上,賈敏還請了郎中和帶了不少藥材,補品, 一有機會就炖了補品藥膳讓人送到前面的官船上給林如海進補。時常還會将郎中派過去給林如海請個平安脈。
她家男人本就一單薄書生,生于錦繡膏梁之中,自小錦衣玉食何嘗受過丁點苦。可別案子沒啥事,再将身子骨折騰壞了。
Advertisement
“另夫人心胸甚偉也。”
一塊押解回京城的官員看着坐牢都能坐出高姿态來的林如海,都不由酸酸的說上一兩句。
這媳婦,心忒大。
為了方便管理,他們這批官員都被關在官船上臨時改造的牢房裏。樣子就跟地面上的牢房差不多。
每個牢房一床被子,一個恭桶,旁的就什麽都沒了。然而林如海的牢房,人家不光有這些标配,還有不少家常之物,看得人甚至眼熱。
一路乘船入京,旁人都瘦了好幾斤,只林如海被賈敏和黛玉母女聯手喂出了雙下颌。
進京後,旁人一身邋遢狼狽,滿臉青色,就林如海與旁個不同。大朝會上,當今一眼就看到了這個不那麽辣眼睛的朝臣,下旨時竟然還真的對他網開一面了。
時間回到林如海乘船北上這一日,茗妩并不知道賈敏已經領着黛玉上了停在官船後面的樓船,而是在知道林如海出了什麽事的一瞬間,便急沖沖的下了船。
她想去看看她姨媽,想要安慰她姨媽一番。
海潮見是自不會攔着茗妩,而是第一時間就發號司令,用最快的速度帶着茗妩進城了。
海潮是騎馬帶着茗妩進城的,五福和六子是趕着馬車拉着行李和吳嬷嬷進城的。船上留下兩個镖師,其他的镖師分成兩批分別跟着海潮和那輛馬車。
一行人前後入了城,又随便抓了個人打聽巡鹽禦史府怎麽走。等好不容易騎着馬,又小心避過人群到達巡鹽禦史府時,才發現本應該留在後院的女眷們都已經離開了。
茗妩回身與跟她同騎一匹馬的海潮對視一眼,眼裏都有些個無奈。
海潮調轉馬頭,帶着茗妩騎着馬慢慢往回走。“想好去哪了嗎?”
這還用想嗎?
“當然是追我姨媽去呀。”她要回家就得去找她姨媽,除了這個外,姨媽的老子出事了,她難道還能視之不見,見之不理?怎麽說也要追上去看看什麽情況吧。
本來還打算在揚州好好逛一逛的,不過當初的打算是住下來後慢慢逛,但現在就只能轉道京城了。
“送你去京城?”海潮說完又笑了,“怕是不行了,只能送你到蓬萊。”
早在金陵的時候,海潮就接到了海威镖局的飛鴿傳書,老東家叫海潮辦完事速歸呢。
本以來将人送到揚州就要日夜兼程往回走,卻不想這中間又出了這麽個岔子。不送茗妩進京城,他不放心她。可送茗妩進京城,他又擔心是不是家裏那邊出了什麽事。最後便決定跟着客船走上一段路,在蓬萊附近棄船登岸,一路快馬加鞭往回趕。
茗妩聽海潮這麽說,便知道他定然是有事要處理。想到之前為了給甄應壹入祖墳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着急回去也是情理之事的事,于是再次回轉身子看向海潮,“我到是有個計劃。”
“什麽?”
茗妩小聲的将自己的計劃跟海潮說了,海潮聽了先是皺眉,然後茗妩又繼續跟他說了幾句,最後海潮才勉強點頭同意了茗妩的計劃。
茗妩的計劃是什麽呢?
她不想耽誤海潮的時間,所以她準備立馬回到客船上,然後等到官船和林家的樓官靠岸停泊的時候,請海潮以海威镖局的名義遞上拜帖或是用甄應嘉的印鑒遞個名帖給林家,請他們幫忙稍帶茗妩入京。
只要上了船,就不信碰不到黛玉。
見到了黛玉,她就什麽都不用愁了。
海潮對茗妩這個意想天開的計劃并不看好,他擔心用甄應嘉的印鑒會被人看出來真假,又覺得海威镖局沒那麽大的面子叫賈敏這種出身的人行個方便。
“試試嘛,說不定就成了呢。若是我能擠上林家的船,你就可以直接帶着人回大興府了。若是沒擠上,你再送我到蓬萊,剩下的路我自己走。”
就你們這一老一小的,怎麽走?“我将六子和五福給你留下,等你安頓下來了,再打發他們回來吧。”
“他倆跑個腿,給你趕個馬車,不比你自己上手,或是叫吳嬷嬷辛苦強些?”一聽這話,茗妩就想拒絕,然而海潮卻抓到了茗妩的命脈,“等到了京城,你也買兩房侍候的下人,省得叫人輕瞧了去。”
不是怕別人小瞧你,是怕別人用命小瞧你。
“人口買賣呀。”茗妩雙手在臉上搓了兩下,都是你們逼我的。“行噠,本姑娘接受你的見意。”
海潮:這又是什麽毛病?
╮(╯╰)╭
海潮騎馬帶着茗妩先走一步,回轉的時候才看見駕着馬車追上來的吳嬷嬷等人。大街上不方便說話,一行人又轉道回了碼頭。
耽誤了這麽一會兒功夫,官船和林家的樓船早就啓程了。海潮見狀,直接傳話船家,朝着京城的方向追上去。
船家按天數錢,自是希望路程再遠些,聽到又轉道去京城,也是沒二話的就吆喝船夫開船去了。
民用小客船自然比不過前面那兩艘,但架不住他們人少,東西少,又是鉚足勁兒的追。到是在傍晚的時候終将其追在某處渡口處。
到了渡口,海潮便拿着茗妩塞過來的名帖和自家的帖子去給茗妩張落蹭船的事去了。
他找了個船壞了的借口,請林家幫忙稍帶婦孺進京,又說提供相應抛費的話。
林家管事被海潮強塞了一個荷包,手指不動聲色的摸了一回那荷包,發現裏面輕輕薄薄的,便知裏面塞的是銀票。心下滿意,滿口應承幫忙周旋傳話。
海潮就在船下等着那管事去回話,但視線卻一直落在身後自家坐着的那艘客船上。
臨近分別,突然不舍。想要開口留下到處‘投奔’的小姑娘,又知道那姑娘未必是真心想要投奔寄居。
她那樣的性子,又怎麽可能受得了寄人離下的苦。可這番辛苦籌謀又是為了什麽呢?再有,今朝一別,這一生是否還會再相見?
千裏長棚,終有盡頭。聚散有時,人生如是。
林家樓船上,賈敏正帶着黛玉給林如海準備厚被子,就聽到管事來回話,說是有人想要搭她們家的船一塊進京城。
“是一個七歲的姐兒帶着個奶娘和兩個下人,三兩臺箱子,說是家裏沒人了進京投奔外家。原是搭了咱們後面的客船,不想那客船壞了,一時走不得,便想問問咱們家能不能稍帶她們主仆一程?到是也提了給銀子,奴才只說不是銀子的事,這得問過主母才能回話。”
賈敏聞言,到也沒說什麽,因不是什麽大事,便只叫管家給安置一間艙房便繼續跟黛玉說被褥和補品。
黛玉聽了一耳朵,可她和賈敏一樣,都沒将這種小事放在心上。
那管事得了話,悄悄退了出去,在不起眼的角落安排了兩間艙房,又叫了兩個婆子收拾出來,便下船與海潮回話了。
當然在下船前,或者說在上船去見賈敏前,那管事就将海潮給的荷包打開了。
一百兩銀子的銀票。
這可不是什麽小數目了,那管事的自然上心周旋此事和照應茗妩主仆。
那邊海潮得了消息,又再三謝過林家那管事這才轉身回到客船。
“明早用過早飯,我便送你們過去。”将消息說與翹首以待的茗妩後,海潮便直接跟茗妩告辭了,“明日送你離開後,我便回大興府了。六子和五福給你留下了。若是,若是京城那邊有什麽變故,就讓他們帶你回大興府。”
茗妩乖乖點頭,一時間也有些舍不得處了這麽久的小夥伴。
茗妩難得乖巧一回,可這副樣子看在海潮眼裏,又不知怎地竟難受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