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龐妃入冷宮

朝堂之上,皇上向大家提議如何追封淨妃與張燕之事,有的當初反對廢後之官員由于此時新皇後已定,自然不可提恢複淨妃之事,否則一定被曹皇後陷害,都只是以後宮妃嫔下葬,至于張燕大家則是只字不提。

皇上知道自己這次的壓力很大,不過幸好自己做足了準備工作,就說:“朕決定追封張燕為溫成皇後,衆卿有何意見?”

此言一出,當時就有一位禮部官員明白了皇上有意要陷皇後于尴尬境地,皆因她嫉妒淨妃,怕自己後位不保,而害死淨妃,嫁禍張氏,就說:“張氏溫柔婉約,與世無争,又賢良淑德,吾皇追封為溫成皇後乃是聖名之舉。”

而很多人卻是反對聲不斷,說是當今有皇後,不可追封其他人。

因為此事,朝廷分成兩派:一派站在皇上這邊,另一派站在皇後那邊。皇上自得其樂地看他們在朝堂之上相互争論,而自己早就準備好坐山觀虎鬥了,朝廷官員皇上已經取得大部分支持者,靜等結果。

直到中午,大家還在争論不休。總管太監劉裕端來糕點,皇上邊吃邊看。

丞相王延齡看皇上用午膳就明白他已胸有成竹,于是上來說:“皇上打算何時收場?”

皇上拿了一塊糕點說:“愛卿餓了吧?陪朕一起吃。”

“謝皇上。”王丞相陪着皇上吃着點心問:“皇上,是否心裏有數?”

“吃飯即可,飯後自有結果。”皇上邊吃邊看着。

又過了半個時辰,王延齡看皇上笑了,自然明白了。

只見禮部尚書金寵上前一步說:“追封之事乃是我禮部之事,各位請聽在下一言。”

皇上看着他,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了。

“張氏出身平凡,入宮四載得聖上恩寵。淨妃出家之後又時常去長寧宮探視,四年來不曾間斷,足見她深知感恩戴德。在後宮與人為善,深得後宮妃嫔喜愛,皇長子雍王趙昕又已認她為義母,足見她可母儀天下。對于如此之女子早亡,乃是我大宋之失。當今皇後深明大義,也經常與臣說張氏賢良,早該晉封(貴妃,只是這金尚書沒有說出,否則不好追封皇後)。如今陛下聖明,與皇後同時想到追封,因此這溫成之冠張氏當得。”

丞相知道了,皇上為何在午膳後差人請來了皇後,原來是想讓她無言以對。就下跪說:“皇上思慮周全,英明神武;皇後大方得體,乃是我大宋之幸。這追封張氏想來也經帝後同意,諸位也無需再過争辯了。”

皇後一言不發,只知道自己不該前來,但終究還是無法駕馭前朝官員,她看着皇上胸有成竹的樣子,也只得起身行禮說:“陛下英明,張氏早該冊封,乃是臣妾之疏忽,如今追封乃是順應天意。”

Advertisement

朝下反對之人自然明白皇後的尴尬境地,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前朝得罪皇上,現在皇上可不是當初未親政的皇上,如今的皇上乃是大權在手,不允許任何人反對的帝王。都紛紛下跪奉承着皇上英明!

自此以後,曹皇後無論如何也再難得到聖眷,她清楚地知道皇上是因為淨妃之事遷怒自己,不過也無妨,畢竟她死了不會再有人構成威脅了,自己的皇後之位保住了。

雖然因為張燕使自己陷入了尴尬境界,如今人已不再,追封皇後她也無法享受了。

——————————————————————————————

一日,皇上與劉裕在禦花園喂魚,麗妃龐鳳和貼身侍女湘萍在附近和垂柳下收集露水。

只見湘萍拉着龐鳳說:“娘娘小心點,湖邊并不安全。”

龐鳳笑着說:“湖邊露水較多,這樣我們就能采到更多了。”

湘萍笑了開玩笑說:“難怪娘娘如此讨人喜歡,我若為男子定會娶你為妻。”

“讨打。”龐鳳說完就拿着柳條向湘萍打來,兩人嬉戲着……

皇上看着她們,欣慰地笑了……

忽然龐鳳不小心,頭暈,險些跌進湖中,皇上馬上過來抱住她:“沒事吧?”

過了一會兒,龐鳳才好一點:“參見皇上!”

“免禮吧,怎會玩着玩着頭暈了?”

“臣妾也不曉得。”龐鳳的确不清楚。

皇上對劉裕說:“小劉,宣宋禦醫至此。”

“是。”劉裕離開了。

龐鳳才說:“臣妾只是偶感不适,皇上不可如此小題大做。”

“你身體弱,必須好好靜養,以後少在湖邊嬉戲。”皇上知道,自從龐昱被鍘以後,她病過一場,自己偶爾看看她,也疏遠了不少。

過了一會兒,宋禦醫前來診脈。

随後,宋禦醫便跪下說:“恭喜皇上,賀喜娘娘,麗貴妃這是喜脈。”

“什麽?”龐鳳吃驚地看着宋禦醫。

皇上笑了:她終于有了身孕。

龐鳳沒想到在自己即将失寵之時,這孩子來得如此及時。只是她沒想到這個孩子不但沒有給她帶來好運,反而把她帶進冷宮,把龐太師帶進了牢獄之中(詳情請各位參考93版《包青天之龐妃有喜》這裏不做重複(^_^))。

皇上對劉裕說:“小劉,去把這個好消息通知太後和龐太師。”

“奴婢遵旨。”

皇上坐在長椅上,摟着龐鳳輕聲說:“以後不可在湖邊嬉鬧,保護好皇兒。”

“臣妾遵旨。”龐鳳靠在皇上肩上幸福地笑着……

從此以後,太後特許麗貴妃可乘坐鸾轎出入宮中,太後原本好意保護皇嗣,沒想到反而引起了無數人的嫉妒。

皇後更是記恨在心,暗想:龐妃現在就得如此眷顧,将來若誕下皇子,後果不堪設想。皇上有廢後的經歷,若哪一天有了此心,說不定不是出家,而是誅連九族,她不得不為自己和曹家考慮。

皇後是個聰明的人,她自然知道後宮之中節妃苗玉琳,淑妃周懿馨和賢妃馮靜娴一直都與德妃李靜面和心不和,她知道德妃心眼小,嘴上得罪不少人。她看不慣龐妃的得寵,因此想利用德妃打壓一下龐妃。

于是便把她們(除龐妃以外)叫到一起,曹皇後說:“各位貴妃想必都知道麗貴妃有喜之事,此乃我後宮之幸事。”

苗節妃知道皇後心眼小,就先表明立場說:“可不是?這樣臣妾也就放心了。”

“哦?節妃姐姐何出此言?”

“皇長子身體孱弱,臣妾一直不希望他被立為太子,可是目前皇上只有這一位皇子,臣妾不免為孩子擔心。現在宮中終于又有喜事,如果麗貴妃誕下皇子,臣妾自然就放心多了。”

皇後笑了,暗想:看來宮裏傳言不假,節妃果然不希望兒子立儲。就說:“若是麗貴妃誕下皇子,後宮真的熱鬧不少啊。”

淑妃和賢妃紛紛稱贊,其實暗想:這個皇後心思讓人琢磨不透,不像郭皇後,很平易近人。

只有德妃一言不發。

皇後看到了,就問:“德妃姐姐怎麽不說話?”

“臣妾沒有什麽好說的。臣妾在想麗貴妃現如今備受恩寵,若真誕下皇子,我們只怕就被踩到腳下了。”

皇後暗想:她果然是個心直口快之人,就說:“若果真如此,我們也沒有辦法。”

“整天坐着鸾轎到處招搖,哼!”德妃看着苗節妃說:“節妃姐姐當年也沒得如此殊榮,她就不怕出了意外。”

苗節妃笑着說:“我現在只希望昕兒能夠好好長大就行。”

馮賢妃不說話,因為她知道自己不可能與皇上再有孩子了。

周淑妃想到自己可憐的兒子就那麽沒了現在還難過,更是不說話。

曹皇後說:“唉,本宮原本想勸勸麗貴妃,可是又怕惹來不快。畢竟那鸾轎那麽高,還是少出來比較好。”

“就是出了意外也是她自找的。”德妃詛咒了一句,其實她從沒有過害人之心。

皇後等的就是她這句話。

——————————————————————————————

一日,龐妃坐着鸾轎,由于鸾轎很高,可以看得到遠處的風景,一只黑色的貓忽然竄到了她的身上。

龐妃驚吓得從轎上摔了下來,孩子居然平安無事,直到孩子出生……

開封府包大人遭邪術暗算,最後居然查到了太師府有妖孽作祟,那一日展昭帶人去太師府,無意中發現剛出生嬰兒的血水可以破那狐妖的邪術,狐妖被破了妖術,變成了半人半妖之人。

最後查到龐妃所産之子并非皇上的,而是龐太師搶奪別人的,龍顏震怒,将龐太師交由開封府處理,龐貴妃被打入冷宮,此生不再相見。

冷宮之中徒留龐妃一人獨自吟着那一首南唐後主李煜的《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本章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