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蘇老夫人急得嘴上起了一層皮, 她是想讓蘇家更進一步,可是卻沒想到以這般丢人的态勢。

可惜身子不大中用暈了過去,經過大夫的救治她終于再次覺醒過來,只不過半邊臉中風了, 說話不大利索, 半邊身子也搖搖晃晃動彈不得。

可惜此時無人在意她的身體。

三夫人得意于自己女兒終于攀扯上了侯府, 又忙着與侯府講條件;

三老爺一半心焦侯府低看自己,一半欣慰于終于有機會成為世子的岳丈,他盤算着等蘇環正式出嫁,自己的職位只怕還要再提上一提;

大夫人沒少被婆母磋磨, 看見蘇老夫人重病也只是面子上維系着問安;

小魏氏也跟着三夫人後面,惟願能抱上侯府這根大腿。

她平日裏待兒孫們不慈不愛, 偏心小兒子導致大兒子對她很為疏離;欺負兒媳婦導致大夫人與她不親近;算計孫女導致孫女們避之不及。

若是平日裏小魏氏、三房那些趨利之徒還能看着家産的份上侍奉湯藥,可這幾天他們就要攀上侯府了!人家手指縫裏随便漏一點都比蘇老夫人手裏攥着的多!

于是蘇老夫人無人看顧, 久病床前一個孝子都沒有。

後堂蘇老夫人中風偏癱, 前院兩家唇槍舌戰博弈:

一個說世子闖入後宅閨房,一個就說良家女兒怎能蓄意勾引;

一個說兩家結親抹平, 一個便說納妾也可。

最終議定了蘇環以平妻的身份進侯府。

這倒不是因着三房多有能力, 而是因為侯爺想起老侯爺的叮囑,說定要将蘇家女娶進門為正妻。

畢竟當初也是因着老侯爺的遺願才有的這門婚事, 是以最終侯夫人也不情不願妥協了。

Advertisement

可她很快就重振旗鼓,尋了一位自己娘家親戚沒落子爵府旁支的一位侄女做平妻。

這位子爵的女兒生得相貌好,又與侯府沾着親,早就愛慕世子多年,平日裏也常拜訪侯夫人, 脾性、舉止都甚合侯夫人的意思。

她原先還嫌棄這個親戚身份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如今出了這檔子事, 有了蘇環映襯忽然覺得這侄女也順眼起來。

于是侯夫人又信誓旦旦給娘家保證,她定然會待這個兒媳婦如珠如寶。

子爵想着在自家姑姑這裏還能照看上,以後不用受婆婆氣。

再者侯夫人對蘇環的嫌棄溢于言表,倒讓侯府生了旁的心思:若是蘇環不小心病逝,那自己的女兒不就是正妻了麽?

本來以他們的家世差別按照正常婚戀也攀不上侯府世子,于是兩家一合計,是以最後也将女兒與侯府世子說定了親事。

蘇環聽說要做平妻的消息,氣得砸了一屋子擺設,又責打了許多仆從。

莺莺聽到綠兒說起前院這些八卦笑着搖搖頭:“狗咬狗一嘴毛。”

她不明白蘇環為何非要嫁進侯府。

滿堂富貴又如何?

難道侯府會因着她嫁進去就給她一份家産嗎?

最多便是沾沾世子的光:

在他吃飯時也跟着吃點桌上的稀罕吃食,

在他睡覺時也跟着睡睡上好的錦緞。

就如別人豢養的寵物一般。

一朝別人膩了自然也能再換個寵物進來享受。

不過個人有個志,莺莺不去多追究別人的事,轉而問奶娘:“這幾天店裏的生意如何?”

奶娘說起這個便高興:"如今花滿蹊裏生意不錯,都是熟客。"

莺莺點點頭:“這段時間忙着置辦嫁妝,等嫁過去之後再好好經營一番,再開拓些新客人。”

奶娘便笑:“也不知我們嫁過去之後蕭大人還收不收賃金?”

“蕭大人是個好人,一定不會收!”綠兒很是篤定,“何況我們娘子手裏有五百兩銀子和嫁妝呢!”

五百兩銀子和嫁妝是當日老夫人親自承諾的,主持這件事的人是大伯母,莺莺放下心來,大伯母秉性還算正直,不會在此事上為難她。

只不過當時她不知後面還是出了問題。

因着蘇環急着嫁進侯府大門,這個月适合嫁娶的好日子又就那麽一天。蘇環便與蘇莺莺定了同一天下聘。

蘇環心裏暗自得意,她嫁的可是侯府。

兩家對比,一家金碧輝煌,一家平淡寒碜,足以讓蘇莺莺丢夠臉面。

到了下聘的日子,蘇環一大早便起來,神清氣爽抄起把扇子。

前世那些藏在暗處目睹蘇莺莺享受榮華富貴的憋屈讓她越發期待一會的打臉。

她得意笑:“走,去瞧瞧下聘的熱鬧。”

汴京城百姓遇上這種日子講究互相幫助,是以街坊女眷們都來了蘇家。

有人看見蘇環忙将自己女兒拉過來,小心叮囑:“莫與她學。”

還有親戚到底沖蘇環打了個招呼。

到底還是民風淳樸,前些日子的鬧劇被大家下意識忽略了:小年輕們氣血上湧做些荒唐事也是有的,橫豎現在要成婚了也就罷了。

何況都是蘇家親戚,要在街坊跟前給蘇家留幾份臉面。

于是待蘇環到底寬容些,見她也與她打招呼。

誰知蘇環居然理都不理,高高揚起頭,用下巴胡亂在空中點了一點,就權作打招呼。

這一下,立即将在場的街坊親戚們得罪了個遍。

好你個四娘子,本來還想着你是個小孩不懂事犯了錯大家寬容待你呢,誰想你自己倒先瞧不起大夥兒。

好啊,你先不認親戚,那也別怪親戚不認你!

于是有些心眼小的親戚便繪聲繪色将那天發生在壽筵上的事情說了出來。

街坊們雖知道蘇家那天熱熱鬧鬧,卻不知道背後還有這樣的內幕,當即聽得津津有味。

嗑着瓜子聊着蘇環的醜事,還有比這更惬意的春日消遣麽?

很快第一支送聘禮的隊伍便進了蘇府。

絡繹不絕的隊列進了蘇家門,皆是大紅漆盒紅綢紮結,紅漆盒上滿盤的東西幾乎能讓人看花了眼:

璀璨明亮的金钏金镯金披墜各種金飾、象征早生貴子的蓮子紅棗、

各色藍寶粉晶、銷金蓋頭緞匹茶餅、

黃羅銷金裙等四季衣裳、綢緞彩緞琳琅滿目,

更惹眼的居然還有地契、房契,仔細看卻都是富饒地方的屋業山園。

來幫忙的街坊親戚們啧啧稱奇:這是誰家的?

有人猜測:“這麽富貴,應當是侯府的吧?”

作者有話說:

今天還有幾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