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3) (41)

安裝調試設備。然後,盡快地将這臺avan-3運用在科研上,以提高p大生物系的科研能力。考慮到國內有高分辨nmr的科研單位并不多,所以,豔陽還需要考慮如何将avan-3推向全國的同行們,以吸引更多的人來p大做試驗,以期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豔陽對系主任的話的理解是:系裏沒有那麽多錢,所以,只好退而求次,選擇了上一代産品。但是,當豔陽後來看到了合同上的avan-3的價格的時候,再一次吓了一跳。p大生物系居然為這臺過時的avan-3花了近200萬元人民幣。據她所知,在歐洲市場上,就算是avan-3剛剛問世的時候,一臺avan-3也才相當于200萬元人民幣。之後,avan-3價格不斷下調。而到了現在avan-3已經完全退出了歐洲市場。而且,200萬元人民幣在歐洲已經足夠買得起一臺新的avan-4了。就算在中國,會有一些附加稅款,avan-4也應該超不過250萬人民幣。她就不相信,p大連這多餘的50萬元都舀不出來。

豔陽對此十分不理解。她把這個疑惑告訴了添力。添力一聽就猜出了幾分內情。在中國,總有一些不能擺在臺面上講的“規則”。這種事情,一直在國外做科研的豔陽是不會理解的。添力當初回國的時候,也曾經很不理解,不适應,不願意同流合污。所以碰了很多釘子,走了很多彎路,也受了不少委屈。後來,他漸漸适應了這個社會,默認了某些潛規測的存在。有的時候,他還不得不按照那些潛規則辦事。

添力的确不願意豔陽的單純被這些事情污染了。但是,他又害怕豔陽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了他人,最後自己吃虧。添力婉轉地向豔陽解釋了國內非常流行的一個名詞“回扣”。解釋了購買過程中的利益均沾。他甚至還舉了幾個例子,來告訴豔陽,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已經不是某一個人可以解決的社會問題。所以,身在這個社會,有的時候,不得不妥協。

豔陽聽懂了添力的話,但是完全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她無意去改造這個社會的陳規陋習。也并不關心這個利益均沾的過程牽涉了幾個人,利益又是如何被重新分配的。她所想的是:在未來兩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內,她的全部精力和熱情都要投入到一輛過時的“老牛車”上面。她必須将這輛“老牛車”當作最新最快的“越野吉普”推向全國同仁,熱情地邀請大家來“乘坐”。但是,也許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最新最快的“越野吉普”,只不過是一輛花了吉普車的價錢買來的“老牛車”。而作為這個“老牛車”的主管人員,她的名字将會永遠和這輛“老牛車”聯系起來。想到這裏,豔陽有一種惡心的感覺。她忽然明白她的前任為什麽會在購買合同簽訂之後突然辭職。他大概是不願意背這個黑鍋吧。其實這個黑鍋已經放在了她的前任的背上了。系主任不是口口聲聲說是根據豔陽的前任做的市場調研才選擇了avan-3嗎?那麽接下來背黑鍋的就是豔陽吧。豔陽覺得自己被人設計了,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一個圈套之中。這時她有些後悔了。

豔陽不甘心。她總覺得必須在avan-3到貨之前,還可以做點什麽來改變這個現實。她想了想,在這件事情中,sperk方面應該負有很大的責任。他們不應該向p大推銷他們的過時産品。也許,她可以從sperk那邊想點辦法。于是,豔陽做了一件很天真的事情:她給sperk北京代表處發了一個電子郵件,向他們介紹了自己是這個項目的新的負責人。然後向他們提出:她對avan-3并不滿意,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改成avan-4。

很快,豔陽就收到了sperk北京代表處銷售人員的回信。回信中,sperk的銷售人員首先很禮貌地感謝了豔陽的電子郵件。然後,他強調,和p大商談購買sperk産品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他們開始商談的時候,avan-3還沒有退出市場上。銷售人員按照有關規定和p大有關人員的要求介紹了他們的所有産品,包括avan-3和avan-4。對産品的最後選擇是p大有關人員的決定。sperk所能做的就是按照合同按時提供優質産品。現在sperk正在按部就班地做好avan-3出廠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如果,豔陽這個時候對選定的産品型號不滿意,可以在産品到達p大之前提出毀約,但是,sperk會按照合同上金額向p大收取40%的毀約金。

豔陽是在唐文遠來找她的那天收到的sperk的這封電子郵件。那天,她本來身體就不舒服。這封回信更加重了她的病情。她心灰意冷,請了病假。

國慶節前,豔陽回到了c市。這時,她收到了英國懷特教授的一個電子郵件。懷特教授告訴她:她們在幾個月前合作向ebsrc(英國的一個生物研究基金會)申請的一個研究課題被批準了,獲得了20萬英鎊的研究經費。如果豔陽同意的話,懷特願意和豔陽繼續合作。豔陽可以選擇回英國做課題;也可以選擇在中國做研究。她會分給豔陽一部分科研經費。

豔陽在懷特手下工作和學習了十年的時間。她們倆最後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所以,豔陽毫不隐諱地把她在中國遇到的難題告訴了懷特教授。懷特教授和豔陽一樣,對這件事情非常不理解。她認為:sperk不應該再把過時的産品賣給p大。于是,單純的懷特教授給豔陽出了一個很單純的主意:讓豔陽給sperk總部的有關人員發個電子郵件,報告這件事情,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

懷特教授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科學家,也是sperk公司的長期用戶。她作為高級用戶經常在各種場合見到sperk的高級科研、銷售人員,而且還會應sperk的要求,定期參加他們的用戶見面會,給他們的産品提出各種改進意見和發展方向。懷特教授把sperk研發部的一個高層人士johnson先生的email給了豔陽。

豔陽在國慶假期中,除了應付各種認親活動之外,她的另一項任務就是給johnson先生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她在郵件中,先是自我介紹了一番。她告訴對方,自己在英國伯大懷特教授的小組工作了許多年,對sperk的産品非常了解。最近回到中國,在p大負責nmr的設備的引進。她接手這項工作之後,發現p大購買的是avan-3,這是一臺過時的産品。對此,她并不滿意,所以希望sperk方面能通融一下,将提供給p大的産品改為avan-4。

必須承認,豔陽并不擅長作這樣的溝通。她自己也覺得這封電子郵件很沒有說服力。于是,她和添力商量。

添力一直都非常關注這件事的發展。他最不願意看到豔陽因為件事情受到打擊和挫折。一開始,他想勸豔陽面對現實。可是,看到豔陽一時沮喪之後,如同看着一個無所畏懼的孩子,仍然勇往直前。他便打消了勸解豔陽的念頭。豔陽的率直和執着難能可貴。他曾經也有過,但是最後向現實妥協了,以後可能永遠也沒有機會展現這樣真實的自我了。添力後來想,為什麽要讓豔陽對現實妥協呢?為什麽不讓她按照她的想法去做?就算最後她失敗了,或者得罪人了,又會怎樣?無非就是豔陽離開p大。她可以回到英國。再不濟,不是還有他嗎?添力保護豔陽,似乎也是在保護當初那個純真的自我。他相信自己有能力保護她。盡管在別人看來,這已經是一個不可能更改的現實,但是添力依然願意幫助豔陽。也許奇跡會發生。

添力幫豔陽重新寫了一份給johnson的電子郵件。他在強調了豔陽的專業背景的同時,着重渲染了豔陽和懷特教授的親密關系。他巧妙地利用了懷特教授的影響力,讓johnson 注意到,這件事情,懷特教授對sperk推銷一個過時的産品感到吃驚,這可能會影響到sperk的公司形象。然後,添力向對方簡要介紹了p大的歷史和p大在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上的影響力。他暗示對方,和p大合作,實際上就等于不花錢在中國雇用了一個形象大使。sperk的産品在p大運作得成功與否,将對sperk開發中國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

豔陽看了添力寫的郵件,不得不佩服他的邏輯思辨能力勝她好幾籌。尤其是添力英語的遣詞造句和語氣的舀捏都恰到好處,即禮貌周到,又明晰了自己的觀點。豔陽情不自禁地用親吻作為對添力的回報。她其實也明白,現在所做的可能是無用功。只是她實在是不願意看到系裏花那麽多錢買一個過時産品,而且這個産品還要被用很多年。就算是最後碰了南牆,她也要做最後的努力。豔陽對添力說:“要是十月底,p大迎來的是avan-3的話。我就會辭職。我确實沒有辦法對那麽一個過時的産品,投入自己的全部熱情。”只是,豔陽沒有想好,辭職以後是帶着小夏回英國去,還是留在中國?回英國的話,一切都很簡單,她可以繼續原來的生活。但是,她心裏放不下媽媽和外婆,更重要的是,她舍不得離開添力那麽遠。

Advertisement

豔陽給johnson先生的電子郵件很快就得到了回應。johnson先生給豔陽的回複中告訴豔陽:她的電子郵件已經被轉到了sperk的最高領導層。他們會盡快給與答複。

國慶節之後,豔陽回到北京。上班的第一天,她接到了sperk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的電話。首席代表希望能和她在近期見一個面,商讨一下解決她所提出的問題的可能性。

sperk方面如此迅速的回應,倒是讓豔陽措手不及。她憑着一時辜勇将問題捅到了sperk的高層,卻還沒有想好如何應對。豔陽趕快打電話詢問添力。添力比豔陽要鎮靜。他告訴豔陽:和sperk方面的人約定時間見面。既然對方主動提出見面,一定是他們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案。豔陽可以先去聽聽他們的想法。豔陽又問:“我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系主任?”豔陽再天真,她也知道這件事不是她自己一個人能敲定的。

添力卻說:“不用,還是你自己先去了解一下sperk方面的想法。”他對這個問題比豔陽要看得更透徹一些。當初p大用高價購買avan-3,這件事情中肯定有貓膩。p大的有關人員肯定得到了不少好處。那麽,這也就是說,即使sperk方面答應将avan-3換成avan-4的話,p大方面也會有人不情願的。如果讓p大的人和sperk的人現在見面,他們可能會再次結成聯盟,找各種借口否決更換産品的提議。所以,現階段,最好不讓p大的其他人介入。如果豔陽能舀到sperk方面更換産品的承諾,那麽p大方面就沒有理由拒絕這樣的好事。

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十分荒唐,沒有任何跡象可以預測将會向哪個方向發展。那麽就接着讓它荒唐下去吧。豔陽無所畏懼,大不了,她走人就是了。

給豔陽提完建議之後,添力又告訴豔陽:他剛接到唐文遠的電話。唐文遠提議這個周末,讓豔陽去拜見唐家的兩位老人。

豔陽差點把這件事給忘了。

看來她的生活還要這麽混亂地糾結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解釋一下:那天腰部突然發生劇烈疼痛,不能扭,不能動,只能直挺着。後來呢,疼痛部位變小,集中在左邊某一部分,導致左邊屁股和左腿不能撐勁。所以坐的時候,只能坐在右邊屁股上,站的時候只能右腳撐勁。請病假在床上躺了兩天。後來,據我同事分析,是坐骨神經出了問題。問我是不是最近整理了花園,可能是蹲的時間太久引起的。我回想了一下,好象是幾個星期前在花園裏幹過活。難道這也有潛伏期。

anyway,現在好多了謝謝大家關心。

這一章早就想寫了,不知道插在哪裏?就單獨寫一章吧。反正生活本來就是亂七八糟的所以就亂寫吧。

另外,為了不引起專業人士的質疑,這章裏面提到的設備和外企都是我自己杜撰的。

你可能不相信,這章一發出來居然被鎖了。說是有違規詞彙。我上下找了五圈,也沒找到。難道這章存在色情、反動或抄襲等問題?後來,我發現了起 伏 動 蕩這個詞,就在中間加了一個/.于是就神奇解鎖了。這是一個多麽神奇的地方啊。我默默無語……

117 、相見

sperk的首席代表是一個瑞典籍的華裔,中文名字叫曾文。曾文告訴豔陽:她給johnson先生的的那份電子郵件給sperk 高層帶來的非常大的震動,以至于影響到了sperk在中國的銷售策略。

一直以來,龐大中國市場就如一塊肥肉,吸引着世界各國的廠家、 企業和投資者們。商家們都想在這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與此同時,因為中國市場需求巨大,本身卻又缺乏領先的技術。所以在一些高新技術領域中,中國只能被動地接受發達國家所提供的産品。這樣一來,西方廠家們便控制了最先進的産品對中國的出口,而是把即将在西方市場上過時的産品銷往中國,以期獲取最後的利潤。

sperk 在中國的營銷政策一直沿襲了這一傳統思路。豔陽的電子郵件給sperk高層人士帶來了這樣一個信息:中國人對“過時産品”不滿意了。這給他們一個警示: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發展中國市場将是sperk長期發展戰略。如果要在中國的市場上占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必須尊重中國市場,而不是再把中國當作“垃圾處理”場。sperk的高層及時反思并且迅速調整了他們在中國的營銷策略。按照這一思路,在随後的在上海舉行的世界高科技産品展銷會上,sperk推出了包括avan-4在類的各種最新型號的産品。吸引了中國衆多用戶的注意力。從而,sperk在中國确立了“最新、最快、最高”的技術領軍人物的形象,開始了他們在中國發展的新的紀元。

曾文告訴豔陽:sperk高層決定滿足豔陽的要求,為p大提供一臺最新的avan-4。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細節問題要進行商讨。比如,要重新簽訂一份補充合同。交貨的時間可能要推遲兩到三個月。另外,p大需要補足這其中的差價。

曾文把一份帳單交到豔陽到得手中。這份帳單中提到,p大原計劃購買的avan-3的價格為154萬元人民幣。而一臺新的avan-4的價格是224萬元。因此,p大需要補齊的金額是70萬元。豔陽看到這份帳單的時候,驚悚大于喜悅。她清楚的記得,她在p大版本的合同上看到的是:avan-3的價格是198萬元。這也就是說關于avan-3的價格,買賣雙方有44萬元的差異。那麽這44萬元的差異是如何形成的?豔陽想起了添力告訴她的那些“潛規則”,這才意識到:她可能正在捅一個馬蜂窩。她手裏的那份帳單,就如同一支已經對準馬蜂窩的竹騀。如果她稍稍再用一點力,馬蜂窩就破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麽?豔陽不敢預測。

那麽,這件事情是繼續下去,還是到此止步?豔陽不能确定。

“我想我可能真的要辭職了。”那天晚上,豔陽有些惶恐不安地對添力說。這件事情無論最後的走向如何,似乎都得不到她滿意的結果。她不得不承認,在現實面前,她太天真也太魯莽。她的個性,她的思維,她的行為,似乎都不太合适這樣的現實。回國三個月來,她對這片她曾經在此生長了二十餘年的土地越來越困惑,甚至恐懼。好像她的腳踩的不再是一塊堅實的土地,而是一片沼澤地,随時随地都可能讓她淪陷。

“你先別着急。再考慮考慮,總會有辦法解決的。”添力勸她。

“沒有時間多考慮了。曾文說,關于補足差價的問題,p大方面需要和sperk重新簽一份合同。如果這份補充合同不盡快簽下來的話,sperk 會繼續執行原來的合同。那麽,他們就會馬上發出一臺avan-3,保證在十月底到達p大。所以我必須在十月十日之前給他們答複。”

“要不然,我來想想辦法,把那點差價給補齊了,就不要驚動你們系裏了。”添力提議道。似乎也只有這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如果偷偷把差價補齊。p大方面應該不介意接受一臺更新的設備。

但是豔陽卻搖頭,這不是她所希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初回國的時候,她其實還是有些報效祖國的豪情的。現在出現這樣的事情,她在困惑之餘又有些失望。她現在沒有想好,是向現實妥協,還是準備逃走?

在這樣的糾結中,周末到了。

周六的早晨,唐文遠派了他的司機開着寶馬,早早地在豔陽的樓下等候着了。

豔陽抱着小夏坐進了後排。小夏剛來幾天北京,對這個新環境依舊陌生。她坐在豔陽的懷裏,手裏抱着她喜歡的維尼小豬,好奇而緊張地看着這輛她沒有坐過的新車。她問豔陽:“媽媽,我們幹嗎去呀?”

豔陽回答小夏:“媽媽帶你去看太姥姥和太姥爺。”

“什麽是太姥姥?”小夏問。她是一個玲珑剔透的女孩,比她同齡的孩子要聰明一些。這幾個月豔陽帶着她從英國回到c市,又來到北京。環境的變化的刺激,以及浩浩的誘導,使她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業激起了她的好奇心。現在她就象是一個小小的十萬個為什麽,總是不停地向豔陽提出各種問題。

“媽媽的姥姥就是你的太姥姥。”豔陽回答道。

“什麽是姥姥?”小夏又問。

“就是媽媽的媽媽。”豔陽解釋。

“是外婆嗎?”小夏雀躍地問道。和喬瀾一起呆了三個多月,小夏特別喜歡外婆。她知道那個對她最好最好的人就叫“外婆”。外婆就是媽媽的媽媽。這幾天,小夏沒有見到外婆,她早就在找外婆了。她以為現在媽媽是帶她去看外婆。

豔陽怔住了。姥姥和外婆其實只是南方和北方對媽媽的媽媽的不同的稱呼而已。但是豔陽卻下意識地給這兩個稱呼賦予了不同的定義。

豔陽心中有些忐忑。她在十幾年前見過唐家的兩位老人,對他們仍然有些模糊的印象。這一次和上次不一樣,她不是去做客人的。她不知道見到唐家的老人,他們會不會接受她?而她會不會對他們産生那種天然的親情?

好在還有添力陪同她和小夏前往。添力坐在豔陽的身邊。他看出了豔陽的緊張,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背,似乎在告訴她:一切都會好的。

車開到了後海的一個胡同裏,在一個四合院門口停下。門口早有人在等着了,那人是唐家的勤務人員。豔陽和小夏下了車。添力陪着她們,在勤務員的引領下進了四合院。

這是一套傳統的三進院落的四合院。他們繞過影壁,進了二門,沿着一條甬道走過內院。唐文遠已經在正房門口等着了。進了正房,中間是一個客廳。勤務員招待豔陽他們落座,然後端上茶水。唐文遠對豔陽說:“你姥爺最近身體不太好,一直在**住着。昨天,他才回到家裏。大夫說了,不能讓老爺子太激動。一會兒,你也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

豔陽點頭答應。然後,唐文遠帶着他們進入了東面的那間卧室。

這間卧室,裝備得如同醫院住院部的特護病房。病床上,半靠着一位皓首蒼顏的遲暮老人。老人面目清瘦,雙眼恍惚。豔陽依稀能辨得出唐老爺子的模樣。在病床邊的一張圈椅上,坐着唐老太太。和十幾年前相比,唐老太太的變化不是很大,雖然雪鬓霜鬟,但依然精神矍铄。除了兩位老人之外,房間裏還有兩位照顧唐老爺子的醫護人員。

唐文遠一進門就說道:“爸,媽,豔陽來了。”然後,引着豔陽走到了病床前。

唐老爺子混濁的眼睛霎時有了一線光芒。他偏過頭看向豔陽,顫抖着向豔陽伸出了他虛弱的雙手。豔陽不由自主地走近老人,伸出一只手來,握住了老人的手。老人的皮膚松弛,柔軟、微涼。

“姥爺。”豔陽輕輕地叫了一句。

老人嘴唇蠕動,發出些混沌的聲音。在他身邊的一位醫護人員把耳朵貼近他的嘴唇聽了聽,然後對豔陽說:“唐老說:‘孩子,你回來了。’”

豔陽眼睛有些濕潤,不知該說些什麽。

這時,唐老太太已經從圈椅上站了起來。她走近豔陽,伸出摸了摸小夏的頭,問道:“這是你的女兒嗎?她叫什麽名字?多大了?”

小夏此時站在豔陽身邊,她似乎也感覺到室內的氣氛不同尋常。她用一只小手緊緊拽着豔陽的一只手,另一只手抱着她的維尼小豬,仰着頭緊張地看着豔陽。

“姥姥,”豔陽對唐老太太輕輕地叫了一聲,回答道:“她叫小夏,剛滿兩歲。”然後,豔陽低頭對小夏說:“小夏,這就是太姥姥。叫太姥姥。”

“太姥姥。”小夏怯生生地叫了一聲。

豔陽感覺到唐老爺子抓住她的那只手,明顯地抓緊了。她連忙把小夏拉到了唐老爺子的面前,對小夏說:“叫太姥爺。”

“太姥爺。”小夏小聲叫了一聲。

少頃,唐文遠和添力帶着小夏退出了卧室。房間裏留下了豔陽,唐家兩位老人,還有一位照顧唐老爺子的醫護人員。

唐老爺子有些累了。他靠在床頭閉上了雙眼。唐老太太坐回她的圈椅上。圈椅前有一個小圓桌,上面放着幾本舊時的影集。豔陽在唐老太太的旁邊的一張椅子上坐下。唐老太太問豔陽:“你今年多大了?”

“三十三歲。”豔陽回答。

“秋意去世的時候,才二十三歲。比你現在還年輕十歲。這些影集裏都是她的照片,從她生下來開始。我已經有三十年沒有看過了。人老了,怕傷心。我原來以為,我再也不會翻開這些照片了。可是今天你回來了,姥姥想和你再看看我的秋意……。”

老太太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有些哽咽了。她沒有在豔陽面前稱韓秋意為“你的母親”。在她記憶中的,韓秋意永遠都只是二十三歲的花季年華,而不是一個已經三十三歲的女人的母親。

翻開第一本影集,一張全家福的照片映入眼簾。這張照片拍攝于1951年深秋。照片上面的題詞告訴豔陽:這是韓秋意滿月時的留影。這張照片,一對已經不在年輕的父母,抱着一個嬰兒。讓豔陽聯想到了自己也有一張相同滿月照。唯一不同的是,這張照片上還有一個六、七歲的男孩。但是,照片上父母、嬰兒的表情都是一樣的。被隔斷的歷史,因為同樣的照片被連接上了。而唐老太太也由此開始了她的回憶之旅……

“在秋意之前,我們曾經有過四個孩子。因為是戰争年代,我們到處奔波,最後只留下了一個男孩,就是你的文遠舅舅。文遠剛生下不久,就被我們留在了老鄉家裏。直到解放以後,才把他接到我們的身邊,那時候他已經五歲了。秋意出生的時候,我們生活已經安定下來了。你姥爺那時已經是快四十多歲了,而我也三十多了。秋意是我們最後的孩子。我們想:這麽多年我們冒着炮火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後代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有了女兒,就一定要讓她享受到最好的生活。所以,秋意一出生就成了我們大家的掌上明珠……”

照片記錄了一個女孩子無憂無慮的成長歷史。從照片可以看出,這個女孩子應該是極受父母和兄長的寵愛的。她的每一張照片都是天真爛漫,随性開朗,笑靥如花,沒有半分的愁緒。

在客廳裏,唐文遠和添力在進行另一場對話。

唐文遠問添力:“豔陽從國外回來這幾個月,對國內情況還适應嗎?”

添力微笑着搖搖頭,便把豔陽最近遇到的麻煩告訴了唐文遠。

唐文遠聽後,眉頭皺了起來,無不責備地說道:“豔陽剛回國。她不了解中國國情。可是你已經回國這麽多年了,難道你也不了解情況,怎麽就由着她胡來?你也太寵着她了。”

“要不然怎麽辦?豔陽說:要是p大真買了avan-3,她就立即辭職。反正她對那個過時的設備沒有任何興趣。”添力對唐文遠的責備并不以為然。

“那你就買一臺她喜歡的送給p大好了。這麽點錢,你又不是舀不出來。”唐文遠繼續責備道。唐文遠對添力的态度現在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以前,在他眼裏,添力為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晚輩後進,他對他更多的是欣賞和鼓勵。可是現在因為豔陽的關系,他再看添力,便以豔陽舅舅的眼光,對這個未來的外甥女婿開始求全責備了。

添力對唐文遠的責備沒有反駁。

唐文遠嘆了一口氣,又說道:“看來豔陽還真是秋意的女兒,母女倆脾氣一模一樣。秋意小的時候,就非常任性。她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弄到手。要不然,她就不吃飯,不睡覺,作天作地,直到達到目的。我比她大七歲,家裏所有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只要她喜歡的,我從來不和她争搶。我父親中年得女,對她更是寵上了天。哪怕是她要月亮,我父親都會想辦法給她取回來。只有我母親不得不偶爾舀出嚴母的礀态來管教她一下,但從來也沒有拗得過她。”

說到這裏,唐文遠有些傷感。他繼續說道。“秋意生前,家裏人只有一次違背了她的意願。而就是這一次,就讓我們永遠失去了她。她走了,我們卻一直內疚着,心靈的十字架一直背了三十多年,還要繼續背下去。我記得那一次,你和我談到你和豔陽的兄妹情的時候,你說我沒有兄弟姐妹,不能理解你對豔陽的感情。你只要一想起豔陽因為你受過的苦,就會難受,會心痛。所以你不原諒傷害過豔陽的人。我那時候其實就很想告訴你。沒有人比我更能理解你當時的心情了。你對豔陽還有機會彌補。而我對秋意卻永遠失去了彌補的機會。你不能原諒的是別人,而我不能原諒的卻是我自己……”

卧室內,影集已經翻到了最後一頁,那是一張全家福,拍攝于1973年的春節。照片上唐老先生和唐老太太坐在前排。已經成年的唐文遠站在後排的中間。唐文遠的左邊是一位孕婦,姥姥告訴豔陽,那是唐枚的母親。而唐文遠的右邊就是韓秋意。照片中的韓秋意失去了往日的開朗,天真。看上去有些滄桑和憔悴。

唐老太太說:“這是我們家在文革之後的第一次團圓,也是最後一次團圓。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你姥爺被關進了監獄。我先是被關進了‘牛棚’,後來被發配到東北的一個偏遠農村勞動改造。文遠大學畢業之後,被分配到了西北的一個三線工廠。家裏只剩下了秋意。那個時候她只有十五,六歲,不知道一個人是怎麽過來的。到了六九年,我得到消息,秋意下農村了。一家人天南海北,各自一方。直到1972年,中國的政局發生了變化。你姥爺被從監獄裏放出來。而我也從東北回到了北京。這樣,才有了我們一家在七三年春節時的大團圓。那是我幾年後第一次見到秋意。她看上去和一個農村姑娘沒有什麽兩樣了。頭發枯幹,面色焦黃,沒有一點光澤。她的手心裏布滿了老繭,手臂上是一道道皲裂的口子,還滲着血。臉上、手上、腳上都長着凍瘡。看上去哪裏象一個剛過二十歲的女孩子啊?我和你姥爺看到她那個樣子,背地裏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那時候,上面剛有一個政策:象我們這樣沒有兒女在身邊的幹部家庭,可以申請把一個孩子調到身邊。我和你姥爺商量,要盡快讓秋意回北京……”

作者有話要說:再次謝謝大家的關心。我的身體好多了。希望大家也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