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很好,她完了
大理寺。
江樂被帶着走了一段距離。這裏建設和那些個大宅大戶不同, 基本上都是直來直往,路線好記得很。至少江樂輕松記住了自己現在走的這段路。
差吏在前頭恭敬帶路, 當帶到一個屋子前,替江樂開了門, 朝內說了一聲“永州江決曹到。”
江樂朝裏頭望去。
裏面好幾個人,齊刷刷朝着門口看來。
幾乎全是眼熟的人。
除了主位上那位。
在場有大理寺卿,有刑部尚書,有提刑司提刑使,還剩下一位能坐在主位上的,不是當朝丞相就是皇室中人。
江樂心裏把差吏吊起來錘了一遍。她還以為這個差吏是想要将她帶到周珍、唐元那兒去。哪裏能想到會把她帶這兒來。
不過面上, 她還是挂上笑意,朝着在場幾位都行了禮“永州江樂見過各位大人。”
主位上的人看着年紀并不大,沒有蓄胡須, 在見到江樂行禮後,微微颔首。
旁邊刑部尚書先一步開口“江決曹坐着說吧。我們這兒正商量着這案子要什麽判才好。”
江樂掃了一眼主位上的人,見他沒反應, 這才應下找了邊上的位置坐下。差吏見人進去了, 便關上了門暫時離開了。
在場幾位讨論的聲音并不響,大多用語婉轉, 發表着自己的看法。
“齊敏年紀尚小, 必然是有人在背後指點才會懂如此下毒。”
“有理,雖說他年少聰慧, 可再聰慧也不至于生而知之。”
Advertisement
“不過他非常守得住嘴, 恐怕不會輕易透露身後之人。”
“齊敏吿齊海為官不廉, 教子無方,此事需要另外尋人查證才好。”
“唉,這才六歲。”
主位上的那位一直都沒開口,也沒插入他們讨論的話題。
江樂眼觀鼻,鼻觀口,在底下裝作自己什麽都沒聽到,什麽都不知道。
可主位上那人卻沒有饒過她,在幾位大人喝茶休憩間隙詢問“江決曹如何看”
江樂擡起頭,扯起一個笑臉“在下只是擅長驗屍,其他方面遠不及在座各位大人的。”
“無礙,随意說說就是。”他語氣平和,雙目平視着江樂。
大理寺卿這會兒幫江樂說了一句,略帶調侃“陛下,江決曹年紀尚小,回頭口無遮攔惹了你生氣,你可別氣。”
江樂“”
竟然是皇帝,果然是皇帝。
皇帝輕笑一聲“這些日子在我耳邊誇贊江決曹的人不少,我不過是想聽一兩句看法,有什麽可以生氣的。”
江樂心裏一淩,面上不顯“他人謬贊。”
她頓了頓,還是沒打算得罪這九五之尊“毒物培養一事,恐是有人教導,具體是誰還要再去查證。只是這個查證困難,恐怕在将人帶到京城審案子時就已經打草驚蛇。”
這一點所有人都認同。
“齊大人一事我并不知情,這要勞煩諸位大人再查證才可以。如若真有過錯,依法治罪便是。只是禍不該及人妻子”
刑部尚書聽到這裏提了一句“知情不報,也是有罪。”
江樂點頭“有理。”這是當朝律法,她也就只能随口一提,能免一點旁人刑法就免一點罷了。
皇帝聽着江樂的話“繼續說。”
江樂繼續開口“齊敏年僅六歲,按我朝律法,該是免除死罪。只是他今後恐怕無法再過上正常日子殺過了人的人,和沒殺過人的人終究是不同的。”
不僅是殺過人這一點,還有便是他自己還無法養活自己。
齊海一死,他這一家靠着齊興撐不起,齊敏又會被全家唾棄。
其實說來說去,她不過就是将剛才幾位大人說的觀點總結了一下。如今皇帝在場,終究是要他下判決的。
皇帝聽到這裏,也知道江樂不敢不說,也不敢多說。不說則是不敬,說了又怕有才被看對了眼。他心下覺得有些好笑,便不把注意力放在江樂身上。
他和提刑司那位大人說道“齊海一事,朕另外派人在查。一案歸一案,齊敏殺父案,明面上該怎麽判便怎麽判。”
頓了頓,他繼續說“六歲稚兒确實可逃脫死罪,背後或還有指使之人。但天下之人若都如此想法,隔日便會有一出接一出稚兒弑父慘案。誰還遵孝道,守孝道這法律終究是護着七歲以下孩童,還是給他們一個殺人無罪的借口”
在場的幾位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
人心難測,不是全天下的孩童都如齊敏這般。無知,便容易被利用。
“案件再審,判詞慎言。”皇帝最終給了這個決定,“終究是弑父行為,需以儆效尤。”
幾人私下裏對視了一眼,紛紛應聲“是。”
皇帝極為講究孝道,平日裏對太後的上心程度就可以看出。在場幾位心中都有了數。齊敏這一回是活不下去的。
當是死罪。
江樂抿着唇,雙手不經意握拳抓緊。
皇帝說得話,她一時間竟是無法反駁。
她随意一想,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民間識字之人都少,若是有這麽一個典例在,保不準家裏頭疾病在身,拖累全家的祖輩就要被稚兒們殺死。偏生稚兒無辜,還無法判罪。
案歸案,國歸國。
可是,不甘啊。
齊敏這孩子沒有能決定自己的出生,憑什麽就要對此搭上一生
她看向這位還尚年輕的帝王,眸內帶着強烈的情緒“若陛下身為齊敏,該如何做”
皇帝輕挑眉毛“我不會是齊敏。”
江樂比皇帝還要年輕,她那一身不服的氣,挺直的卻很少外顯的傲骨在這一刻展現分明。
“你認為他沒錯麽”皇帝看着江樂。
江樂目光沒有移動,堅定肅然“他有錯,他錯在該殺人。哪怕齊海罪惡滔天,齊敏都沒有殺人的資格。這和是不是講孝沒有關系。”
皇帝這才笑起來“江決曹的想法很有趣。那在最終判決上,江決曹與朕的看法是一致的。”
“不。”江樂搖頭,“在下鬥膽,提出一個建議。”
皇帝“你說。”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饒有興趣想知道江樂接下去會說什麽。
江樂講出口了“開設少管所。專用于教養齊敏這類七歲以下有罪稚兒。”
皇帝微微颔首“有趣。”
他順着江樂的話講下去“天下識字人尚少,誰來負責教養糧食誰來供給衣物住所的錢從哪裏來百姓若是養不活孩童,讓孩子為非作歹,最後送到你所謂的少管所,你該如何處理我天下州府十六,縣城鄉村無數,要多少少管所孩童長大又去往何處這天下無罪稚兒饑餓者數不勝數,憑什麽要給罪兒好生教養”
念頭是一出,做事卻是另一出。
“這想法頗有趣味,只是不妥處太多。江決曹到底年紀尚輕。”皇帝對江樂給了這麽一句判語,“不過驗屍上有大才,改日若能出書,朕必幫你普及天下。”
前頭對江樂的評判,讓在場的幾個官員都覺得江決曹恐怕是沒有機會來京城為官了,可等後頭的話一出,幾個人內心的想法又變動起來,覺得陛下似乎都江樂今後很是期待。
而江樂“我字都寫不好,還出書呢”
衆人“”
皇帝“”
江樂被皇帝這麽一番話說了後,冷靜了下來,也知道年代不同,少管所這一事也要看大環境。
她站起身來朝着皇帝行禮“江長樂今日受教。日後若是在少管所上有所想法,必然加以完善,直致有朝一日能被陛下承認。”
皇帝抿了口茶,随後放下茶杯,頗有點頭疼“前有晉戈日日煩朕,現下又多出了個你。”
晉戈是誰來着
旁邊提刑使打岔“丞相居養院一事着實是為民着想。”
江樂恍然,晉戈是當朝丞相董旭的字。
這一個打岔,一群人愣是變了話題,将這對話牽扯到了居養院一事上去。衆人不再說案子,竟是把江樂晾在了那兒。
江樂站在那兒,思考着自己要不要坐下。
就在幾人讨論,她傻站着的狀況下,原本關上的門被撞擊開。
屋內所有人都朝着門口看去。
門口的人一臉憨傻朝內張望着,等看到了江樂,當下就露出了一個大大的傻笑“江,樂樂”
江樂“”
你才樂樂你全家都是樂樂
江樂已經不敢去看身邊幾個人的表情了。她也顧不上禮節問題,将人擋住往外帶“打擾,我家侍衛是個傻子,腦有點問題。”
外頭遙遠傳來大理寺差吏慌亂的聲音“人呢”
唐元“飛飛”
說罷,江樂便感到了眼前一晃,身體一輕。
江樂“”
很好,她完了。
他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