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顧淑妃

顧顏華。

靜國的顏華公主在國破家亡之後,因絕色傾城的容貌被新帝納入後宮,冊封為淑妃。得聖寵多年而不衰,享盡一切榮華富貴,後宮之中的地位僅屈居皇後之下,不知讓多少人羨慕,同時也讓諸多懷念故國的人罵她是“寧願承歡于仇人身下也不思複興家國的賤人”。

顧淑妃的冊封典禮,是顧顏昭見這位姐姐的最後一面。

時隔三年再相見,已是不同的身份,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盡管多年來姐妹情分淡薄,但如今前朝皇室族人凋零,恐怕彼此已是世上唯一的親人。

崔若錦垂下目光,拿起茶杯,茶水微涼,入口毫無滋味可言。

身為妃嫔居然在皇後娘娘的壽宴上姍姍來遲,皇後娘娘卻沒有計較她的失禮,笑吟吟的接過禮物,又拉着顧淑妃的手說了一會兒話,才讓她下去坐着,看上去關系十分的好。

杜夫人起身,和顧淑妃低語幾句,兩人随即走到一邊說話。

不用去聽,崔若錦也知道她們所談論的必定和顧顏昭身亡的事情有關,她只需要好好的坐在原地,靜觀兩人的神色變化,便能知道顧顏華對于親妹妹身亡一事的态度——就算顧顏華再懂的藏匿心思,也瞞不過親人的一雙眼,總能瞧出些端倪的。

“借着皇後娘娘生辰宴席,方才能進宮拜見淑妃娘娘,還請娘娘見諒。”杜夫人的語氣略顯生硬,礙于對方身份才在表情上顯露出幾分無奈與傷悲。

“宣德侯夫人找本宮有什麽事情嗎?”顧淑妃态度冷漠,心思都放在整理無名指的甲套上。

杜夫人掃眼那只鑲嵌着珍貴藍色寶石的甲套,語氣柔和了一些,“顏昭縣主嫁入宣德侯府多年,本是一家其樂融融,誰料……天妒紅顏,郡主這麽年輕就……”

顧淑妃毫不客氣的打斷宣德侯夫人的話,“這件事您不是早已修書一封送給本宮知曉了?今日乃是皇後娘娘壽辰,提起這件事情不覺得晦氣嗎?”

杜夫人一怔,她特意表現的讓顧淑妃以為她這個做婆婆尚念及一些婆媳之情,誰料到顧淑妃壓根就不在意親妹妹去世的事情,神情之中更沒有一絲哀傷之色。

“對不起,淑妃娘娘,是妾身失禮了。”杜夫人讪笑道。

“以後記着點分寸便好。”顧淑妃丢下一句話,随即返回宴席,冷漠高傲的神态讓周圍夫人們和宮女都緊張起來,說話都斟酌再三,生怕惹了這位皇後面前的紅人不高興。

Advertisement

崔若錦繼續喝那被冷掉的茶水。

“若錦啊?”皇後娘娘柔聲喚道,滿臉是對侄女的寵愛之色。

“皇後娘娘。”崔若錦放下茶杯,趕緊起身行禮。

崔夫人看眼她,依然笑意吟吟的望着崔皇後。

“過來,讓姑姑好好看看你。”崔皇後将崔若錦招到近前,輕輕的拉起手,眸子裏映着那張青春美麗的臉龐,“真是瘦了一大圈,上次的傷好些了嗎?本宮叫來太醫再給你看看吧。”

“謝皇後娘娘關心,若錦已無大礙了。”崔若錦裝作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遮掩臉上的嫌惡表情。

如今的皇後娘娘,從前的大将軍夫人。她清楚的記得靜國滅亡那一日,崔氏踏進皇宮時耀武揚威的嘴臉,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不知讓多少顧氏女子慘遭蹂躏踐踏,如若她不是杜赫舟的大兒媳,恐怕難以活過那天。

崔皇後沒有覺察到侄女的異常,又說道:“嫂子,不知道若錦和宣德侯長子的婚事,操辦的如何了?”

“杜家大少奶奶才去世沒多久,現在就大張旗鼓的操辦多少有些不合适。”崔夫人對答如流,看樣子早有準備,“而且我也想再看看杜家大少爺的人品如何,畢竟我只有若錦這麽一個親生女兒。”

崔皇後掩嘴笑起來,“宣德侯長子的人品是信得過的。”

為了榮華富貴,毒害結發多年的妻子,這樣的品性也叫好。崔若錦在心底冷笑。

看眼周圍的人,崔皇後靠近崔夫人一些,壓低聲音道:“杜家這門親事早點定下為妙,帝都裏不知道多少門閥貴胄想和杜家結姻親。有了杜家這一脈的助力,才能萬無一失的保證君衍将來登基。”

崔夫人臉色一沉,草草的應道:“我會盡快辦妥。”

崔皇後對于這樣的回複并不感到滿意,拍了拍崔若錦的手,又對崔夫人說:“總要有一個确切的日子,才好讓本宮放心。不如這樣吧,一個月為期限,希望下個月,本宮就能知道成親的日子定在哪一天。”

崔夫人的掌心覆上皇後與女兒相握在一起的手,“好,我一定會操辦的讓皇後娘娘滿意。”

崔若錦擡眼掃眼皇後和崔夫人,杜家竟然有這麽大的重要性,這是一直被困在杜家內院的她不知曉的。

現在不是想應對之策的時候,崔若錦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旁邊的兩個女人身上,此時皇後娘娘已經将話題轉開。

“對了,再過半個月鄭國的使團就要到達帝都了。嫂子,你還記得小妩妹妹嗎?這次鄭國皇帝陛下特許她跟随使團回到故土呢。這麽多年沒見,我們三個好姐妹可要聚一聚。”皇後笑着說,端莊文雅的模樣盡顯一國之母的風範,“還有若錦,記得你小的時候,和小妩的女兒玩的可好了,這次她也跟着回來了。”

“不知鄭國使團來訪時所為何事?”崔夫人好奇的問道。

“能有什麽事兒呢?還不是兩國之間互相表示一下同盟關系。嫂子,那些政事咱們不必關心,重要的是安排好了小妩,本宮就請嫂子進宮。”

“好……”

“皇後娘娘。”顧淑妃扶着額頭,臉色有幾分難看,“臣妾忽然覺得頭暈不舒服,可否讓臣妾先行告退?”

崔皇後瞧眼兩旁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的妃嫔,美豔的臉上依然是溫和的笑容,“既然妹妹不舒服,那就趕緊回寝宮歇息吧,本宮會替你喊太醫過去的。”

“謝皇後娘娘,臣妾告退。”顧淑妃微微屈膝行禮,擡頭時感覺到一絲微妙的目光緊緊的落在自己的身上,随即稍稍轉頭望過去,對上一雙陌生的卻又讓她感覺到莫名熟悉的眸子。

崔若錦颔首,當做是行了禮。

顧淑妃上下打量她兩眼,礙于現在“不舒服”已經不能在此地多待片刻,只是記住了樣貌,便在貼身宮女的攙扶下匆匆離開。

崔夫人望着顧淑妃離去的背影,冷聲對皇後說道:“不過小小的妃子,居然三番五次的不給娘娘您面子。娘娘,您再如何宅心仁厚,也不該長留這前朝餘孽在後宮中迷惑聖上。”

“謝嫂子提醒,本宮自有分寸。”說完,崔皇後親自為崔夫人斟酒,“祝願嫂子早日得到好女婿。”

崔夫人有些受寵若驚,雙手捧起酒杯,一幹而盡。

用過晚膳,看了會兒煙火,皇後娘娘的壽宴也就結束了。目送皇後娘娘離去後,在場的外命婦和小姐們也都在內侍宮人的引路下,返回宮門處,乘馬車回府。

避開杜夫人坐上馬車,崔夫人如同來時一樣,不說一句話,不看崔若錦一眼。

馬車快速的在寬闊的街道上奔馳,夜幕已經降臨,大多數的攤販都收拾回去了,唯有酒館青樓尚熱鬧沸騰,五光十色的燈籠照亮了灰暗的街道,為夜增添了幾分生氣。

崔若錦望着在薄薄的簾子上不停變幻跳躍的光線,今日進宮一趟還算有些收獲,她撫摸着袖子。思緒飄向記憶的深處。

“哎呀,大少爺你不能再喝了!”隐約的喧鬧聲中忽地響起一聲清晰的叫喚,瞬時吸引了崔若錦的注意力,她認得這個聲音。

崔夫人閉着眼睛,似乎是今天有些累了,在閉目養神。

崔若錦壯着膽子掀開車簾一角,尋聲望去,只見一家酒樓的門口,一名小厮正苦苦的勸說着身邊錦衣玉冠的公子爺,那公子已經喝得醉醺醺,在燈火的照映下,俊秀的臉龐呈現出橙紅色。

“滾,本少爺喝酒與你何幹!”公子粗魯的推開小厮。

小厮差一點摔倒在地上,仍不死心的繼續拽住公子的衣袖,“您真的不能再喝了,夫人看見是要怪罪的!”

馬車漸漸走遠,公子的身影也變得模糊。

崔若錦放下簾子,低下頭,猛的揪緊衣袖。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張臉龐。

杜宣別。

半個月不見,至少在人前看來,風度絕佳的翩翩公子,為何會失魂落魄到需要借酒消愁的地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