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林黛玉(15)
昨日下了雨,第二日氣候甚是舒爽,在府中早早用過了早膳,林如海神情有些疲憊,林宣汐說道:“爹爹不如睡個回籠覺,攢好了精神,晚上好放水燈。”
難得休息的時候,賈敏一開始也是勸說林如海多休息,只是林如海不想掃了兒女的興致。
“不礙事的。”林如海說道。
“爹爹去睡覺。”平哥兒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林如海,“不要爹爹累着了。”
林如海的心一片柔軟,也是真心疼愛林宣汐,有了兒子,到底底氣也足一些。幾番的勸說下,終于讓林如海應承了先歇下。
“今個兒既然是中元節,索性便在外面吃了,等到中午的時候,定好了位置,再讓車夫拉你過去。”賈敏說道。
“好啊好啊。”平哥兒拍着手,笑得開心。
“便聽夫人所言。”林如海微微颔首。
既然是過節,之前又是千裏迢迢從揚州過來的,今日裏賈敏給府中的衆人都加了半個月的工錢,知道了這個消息,下人的臉上揚起了笑容。林如海送着幾人出門之後,便回到了房間中歇息,聖上不在京中,他反而更加束手束腳,雖然欣賞北靜王,只是北靜王着實和他太過于走得近了些,讓林如海有些為難。也幸好老北靜王祖上是跟着聖祖打天下,頗得信任,不然林如海更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樣一想,林如海也确實覺得越發疲憊,換下了衣衫,便睡下了。
女眷同着平哥兒,坐着馬車,剛下過雨的微風撩動了簾布,讓人心曠神怡,覺得舒爽。東城門處是最熱鬧的,昨夜裏的雨催生的小商販如同雨後春筍,都冒了出來。今日裏是過節的緣故,不急着逛街,反而先去了酒樓,預定好了雅座,方才離開。若是平日裏出門,還要蒙着面紗,今日裏既然是中元節,在街上的少女便少有蒙紗的了,偶爾見着的,都是約摸豆蔻或者是及笄年紀的少女。賈敏在出門前給林宣汐紮了雙髻,只用發帶繞着發髻,身上也配着嫩黃色的衣裳,更顯得年歲小了。
賈敏說道:“若是你再長高些,便不可這樣了。”
“能歡快一年是一年。”林宣汐說道,這樣的時代,身邊又有牽挂,怎可能做出驚世駭俗的事件來。前幾世林宣汐若是嫁人,都是一人一世一雙人,這輩子卻不指望如此,只求做個當家的主母,當家男人是個守規矩的,不會做出寵妾滅妻的醜事,底下的小妾不犯到自己頭上便是,林宣汐從心底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有沒有嫡子也沒關系,無非是抱養一個便是了。
“姐姐今日裏的裝扮不一樣。”平哥兒說道。
“怎麽不一樣?”林宣汐逗着平哥兒說話。
“說不上來。”平哥兒說道,“就是感覺不一樣。”
一路上賈敏說話并不多,雪雁後來哄着平哥兒說話,平哥兒也不纏着林宣汐了,林宣汐便和賈敏說起了話來。上午逛了一圈,買了不少物件,賈敏除了給自個兒定了一直發簪,給林宣汐定了一套頭面,甚至給林如海也選了塊象牙雕的筆洗,雕刻着的仕女圖,一個手挽薄紗迎風而立,一個拿着掃帚垂首掃地,分明是一對主仆。雕琢的細致,似乎可以感受到這仕女圖中兩女的心情。原本賈敏是個平哥兒選了璎珞的,只是他不喜歡身上墜着物件,賈敏見着也平平,等到快過年的時候款式會更新,也就罷了。
Advertisement
京中和揚州城裏不同的則是,多了很多西洋的店面,這一點也是讓林宣汐啧啧稱奇的,雖說《紅樓夢》是取自清朝的背景,只是那時候中國閉關鎖國,禁海,這點不大相同。林宣汐還記得賈寶玉那裏有塊兒等人高的鏡子,光可鑒人,也是從西洋運來的,十分難得。
之前在揚州城裏,平哥兒哪裏得見這些?例如萬花筒,每次轉一個方向裏面的圖案便不相同,西洋的玩意把平哥兒迷得不得了。在外挑選了不少小玩意,做得細致有趣,價格也倒還不錯。應蓮是自此一塊兒出來資歷最淺的,這會兒平哥兒的玩具全讓她拎着了。
最後平哥兒賴在了賣蝈蝈的籠子面前不肯走,“娘要這個。”
耳邊是蛐蛐翅膀摩擦産生的聒噪聲,一大堆的蟲子,在耳邊叫的人生疼。賈敏不喜蟲子,曾經在榮國府,不少游手好閑的子弟,喜歡鬥蟲,讓她對着并無好感。
“今兒買了這麽多東西,蟲子吵得慌。”賈敏說道。
“我就要嘛。”平哥兒耍賴,說道:“最後一件。”
“剛剛那小青蛙,你也說是最後一件。”林宣汐笑着說道。
“剛剛……剛剛不算數,”平哥兒漲紅了臉,“真的是最後一件了。我喜歡這蟲兒。我發誓。”
買蛐蛐的老者此時更是說這蛐蛐的難得,勸說他們買下。
還是林宣汐開口,“多少錢一個。”賈敏看了林宣汐一眼,最終沒有反對。一年之中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三個節日頗為看重,既然平哥兒保證了是最後一件,也不像掃了他的興致。
平哥兒得了蟲兒,喜笑顏開,把籠子湊到了耳邊,似乎想要聽個痛快。
“你是寵他。”賈敏看着林宣汐。
“我知道娘不喜,只是有時候平哥兒執拗得緊,今日裏又是難得過節,随了他去,蟲兒也活不長久的。”林宣汐說道。
“橫豎都是你說的有道理。”賈敏說道。
等到要進酒樓的時候,正巧見着自家寶藍色的馬車停在酒樓的門口,“林大人已經上了二樓雅座。夫人還有什麽吩咐沒有?”見着賈敏一行人,馬車夫駕着車上前詢問道。
“把這些玩意兒都送回去。”林宣汐對着英蓮努努嘴,适宜英蓮把東西放上了馬車。
平哥兒還想攥着小蟲子,一雙手背在身後,林宣汐單手伸在他面前,“是不是你還忘了什麽?”
平哥兒頭搖得像是撥浪鼓一般,“齊全了,姐姐你什麽都沒有忘。剛剛英蓮已經全部把平哥兒的玩具都放上馬車了。”
脆生生的聲音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說話一般正經,可惜他身後蛐蛐的叫聲出賣了他。
“可是我聽着聲了。”林宣汐語笑盈盈,“拿出來吧。”
平哥兒小嘴撅起,“可不可以不要……”
“不可以。”林宣汐說道,“先捎回去,以後還有的是機會玩,爹爹沒有休息好,說不定頭疼,你這蟲兒要是鬧着爹爹了,晚上怎麽放水燈?”
平哥兒終于把手中的蟲籠叫了出來,讓英蓮送上去他還不肯,非要親自上馬車安置好了蛐蛐。馬車駛動的時候,還念念不舍看着,那樣子又是讓人生笑。
等到了午膳的時候,九方樓賓客滿堂,“幾位是否樓上的雅座已經滿了,只有大廳……”見着林家人非富即貴,小二招待得更為用心。
“我們定了丁香苑。”賈敏開口說道。
“這邊請。”小兒躬身引着一行人上了樓。
到了丁香苑,微微敞開的門扉,可見着林如海臨窗而立,今日裏一身湖藍色的直綴,用儒巾束着長發,歲月在他的眼角留下淺淡的痕跡,卻依然如同芝蘭玉樹一般,不愧曾經是讓萬人攢頭而動去看游街的探花郎。“剛剛便瞧着你們了,在底下耽擱什麽?說了那麽久。”
林宣汐走到了林如海的身邊,從他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大門的情景。
“姐姐把我買的蟲兒放回了車子上。”平哥兒說道。“免得蟲子吵到爹爹,爹爹不舒服,晚上就沒法放水燈了。”
“你們幾個丫頭也別站着,那裏有個小桌子,等會你們一塊兒吃吧,不用伺候着。”
英蓮和雪雁見着流觞曲水點頭,也點點頭,表情帶着些雀躍。
賓客滿堂,九方樓上菜難免要比往日裏慢一些,林家人近期一直忙碌,此時聚在一塊兒,心情皆是舒暢。
下午的時候,林如海說道:“我聽說京城裏有一棟茶樓,十年前忽然冒了頭,百般的花樣讓人嗔目結舌,是處風雅所在。因為天氣炎熱,也不曾和其他人前往,不若下午的時候我們過去坐坐,平哥兒的性子皮,之後也需要精心下來,才能做好學問。”
“爹爹,我還小呢。”平哥兒朗聲說道,這話又是逗得人發笑。
“是是,你年紀還小。”賈敏說道,“夫君這個主意好。”三年前是同林宣汐親自去過的,知道那裏是高朋滿座,今日裏又是節日,恐怕去了并不會有座位,此時卻不想掃了林如海的興致。
林如海彎腰抱起了平哥兒,“雖然你年紀小,但是要早早立志。”
“我也要做探花郎。”平哥兒說道。
“武無第一,文無第二。”林如海說道,“既然平哥兒有這個志氣,為什麽不想做狀元郎。”
“因為我想做爹爹。”平哥兒說道,“爹爹最好。爹爹是探花,我也要做探花。”
這也是林宣汐教導得成果了,讓平哥兒對父母有濡慕和向往之情,讓林如海做平哥兒的榜樣。讓他作為平哥兒今後行事的标準,現在平哥兒尚小,只是在他心中種下種子,早晚有一天破土而出生成蒼天大樹。
林如海一連說出三個好字。抱着平哥兒出了門。
距離那棟茶樓也并不遠,剛吃過飯,便是走了過去,到了門口,聽着古琴铮铮。林如海頓下腳步細細感受,林宣汐這輩子不曾碰過古琴上輩子卻是有的,感受操琴者的情緒,同上一次相比,此次操琴者無論是技藝還是琴心,都要比上一個出色得多。
琴聲結束之後,滿堂地叫好聲,林如海笑着說道:“進去看看。”
大廳裏黑壓壓一片人,卻難得剛剛練琴的時候并無聲響,此時臺上的操琴者正拱手行了拜禮,行禮之後并不下臺,反而坐在了臺上的雅座上。林宣汐猜想,今日裏恐怕還有後續。
“只有大廳裏有一桌客人剛走,幾位是否入座?”身穿天青色的雙繞曲裾,容貌美好姿态娴雅的少女,上前問道。這家茶樓裏用的都是清麗的少女,皆通文墨,也是這家茶樓不同于其他所在。
林如海有些猶豫,如果是他一個人,便是大廳也無妨,這是還帶着女眷。便低聲問道:“并無雅座了?”
“若是平日,可能還有一二空餘。”少女說道,“今日裏中元節,輪着節日的時候,茶樓裏總是格外熱鬧,茶樓裏請了老師傅,會來點評。所以對學子,是難得學習的日子。”
正好此時登臺了一顫顫巍巍的老者,已有少女聲音清亮唱諾老者的身份,是琴心老人。林宣汐對這個名字沒有印象,林如海同賈敏的神情一呆,顯然十分吃驚。大廳裏的衆人也壓低了聲音交頭接耳,一時間竟是嗡嗡的聲音。老者上臺落座之後,輕撥琴弦,大廳中的衆人方停止了一輪,老者開口,此番點評剛剛操琴者的技巧和琴心。
林如海正猶豫的時候,賈敏看到林如海意動,想勸說在大廳裏落座也是一般,林宣汐雖然對琴心老人的來歷好奇,此時也只能壓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回首看了木質樓梯,便見着了北靜王水溶噠噠噠從臺階上下來,見着林宣汐了,臉上帶着柔和的微笑,同時對她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水溶剛剛在雅座中看到了林如海等人,便毫不猶豫地下樓,此時見着林宣汐的打扮,雖然嬌俏可愛,也似乎太小了一點,這樣一想表情又有些奇怪,腳下的步子卻越發快了。
林宣汐拉了拉林如的衣袖,“爹爹,是北靜王。”然後說道,“他是便裝,剛剛對我比劃了噤聲呢。”
“林大人,晚生有禮了。”北靜王淺笑着行禮,今日裏的水溶煙灰色的長儒,不若之前的華貴,多了分學子的意氣風發。
“擔當不得。”林如海連連說道。
“今日裏,喚我水溶便是。”水溶說道,“若是驚動了滿堂地賓客,也就聽不到琴心老人的琴音了。”林宣汐所不知道的便是,這位琴心老人他有一個原則,不給皇室中人彈奏。若是此時林如海叫破了北靜王的身份,廳中的人跪了一地,琴心老人便會拂袖而去。
“林大人不如同我上樓一聚,這裏的碧螺春用的是春日裏桃花蕊上的露水,別有一般滋味。”水溶的笑容越發溫和。
林如海等人上了樓,正好琴心老人微閉雙眼,一曲廣陵散從指尖流淌,宛若人見着的是嵇康喝酒于山水間奏琴。林宣汐托着腮,一時有些癡了,聽了琴心老人的曲子,雙手虛空搭起,放佛是在彈奏古琴一般。
“令愛也會古琴?”水溶等到琴心老人離開,所有人從剛剛美妙的琴聲中清醒過來的時候,對林如海說道。
林宣汐表情一愣,低聲說道:“只是剛剛聽到琴心老人一曲,心中有些豔羨,我性子驽鈍,并不會古琴。”
水溶見着林宣汐這番說辭,恨不得立即他教他彈琴。
“說起來,王爺能否為我解惑,這位琴心老人是什麽來歷。”
“林大人是天下讀書人的表率,我自稱林大人的學生,又年長林師妹你幾歲,不若喚我師兄吧。”水溶說道。
林宣汐看了看林如海,最終輕聲喊道:“師兄。”
水溶從善如流應了一聲,便給林宣汐解說了琴心老人的來歷。
無論是賈敏還是林如海,都沒有想到水溶竟是瞧上了林宣汐,畢竟之前水溶見着林宣汐的時候,女兒不過是七歲,還是一團孩子氣,現在也是如此。此時見着兩人說這話,水溶表情也是歡快,只當是水溶與林宣汐投緣了。
琴心老者離開了之後,接着又有櫻紅色漸變色衣裳,托着水袖的女子上場,北靜王雅座的視野極好,可以看得到上臺女子裝扮精致,烏黑的發髻盤成飛仙髻,金色的鏈子串着葉子裝飾發髻。更有人上臺放置了白色的屏風還有一方長桌,上有硯臺。
林宣汐記得,這裏應當是沒有歌舞的。若是歌舞,又為何會有屏風以及硯臺。
水溶開口與衆人解惑,“不僅僅是跳舞,每逢佳節,才會有這樣的節目,每每看到都會驚嘆。若是我說破了就沒有意思了,還請師父師娘慢慢體會。”
話音剛落,此時鼓聲響起,帶着西北粗犷味道的鼓聲,上臺舞蹈的女子身姿纖細,宛若江南少女。長長的水袖擊出,點在了硯臺上,随着舞蹈的動作,白色的屏風上盛開了一朵梅花。
“梅花。”廳堂裏不知道是哪個書生喊了一嗓子,接着衆人是善意的微笑。
雅座中的林家人看着也是稱奇,随着女子的動作,這畫竟是有些眼熟,水溶臉上帶着笑,“林師妹莫不是覺得這幅畫眼熟?”
分明是自個兒的畫!林宣汐眼中有些震驚,回首去看賈敏,母親并沒有認出來這畫是林宣汐所做,只是神似而骨不似,時間久遠,賈敏已然不記得了。
這幅畫畫完了之後,鼓聲戛然而止,衆人又是止不住的叫好聲,此時臺上的少女蹲了福禮之後,便離開了。
“這幅畫,便是三年前客人留下的墨寶,寒梅圖。”此時一青衫儒巾男子走出,其貌軒然,玉樹臨風,手中一柄折扇,原本儒雅的氣質多了幾份寫意的風流。“今日裏也曾有幸邀請到了這幅畫的畫者,賈公子。”對着二樓中間偏右的雅座一伸手。
衆人又是歡呼聲。
男子折扇輕輕拍打手心,已有丫鬟送上了那副寒梅圖,“還請賈公子,臺上一敘。”
賈敏此時已經認出來了這幅畫的來由,若是沒有水溶在場,恐怕此時就會說了。
水溶說道:“都說這幅畫的畫者是榮國府的賈公子,寶玉是也,學生卻知道并不是。”
此時賈寶玉已經上了臺上,那青衫男子說了什麽,林宣汐渾然沒有聽到,只是注意水溶一張一合的口。
林如海皺了皺眉頭,“水……為何會有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