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040
齊妃這抱養兩個字一出來,太後的臉色就不大好看了。
當初她生下老四沒多久,老四就被送到了孝懿皇後身邊。先帝爺那會兒跟她說的,就是老四是抱養給孝懿皇後的。生母還是她,但老四要給孝懿皇後養着。
那時候,太後為了避嫌,為了不給老四添麻煩,也為了不讓孝懿皇後心生不快,她就從未去看過老四,真正把老四給了孝懿皇後,就像沒生過這個孩子似的。
太後只是個嫔位,也鬥不過孝懿皇後的。再往後,有了六阿哥,結果六阿哥卻沒能熬住,還是有了老十四後,才撫慰了她為了孩子很是被折磨的千瘡百孔的心。
孝懿皇後去世後,老四也大了,太後習慣了一心都放在老十四的身上,對這個長大了的兒子總是心裏有點別扭,想對他好,卻又因為他總會想起自己那段受制于人的歲月。
老四的性子又是那個樣子的,板着個臉,不愛和她親近,同活潑的老十四比起來,太後肯定是偏心小兒子的。
母子倆別扭了幾十年,也就是現下登基後,太後同胤禛的關系才稍稍緩和些。
齊妃又提起抱養兩個字,這不是紮了太後的心麽?
太後臉色不好,胤禛聽到這兩個字,也跟着冷了眉眼。
齊妃是顧着自己嘴巴上痛快了,卻忘了太後的忌諱。
這會兒話已出口了,瞧見太後不愉的臉色,她心裏一陣陣後悔,一時想要補救,竟想不到說什麽來挽回場面。
本來屋裏就安靜得很,齊妃這一開口,就更沒人說話了。
都知道太後的忌諱,眼瞧着太後皇上正不高興呢,誰敢接茬呢。
底下的福晉夫人們不敢随便開口。皇後熹妃等人就更不會開口了。皇後因着二阿哥三阿哥在前朝立太子的事上最出風頭心裏正不高興的,沒想到齊妃剛出來就又壞在嘴上了。
她心裏暗笑,巴不得齊妃出醜,再鬧些笑話出來,好叫太後皇上更厭煩她些,怎麽可能還會去為齊妃解圍呢?
要不是她得端着皇後賢良淑德的架子,她指定要對齊妃冷嘲熱諷幾句的,煽風點火的,指不定齊妃就又要被禁足了呢?
熹妃的四阿哥年紀雖然小一些,但得了先帝爺的看重,還曾在宮中跟着先帝爺身邊教養過一段時日,這是難得的體面和尊榮,要知道,當初能在先帝爺跟前得那般教導的,也就是廢太子了。
熹妃想起這個事,心裏頭就止不住的火熱,她不得寵,在皇上跟前從來不是以寵立足的,她模樣也自然不是難看的,可和齊妃皇貴妃比起來,終究還是差些的。
能在李氏漸漸失寵,皇貴妃進府前有了這麽個阿哥傍身,熹妃覺得自己運氣好極了。
四阿哥又偏偏入了先帝爺的眼,熹妃覺着老天還是眷顧她的。
雖然她只有這麽一個兒子,但若能就此壓過齊妃的二阿哥三阿哥,那太子之位,豈不是就有希望了麽?
皇後露出的意思,是烏拉那拉氏想要和她的四阿哥接親,若能與皇後聯手,那自然勝算更多了。
但熹妃還有些猶豫,沒有立刻答應皇後,也沒有回絕皇後。四阿哥大婚還有兩三年,還可以再看看。說不定會有比烏拉那拉家的姑娘更好的人選呢?
熹妃這會兒,可就巴不得齊妃出點什麽錯了。額娘出錯,連累兒子,那才是皆大歡喜。只是她記着先前的事,有些謹慎,不再跟着齊妃起哄,打定了主意不做聲。
跟着裕嫔學,當了一回木頭人。
倒是懋嫔,瞧見一屋子人都噤若寒蟬不說話,太後皇上臉色都不好,她就溫聲開了口:“嫔妾也去過翊坤宮瞧過幾回六阿哥和四格格。與年嫔說話時,總免不了提及六阿哥和四格格的生母。皇貴妃慈和,宮中念及她的人不少。但在六阿哥和四格格跟前提起來,也總免不了說上一句這是孩子們的額娘。”
“況且,小孩子咿呀學語,最開始的便是叫阿瑪額娘的。嫔妾養過兩個孩子,倒也不是都教過。三公主小的時候,嫔妾還沒教,三公主就跟着大公主會喊阿瑪額娘了。想來小孩子學人便是這樣的。嫔妾在翊坤宮的時候,倒是沒見年嫔如此,六阿哥和四格格都喊着姨母姨姨的。怕是這會兒高興了,聽見嬷嬷們說起皇貴妃,這就想起來了也是有的。”
懋嫔開口,皇後等人都很意外。
聽她言語之中提及大公主三公主,面上又都是不屑神色。
誰不知道三公主定了撫蒙呢?這時候懋嫔把這話拿出來說,看似是替年嫔說話,其實是想把三公主和大公主拿出來說一說吧?
撫蒙的事定了。三公主和懋嫔就這樣接受了,也沒鬧過什麽。這會兒出來刷一刷存在感,好叫皇上記得她們母女。
皇後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瞧見懋嫔面上柔柔的溫和笑容,皇後心中又狐疑。
懋嫔從來都是安靜得很,遇上這樣的事情,躲都是來不及的,怎麽會跟齊妃對上呢?
再說了,聽聽懋嫔這話,字字句句都是在替年嫔解圍。
可瞧見齊妃臉色不好,還悄悄瞪了懋嫔一眼,皇後這心裏又舒坦了。不管怎麽樣,懋嫔都是她捏在手心裏的,等三公主也去撫蒙了,一個沒兒子的嫔妃,還不是随便她擺布使喚麽?
她們的眉眼官司,年姒玉瞧了個一清二楚。
懋嫔既然這麽貼心,年姒玉多看了她兩眼,笑着順着她的話往下說:“懋嫔說的是。養孩子是個精細的事,小孩子興頭上,什麽聽的多了,高高興興的就愛說什麽。”
她只笑了笑,就望着六阿哥和四格格說:“我是姨母。不是額娘。”
六阿哥和四格格這話聽的多了,也不曉得什麽,就笑眯眯的跟着說,奶生生的喊:“姨姨。”
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奶娘都換了,只留下一個姚氏,如今也沒人再敢像容氏那樣挑撥,年姒玉要怎樣對待六阿哥和四格格都随她。
六阿哥和四格格如今大了些,也曉得了,這個愛笑的漂亮的姨母不會和他們太親近,但是看着他們的眼神卻溫暖熱乎的像那天上的大太陽似的。
瞧着年姒玉好好的将他們送過去的小刀劍小胭脂水粉收好了,六阿哥和四格格就過去找了他們的奶娘要抱
玩了這一路,鬧了這一路,兩個孩子都有點累了。
屋子裏的氣氛緩和了些,懋嫔有心緩和,年姒玉卻只接了話不解圍,胤禛的注意力早落在孩子們和年姒玉身上去了。
見孩子雖然累但高興得很,年姒玉也是笑吟吟的模樣,他放了些心,也不想在孩子們的好日子去計較齊妃的那些混賬話。
唯獨太後,心裏勾起舊事,又聽年姒玉糾正六阿哥和四格格的稱呼,心裏知道這是應該的,卻總覺得委屈了兩個孩子,也覺得像是委屈了年嫔。
又是平生頭一次,心裏有點可憐皇貴妃。
大家輕輕的說話,到底是顧念着太後,瞧着太後意興闌珊的模樣,都不大敢再高聲說笑了。
“依妾身說,這叫姨母和叫額娘,又有什麽要緊呢?也沒什麽太大的區別。不就是一個稱呼麽。倒也不必如此着緊。還要巴巴的拿出來說嘴。小孩子小,還不懂事,天真稚子,童言無忌。漫說是孩子長大了,就是這樣叫了,又能怎麽樣呢?”
這伶俐聲音說話的,是年羹堯的夫人,輔國公蘇燕之女,愛新覺羅氏。
年羹堯的頭一個夫人,是納蘭性德的女兒。只可惜這納蘭氏活得不長久,為年羹堯生下兩個兒子後,就因病去世了。
後來再娶的,便是這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氏的出身高,她是英親王阿濟格的玄孫女,是正經的皇家宗親。
如今年羹堯又得封一等公,愛新覺羅氏替年羹堯生養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她又是公爵夫人,這地位自然也是高高的了。
年羹堯還在西北處理善後事宜,愛新覺羅氏就先行回京了。
她回來,也是年羹堯叫她先回來的。他不能回來參加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周歲宴,但他們夫妻一體,夫人回來參加也是一樣的。
在座的夫人們,誰也不能直接跟齊妃對上。哪怕是身份夠的,人家憑什麽要為了年家同齊妃對上呢?年家是顯赫,可齊妃那兒還有兩個成年的皇子呢。
有計較的人家不會在這個時候就站隊的。
愛新覺羅氏就不同了,她本來就是年家的人,年羹堯的夫人,年嫔的二嫂嫂。她身份又是夠夠的了,對上齊妃也是不怵的。
年羹堯如今在朝中炙手可熱,深受皇上信重,他領着實差,手上又有兵權,比起齊妃的兩個皇子那是絕不遜色的。
愛新覺羅氏還是宗親女呢,就更不怕齊妃了。
在西北歷練出來的将軍夫人,說起話來潑辣又直接,還笑吟吟的:“妾身嫁給我們年将軍的時候,前頭夫人的兒子還在妾身跟前養着呢。妾身拿他們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他們也沒喊妾身什麽姨母,親親熱熱的喊了妾身額娘。妾身好好待他們,也沒叫他們忘了自己的親額娘,如今一家人齊齊整整的不知道多少。何必那麽小家子氣又小心眼的計較那麽多呢?”
“我們将軍常說的,家和萬事興呢。”
愛新覺羅氏這樣一說,沒想到頭一個不高興的就是皇後。
皇後不敢直接跟撫遠大将軍的夫人甩臉子,但心裏着實不高興。
愛新覺羅氏這比喻,這什麽意思?拿她自己作比,這像話嗎?
納蘭氏是年羹堯的嫡妻,愛新覺羅氏嫁過去也是年羹堯的嫡妻,年羹堯的孩子,當然要管愛新覺羅氏叫額娘。
這怎麽能跟皇貴妃和年嫔一樣呢?要知道,她這個正宮皇後,可是一直好好活着的。
可太後忽而展露笑顏,認認真真看着愛新覺羅氏:“你說得很好。”
愛新覺羅氏就笑了。又跟着湊趣說的別的話,屋子裏的話題就往別處去了。
皇後滿心的不痛快就沒法出口了。
太後這是什麽意思?也認為六阿哥和四格格管年嫔叫額娘沒什麽大不了的嗎?
太後倒也不是這個意思。
太後就是覺得自己個兒謹小慎微的一輩子,老十四好了後,她現下覺得痛快,在宜太妃她們面前有了體面,将人家都壓下去了,到底心裏是高興的。
就覺得愛新覺羅氏這些話聽着很順耳,很舒坦。不去想過去那些事了,現在胤禛來瞧她,可是叫她皇額娘的。太後就覺得愛新覺羅氏是個真正的明白人,爽快人。
被愛新覺羅氏一通搶白教訓,齊妃臉色又青又白的,忍了又忍,才沒回嘴。她還不能跟年家的人對上,旁人也就罷了。年羹堯的夫人,還是不行的。
她的二阿哥和三阿哥要想更進一步,這年羹堯總是不好得罪的。要想收拾年家,只有等到太子之位到手了之後,她作為太子的生母,看誰還敢造次。
太後也說愛新覺羅氏好,齊妃就只能把這口氣咽下了。
忙了一日,太後乏了,六阿哥和四格格也累了,太後回宮,胤禛和皇後去送。
太後特許年姒玉帶着六阿哥和四格格回翊坤宮去歇着,年姒玉就等着他們去遠了,才走的。
兩個小孩子抱着奶娘哼哼唧唧的鬧覺,年姒玉就帶着他們回去了。
胤禛送了太後回慈寧宮,皇後和嫔妃們一同跟着胤禛離開慈寧宮。
這可是少有的皇上身邊沒有年嫔,而她們能和皇上在一處的機會。
每回皇上來後宮,就徑直去了翊坤宮,要麽也會将年嫔接到養心殿去。
他們這位皇上,又忙得緊,沒有在宮裏逛來逛去的心思,她們很難遇上。
今兒算是個機會了。
都起了心思,就齊妃機靈,先開了口:“皇上,臣妾那裏新得了些玫瑰露。皇上去臣妾的延禧宮坐坐吧?”
總聽說翊坤宮有些新鮮的吃食勾着皇上。
齊妃這裏新得的玫瑰露,也讓人做了些爽口的點心,想着孝敬皇上。她如今風頭正盛,也想試試皇上能不能給她個臉面。
立太子的事是年前提的,這年後開筆,怎麽着都是應該有個結果的。
不是二阿哥也是三阿哥,斷沒有越過哥哥立弟弟的道理。那四阿哥還小,才十一歲多,能看出什麽來呢?
胤禛瞧都懶得瞧她們,冷淡道:“天色不早了,你們都回去歇着吧。”
說完,拔腳就走了。
這兒衆人都瞧出來了,那又是去翊坤宮的方向。
皇後倒是挺痛快的,當先走了,回了鐘粹宮,心裏想想,又不是那麽痛快了。
齊妃邀寵不成,惱羞成怒的就走了。剩下熹妃帶着裕嫔,慢悠悠的也走了。
胤禛是想着去翊坤宮看看年姒玉的。
多少日子沒見了,還怪想她的。
今日周歲宴上人多,也沒和她說上幾句話,現下過去,正好可以看看她,和她說說話。
這個時辰,想來翊坤宮的膳房都開竈了,桂陵的手藝還是很不錯的,胤禛惦念人,也有點惦念吃食,也不曉得今兒晚膳用些什麽好東西。
湖北那地界,隔三差五送些好東西到京中來,宮裏自然都是得了的。
今日蘇培盛報上來,有新鮮的紅菜苔和白菜苔送來,胤禛直接讓人送來了翊坤宮,連禦膳房都沒插手,直接就從宮門口那兒送來的。
也難為他們想的周全,差事辦得好,這樣新鮮的嫩菜葉子,能一路送到宮裏來,着實不容易。
要說也就只有冬日才能吃上這一口。旁的地方都是沒有的。
胤禛早就聽年姒玉提起過,今兒就想嘗一嘗的。
結果來了翊坤宮,打起簾子一瞧,年嫔竟不在正屋裏。
再一問,說年嫔主子在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屋裏。
胤禛含着笑就去了,膳房那頭早起竈了,瞧着熱氣騰騰的,胤禛盤算着,幹脆就不挪動了,便在孩子們這兒的外間用膳也是一樣的。
結果進來一瞧,裏頭悄無聲息的跪了一屋子的奴才,都不敢吭聲,把跟在胤禛後頭的蘇培盛吓了一跳。
心想這是怎麽了這是?
再一瞧,蘇培盛的膽都要吓破了。怎麽好好的年嫔主子也哭了呢?
這位小祖宗哭不得呀,這一哭,那宮裏還不知道要出什麽事呢!
蘇培盛直覺不好。
上兩回的事,他還記憶猶新呢。一回宮裏天翻地覆,一回皇上陪着哄人,都要把人給愁死了。
這一回,又是誰要倒黴呢?首當其沖的,蘇培盛就想到了小主子們周歲宴上的事。
胤禛早心疼了。
小姑娘眼眶紅紅的,抽抽搭搭的坐在六阿哥和四格格的搖籃邊上,把兩個小孩子都哭懵了。
六阿哥和四格格也是眼睛紅紅的,也是抽抽噎噎的模樣,小模樣可憐的,胤禛的心肝都疼了。
他把小姑娘抱懷裏,又去安撫六阿哥和四格格,還不忘教訓奴才們:“你們怎麽回事?叫你們伺候,怎麽不知道勸一勸?瞧你們主子哭成這樣子,跪在這裏像什麽樣子?都啞巴了?”
不中用的狗奴才。胤禛忍不住罵人。這哭得,他心肝抽抽的疼。
他一罵人,小姑娘又嗚嗚咽咽的抽泣,六阿哥和四格格像是吓着了,輕輕的哭兩下,就睜着那水洗似的圓溜溜的大眼睛望着年姒玉,滿眼的委屈可憐。
胤禛就顧不上罵人了,抱着年姒玉輕聲問她:“怎麽了?惱了齊妃是不是?惱了朕沒為你做主?別生氣,朕這就讓她禁足,罰她抄書,再也不許她出來了。”
蘇培盛在旁邊聽的咋舌,萬歲爺可真是霸氣。原來方才不發作,是不想擾了小主子們的周歲宴麽。
胤禛忙着叫人去辦事,懷裏的小姑娘卻把他的衣袖給扯住了。
她還帶着哭腔呢,聲音含混着哭音:“嫔妾二嫂嫂已經給嫔妾出氣了。皇上不用大動幹戈了。那點話,嫔妾沒放在心上。嫔妾就是心中一時感慨。”
“嫔妾是惱自己。嫔妾也是心疼六阿哥和四格格。反正就是,忍不住想哭。”
就說了這些,小姑娘就不肯說了。
六阿哥和四格格不哭了,眼淚也擦幹了,叫他們睡覺也不睡,困困的小模樣非要坐在一塊兒瞧着年姒玉,一眼不眨的瞧着,像是怕姨姨消失了似的。
胤禛也鬧不清是個什麽情形,大的小的都要哄,就指了姚黃來說清楚。
瞧着他們主子一扭臉把人都埋進皇上懷裏去了,姚黃心知這是不好意思了,但也是許她說的意思,姚黃就慢慢兒的把事情說了。
也不是什麽太大的事。
年姒玉帶着六阿哥和四格格回來,六阿哥和四格格困了,不要奶娘哄,伸着手想要年姒玉抱一下。
年姒玉過了一會兒抱了,可她抱不動,胳膊酸,就把六阿哥放下了,小阿哥格格哼哼唧唧的,年姒玉哄着都沒用,奶娘抱也沒用,然後阿哥格格就小聲哭起來。
反複說姨姨抱。可年姒玉抱不了。她就幹不了這個活兒。
阿哥格格想親近不成,年姒玉這兒又沒法親近,這一來二去的,年姒玉也哭了。
一屋子的奴才們想盡了辦法收拾不住場面,六阿哥和四格格被年姒玉哭懵了。年姒玉也不聽他們的話,沒法子都跪下,沒人敢說什麽。
連主子身邊的煙絨風丹姑娘都勸不住,奴才們都自認無能,只能跪下請罪。
然後,就是胤禛進來瞧見的了。
胤禛知曉了,心裏越發疼惜這個傻呆呆的小姑娘,輕輕撫了撫她的鬓邊:“你不想抱便不抱。宮裏的孩子,哪能如此嬌氣。你慣着他們,他們就來勁了。今日抱了,明日半夜要你哄着睡,你可怎麽好呢?”
他曉得她的為難,她自己說要慢慢來的。這抱上身了,就怕她自己不習慣。
本來六阿哥和四格格就挺黏着她的。比起他這個皇阿瑪,兩個小孩子更喜歡她些。平日裏總是見了她就笑。
如今,哪舍得真的叫她帶孩子呢?就怕這兩個機靈的小孩子得寸進尺,今兒要抱,明兒要睡的,小姑娘嬌滴滴的,哪受得了這個呢?
便是胤禛偏心吧。
胤禛現在的心,都偏到她身上去了。
六阿哥和四格格如今養的好得很,這都是小姑娘看顧得好,可再多的活計,他就舍不得她去幹了。
年紀還這樣小,成日裏想着的都是風花雪月的事,這做額娘的心,還是舍不得叫她現在就體會的。
那二阿哥和三阿哥還是有親額娘的呢,又養成了個什麽樣子呢?
六阿哥和四格格命裏也是沒辦法的事,得了親姨母的教養,胤禛覺得挺好的。就這樣最好了。這倆孩子都養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