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浮元
希顏承認自己不單純、很不單純,所以在聽到純悫說‘動手’一詞後,很敏感的防備之心頓起。這不會是哪個家夥要看看自己的手段,或者幹脆是要引自己入甕的手段吧?眉頭立馬就是一皺,身上的氣息也頓時變得有些危險了。
對于此種變化,純悫自然是看在了眼裏,可是她卻什麽也沒說。只是扭回身去繼續在那邊剪她的布料,神态輕松,可是希顏也感覺到屋子裏剛才流淌在兩個人中間那種和諧的感覺消失了。
難道是自己猜錯了?
可純悫為什麽不解釋?就因為她也是有自己的驕傲的?
可如果真的是自己猜錯的話,幹什麽她沒有說什麽‘幾天之內自己不用過她那裏去’這樣的字眼?難不成她的計劃裏還算上自己一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麽自己是幫還是不幫呢?幫到什麽地步才算是合适?
一堆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塞得希顏腦袋裏面滿滿的,天使與魔鬼兩個小家夥更是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到底明天要走哪條路線?希顏覺得很是郁悶。
因為還在正月節裏,是處宮裏到處都挂着紅燈。天色又剛擦黑,原本希顏是要自己回壽安宮的,她素來不喜歡身邊跟着人。可純悫卻以天黑路滑為由,硬讓齊嬷嬷親自送風薩回壽安宮去。
以風薩的身份,讓齊嬷嬷親自護送也沒什麽的。
只不過,一路上風薩因為想純悫的事想得太入神,壓根忘記了酉時三刻左右,西二道路線的高度危險性。而不知內情的齊嬷嬷則在前面引道走了這條最便利但卻很可能與剛下了學要回長春宮去請安的十和十四阿哥相遇的近道。
一時失神,終生毀誤。
正經八百的一失足成千裏恨啊!
希顏在齊嬷嬷的請安聲中回神,避無可避的正迎上了從東一路那裏過來的胤祥和胤祯。兩個人身上都披着大毛的外氅,只不過胤祥是寶藍色的風面,而胤祯則是火紅的緞面。兩個小太監打着燈籠在前面引路,手中并沒有見學裏的任何東西,想來這哥倆一定是已經回過東三所放課業了。
我的那個天神啊!
希顏現在恨不得把這個領道的齊嬷嬷切成十八段。想想自己這段日子以來的辛酸啊!為了避開數字軍團,自己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如果硬要出門身邊一定要有人相陪,實在只能一個人走的時候,就一定要在出門前總要計算好行走的路線和時辰。
現在仍住在宮裏的阿哥有九九十十十二十三十四,五個數字軍團的中心人物。雖說阿哥們晚上都會宿在東六宮,可白天卻會時不時的混過西六宮來給他們各自的母妃請個安串個門之類的。是故,為了防止發生任何‘相逢即是有緣’的事件,希顏到啓雲院成妃那裏串門時,會以光速行進。而這些日子到重華宮時,則不惜天寒地凍的可着內城牆根走,繞上好大一圈。為的就是不相逢啊不相逢。
可現在,怎麽辦?沒辦法,只能是跟在負責送自己回宮的齊嬷嬷的後面,耍帕子向二位爺請安:“風薩給十三阿哥請安,給十四阿哥請安,兩位爺吉祥!”
Advertisement
今天在這裏碰上他,胤祥和胤祯也覺得挺奇怪的。雖說風薩入宮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今個兒還是頭一次這麽近距離見面。在遠處時還沒有多大感覺,近時才發現,這丫頭的個頭身量确是挺小的。
胤祯空手比了一下,竟然只長到自己肩膀上呢。而這個風薩據說還比自己大半年咧?“你這是打哪兒來啊?”這會子該是用晚膳的時候了吧?她怎麽還在外面瞎晃?
很是清朗陽光的聲音嗯,還屬于沒有變聲的少男腔。聽得讓風薩心裏頓時安心了不少!可扭頭一想衆家小說裏對于這個十四的情節分析,不覺得警惕心立起。這個十四在衆家清穿小說中都屬于超級難纏的主兒,仗着她額娘的寵愛和老康的喜歡,自戀成癖驕傲執拗,而且據說還有被虐的嫌疑。你越是不理他,他就越是注意你。詳情可見《迷X》和《X路》!
為圖安全過關,當下風薩就是輕耍帕子,甜甜回應道:“風薩才從十公主那裏回來呢。十四阿哥是來給德妃娘娘請安的嗎?”不遠不近、不驕也不燥,希顏自我感覺分寸把握得挺好。可她卻忘了一件事,這宮裏上上下下的阿哥哪個不是人精?而且今天晚上這也不是她的頭一句話,前一句請安詞太過形式化,後一句立馬變成這樣,反而更是惹人懷疑。
果不其然,胤祯的眉毛立馬就是挑了起來。看着一直半低着頭的風薩,心中大樂。這丫頭肯定是在裝腔,想當乖寶寶啊?哪有那麽容易的?你要裝親熱,那麽咱們就真個親熱親熱。一把就是拉住了風薩的手,扭身往長春宮的方向走去:“我額娘宮裏今個做了十色浮元,太太〔祖母〕不喜歡吃這些南方小吃,想必你今年還沒有吃過吧?今個碰上正好,咱們一起嘗個鮮。”一邊說一邊走一邊偷瞧跟在後面的風薩的反應。
果不其然,自己才拉上她的手,這妮子身上就一僵。不過很快就是反應過來了,而且反應的速度相當快,親親膩膩的回握着自己的手不說,還很是應景的附聲:“我最愛吃浮元了,不過這個十色浮元還是頭一次聽說。十四阿哥,那是怎麽個弄法啊?”胤祯的反應讓希顏很快就是認識以了自己哪裏犯了錯誤。可是犯了就是犯了,再改已是來不及了。唯今之計只有一路裝到底。
我就是乖寶寶,你要怎樣?
這丫頭的反應速度還真是快耶!
戲也演得很好。
胤祯的興趣頓時大增,拉得她益發緊了,而希顏也毫不介意,兩個人一路叽叽呱呱的進了長春宮。
長春宮地方不小,可卻只分了兩處,前面的燕禧堂住的是僖嫔,後面整個一處後殿加堂院都是德妃的所在。名字也沒有另取,宮門上四個大字:“長春新翠”。想來德妃是在長春宮的主人自居了,不過以她現在的身份來講,也配得上如此。
希顏擡眼略瞄了一下那四個字後,繼續半低眼簾一臉甜笑。胤祯也不揭穿他,拉着希顏的手就是進了正屋了。德妃已經讓人擺好膳桌了,只等胤祥和胤祯回來便可用飯。卻沒曾想,簾子一挑,進來的不是十三和十四,而是胤祯和風薩?
這兩個人怎麽混到一塊兒去了?
“兒臣給額娘請安。”
“風薩給德妃娘娘請安,娘娘金安萬福。”
“快起。”德妃擡手示意身邊的大宮女團繡去扶風薩。不過胤祯的動作更快一步,一把拉起風薩就是沖到了德妃的面前,不無陰險的笑說道:“額娘,今個回來的路上,正好碰見風薩在長春宮門口打圈。兒子奇怪就問她,你站在門口幹什麽啊?風薩說她本是剛從十姐姐那裏回來的,可走到額娘這裏就聞着一股好香的浮元味。她饞得很可又沒膽子進來。這不,我就拉她進來了。”一邊和德妃嘻嘻哈哈的說,一邊還偷眼瞧風薩的反應。不過這次卻沒看到想象中反應,事實上,風薩的戲唱得比胤祯更快更好。
“風薩有幸在江南呆了四年,不過卻從來沒聞到這麽香的浮元味。一時嘴饞,給娘娘添麻煩了。”裝乖裝乖,我就是喜歡裝乖,你要怎樣啊?希顏給胤祯笑得很甜,胤祯看得這個起火外兼有趣。這個妮子好玩得很啊!
德妃正納悶的看着這兩個小祖宗在這邊眉來眼去呢,就見屋外簾子聲一響,然後脫了外氅的胤祥就是進來了。“胤祥給母妃請安。”
這邊一岔話,那邊那兩個小家夥也不眉來眼去了。然後德妃就趕緊招呼這三個小家夥用膳。浮元是現成的,多備一副碗筷也就是了。只是今天這個胤祯也不知道怎麽了,和那個風薩就是親熱到一個不行。一會兒給她夾個菜,一會兒又把碗裏的金盞浮元撈給她。那個傳聞中脾氣很是不好的風薩格格卻是一路甜甜的笑,不只笑得甜,嘴更是甜到沒邊。一會兒一個謝十四哥,一會兒又誇贊這浮元的味道真好。胤祥的表情也很是奇怪,低着頭象是在偷笑。這三個到底在鬧些什麽啊?
鬧什麽?
自然是鬧演技呗。
胤祯一晚上都想逼着這個風薩現原形,可偏偏這丫頭水滑得象只狐貍,不管自己怎麽逗弄她,她就是不氣不惱,時不時冒出來的星星眼又純又乖。氣得胤祯是後牙磨得直響!本想着飯後再找機會收拾她,卻沒料到,這邊剛用完膳,那邊壽安宮的知秋就是來接人了。
而某個演技出衆的小丫頭在臨走前,還不忘很是懂禮親切的交待遺言:“風薩謝德妃娘娘賞飯,謝十三哥十四哥顧憐之情。就此別過,祝三位今夜香眠無夢、一睡好眠。”
場面話說完,才笑嘻嘻的和知秋走人。
可能是一晚上笑得有些多了,臉皮過累。一出長春宮的門,希顏的臉皮就是支撐不住了。好在出門外有戴面簾,自己臉上表情變成啥,別人也瞧不見。
不過知秋跟她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個郡主人前一樣人後又一樣的變臉絕技早就領教得不待領教了。這當口,原本是不該說話惹她不高興的。可是有件事,實是要提醒她一下:“郡主,十四阿哥的生辰是正月初九。小您整半年嗯。”那意思就是說你可不該叫他十四哥。
關于十四的生辰,《XX我心》中介紹得很隆重,希顏當然不可能不知道。不過她不知道的是自己這個身子的具體出生年月日是幾號。現下一聽,唔,如果比十四大整半年的話,就應該是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九的生日了,頂多號不準,左右差個幾天。這個要記牢,免得他日穿邦。
不過現下的話,卻是不能不回的:“我當然知道了。只不過他算術不好,我也沒辦法。”
咣當一聲,長春宮牆內的花架子好象是倒了。
而咣當一聲,長春宮外的某女卻突然想起來,今天的日子好象是正月初八。
TNND,麻煩大了。
怎麽辦怎麽辦?
清穿小說可是有定律的:只要惹上某位阿哥,他過生辰的時候就一定會叫上女豬去獻藝。唱歌的內容不脫《一剪梅》《滄海一聲笑》,兩者任選其一,當場聽得衆位阿哥傻眼,外帶從此後死纏爛打,終生不育〔郁〕。
你說自己今天怎麽就這麽背?
讓那個殺千刀早該被換到瓜窪國的齊嬷嬷給引到邪道上不說,還死不死的正好碰上清穿最熱門的第一男主角和第一男配角。這也就算了,一時反應過于靈敏,演技過于強勁的下場居然是适得其反。
那個該死的十四,肯定會和自己沒完的。
明天怎麽辦?
裝病?可最近在林國康的藥方子重補調理下,風薩臉色紅潤,身強體健,跑個馬拉松都不成問題。怎麽可能說病就病?學雍正帝那樣先烤火盤子再跳冷水池子?就算自己狠得下那個心,也沒那個條件啊?自打初一那天起,自己就一直和老太後睡一張床。同起同睡,穿得單薄點都會被念緊箍咒,就更不用說其它了。
可如果不病的話,自己就得去獻藝!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不賣藝就得賣身,不賣身就得賣藝?
前景過于悲摧,以至于沒有一絲的曙光。
腦袋裏慘暈暈一片暗淡的希顏,在回到壽安宮後,連安都不想請了,直接抱見壽惠的大腿悶嚎裝死。而在從知秋嘴裏得知,風薩居然那麽耍了十四,又讓人家聽了個現形後,老太後也是笑得肚子直疼。不過:“乖,別怕。剛剛七阿哥送來了百歲饽饽,你要是不想見十四,明兒就到老七家躲一天去。”
百歲饽饽?
唔,原來明天是胤祐家小東西的百日宴呀。
七阿哥,你真是我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