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策論

策論是景朝考察學子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無論州試省試,都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近些年景朝大興格物,談玄漸漸式微,佛道儒三家思想漸漸被說理式文風取代,不僅是在“論”與“策”上,即使是詩詞也有漸漸向義理靠近之勢。

時潤遠站在臺上,衆人目光彙聚,“巧算”、“格物”、“傳花”三場比試之後,碧落書院以五十一分高居第一,青桐書院四十九分位居第二,至于白雲書院和晴楓書院則是四十四和四十一分居于第三第四。

在景朝策論的兩大流派中,分別以宋陽明和古誠兩位大儒為首,而張士宏就曾為宋陽明弟子,因此範哲宇在談玄上,也是最厲害最擅長的。

時潤遠站立不動,待一切喧鬧漸漸平息之後,他眼神冷冽的看到面板上和他分數并駕齊驅的時亦之名,緩緩将自己的名字貼在了策論一欄上,這意味着先前的小打小鬧已經結束,談玄正式開始,衆人屏息,連高位上的院長們也不似先前的随意。

子淩樂師見狀就從高坐上走了下來,他拿出古琴,“這次策論由我主持亦由我出題,衆人可随意發揮,至于高下之分,優劣之判,則由諸院長和知州共同裁決。”

下方學子齊聲應到:“諾。”

子淩樂師輕笑一聲,随意撥動琴弦,琴聲悠揚,似春日微風浮動,萬籁俱寂冰雪消融,一曲終了,時亦只覺心頭舒爽,煩憂皆散。

“我出的題目便是:天下學子學文多為科舉仕途,若不為仕途,學子可為何?”

衆學子紛紛沉思,為這不同尋常的一題側目。

“每人做文不可超過三百字,用時半個時辰,沙漏以立,諸位,可以開始了。”

短暫的沉寂了一會兒。

時潤遠沉思片刻後嘗試解題,他看向子淩樂師道:“不知樂師可是意指當前科舉之弊端?”

子淩樂師搖頭,随手彈出一聲凜冽之聲。

時潤遠皺眉,下方各學子也互相猶疑的小聲議論兩聲,只在思考而卻人動筆。

宋元此時也像是霧裏看花似懂非懂,他朝着時亦看了看:“時弟以為子淩樂師何意?”

時亦也在認真思考,聞言後只是照着題意簡單道:“科舉仕途本就是我們的追求,往大了可以說為百姓謀福祉,往小了說關乎我們個人榮辱。然無論國運家事,看的都是個人,這些事瓦匠可做,木匠可做,你可做,我亦可做,然而這些都不是只有我們讀書人可以承擔的責任,若真要說有什麽是只有我們可以做的,那邊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吧。”

Advertisement

宋元聽後面露疑惑:“為萬事開太平,這不關乎科舉仕途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讀書本來就是一件修身明理的事啊。”

宋元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旁邊的玉春聽的卻是眼前一亮,他按耐住內心的狂喜,慌忙出聲喊到:“讀書本身就是一件修身明理的事,子陵樂師可是想讓我們從讀書自身出發?”

這一聲喊的衆人意料之外,學子們目光立馬向玉春這邊看來,連子淩也面露笑意,“亦可,你欲何解?”

感受到衆人的目光,玉春整個人都快要飄起來了,這樣大好的機會可比飛花上多得幾分還要光彩,他得意的看了眼一旁的時亦宋元二人,然後恭敬的朝着子淩樂師道:“科舉仕途本就是我們的追求,往大了說可為百姓謀福祉……”

竟是一字不差的把時亦的話重複了一遍。

宋元氣惱:“這小人!太過分了!”

“別沖動。”時亦也是微微有些惱怒,但在這樣的場合若鬧出亂子來,丢臉的肯定不會只有玉春,他連忙拉了拉宋元搖了搖頭,舉杯示意他不要沖動。

宋元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只得恨恨坐正,卻是連一個眼角餘光也不願再給玉春了。

衆學子聽後若有所思,上方的範哲宇看了玉春一眼卻面露疑惑,這玉春在蘭院纏了他小半年,他的水平自己心知肚明,這題解的如此幹淨可不像他的水平,他又看了看在旁邊神色自若的時亦,腦海中有些許想法,随即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所解?那還不如相信是玉春所解了。遂搖頭笑了笑,繼續關注下方情況。

時潤遠聽後也是若有所思,他看了看沙漏靠在了一邊。

子淩樂師看完衆人的反應不予置評,他只是出題之人,至于評判則是上方各院長的問題,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琴弦,眼神深邃,看不出何種情緒。

陸陸續續有其他學院學子開始上前交上自己的答卷,孟子淩看也未看,直接收集後讓小厮遞去了高座上。

而就在衆人沉思之際,時潤遠卻笑道,“青桐書院身為左寧府上院,天之驕子何其多,聽聞這些人以範哲宇為首,不知範師兄對這題有何見解?”

範哲宇一愣,他正在上方一衆大佬當中老實坐着,沒想到會有人突然點自己一下。

“我已參加多屆,此次并無參加之心,學弟你們自己探讨吧。”

“哦?不知師兄是真的無心參加,還是害怕……”

時潤遠未說完,但後面意猶未盡的話,依然讓青桐書院的學子臉色鐵青,各個氣憤不平,連張界茗也是面色不好的道:“方院長,你院的學生逾越了吧?”

“呵呵,年輕人年輕氣盛,張院長不會連這點容人雅量也沒有吧?”

張界茗心中惱火,時潤遠的話分明是在嘲笑他青桐書院無人,硬逼着範哲宇上場,現在這個情況,讓範哲宇上場,不論是輸是贏,青桐書院的面子都是被人落下來了。

“年不年少不一定,方院長教徒兒說話倒是一把好手。”

方清河舉杯:“彼此彼此。”

其他兩個地院的院長見此也樂的看熱鬧,他們盯着張界茗的黑臉,也只是笑笑不說話。

時亦在下方仔細思考了一下這份題目,在景朝科舉絕對是大家心目中的首要之選,讀書十數年或數十年,只為用過科考,一鳴驚人光宗耀祖。

然而景朝經濟的發展,又怎麽會僅僅靠着科舉文人而興盛呢,所以讀書的花費日益高昂,但這些依舊阻止不了衆人的求學之心。

時亦朝着二層平臺上看了一眼,孟子淩出題之意,恐怕也是對這些學子的警醒居多,以一個長者的身份告訴這些在座的學子,科舉并非只有仕途一道,仕途也并非只是科舉一途。

這樣的話看着像是在繞圈子,但是時亦懂了,他撫平桌上的紙張,提筆開始寫了起來,心中對于科舉讀書的認識又有了另外一層不同的感悟。

時間緩緩流過,終于,半個時辰過去了,書寫完試題的學子都已經把答卷上交完畢,此時衆人能做的,就只剩下了等待。

上方幾人把一張張答卷看完,衆人所寫大同小異,可能是受到了玉春先前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言論影響,基本上都在談論志向和報複。

偶爾有一兩個觀點新奇的,也言語淺顯,沒什麽深意。

就這樣衆人漸漸看着,突然一份寥寥數語的答卷展現在了衆人面前。

“繼往聖創絕學,開太平守萬世,心之所往,可獨步天下,無與為偶!可滄海一粟,蜉蝣飄渺。”

“狂妄!”這是座上幾人看到答卷的第一印象,只從這短短數語中就能讀出一股年少的輕狂和傲骨,但他們又同時都搖了搖頭,只道誰還沒個年少輕狂的時候。

最終,時亦難得一次的輕狂言論,只獲得了一個第四名,

上到第二層平臺認領自己的答卷,時潤遠巧合和時亦站在了一起,他壓低聲音死死盯着時亦的眼睛:“時亦,你真的想和我作對?”

時亦嗤笑一聲,沒有回答。

時潤遠冷哼一聲:“你不要後悔,敢和我作對,沒人能有好下場。”

時亦亦冷笑一聲:“随時奉陪!”

時潤遠說完之後頭也不回的退了下去,在這一輪比試中,青桐書院反超碧落書院三分,下方青桐書院的學子立馬高聲歡慶了起來,子淩樂師攔住時亦問道:“剛剛看了你的答卷,不知可否告知,你認為的何為“我”?”

時亦扭頭看着子孟淩:“樂師說笑了,因為我是我父親的兒子,是我哥哥的弟弟,是我好友的朋友,是青桐書院的學生,所以我為我啊。”

子淩哈哈一笑,随即輕撫琴弦:“受教了!”

作者有話說:

新文開更,感謝支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