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

佑最好就是能像孤一樣聰明,千萬不能像你眼界低見識短淺。”

太子左想右想,啧了一聲又道,“以後孤也将福佑帶在身邊養着,也許他就不受你影響了。”似乎覺着這是一個好主意,說完了連連點頭。

“得了吧,皇阿瑪不可能讓你這麽做的,平日裏忙裏忙外,你連見福佑一面都難,還帶福佑養着,萬一耽誤了差事,被批的可是你。而且要是讓其他阿哥知道你這麽做,笑都笑死你。”太子妃聽到太子貶他眼界低見識短淺,忍不住給太子潑一盆冷水,“你這麽聰明,在我這個沒眼界的人面前又讨了幾回好?”

太子一聽,哼了一聲,“聖人有雲,唯小人與女子不可養也。真不幸,孤的太子妃既是女人又是小人,孤是君子,不與爾等計較。”

太子妃聞言抓住太子的辮子,扯了一下,疼得太子轉頭怒目而視,“有本事你出去對別人說,孤是男人生下來的!你就可以對我說唯小人與女子不可養也。聖人難道不是女人生的?他連他的母親都一塊罵了進去,這種不孝子還能當聖人?滑天下之大稽!”

太子見自己理虧,擺手揮開太子妃抓他辮子的手,“福佑還在呢,孤不與你計較,你也要記住自己說過的話,答應的事。算了,今天就這樣,孤先走了。”

太子妃實在很想失信于太子,要是沒答應太子在福佑面前給他阿瑪的威嚴,現在兩個人還能辯駁一下,結果每每太子拿福佑擋他,他還沒辦法真當蘿蔔糕的面教訓太子,下回太子過來,蘿蔔糕一定要先抱下去。

“走吧走吧,不留你了。”太子妃沒好氣地揮手,倒頭就睡。

太子見太子妃還真趕人,嘴唇動了動,沒說什麽話,甩了袖子也很幹脆地轉身就走,邊走邊郁悶,真當孤稀罕待在這啊。

太子當夜就去了庶福晉寧氏那兒,可惜沒來得及溫存,側福晉林氏已經懷胎十月臨盆了,太子妃也沒怎麽休息,聽到消息傳來,吩咐宮女去通知太子爺,自己就坐在寝殿,等林氏院子的消息,穩婆精奇嬷嬷早就備好,出不了什麽岔子。

但是太子妃還是心神不寧,他想到了蘿蔔糕,想到了李佳氏先頭那個早殇的小阿哥,也想到了太子和他的兄弟,林氏這胎他并不知道男女,偷偷問過方太醫,方太醫只說太子沒讓診,那時候他才知道即使是側福晉她們也沒資格讓太醫先診男女,有這個福利的只有嫡福晉。

知道這事太子妃還忍不住罵了這不成文的規矩,這規矩擺明就是讓生不出阿哥的嫡福晉不受待見的,虧得大阿哥對伊爾根覺羅氏還有一份心在,如若不是,連着四胎都是格格的大福晉早不知被大阿哥撇哪兒去了。想當初蘿蔔糕的性別被診錯,那段時間太子的臉色也郁悶得想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不高興。

不知道林氏生男生女,太子妃的心裏也多了一絲不确定,如果是格格,那他完全可以放心下來,如果林氏生的是小阿哥,蘿蔔糕多了個兄弟,那他的态度就要重新衡量一番,他可以對庶出的阿哥一視同仁,但是卻要在蘿蔔糕能平安成長的前提下。

太子得知林氏生産,醒着卻沒從寧氏的床上起來,躺在那兒不知道想什麽,等過了一會才讓何玉柱遣人去打聽林氏生了沒,是阿哥還是格格。

寧氏見太子還是有着緊林氏,便柔聲說道,“林姐姐是個有福氣的人,定能為爺生個白白胖胖的小阿哥。”

太子聞言,挑眉,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寧氏,臉上挂着若有若無的笑意,調笑一句,“寧兒何時給孤也生個小阿哥啊?”

Advertisement

“爺…妾身自是願意的……”寧氏臉蛋紅豔動人,嬌柔着撒嬌将頭靠上太子的懷裏,滑嫩的肌膚貼着太子,無聲地誘惑着。

太子笑着伸手撫過寧氏的背,卻沒有下一步動作,直到何玉柱來回話:“主子,林側福晉生了一個小格格。”

“讓太子妃按例備賞。”太子聽後只說了這麽一句話,沒有多少欣喜之感的話語讓寧氏忍不住一僵,暗道自己一定要懷個小阿哥,不然即使再受寵,生小格格也在太子心中占不得什麽位置。

想着寧氏越發大膽地誘惑太子爺,太子并未推拒,他的子嗣太少,又壓不了太子妃,太子妃也很難再有孕,只能在後院多分雨露,多生幾個格格阿哥,到時候養得活的也能多幾個。

太子妃聽到林氏生了個小格格,心裏放下來,剛要吩咐備賞,就見何玉柱過來傳太子的話,讓太子妃按例備賞,太子妃想到自己一晚上沒休息,而太子自個卻在溫柔鄉裏纏綿着,心裏不平衡了,對何玉柱說道,“何公公,本宮身子不适,備賞的事讓程佳側福晉安排吧,你去回太子爺。”

說完,不理何玉柱還想說什麽,自己就進內室去睡大頭覺。

第二天,太子妃去慈仁宮給皇太後請安,又将林氏為太子生了個小格格的事親口和太後說了一遍,聽到太後說太子子嗣少,讓他多上上心,太子妃只能邊點頭應付邊暗地裏吐槽,太子現在才幾歲就嫌子嗣少,等他四五十歲的時候再說這話,他還不會說什麽,太子又不是瘦弱病體,現在擔心這麽早幹什麽。

“不過話說回來,最要緊的就是靖妍你要抓緊些,多生幾個嫡子嫡女。”皇太後在提點完太子妃後,照例意味深長地說讓太子妃趁早再懷多幾胎的事。

“皇瑪嬷教訓的是,靖妍明白。皇阿嬷,今年的家宴這般準備可好……”太子妃趕忙應是,然後轉了話題,向皇太後詢問大年皇室家宴的各項安排。

皇太後聽到太子妃說起正事,又打起精神和太子妃說起皇宮過年,祭祖祭天的事,不再提及太子子嗣,讓太子妃歇了口氣。

等從慈仁宮出來,太子妃領着寧嬷嬷等人去禦花園走走,下雪天氣,雪厚路滑,太子妃也早換了低底花盆底,走起路來更安全,禦花園現在除了梅園那邊,其他地方都只剩殘花敗柳,沒有可看的景物了。

太子妃繞過荷苑,聽說梅園正開得旺盛,轉去梅園準備賞梅,走了過去就聽到園子裏有女人的說話談笑聲,本來想轉身離開,卻聽見一個女聲喊道:“太子妃來了,怎麽不進來?”

石峻岩聽了擡步進去,看了裏邊四個主子,喊他的那個是怡嫔佟佳氏,孝懿皇後的妹妹,雖然她不怎麽受寵,但是有一個已逝當皇後的姐姐和家族背景,在宮裏的日子過得也是很不錯的,一個平嫔赫舍裏氏,這個太子妃都必須得對她禮遇,因為是太子親額娘的親妹妹。又看了另一個披着飛羽貂裘鬥篷的與宜妃有四分像的美人,太子妃見得少,猜測是住在延禧宮的另一位郭絡羅氏貴人,宜妃的妹妹,看她一臉傲氣也不是很好相處。

至于最後一位看起來只有二十來歲,異常漂亮,氣質閑淡溫和的女人,石峻岩是知道她的,是八阿哥的額娘,現在還是貴人的衛氏。

太子妃一走進院子,在場的四個主子都要和他見禮,太子妃對她們也回了颔首禮,然後看着身上沾雪有些狼狽的衛貴人,問道:“衛貴人這是怎麽了?”

衛氏聞言忙道無事,平妃瞧了她一眼,有些不屑,對太子妃說道,“不過是讓她去摘幾支梅花,笨手笨腳,摔了個跟頭罷了。”

佟佳氏也附和道,“想來是享了幾年福,連自己是從哪裏出來的都忘了。”

“可不就是,衛妹妹,聽說你當年就是在梅園遇上萬歲爺的吧,和太子妃說說,你是怎麽從辛者庫浣洗院跑到梅園這兒來的,我可是很好奇的。”郭絡羅氏眼裏閃過輕蔑,有些故意為之地問。

衛氏聞言臉上閃過難堪隐忍,抿着唇低頭不語,太子妃見狀皺眉,岔開話,“衛貴人該回去換身衣裳,免得染了寒氣。如果要梅花,待會我讓甘草給你送幾支過去。來啊,甘藥,送衛貴人回去。”

等甘藥送衛貴人出了梅園,太子妃才對三個不滿的女人說道,“平庶額娘,怡嫔,郭絡羅貴人,衛貴人好歹是個主子,摘梅之事需要一個主子動手,宮女奴才們莫不是都吃幹飯不成?傳出去,也會被傳一個縱奴欺主的名聲,本宮知道皇阿瑪最是不喜這等話了。”

“不過是一個辛者庫出身,太子妃你還需給她這等臉?”郭絡羅氏到底是年輕傲氣,不滿地對太子妃說道。

太子妃眼睛掃過郭絡羅氏,板起臉沒回她,平淡地吩咐甘草,“甘草,帶幾個宮女給三位主子折幾支開得豔的梅花,別忘了給衛貴人送過去。”

衛貴人的出身是不行,可是她不是個沒本事的女人,眼前的平妃,怡嫔,郭絡羅貴人都生過孩子,可惜都沒養成,她雖然出身辛者庫,可她不僅生了一個阿哥,還讓惠妃樂意将八阿哥養大,這就是本事。況且現在衛貴人什麽都不是,可是她有個好兒子。

逢人給個三分面,日後好相見。

遇了這事,太子妃也沒心思賞梅了,宮裏的宮女太監嬷嬷都是看菜下碟的人,那些個妃嫔貴人一個個也都是端着自己的身份,應付起來甚是煩人,今天他沒心思和她們折騰,而且以後見面的時間也少,根本不必放在心上。等甘草折完梅後,太子妃就帶人離開了梅園,準備回毓慶宮。

剛走過橋道,遠遠就看到那一抹明黃色的背影,避也不是退也不是,太子妃最不想遇到的人就是康熙,每每面對康熙的時候壓力都巨大,康熙那雙和太子肖似的眼睛平和深邃,卻像帶着X光,看人的時候好似能将人看個透,那種感覺實在是讓人不爽。

再看康熙身邊還有德妃在場,而德妃回頭已經看到他了,沒有辦法,太子妃只能走上前去,給康熙請安:“臣媳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吉祥,見過德額娘。”

康熙手一擡,“起身吧,老二媳婦。”

“是,皇阿瑪。”太子妃應道,立到一邊,賢淑地當雕像。

“老二媳婦,今日可是閑下來了?”康熙看看眼前的雪景,又問了一句,“太子時常和朕說太子妃忙過了頭。”

“回皇阿瑪話,這是臣媳分內之事,太子說笑了。”太子妃忙表誠心,“今日本聽說梅園的梅花開得正旺,就去走了一遭。”

“哦,那梅花呢?怎的沒折幾支下來?”康熙似乎很想聊家常,又繼續和太子妃說些無關緊要的話。

太子妃也不知道康熙是不是沒話找話,不過盡可能地答得有趣得體些,“臣媳見梅花開得好,平妃等人也在,讓人折了幾支送與她們,可臣媳雖喜梅花,卻覺着它們長子枝頭上更适合它們,所以自己沒想折下放在瓶子裏觀賞。”

“皇上,太子妃看來是喜歡野趣多一些,花草天然的确更有生機活力。”德妃聞言笑着插話,言之有物地誇道。“臣妾年輕時候也愛折花供在瓶子裏觀賞,如今到也覺得開在枝頭才是花豔的真正道理所在。太子妃能這般想,倒是比臣妾要有慧根得多。”

太子妃聽到德妃笑吟吟地将他誇道慧根層面上,很快就回了一個端莊得體的笑容,“德額娘過獎了,皇阿瑪,德額娘現在也還年輕,倒是為了誇臣媳反說她年紀大了,這可不行。”

康熙微微笑着輕擺了一下手,看着遠處有些深思,“太子的皇額娘她愛花卻從不折花,朕那時也問過她,她當時說的話也差不多。”

“……”太子妃無言,哪想到一句話會讓康熙開始念舊了呢。

德妃眼皮抽抽,笑着沒再說一句話,只是心裏不怎麽是滋味。

康熙懷舊情緒也只是一會兒,他看完遠處風景又将視線放回太子妃身上,“弘昇最近長得怎麽樣了?朕聽說太子妃将弘昇補太過了?”

語氣淡淡地讓太子妃陡然一醒,不知康熙是喜是怒,回道,“回皇阿瑪話,是臣媳不謹慎,因先前那事臣媳總擔心弘昇的身子不強,便想給他補底子,未曾想補過了,太醫說過後,臣媳就沒再敢給弘昇進補。”

說完太子妃也覺得讪讪的,給蘿蔔糕喂靈乳是他的失策。

“以後可不能再這樣了。”康熙到底是體諒太子妃只有這麽一個嫡子,但是蠢事做過一回是不能再犯第二次了。

康熙的話剛說完,就聽到十四阿哥來了,小十四過個年就六歲了,瘦了一些也拔高了一些,挺得康熙的寵,奔過來請安,“胤祯見過皇阿瑪,皇阿瑪吉祥,額娘吉祥,太子妃嫂嫂吉祥。”

康熙看到小十四,眼裏閃過笑意,“怎的路也不好好走,奔過來?”

“皇阿瑪,兒臣聽到皇阿瑪和額娘在這邊,就奔過來見您們了。剛剛您是不是說到太子哥哥的小阿哥了,兒臣聽說了,弘昇小侄子好像過胖要減身上的肉,哎,太子妃嫂嫂,是不是真的?”十四阿哥湊完趣擠眉弄眼地對太子妃擠兌道,然後得意地拍拍自己衣裳,示意他瘦了很多了。

石峻岩忍不住眼角輕抽,“十四弟,道聽途說信不得真,弘昇還是個小娃娃,養得胖些是福氣。”

“喲,那我找個空去看看弘昇好了,”十四說着就對康熙撒嬌,“皇阿瑪,兒臣去看看小侄子是不是真的很有福氣。”福氣兩字咬得特別重,好似怕別人不知道他說福氣就是胖的意思。

“呵呵,胤祯不得放肆,在你皇阿瑪面前可不能這麽沒規矩。”德妃笑着說了一句,沒有阻止十四的意思,“都是有侄子的人了,還不懂事一點?”

十四阿哥聽到自己額娘的話,嘴角撇嘴苦着臉,眼巴巴地看着康熙,“皇阿瑪,十四和弘昇只差五歲而已。”

康熙聞言大笑,摸着十四的腦袋,“要去就去,難不成太子和太子妃還不讓你進毓慶宮不成?”

太子妃見這和樂三人組,還真挺和諧的,十四阿哥仗着年紀小撒嬌耍滑做得順手,德妃那眼裏就只剩下寵溺了,這要是四阿哥過來看到這畫面,還不膈應死。

結果他剛這麽一想,就聽到太子殿下姍姍來遲,“皇阿瑪,你們在說什麽,孤不讓誰進毓慶宮呢?”

太子的聲音清亮,聲至人至,随行的還有四阿哥胤禛,“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吉祥。請德額娘安。”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吉祥,額娘吉祥。”四阿哥的聲音有些啞,他正在變聲期,話并不多,不過太子妃還是從他臉上看出了一些不自在。

“胤礽,老四也來啦。”康熙的心情很好,招了太子和四阿哥過去,“方才十四想去看弘昇罷了。怎的今日你們這般有空?”

“皇阿瑪,兒臣剛練完布庫,準備回毓慶宮。老四剛好也有空,孤就與他一起走,沒想到在這兒看到皇阿瑪,就過來了。”太子笑着回道,不着痕跡地看了一眼在裝背景的太子妃,又說,“皇阿瑪,您許久未去毓慶宮,十四又想去見弘昇,不如咱們兄三個随皇阿瑪一起去?”

太子說着自己的提議,望着康熙,“皇阿瑪,弘昇一定還認得您的。”

康熙聽到太子的要求無不答應,更何況自從太子成婚後,他的确甚少去毓慶宮,這回見太子說了,今兒心情也不錯,點頭,“好,朕就依你所言,要是弘昇記不得朕,胤礽可該怎麽辦?”

“弘昇一定記得的。”太子很肯定地說道,弘昇天天玩着那裝着三根龍須的盒子,他想拿走去應付大阿哥都不成,肯定還能記住皇阿瑪。

太子妃不知道太子想幹什麽,将康熙他們邀請到毓慶宮,要忙活的人還不是他?現在已經過了午時,他們去了毓慶宮,他就得忙着備晚宴,将康熙留在毓慶宮用膳,哄好大老板,所以連休息也不成,他還記得那一次所有阿哥在毓慶宮聚宴的事,人多麻煩,想到這裏,又看看只有康熙太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這回人少,可卻有個康熙,不一定能比上一次省事。

結果康熙好像能猜到他想什麽一樣,居然又說道,“既然如此,不如讓人去将大阿哥他們也請過毓慶宮,朕今晚就在胤礽你那兒用膳,和你們兄弟聚聚。”

“是,皇阿瑪。”太子聽到大阿哥,連眉梢都沒動,很爽快地答應下來。

太子妃頭皮發麻,麻煩死了,一下子又要應付那麽多人,這太子真是會給他找活幹,一刻都不讓他清閑。

回毓慶宮,一路上,太子妃随在太子的右邊,在人注意不到的地方那眼剜太子,可惜太子殿下忙着和康熙談天說地,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也不會放過和自己皇阿瑪私下接觸的機會,就算沒話也要找話說,好讓康熙興致更高。

德妃因為場合不便,就先回她的永和宮,而已經有小公公去請其他的阿哥們,想必不用多久,他們或快或慢也能趕到毓慶宮。

太子妃回到毓慶宮後,就要去抱蘿蔔糕給康熙觀賞,看到在呼呼大睡,臉蛋兒還是紅撲撲的蘿蔔糕,對那群沒事就愛看小孩的人感到無奈,誰讓蘿蔔糕現在是皇室唯一的嫡系皇孫,還是唯一的皇孫,日後會是所有皇孫中的老大呢,越少越金貴啊,難怪太子得意。

剛抱起來,蘿蔔糕就被弄醒了,伸着小手,小嘴張開打了個哈欠,然後用白嫩胖胖的小手揉揉眼睛,窩在太子妃懷裏半睜着眼有些沒精神。

等抱到前殿的時候,康熙看到蘿蔔糕的小模樣,定睛看了又看,“弘昇的小臉怎麽會這麽紅?”雖然肉嘟嘟很可愛,可是那紅暈也太紅了,“可是有什麽不适?”

“是啊,怎麽皇侄的臉蛋好像塗了一層胭脂,嘿,弘昇還有小肚子,哈哈。”十四阿哥伸手就想揉蘿蔔糕的小肚子。

“十四弟,弘昇他剛睡醒,別惹他,免得鬧哭了。”太子妃趕忙阻止道,又回康熙的話,“回皇阿瑪,弘昇無事,只是剛睡醒,還有就是上回補得過了,太醫說他臉上的紅暈要等他再長大一些才能消去。”

“無事就好,弘昇還小,你們還是要多上心。”康熙說着,拿眼看太子,“胤礽,你不是說弘昇還記得朕嗎?”

四阿哥站在太子身邊板着臉,看着聳搭着眼皮快要睡着的小皇侄,眼裏卻閃過笑,“皇阿瑪,弘昇還沒睡醒呢。”

作者有話要說:哎呦喂,等了一天終于來電可以更新了。蟲子說到做到,今天這章是兩章的分量,欠債已還清!!!

看到有親說終于知道蟲子的性別了,蟲子汗,難道蟲子很爺們?哈哈哈哈……

44、出現苗頭

康熙聽到四阿哥的話,再看蘿蔔糕,果然見他眼皮都要阖上了,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就快要睡着的樣子,忍不住看向太子妃,“弘昇既然還未睡醒,那就先抱下去,等他醒過了再抱上來。”

太子聽了也說道,“皇阿瑪說的是,太子妃先抱弘昇下去休息。”

“是。”太子妃很贊同地應道,臉色不變,心裏卻高興,這将蘿蔔糕抱下去就可以免了被快要來毓慶宮的那群阿哥觀賞,少了多少事兒。

至于康熙說的,等蘿蔔糕醒來再抱上來,蘿蔔糕什麽時候醒都說不準。

太子妃抱着孩子退下,留着康熙,太子,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在正殿裏說話,沒多久,住在阿哥所的五阿哥帶着五以下十三以上的阿哥們就過來了,而大阿哥和三阿哥因為住在宮外,所以來得比較遲。

大阿哥一進正殿,就看到兄弟們已經排排坐好,全都等着他和三阿哥,只能趕快甩袖給康熙請安,“兒臣請皇阿瑪萬安。”

“好了,今日在胤礽這兒是父子聚聚,不必多禮。”康熙手一擡,說道,雙眼掃過坐在左右兩邊的阿哥們,“都別太拘束,太子說了,今日會讓你們兄弟盡興。”

說完康熙将目光放在了太子身上,太子正笑着,聞言嘴角微抽,他什麽時候說要讓這些阿哥在毓慶宮盡興啊,皇阿瑪忒坑人了。念頭一閃又很快維持好完美無缺的笑臉,“皇阿瑪說的是,今日在毓慶宮,兄弟們就好好放開,一塊給皇阿瑪盡孝,彩衣娛親才是。”

康熙聽了很欣慰地大笑,撫掌誇道太子,“胤礽倒是懂事不少。”

“皇阿瑪說得是,太子最近對兄弟是甚為大方,聽老八說,太子最近可是送了不少東西給在阿哥所的阿哥們,就我和老三,在宮外一點光都沒沾上。不知太子最近有何喜事?銀錢如流水般地花着呢。”大阿哥笑眯眯地說道,這話一出,在場的八阿哥臉色微變地看着太子,太子的臉色也不好看。

八阿哥只是之前在鐘粹宮給惠妃請安的時候,大阿哥問他宮中阿哥所的事,他想着太子給他們送禮的事大阿哥總是能打聽出來的,便只推說太子親近兄弟,并無大事,未曾想大阿哥居然為了在皇阿瑪面前挑撥離間,随口胡謅是他将太子送禮的事說出來的,這樣不僅會讓皇阿瑪對他的印象不佳,甚至太子也會因此恨上他,讓他不得不只能依靠大阿哥。

着實可恨,不過因為是養母的兄弟,八阿哥還是要端起笑臉,不能鬧僵,“大哥言過了,只是那回太子補送兄弟的生辰禮罷了。”

不說太子沒送,也不說太子出手很大方,兩邊不得罪。

康熙希望自己的兒子和睦,但是在他們慢慢長大當差後,這種希望就低于他對權力的掌控,太子過于親近兄弟不成,太子不親近兄弟也不成,可太子送禮的銀錢從何來,為何有那麽多銀錢他不知道,這也不成。想着康熙的臉色不變,只是語氣淡淡地問太子,“胤礽,大阿哥和八阿哥說的可是真的?”

太子的生活奢侈,什麽都不缺,但因為他住宮中,康熙什麽事都知道,所以太子的手頭上其實沒什麽銀錢他是清楚的,而太子送禮,他也只能拿康熙賞給他的東西送,但是康熙可未曾聽說過太子動過他的小私庫,既然沒有,那送禮的銀錢從何而來,這就很可疑了。

太子對找茬的大阿哥很不高興,對康熙懷疑他也很不高興,對太子妃給他提議要和兄弟和睦,結果眨眼被老八出賣更是不高興,這一不高興,他就有些不想回答,可是這麽多兄弟在場,不能不給皇阿瑪面子,只得道,“回皇阿瑪,他們說的沒錯。”說着他斜睨了一眼四阿哥,“老四他們都有送,老三和大阿哥的府上也沒落下,這個大阿哥就沒說到了。”

“哦?”康熙有些不解,太子和大阿哥向來不對付,怎麽這回太子還送了大阿哥禮?

“太子殿下怕是記錯了吧,我怎麽不知道你有送禮到我府上?”大阿哥也趕忙證實太子說的是子虛烏有。

四阿哥在收到太子的那個眼神,心下微動,聽到大阿哥的話,便站了出來,“大哥想來是不知道,太子二哥第一個送的就是你府上,合在大嫂的生辰禮裏邊了。”

大阿哥聞言微愣,不過他想計較的可不是太子送不送他禮的事,而是太子的銀錢從何處來。

太子卻并不給他機會開口,又對康熙說道,“皇阿瑪,兒臣今年送禮的事一應都交與太子妃打理,太子妃因今年懷胎時落下兄弟們的生辰禮未送,如今到了年末,就與年禮一塊給他們備上,孤想着這樣也方便,就許了太子妃行事。其實送的禮是生辰禮加年禮,也不算什麽。”

說完又上前在康熙的耳邊說悄悄話,“本兒臣說要用自己的私庫出,但是想到都是皇阿瑪賞給兒臣的,用皇阿瑪的東西送給兄弟到底是不大合适,所以就先與太子妃商議,用了太子妃的庫房。”

太子為了向大家證明他其實很窮,幹脆連面子也不要了,反正皇阿瑪是知道他的身家,大阿哥出宮開府還有內務府撥銀錢周轉,他長年住宮中有個屁啊。

居然想說他很有錢,扯天大的笑話。

康熙聽完太子的話,聽到太子送禮都要用太子妃的庫房,眉頭就皺起來,再見太子的臉色也不好看,這到底不是什麽有面子的事,心裏早就偏給了太子,“朕知道了,若下次,記得與朕說一句。”

想着就有打算給太子也撥些銀錢,其他阿哥出宮開府都有,總不能委屈太子。

其他阿哥聞言不提這事,都歇了一口氣,只九阿哥聽到太子是将他的生辰禮和年禮合在一塊送,有些不滿了,“其實太子哥哥合送兩份禮,那禮還真輕了,本來我還以為太子哥哥大方了呢。”沒想到比以前還小氣,要知道這毓慶宮可什麽好東西都有,怎麽太子就會缺錢呢?

八阿哥實在是忍不住眼皮一抽,小九真是不省心,趕忙輕踢了一下九阿哥的腳踝,卻見九阿哥不解地回望他,而康熙此時又說話了。

”既然嫌禮輕了,那皇阿瑪再替太子送一份?”康熙淡淡道,帶着詢問的意思。

不過全部阿哥聽到他的話,反射性就趕忙搖頭,“兒臣謝過皇阿瑪,不用了。”

太子低頭,掩去嘴角的笑意,再擡頭時,就岔開了話題,“皇阿瑪,該用膳了。”

太子妃抱蘿蔔糕下去後,就為康熙他們張羅晚宴,因為是太子請客,自然用的是太子用膳的份例,因為天氣冷,又暖了酒給他們把酒言歡。

用膳用到一半,蘿蔔糕就已經完全睡醒了,太子妃應康熙之前說的話将他抱上來,康熙剛看向蘿蔔糕,蘿蔔糕果真就認出了他,小手撒歡要往康熙懷裏撲。

康熙看着他那樣子可樂,不過見蘿蔔糕眼睛盯着他的嘴,實際康熙猜這孩子很可能還在打他胡須的主意,便擺手讓太子妃抱緊蘿蔔糕。

太子讓太子妃抱孩子上來一會就抱下去,但是蘿蔔糕不肯走,揪着康熙的龍袍,啊啊地亂叫,太子妃想讓他松開,結果他就是不肯撒手。最可氣的就是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還在給他暗鼓勁兒。

康熙無法,只能讓他坐在腿上不許亂動,後來看到蘿蔔糕果然很乖地坐着,腦袋從左往右轉,不知是不是在看其他阿哥,便放心下來,可到底沒再用膳,看得太子暗瞪了一眼蘿蔔糕,不省心的小家夥。

不怎麽用膳,不代表不喝酒,康熙沒想到興起,用筷子點了一點酒,給蘿蔔糕沾上,結果蘿蔔糕還真的用小舌頭舔了舔,被酒辣得皺起眉頭,小臉癟着要哭不哭的樣子,好不可憐。

康熙見狀,反倒笑了起來,沒再這般逗弄蘿蔔糕,拿朝珠哄着他。

太子妃剛想過來詢問抱不抱兒子走人,結果就看到康熙調戲蘿蔔糕的這一幕,看得直心疼,果然康熙和太子是親得不能再親的父子,都是小心眼,不就是被拔了三根胡須而已,用得着這樣逗弄小孩子嗎。

蘿蔔糕手裏攥着朝珠,沒一會就樂的露出他當門牙床的一丁點小米粒兒,卻沒發現他的叔叔伯伯們,甚至連他的阿瑪眼睛都不着痕跡地盯着他手裏的東西。

太子妃看到蘿蔔糕作勢要扔朝珠,心裏猛地一提,就被大阿哥的大嗓門給吓住了。

“大膽,怎麽能扔了朝珠!”大阿哥一看蘿蔔糕的動作,趕忙出言阻止。

太子看到的時候第一個擔心兒子真把皇阿瑪的朝珠扔了,聽到大阿哥的話後又擔心大阿哥這個渾人別把蘿蔔糕給吓得手滑。

康熙這時伸手将蘿蔔糕手中的朝珠拿回戴好,再低頭看看蘿蔔糕,卻見他睜圓眼睛,在瞪着大阿哥呢,大阿哥的臉色不好看,氣勢又兇,沒想到他倒是一點都不怕,實在是有些膽子。

“好了,今兒就聚到這吧,天色晚了,也該散了。”

既然康熙發話,衆阿哥也沒想在毓慶宮多留,大阿哥和三阿哥出宮回府,其他在宮中阿哥所的阿哥們都随康熙回去。

太子妃随太子送人,在走到毓慶宮宮門時,九阿哥突然退了一步,退到太子妃身邊低聲說一句,“二嫂,八哥讓我過來,說要向您道謝,衛貴人的事。”

太子妃聽了,看向八阿哥,八阿哥回了一個溫和的笑臉,然後轉頭随在康熙後邊,九阿哥又跑了回去,與十阿哥,十四阿哥一起跟在八阿哥左右。想到才幫過衛貴人一回,八阿哥就得了消息不忘道謝,看來他對他的親額娘倒是當真上心。

想着,太子妃又看見太子在臨走時拍了一下四阿哥的肩膀,四阿哥牽着十三的手,如今這些阿哥黨已經有了苗頭,就是不知道他能為以後做到什麽地步。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不知道為什麽,很困很困,蟲子碼着字都能睡着。本來不想更新,可是又不想讓大家空等,所以份量雖少,但也是一章。

等明天蟲子精神了,會獻上肥胖一章的。

可能真的是因為親戚來了,精神不振,煩惱

45、心中有數

太子送完自家阿瑪兄弟,回頭和太子妃往毓慶宮走的時候,他的臉色就晴轉多雲了,走了幾步又偏頭對太子妃說了一句,“走,去你的寝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