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

,那是德妃的本家,比先前的那兩個宮女更難打發,難怪四福晉難受成那樣。

“也幸好,那些宮的主子想往毓慶宮送人還得看太後和皇阿瑪的臉色。”太子妃回到毓慶宮就這般感慨,古代女子有個正經婆婆,日子是不好過的,無論那個婆婆再怎麽通情達理,都不可能把你當成親生女兒,更別說是一個與兒子不親,專挑刺的妃子婆婆了。若太子的皇額娘還在,也不知道日子會是怎麽樣。

“主子就盡管放心吧,您現在可是整個皇宮裏位份數第二的,除了皇太後,接下便是您了,連貴妃都比不過您呢。”寧嬷嬷聽着太子妃的話,就笑太子妃多憂。

“這種話別再說了,現下是現下,那裏邊沒有哪一個不是尊貴的主兒。”太子妃皺眉駁了寧嬷嬷的話,太子妃這位置看着尊貴,其實忒煩人了。

寧嬷嬷一瞧太子妃的臉色不大好,心裏忖度一番,明明太子妃的小日子都過了,怎麽反倒有些煩躁了呢,她想不明白,“主子說的是,”頓了頓,小心翼翼地問道,“主子,您近來可是有什麽煩心事,奴婢瞧您越發有些不得勁。”

太子妃眉梢輕挑,有那麽明顯嗎?“本宮無事,不過是有些累而已,過段日子就好。”

“那主子可得歇好。”寧嬷嬷一聽,也安心了,知道這兩個月來,太子妃忙得很,會累得不舒服那也說得過去,“主子有什麽想吃的,想用的盡管跟奴婢說,萬不能再累着您了,太子眼看就要回來了。”

太子一回來,肯定是宿在太子妃這兒,太子妃若累得臉色不好,太子看着不高興,倒黴的又是太子妃。

寧嬷嬷忠心地想到,在太子殿下回來之前,一定要讓太子妃恢複精神,高高興興,氣色宜人。

“去把蘿蔔糕抱過來吧,大半天沒見了。”太子妃卻沒想歇息,靜不下來。

“喳。”寧嬷嬷應道。

寧嬷嬷剛出去,就見甘藥進來了,“太子妃娘娘,石夫人遞了牌子,想要見您。”

太子妃一聽是自家額娘,便問,“什麽時候?”

“回主子話,明日。”

“行了,本宮知道了。”太子妃看了甘藥一眼,讓她出去回話。

待甘藥出去後,太子妃想也有挺長時間沒見過額娘,上一次見額娘也是在過年的時候,命婦觐見,然後私下裏見過,雖然知道阿瑪從福建趕回京過年,但是卻一面都沒有見到,上個月他又帶着大哥趕回了福建,着實匆忙。明日額娘來的時候,得好好問問家裏的情況,雖然會有人禀報他,但是從自家額娘口中說出來,總是會更心安。

Advertisement

蘿蔔糕沒一會就被抱過來了,奶嬷嬷把他放到床上,他熟門熟路地在床上滾了一圈,看太子妃這個額娘沒理會他,小家夥很快不安分地爬到太子妃的身邊,攀着太子妃的手臂,顫悠悠地站起來。

看得寧嬷嬷等人一個個提心吊膽的,圍着床邊,怕他一個不小心摔着。

“額…額…”蘿蔔糕邊扯着太子妃的衣裳邊叫着,太子妃早已回過神,帶着笑意斜睨了他一眼,逗他。

“娘在哪裏?”總是只叫額額,不過這會會開口已經是早慧了,太子妃沒想要求太多,寧嬷嬷等人都在,也不能叫蘿蔔糕叫太子額娘,叫他阿瑪,等晚上,帶蘿蔔糕進空間後,再教他這麽叫,給回來的太子殿下一個驚喜。

蘿蔔糕看着太子妃伸出來點他鼻子的手指,小手攀着抓住,許是站久了,猛地一屁股墩地摔坐在床上,太子妃順着他抓手指的力道,笑呵呵地跟他一起摔,在蘿蔔糕還沒回過神來,一把将他抱了起來,轉了個圈。

“咯咯……”蘿蔔糕一點都沒受到驚吓,反倒笑得很開心,看得寧嬷嬷等人心驚肉跳的,直呼受不了。

“主子,您當心點啊,小阿哥還小。”寧嬷嬷和李嬷嬷都忍不住勸道,要知道太子妃還穿着花盆底呢,萬一腳一滑,失了手,小阿哥可怎麽辦。

“行了,本宮有分寸。”太子妃知道她們着緊,也沒再這麽做,低頭對蘿蔔糕說,“兒子,來學走路。”

說着,雙手撐住蘿蔔糕的小手臂,讓他學站着,然後慢慢地往前探步。

小孩子很好哄,蘿蔔糕探出一步,太子妃就笑着誇他,誇得小孩也咯咯地笑,然後小腳丫又往前邁一步。

太子妃沒敢放手,可蘿蔔糕自個越走越興奮,小步子越邁越快,到最後太子妃将他抱起雙腳離地,他小腿還不停地做走路的動作,看得太子妃和寧嬷嬷等人都笑不止。

“小家夥,你當是在玩呢。”太子妃親了一口自己折騰自己,折騰得滿頭是汗的蘿蔔糕,接過寧嬷嬷遞上來的帕子,給他擦了汗,見他眼皮子打架,想來是累困了,就将他放到床上躺着。

把寧嬷嬷等人叫下去,太子妃自己也爬上床,陪孩子睡了一覺。

第二日,石夫人早早就到了,等宮門一開,就去毓慶宮見了太子妃。

太子妃未曾想額娘會這麽早到,還以為是有什麽急事,等見了石夫人,再看到另一個約莫二十七八出頭的美婦人,還有一個十二歲和一個九歲的豆芽菜小女孩,他微愣神,怎麽二房嬸嬸和她的嫡女庶女都到了?

石夫人看到太子妃很激動,上前剛想見禮,就讓寧嬷嬷給扶住了,太子妃道,“額娘,您不必多禮。”

石夫人卻硬是行了一個禮,說禮不可廢,太子妃的二嬸嬸西林覺羅氏并兩個女兒見狀,也結結實實行了個大禮。

“額娘,石府進來可好。”太子妃待她們都入座後,便開口問道。

石夫人忙點頭,“都好着呢,您瑪法近來身子很好,就時常叨念太子妃,您阿瑪回任一切都好,家裏也都平平安安。您二叔奉旨回京,如今剛到家。因我要來見太子妃,所以二弟妹也一并過來見太子妃了。”

太子妃聽到石府一切安好,瑪法和阿瑪的身子都康泰,心頭就安了,“本宮也想着,什麽時候回石府一趟,見見瑪法,阿瑪上回回來也沒見着,連帶着弘昇他也沒見過一面。”

“這樣行事可便宜,太子可允?”石夫人也是很想太子妃,一聽太子妃說回府的事,馬上問這個可行性。

太子妃笑笑點頭,卻并不能直接應承,“待皇阿瑪回京後,本宮可去讨個恩旨。”

“能回就好。”石夫人聽着這話,雖然不是一定能回,但是有個盼頭也心頭大慰了。

二房嬸嬸端坐着,嘴邊挂着柔和笑意,專心地聽太子妃和石夫人說話,一點都沒有不耐,等太子妃看向她的時候,她才笑着開口道,“太子妃娘娘,大嫂可還有一件喜事沒告訴您。”

“哦?”太子妃一聽,往石夫人那兒望去,卻見額娘臉上也浮着喜色,“額娘,到底是什麽喜事。”

石夫人笑着沒回,使了個眼色給她身邊的方嬷嬷,方嬷嬷臉上挂笑替主子回道,“回太子妃娘娘的話,夫人有兩個月的身子了。”

太子妃一聽,也是驚喜,但是又蹙眉,“額娘,您有身子怎麽還這麽早早趕來毓慶宮,千萬不能累着了。”

“放心吧,額娘省得,不礙事。這胎大夫說胎穩得很。”石夫人見太子妃關心自己,也忙回道。

“不管怎麽說,小心些總是好的。”太子妃看着自家額娘快四十的人了,這是古代的高齡産婦,不小心怎麽能行。又笑着對西林覺羅氏道,“二嬸嬸,待回去時,您千萬要多關照一下我額娘。”

西林覺羅氏哪能不應,太子妃連本宮都不說,直說我的額娘,可見多着緊了,“太子妃放心吧,我省得了。”

太子妃見她應了,然後又問道西林覺羅氏這次回京,待多久,等聽到說二叔述職後就回山西,算算也沒多久。

“靖芳今年十二了,再過兩年又是大選,靖珠也九歲了,該為選秀準備,所以我和她們姐妹倆都會留在京裏。”西林覺羅氏又說道。

“選秀是大事,很該這樣。”太子妃說着這句話的時候,不着痕跡地往自己額娘那邊望去,二房嬸嬸留在府裏,麻煩雖多,但是也能幫着額娘管管石府,減輕些負擔。

想着又看向靖芳和靖珠倆姐妹,靖芳是庶出,打扮地比靖珠簡單些,但也算大方得體,眉目恬靜安然,姿色小家碧玉但氣質不錯,且行止規矩,西林覺羅氏還挺會教女兒,這個靖芳雖然是庶出,但以她現在的教養,再讓教養嬷嬷教兩年,想必大選會有個好前程。打量完靖芳,又看向靖珠,杏眼櫻口,長得還真不錯,小小年紀就是美人胚子,但眉眼傲氣逼人,而她偷偷打量殿內還有自己身上時,眼裏流露出的豔羨讓太子妃微微挑眉。

又和西林覺羅氏說了一些話,又問候了石家二叔,就聽到甘藥說小阿哥醒了。太子妃笑着對石夫人道,“額娘,正好讓您見見弘昇。甘藥,把小阿哥抱上來,見見他的克羅瑪嬷,還有二嬸嬸。”

蘿蔔糕醒來沒見着太子妃,正不痛快呢,小孩子睡覺醒來不見自己親近的人,一般都會選擇大哭,蘿蔔糕也這段日子因為他阿瑪不在,所以常和太子妃一塊睡,還沒試過醒來看不到額娘的情況,今天一睜開眼,轉轉腦袋,都沒看到太子妃,爬起來就要滾下床,奶嬷嬷忙把他抱住,卻見蘿蔔糕掙紮不已,甘藥等人見着了吓得趕忙去找太子妃。

等甘藥把他抱到大殿內,看到太子妃的時候,蘿蔔糕張着雙手直要抱,眼圈兒紅紅,太子妃抱住他後,淚珠子就滾了下來,可見小家夥是委屈了。

太子妃忙哄住他,很是不好意思地看着石夫人,石夫人看到小外孫哭了,也心疼,忙問怎麽了,待知道是因為睡醒找人後,才笑着安慰太子妃小孩都是這樣,等長大些懂事了就不會了。

石靖珠跟着自己的額娘進宮來見太子妃姐姐,進宮後看到太子妃姐姐雍容華貴,毓慶宮的擺設無一不是她從沒見過的好東西,羨慕得緊,卻因為西林覺羅氏之前的警告一句話都不許出聲,太子妃見着她也只問一兩句,結果卻都是額娘代答,她一想都被嬌慣着,想說什麽就是什麽,可這回來毓慶宮實在是憋壞了。

這下看到蘿蔔糕哭着找額娘,石夫人說完話後,她忍不住插嘴道,“小阿哥的确還不懂事啊。”

話音剛落,西林覺羅氏猛地回頭剜了她一眼,就給太子妃說道:“太子妃娘娘,靖珠她……”

“靖珠是太直率了,本宮曉得。”太子妃打斷西林覺羅氏的話,他的孩子懂不懂事那是他的事,輪不到旁人說道,有時候直率過頭也是會惹禍的。

西林覺羅氏一時被噎住,對石靖珠道,“還不快給小阿哥認個錯!”

石靖珠咬了咬嘴唇,起身上前,聽話給蘿蔔糕認錯,蘿蔔糕坐在太子妃懷裏,眼皮搭聳着,背過身子留個小背影,誰也不理,太子妃輕拍了一下他的小屁股,暗道這傲嬌的小東西,不能讓場面僵了,“二嬸嬸,不過是孩子話,算了。”

太子妃說完,因還有話和石夫人私下說,賞了一些物甚給西林覺羅氏母女三人,就讓寧嬷嬷把她們先領到偏房去等着。

“額娘,弘昇的脾氣大着呢。”太子妃等只剩石夫人一人的時候,捏了捏蘿蔔糕的小耳垂,這一不開心就要讓別人不開心的脾氣肯定是像太子。

石夫人可是怎麽看外孫怎麽好,聽到太子妃的話,道,“你小時候脾氣也大着呢,沒準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額娘說什麽話。”太子妃想到小時候做的那些蠢事,倒是不好意思,扯開話題道,“額娘,二嬸嬸她是怎麽教的孩子,怎麽靖珠教成那樣,靖芳反倒還好。”

“你這個二嬸嬸主意可大着呢,一直住在山西,怎麽教的閨女我不知道,不過這次回府,靖芳說是她教養,其實是她的生身姨娘教養,反倒靖珠被她自己養得嬌慣了,這事說出去都丢人。”石夫人皺眉道。“你二叔也是趁這回讓她帶着靖芳靖珠回府住,好找教養嬷嬷好生教教,主要還是靖珠,嫡女的前程總歸是大些。”

“怎的這些不該是二嬸嬸做的嗎,還要二叔來說。”太子妃問道,“雖然以前我在家時也沒見過二嬸嬸幾面,不過我瞧着二嬸嬸也不似那般不知禮的人。”

“呵,她倒是沒想那麽早回京住着,要不是你二叔說為了靖芳選秀和靖珠教養讓她回京,她怎麽會不留在你二叔身邊。說來說去還不是他們二房那些事,我們倒不必過多理會,你二嬸嬸因靖珠這回,總不會在放任她了。”石夫人笑了笑。

停了一會,石夫人又道,“你前兒使人送到府裏的姐弟倆,莊浪岳家來人帶回去了。”

太子妃聽了想起那姐弟倆是他出宮時在一對拐子夫妻救下來的,聽甘草當時說拐子窩裏還有挺多孩子,都做了妥善安置,只那岳家姐弟身世最是出人意料,太子妃也沒想到偶然一次出宮會撞上未來的大将軍岳鐘琪。

沒錯兒,岳家姐弟那個弟弟名叫岳鐘琪,康熙末年響當當的武将,還是漢人出身,不由得讓太子妃刮目又欣慰,其父岳升龍也不可小觑,如今的莊浪守備,日後的四川提督,這姐弟倆是去外省祖父家時遇山賊躲過一劫,卻一對拐子夫妻抓住要賣了,逃了幾次都沒成功,輾轉到了京城,姐姐已經被吓得不敢逃,但是岳鐘琪仍是為了逃出狼窩拼命,然後遇到了太子和太子妃。

現在再聽到這對姐弟的事,他感慨這狗血的緣分,“這是好事,結個善緣罷了,不必外道。”

“說的也是。”石夫人也點點頭。

“額娘,您要好好養身子,府裏二嬸嬸既然回來了,讓她幫把手也行,若是大嫂沒和大哥一起随阿瑪上任,這時也能幫着照顧您。”太子妃話又轉回石夫人身上。

“額娘能行,倒是你,上回聽說太子對你寵愛不減,什麽時候才能又有喜事傳出來呢。”石夫人眼睛正要在太子妃肚裏打轉,就發現端坐在太子妃懷裏的蘿蔔糕也正睜着眼好奇地看着她,樂得哈哈笑着。

太子妃和石夫人倆人正逗着蘿蔔糕,寧嬷嬷就高興地拿着一封信過來了,“主子,太子爺寫給您的信!”

太子妃一愣,太子不是該回來了嗎,怎麽還有回信,石夫人一看就高興了,連忙推說該走了,讓太子妃好好看信。

太子妃見額娘堅持要回府了,也沒強留,就帶着蘿蔔糕送石夫人出了毓慶宮,再回自己寝殿時,打開太子寫的那封信,太子妃看後扯起的嘴角抽了抽,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太子寫信時那得意張狂的模樣。

“太子妃的心意孤知道,不必太挂念孤,不必心急,孤再過三日便會随皇阿瑪回京,到時再與你互訴相思之意。另外,若有什麽心煩意亂之事,孤與你共寝時再洗耳恭聽。”

太子妃實在不明白滿紙的抱怨憤怒太子怎麽能腦補成對他滿心的相思挂念,這人該有多自信自大才會覺得世界該繞着他轉!

“相思之意,那就等着你回來,一起訴訴相思之意。”太子妃眼神閃了閃,唇角勾起,陰測測地笑了出聲,“呵呵,胤礽可別太想念我的拳頭,我到時候可不會不好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蟲子打開晉江打得真痛苦,送積分送不了,回複回不了,一直在轉圈圈,或者直接叉叉,打開一個頁面都是殘的,終于登陸上來,從十點半開到現在,頁面才是完整的,昨天沒更新,今天算是雙章的分量了。

石夫人在孕育又一個皇家福晉了,她是偉大的!

V章打不開多刷新就能打開了

55、互訴相思

太子妃一連兩天氣定神閑地等着太子回來,,想到必須得和太子打一場,盡吐怨氣,太子妃的煩躁感揮之而去,只等着太子殿下大駕。

去了慈仁宮一趟,太後老人家在見太子妃整個人輕快了許多,忍不住招太子妃到身邊,低聲地詢問,“靖妍,可是又有動靜了?”

太子妃先還沒反應過來,等知道太後說的又有動靜問的是又懷上了嗎,習慣性翹着的唇角微抽,“皇瑪嬷,沒的事。不過是想着太子該回來了,心裏高興罷了。”

太後略失望,拍拍太子妃的手,“你可得抓緊些。”

太子妃點頭應是,心裏卻不以為然,有過一次痛苦經歷,早就不想試第二次了。

見太子妃沒放在心上,太後搖頭恨鐵不成鋼,“你啊,別以為有弘昇了就什麽都好,多子多福。”太後不會說小孩子難養活之類的話,但是她其實心裏都明白,宮裏的女人能養活一個孩子實在難,多少阿哥格格年幼早殇,如今那宜妃跟前的十一阿哥也有八歲了,但病弱得很,不知能不能長成呢。

太子妃聽到太後說這話,停了停也想了一會,可嘴上還是說,“皇瑪嬷,你說的我都明白。”

“明白就好。”太後嘆了一口氣,下巴往鐘粹宮的方向一擡,“喏,前頭惠妃又給大阿哥塞了兩個宮女,你瞧瞧大阿哥福晉近來的臉色白的跟紙似的,還有榮妃不也給三福晉發了話嗎,還塞了人,這女人啊,沒有一兩個嫡子傍身,說話的底氣都是沒有的。”

“靖妍有福,得皇阿嬷關愛,才少了這些事。”太子妃聽到太後說大福晉和三福晉,沒發表議論,反倒是有感而發的謝過皇太後。

太後哈哈笑出聲,指着太子妃,“你這嘴甜啊,這都是你自個争氣,要是像大福晉一連生了四胎都是格格,縱使皇瑪嬷疼你,還是得為太子子嗣着想。”

歇了歇,皇太後開始八卦了,“靖妍,前兒哀家聽說四福晉哭了?”

太子妃一愣,“皇瑪嬷哪兒聽說的?”

“這你倒不必管,你只說是不是?”太後輕聲道,“你不是巴巴去永和宮解圍了嗎?”

太子妃見瞞不過,也不想讓四福晉在太後心裏失了形态,點頭,“是去了,不過四福晉倒是沒哭,哪個奴才那麽不會學話,不過是領一個宮女回阿哥所罷了。”

太後彎彎眼,長長的指套敲敲桌沿,“沒哭就好,堂堂皇子福晉,為一個宮女哭了可會丢盡臉面。永和宮那位也不知道在急什麽。”

太子妃微笑,對上太後的眼睛,太後也會心一笑。

永和宮德妃她哪是急四阿哥的子嗣,不過是一個身份卑微的婆婆有一個大家出身的媳婦,刺着她吧。

當年四阿哥被佟佳皇後抱養,德妃一介宮女借此得以晉位,然後一路穩穩當當入主永和宮,可脫不去她出身卑微,四福晉烏拉那拉氏,顯赫家族,直戳戳的戳在德妃跟前,無時無刻不提醒她,當年她身份低下時獻出四阿哥的往事。

四阿哥和她離心,四福晉她肯定不會親近,怎能不在四福晉面前好好顯顯婆婆威風呢。

太子妃并沒有把德妃放在心上,德妃目前和他并沒有利益沖突,從慈仁宮離開,想想還有時間,就特意去了阿哥所一趟寬解寬解四福晉。

進了阿哥所,剛要轉去四阿哥和四福晉住的院子,就看到一個小孩抱着一個暖爐邊走邊咳,後邊跟着兩個奴才拿着披風着急地勸着。

“十一阿哥,您還是快回院子吧,萬一感着風怎麽辦?”

走沒幾步,就看到太子妃在前頭,忙紛紛給太子妃見禮,十一阿哥也看到了太子妃嫂嫂,立着圓圓的大眼看着太子妃,“太子妃嫂嫂吉祥。”

太子妃看着十一阿哥,這個宜妃所出的皇子阿哥可以說他最陌生,只在與太子大婚時見過他一面,其他時間十一阿哥都在養病,如今他已經八歲了,身形也只有六七歲大,臉色蒼白,簡直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十一阿哥也只見過太子妃一面,這會子好生打量了一番太子妃,他的眼睛肖似宜妃杏眼,不過要圓一些,比之九阿哥的桃花眼,他的眼睛更可愛且純真,一看宜妃就将他護得極好,不然眼神怎麽能這麽清澈。

“十一阿哥,你怎麽跑出來了,身體如何?”太子妃矮□子問道。

十一阿哥剛想說話,猛地捂嘴又咳了幾聲,“太子嫂嫂,十一還好,今兒想出來透透氣。”

十一阿哥的貼身小太監在他身後着急地使眼色,見十一阿哥還想透氣,忙對太子妃說道,“太子妃娘娘,您勸勸主子吧,他還咳嗽呢,吹不得風。”

“田義!閉嘴。”十一阿哥忙打斷,看向太子妃,“二嫂,您要去哪兒啊。”

“正要去找你四嫂呢。”太子妃見他孩子脾氣,沒勸,“十一弟要不要一塊去?”

十一阿哥一聽,眼睛微亮,點頭,“可以嗎?”

“當然,你要透氣,去你四哥院子透透氣也好。”太子妃說道,“不過披風你要披上,別感了風。”

“嗯!”十一阿哥點頭,招過田義,讓他把披風系上。

太子妃帶着這個十一阿哥,往四阿哥院子走去,十一阿哥常待在自己的院子裏,偶爾見見自己的哥哥和額娘,或者有兄長弟弟來見見他,平日裏幾乎沒別的人能和他說說話聊聊天,他去上書房的時間不多,都是康熙指了老師在阿哥所教他。因此見到太子妃,太子妃又很會說話,十一阿哥也就高興地和太子妃說上了。

說着就抱怨九阿哥和十阿哥不來看他,只顧自己玩兒,然後又說他好久沒出院子,今兒還是偷偷出來的。

太子妃笑着聽他的抱怨,偶爾插一兩句話,跟他同仇敵忾,看到十一對能跟去熱河的阿哥們羨慕的眼神,太子妃也說自己也很想去。

“十一弟養好身子,皇阿瑪肯定會帶上你。”太子妃知道孩童的渴望,而且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比他小的阿哥都去了,只十一一次都沒去,哪能不羨慕。

十一阿哥聽到太子妃這句話,一點都不開懷,“二嫂,我能不能養好都不知道。”話語裏有着失落。

他從小到大就是藥罐子一個,額娘看着他都不知道背地裏偷哭了幾回。

太子妃摸摸他的發頂,“你要堅信你能養好病,那就肯定能好。”太子妃也不知道該怎麽安慰,記憶中,這個十一阿哥好似真的沒長大。

當見了還活着的十一,想着他早殇的命運,太子妃心裏突然一堵,想幫一把,但是想到宜妃,又不知從何幫起。

“二嫂,我聽說弘昇侄子可讨人喜歡了,好想見見啊。”十一阿哥将太子妃的話聽了進去,“等我養好病,我就去看弘昇。”

“你真要見,等你身子好上一些,我就帶弘昇見見你這個叔叔。”太子妃笑着回道。

“一言為定。”十一高興回道。

“嗯,一言為定。”太子妃也點頭。

四福晉正在親手給四阿哥繡貼身衣物,聽到太子妃和十一阿哥到了,趕忙迎了出來,“二嫂,十一弟,怎麽有空過來?”

無論太子妃還是十一阿哥會過來,都出乎她的意料。

“過來看看你。”太子妃說道,掃過屋裏,看到那個烏雅含慧正站在一旁候着,低着頭讓人看不到她的表情。

四福晉也順着太子妃的視線看了那個含慧一眼,又看回太子妃,知道太子妃過來是關心她,怕她為烏雅含慧心裏添堵。

心裏感動,親熱地讓太子妃和十一阿哥坐下,使宮女上茶。

太子妃看到四福晉已經沒事了,想來四阿哥也沒怎麽寵那個烏雅含慧,她才會這般寬心,太子妃也就不再在意,剛和四福晉說了一些話,就見外邊的宮女急匆匆地進來了。

“太子妃,福晉,十一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過來了。”

太子妃微疑惑,但是看到十一阿哥就明白了,小九應該是來找弟弟的,等九阿哥和十阿哥進來後,對十一阿哥滿臉怒氣,太子妃才知道進來禀報的宮女為何着急。

九阿哥和十阿哥給太子妃和四福晉見過禮,就轉頭看向十一阿哥,“十一,你沒事跑出院子幹嘛!”

九阿哥氣呼呼,“你要是再感上風怎麽辦!”

十一阿哥見到兩位哥哥氣沖沖,微抿抿嘴,“你,你們都自己玩了,沒人陪我。”

“你!”九阿哥指着十一,“誰說要陀螺的!我和老十去找陀螺,回來你就跑沒影了!”

十一阿哥聞言,看看九阿哥又看看十阿哥,輕拉太子妃的衣袖,“我跟二嫂過來四嫂這兒,沒事的。”

“小九,十一阿哥是跟我過來的,一路護得好好的,沒事。”太子妃見十一阿哥求救,忍不住出口。

九阿哥聽了,擺手,“沒事自然好,十一,現在趕緊回你的院裏,額娘一定知道你偷偷出來了,到時候看你怎麽說。”

“九哥,十哥幫我。”十一阿哥一聽到自己的額娘,馬上認錯,“我不該偷偷出來的。”

太子妃和四福晉純看着這三兄弟了,看到十一阿哥可憐兮兮都幫着說話。

等九阿哥和十阿哥,十一阿哥離開後,太子妃也待多久,就回了毓慶宮。私下獨處時,太子妃在想康熙的這些阿哥們,看九、十、十一阿哥三個阿哥相處,他其實相信他們是真的有手足之情。

太子,如果太子同胞兄弟,同為嫡子,又不知道會不會有兄弟情深?這種情況應該不大可能。如果太子的大哥承祜沒早殇,也許太子也會和自己的哥哥争,畢竟那個位置是天下最大最讓人心生魔鬼的位置。

太子妃左思右想,過了一夜,太子回來了。

太子的儀仗出現在毓慶宮宮門前時,太子妃簡直是笑顏如花,總算回來了。

太子看到太子妃臉上的笑容時,太子心裏的得意也到達了頂點,太子妃這真的是盼他盼得緊,瞧那笑得跟朵花兒似的。

其實太子妃還真長得挺美的,以前怎麽沒發現。

太子想着晚上的樂呵樂呵,心裏美滋滋地回了自己寝殿,換了閑适的衣裳歇息了一個多時辰,恢複精力後,就帶着何玉柱,并幾個宮人就往太子妃住處去了。

剛好是用晚膳的時候,因為吩咐了會在太子妃這兒用膳,太子過來的時候,膳桌就擺上了菜,看得太子深覺太子妃體貼了許多。

用膳時,太子更加不吝啬對太子妃的溫柔,反正在他未去熱河前一直和太子妃待着,都沒今兒個用心,誰讓太子妃兩個月不見,可人了這麽多呢?

太子妃把太子臉上蕩漾地笑臉記在心裏,想着用完膳的一仗,眼裏也帶着深深的笑意,暗暗地心裏說道,你就高興吧,待會有得讓你高興。

夫妻之間的和諧氣氛讓在場的宮人們都輕松高興起來,直到李嬷嬷把蘿蔔糕抱上來,讓太子看看時,蘿蔔糕對着太子蹦出“額,額,捏。”

太子怔住了,看着太子妃,疑惑道,“福佑會說話啦,剛叫你?”

然而,蘿蔔糕對着太子妃的時候,卻嚷嚷着,“阿瑪。”這字正腔圓,叫得可真響亮。

太子瞥見太子妃眼底的笑,哪能不知道怎麽回事,肯定是故意這麽教的,抓着筷子的手用力,轉頭讓李嬷嬷帶蘿蔔糕下去好好教,要是教不好就去領罰。

李嬷嬷和寧嬷嬷等人也被小阿哥的表現給吓住了,不過因為時常太子妃抱着小阿哥教阿瑪額娘,小阿哥沒認人也說得過去,想着就抱着蘿蔔糕回他的小院子。

蘿蔔糕不肯走,太子妃想到要收拾太子,他肯定不能在場,因此哄着讓李嬷嬷把他帶下去。

太子見狀,知道太子妃晚上有心和自己好,因此也就沒計較太子妃使壞,很快就用完膳。

太子妃也用完膳,倆人坐了一會消食,等差不多的時候,太子妃眉眼彎彎,往內室看去,“爺,可要歇歇?”

太子會意,眯眯眼,“一塊兒沐浴吧。”

太子妃一愣,又很快笑道,“好啊,一塊沐浴。”

宮女在浴房備好了熱水,就都退了出去,只剩太子和太子妃一人,他們連伺候的人都不要了,宮女們哪能不知道這對夫妻情趣來了,都很知趣退出房外,站得遠遠的。

太子這時看着太子妃,伸手就要撫上太子妃的臉,“靖妍,是不是想死孤了?”

“是啊,”太子妃感慨,卻猛地扣住太子的手腕,四兩撥千斤将太子壓到了榻上,“很想很想揍你!”

說着,太子妃攥起拳頭,就揍上太子的腹部。

太子那能料到太子妃突然出招,啊地捂住腹部,見太子妃還想動手,立刻用手擋住,“你瘋了不成!居然又打孤!”

“你不是很得意嗎,很得意很得意嗎!”太子妃抓住太子的手按在頭頂上,恨恨地說道,“自從蘿蔔糕出世後,我還沒和你打過一場,這次一定要好好打!我早就被你這個家夥郁悶壞了!”

“你說過不能動手!”太子掙紮,死不肯讓太子妃翻他身子,他知道這個混賬女人想打他哪裏,“你敢再打孤,孤一定和你翻臉!”

太子妃直接擡起手,拍到太子的大腿上,聽到他痛呼出聲,也跟着長籲一口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