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

來當差。

三阿哥在禮部,已經負責過一次萬壽慶典,所以他比太子要有經驗,至少在把慶典辦得中規中矩上他是能勝任的,在太子一開始不順手時,三阿哥還以為太子會不耐煩,然後甩手讓他幹,到時候獨享功勞,心裏正糾結着要不要給哥哥提點一二。結果卻是他小看了自己的二哥,在先頭兩天理清了各個章程後,太子辦起事來就幹淨利索了。

以往內務府和中大差事各處內官雖然不敢誤事,但私下扯皮還是經常有的事,太子的命令吩咐雖然簡潔,但是很有威嚴,下屬官員總是能從命令中看出太子的話外意思,誰敢壞了孤的事,別怪孤翻臉。

太子翻臉,那不僅位子不保,腦袋都會沒掉,還有誰敢胡亂應付?

宮裏三大節慶日子,元旦,東至,萬壽,其中萬壽節作為康熙的生辰節是重中之重,每一次節慶慶典都是撈油水的好時機,若是從前,太子有這個機會,必然會中飽私囊,可惜現在他看不上區區一次慶典的油水,要知道南邊一趟海運的四分分成就能讓他得到比撈油水多幾倍的銀子,他才不屑貪一點小錢。

太子雖然自己這麽想,但并沒有強令底下的官員貪些小錢,以防沒利可圖這些人誤了事,只是都給他們定了個度,誰敢越了底線,就準備找死吧。

這天,三阿哥和內務府主事臉色都不大好,有些忐忑地來找太子,三阿哥給太子請了安之後,就低聲道,“太子殿下,臣弟有些事要跟您說。”

太子正在看萬壽慶典的一些文書進程,聽到三阿哥的話,并沒有擡頭,“什麽事,說罷。”

“是關于那萬壽慶典的事……”三阿哥掂量着說辭,有些不大好說,就瞥向那個內務府主事,“你這個奴才和太子殿下說一說吧。”

太子聽到萬壽慶典的事,才擡頭,掃了一眼三阿哥和內務府主事,淡淡道,“什麽事還要吞吞吐吐。”

三阿哥聽出太子這話是有些不悅了,閉嘴厲眼瞪向那個主事,“還不快說!”

內務府主事叫馬德哈,他是新任主事,上一任主持慶典的主事因為膽大包天騙太子采買用銀之事,被太子給殺雞儆猴,當場革職,若不是因為萬壽在即不宜見血,那個主事的性命絕對不保,不過就算沒死,吞下的銀錢雙倍補回還丢了差事,一樣是要人的命。

因為有前車之鑒,馬德哈對太子怕得跟老鼠見貓一樣,聽到三阿哥的催促,不自覺地抖了兩下,“回太子殿下話,這次萬壽慶典已經準備妥當,但…但還剩了五萬多兩。”

馬德哈說完,認命地跪下低頭,不敢再言語。

太子聞言,沉默了一會,輕笑出聲,“不錯啊,還剩了五萬兩。以往怕還要向內庫追加五萬兩吧。”

三阿哥聽到太子的輕笑,都覺得有些背涼,忙道,“這都是太子殿下主持得好。”

Advertisement

“老三,這種話就不必說了。”太子語氣聽不出喜怒,“現在你們告訴孤,是想怎麽樣?”

太子心裏在冷哼,會怕就好,從前舉辦慶典內庫劃下的銀錢總是不夠用,這次的慶典不比以往的差,卻足足有五萬兩剩下,這還是他默許那些人小貪的結果。可想而知以前這些奴才們都多大膽!現在剩下五萬兩,可不就告訴皇阿瑪,從前那些銀錢都是讓他們給貪了,內庫的錢是皇阿瑪的私銀,敢貪這麽多,與找死無異。

“求太子殿下成全!”馬德哈吓得趕忙磕頭,“太子殿下,這不關奴才的事,奴才是第一次着手萬壽慶典啊。”

太子連眼皮都沒擡,用毛筆在文書上邊寫了幾個字,似是不想理會這事。

馬德哈磕得額頭青紫,眼裏含淚,“太子殿下……”

三阿哥心裏也急,上一次的萬壽慶典是他負責的,結果和這次一對比,皇阿瑪要知道其中之事,必然大怒,到時候他也會吃瓜落,又見太子一動不動,想了想,站出一步,“太子哥哥,臣弟……”

太子聽到三阿哥的聲音,嘴角微勾,放下手中的筆,擡手打斷了三阿哥,“這事與老三你無關,上一回不過是那些奴才欺你罷了。”

三阿哥聞言心裏一松,感激地望向太子,“謝二哥明白弟弟的苦衷。”連稱呼都忍不住更親熱了一些。

太子安撫地看過三阿哥,再對那馬德哈道,“行了,別磕了。既然事情不好,就別只會磕頭。想想怎麽解決了吧。”

“是,是,太子爺。”馬德哈聽到這句話,也如放下一塊大石,太子說要解決這事,那定是又法子了。

“太子殿下,您有什麽吩咐?”三阿哥會意,趕忙接話問道。

“五萬兩能辦很多事,你們想想有什麽祝壽表演需花費這麽大一筆銀錢?”太子輕聲提點,在他接旨負責這次慶典,查閱過以往的那些先例,便知道認真辦這次慶典,揪出那些主事的錯兒,便能得來一次施恩的機會,連老三都沉不住氣承了他一次情,值了。

只要內庫劃下的錢剛好夠用,辦的慶典又比以往好,事情就完美解決。

馬德哈,還有陸續過來的幾個主事都在瞑思苦想,太子則和三阿哥在喝茶,細細品茗,然後和三阿哥說一些事,等過了一會,太子才問道他們,“想出來了沒有?”

如他所料,齊齊搖頭,馬德哈甚至苦着臉,“太子殿下,添一個祝壽表演可以,時間還能不緊,可是一個祝壽表演如何能用得了五萬兩?”

“如果舉行八旗精兵校閱呢?”太子回問道。

三阿哥猛地擡頭,“太子殿下,……”他想到在一月時剛負責萬壽慶典,太子曾去兵部過,舉行八旗精兵校閱怕是那個時候太子就有的想法,是啊,若是舉辦成了,多麽壯大的祝壽表演,這五萬兩何愁用不完。

要是他,他是想都不敢想整出這麽大場面。

太子氣定神閑,微微一笑點頭,證實三阿哥所想。

“太子殿下已有章程,又何苦逗弄臣弟呢。”三阿哥臉上帶着苦笑,怕太子從一開始就算計好讓他承情,可私下裏卻已經留了後手,這位二哥實在是不可小觑,如今光明正大讓他知道,他還不能說什麽不好,赤、裸、裸的陽謀。轉念一想,“大阿哥可知道,他同意嗎?”

太子想要在萬壽慶典舉行八旗精兵校閱,必須要通過兵部大阿哥那一關,不知道大阿哥怎麽想。

三阿哥說完看着太子,底下的那些人也忙盯着太子,他們并不明白太子是不是早有這個想法,而是心裏在盤算這八旗精兵校閱的可行性,時間夠不夠還有如何安排,所需銀錢多少不着緊,還有五萬兩呢,如果不夠,他們湊都要湊出來把這次的事應付過去。

“萬壽慶典是給皇阿瑪祝壽,大阿哥身為皇子,如何會不同意,孤會和他說妥,不過萬壽慶典後,要記大阿哥一份功勞,你們看怎麽樣?”太子又慢慢地說道,想到一開始大阿哥的刁難,還有要功勞的嘴臉,太子心裏就不是味,不過最終讓大阿哥同意選取八旗精兵給校閱訓練,還是解了他的一樁麻煩,練了有一個月了,也該有成果了。

“奴才全憑太子殿下做主!”馬德哈等人紛紛磕頭做出表示,心頭俱是大喜。

“行了,這幾天都給孤打起精神來,祝壽表演流程都要重新再議一遍。”太子渾身輕快,吩咐道。

“喳。”齊齊應聲。

太子滿意地讓他們下去,卻把三阿哥留下,“老三,待會你親自去兵部一趟,與大阿哥磋商校閱細節。”

“是。”三阿哥點頭。

太子起身準備離開,三阿哥也同行,在要分道揚镳的時候,三阿哥突然停了下來,“太子哥哥,這回謝了。”

太子微微一笑,拍了拍三阿哥肩膀,“不必謝孤,咱們兄弟辦好這次的萬壽慶典才是正事。”

三阿哥心裏微動,颔首點頭,便轉身離去。

毓慶宮裏,太子妃正在內室列萬壽禮禮單,康熙萬壽,不僅皇子要送壽禮,皇子福晉和皇孫都要送,所以太子妃必須要列三份禮單,一份太子的,一份自己的,一份蘿蔔糕的。

列完禮單,就要親自檢查所有主禮,太子妃不免又一次拿到那塊秦始皇雙生玉,如今為了吉利改名叫萬壽雙生靈玉,拿着靈玉,感受那股滋心沁脾的暖流,太子妃越看越喜愛。

正看着,外邊就有宮女禀報,“小阿哥到。”

蘿蔔糕如今周歲有一歲半了,因為太子妃讓他學走路學得早,會走了以後,也不許嬷嬷宮女經常抱着他,所以現在走路走得很穩當。

不過因為天氣還冷,蘿蔔糕穿得圓滾滾,人小腿短,太子妃能讓他走動的地方也就只有殿內或屋裏,李嬷嬷将他抱到太子妃的內室,剛放他下地,就見他眼睛瞪得溜圓,看着太子妃手中的雙生玉就踮着小步子,快快地奔了過去。

小家夥走得急,穿得又太多,有些搖搖晃晃,看得跟在後頭的李嬷嬷心急,“小阿哥慢點。”

太子妃瞧着蘿蔔糕那圓團一樣的小身板格外可樂,“糕糕怎麽來了?”

蘿蔔糕已經走到太子妃的身邊,扯着太子妃的衣角,小手指着太子妃手中的雙生玉,高興地問道,“額娘,給糕糕的嗎?”

他人雖還小,但說話已經很順溜了,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喜好還有想幹什麽,太子妃有空就教他一些簡單的成語,講講童話故事或拿益智的玩具給他玩,不管蘿蔔糕懂不懂,也只是潛移默化地教導,這才是真正的啓智。

太子妃聽到蘿蔔糕的話一愣,把雙生玉放在一旁,将蘿蔔糕抱到床上,蘿蔔糕一上床,還沒坐好,兩只小手就伸過去握住雙生玉,小嘴咧着笑,露出長好的白色小米粒,胖嘟嘟的臉上兩個小酒渦淺現,“謝額娘,糕糕喜歡。”

太子妃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哄着蘿蔔糕,“蘿蔔糕啊,這塊玉是要送給你皇瑪法祝壽的,不能給你。”

說着,太子妃嘗試從蘿蔔糕手中把雙生玉拿過來,微用力,不行,再用力,抓着玉的兩只小胖手也明顯在較勁,太子妃低頭無奈地看着蘿蔔糕。

小家夥也仰着臉,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濕潤潤,委屈地望着太子妃,“額娘,你壞。”

63、細心教導

太子妃嘴角僵了僵,用手指點了點蘿蔔糕的鼻尖,“蘿蔔糕啊,撒嬌也沒用,這塊玉要給你皇瑪法祝壽,不能給你玩。”

當初太子買下玉,那些兄弟都一清二楚,也都看準了太子會獻上去,康熙沒準也聽到了風聲,這到時候雙生玉被蘿蔔糕給搶去,怎麽都說不過去,也許還會起什麽風波。

太子妃自己雖然也很想把這塊玉留下,但到底還是有理智,玉髓難求,卻不是沒有,因為這塊玉,還讓太子妃起了賭石的念頭,京城現在也有一兩家進有原石的玉器店鋪,賭石卻并不火,有空去碰碰運氣,順便讓人詢問貨源。

蘿蔔糕聽到太子妃說不給,小臉就皺了起來,低下頭小手摸着雙生玉佩,過了一小會,只見他嘟着紅潤潤的小嘴,“額娘,糕糕跟你換。”

說着,很是扭捏的打開胸前挂着的小紅兜,掏出一塊龍形玉佩,遞給太子妃,“額娘,給。”雖然嘴上說給,但看他的樣子就是很舍不得。

太子妃一瞧那玉佩,倒是笑了,那是康熙送給蘿蔔糕的貼身玉佩,這小家夥,把自己皇爺爺送的禮拿來換皇爺爺的壽禮,虧他做得出來。

太子妃沒有接蘿蔔糕遞過來的玉佩,雙手環胸,好笑地看着自家的小不點,“那玉佩是你皇瑪法給你的,”指着他捂着的雙生玉,“這玉是要給你皇瑪法祝壽的,就是給你皇瑪法的,懂不懂?”

太子妃見蘿蔔糕聽得半懂半不懂,眨巴着大眼睛,小手捂着雙生玉捂得越發緊,于是很幹脆告訴他,“兩塊玉不能換。”

“額娘,你壞!”蘿蔔糕不樂意了,把龍形玉佩裝回他的小兜兜,雙生玉卻護着不讓太子妃拿走,小手張着比劃,“皇瑪法有很多很多玉,糕糕就要這個。”

說完,蘿蔔糕拉着太子妃的衣袖撒嬌,“額娘,額娘,就把它給糕糕嘛。”

太子妃依舊搖頭,“撒嬌沒有用,你也有很多很多玉,不差這一塊。”

蘿蔔糕嘴一下癟了下來,抱住玉也不坐了,直挺挺往床上一躺,小腿就開始蹬,“額娘,糕糕要玉,就要這個。”

太子妃一看他的動作氣樂了,往李嬷嬷那兒看過去,“小阿哥什麽時候學會撒潑耍賴了?”

李嬷嬷見狀眉頭也直跳,小阿哥一向活潑伶俐,有樣學樣,居然把這麽不規矩的動作都給學上了,“回主子話,老奴想應是去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那兒玩的時候學上的。”

“哦?”太子妃倒是不大信,小十五和小十六,一個比蘿蔔糕大一歲,一個和蘿蔔糕同歲,都是皇家的孩子,哪有奴才敢教他們撒潑!

“主子,玩的時候,十四阿哥也在。”李嬷嬷小聲地補上一句。

太子妃心中恍然,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都是密嫔所出,卻給永和宮德妃撫養,玩的時候十四阿哥會在并不奇怪,就小十四那個小混球,會教出這樣的賴皮動作也并不稀奇,想來小時候沒少和德妃撒嬌。

問清了緣由,太子妃再看向蘿蔔糕,本來蹬腿蹬累的小家夥,一看到太子妃的視線,立馬又蹬起來,“額娘!”

“蘿蔔糕羞羞臉,都這麽大了,還打滾賴皮。”太子妃用手指在臉頰羞羞兩下,取笑小家夥。

蘿蔔糕穿得多,養得又肉呼呼,蹬了一會,已經累得出汗了,臉蛋兒紅通通,卻并不是羞的,他伸出一只手指,“嬷嬷說糕糕才一歲半,還小。”

怕太子妃不信,還強調,“一歲半哦。”

太子妃無奈撫額,擺手,“等你阿瑪回來,讓他跟你說。”

太子妃話還沒停,外頭就有人傳報,“太子殿下到。”

太子已經走進來了,也聽到太子妃的話,便奇怪:“說什麽?”又看到蘿蔔糕躺在床上,“福佑怎麽了?”

蘿蔔糕聽到太子的聲音,利索地從床上爬起來站着,朝太子揮手,“阿瑪,阿瑪,這塊玉給糕糕吧。”

太子聽到糕糕二字,臉皮微抽,不過并不在意,反正等福佑多長幾歲知羞了肯定會自己改名,定睛一瞧蘿蔔糕拿着的玉,喲,心都提起來了,瞥了太子妃一眼,“這麽貴重的東西怎麽能拿給福佑玩呢。”

說着,太子已經往床邊走過去,邊走邊說,“福佑,那玉是給你皇瑪法祝壽的,不能給你。”

蘿蔔糕從額娘那兒要不到,從阿瑪這邊也要不到,一向要什麽有什麽的小家夥真的不高興了,氣哼哼的揚着雙下巴,雙手舉着雙生玉舉到額頭,“阿瑪,不給糕糕,我學如如摔玉!哼!”

太子挑眉,敢在他這個當阿瑪的面前耍橫,找教訓,不過,“如如是誰?”說着往太子妃望過去。

太子妃被蘿蔔糕這一連串的撒嬌撒潑加耍橫,尤其是學如如摔玉的話躁得以手掩面,“是藺相如。”

前天才給蘿蔔糕講一個成語故事完璧歸趙,小家夥什麽都聽不懂,倒是把人家摔玉給記上了。

太子一聽藺相如,自然也就明白怎麽回事,瞪了一眼太子妃,不能說太子妃教得不好,就是沒教對道理,不過蘿蔔糕這麽大能記住藺相如摔玉已經算是極聰明了,即使這樣,現在也誇不得,太子板着臉,“福佑,不聽話要打板子。”

太子并沒有直接去搶過雙生玉,而是坐到床上,說完這句話就看着蘿蔔糕。

太子妃也沒插嘴,坐到另一邊,望着蘿蔔糕,看他準備怎麽辦。

蘿蔔糕舉着玉有一會,轉頭看看太子妃,又看看太子,見阿瑪額娘都不理人,小手又酸了,放下玉,一屁股坐到床上,垂着小腦袋。

“福佑,把玉拿給你額娘收好。”太子見蘿蔔糕消停了,才開口。

蘿蔔糕挪了挪屁股,不是很情願,太子妃坐到他身邊,把玉拿起放到床頭的盒子,才将他摟抱到腿上,蘿蔔糕雖說聰明,但小孩子要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心裏總是委屈的,把臉埋到太子妃懷裏不停委屈地叫額娘。

太子妃摸着他的頭上細軟的黑發,“聽話,以後有好東西額娘第一個給蘿蔔糕。”

太子見了,也沒再板着臉,而是将蘿蔔糕提到自己的面前坐下,“福佑,阿瑪不是不肯把玉給你。你皇瑪法把自己的貼身玉佩給了你,現在他身上沒有,你是不是該送一塊還給皇瑪法?”

太子妃聞言翻了個白眼,這麽說蘿蔔糕未必能聽懂,插嘴道,“就好像你十五叔給你一顆糖吃,你現在有糖了,是不是該送一顆糖給你十五叔?”

蘿蔔糕點點頭,可是又搖搖頭,“我沒糖。”

“額娘現在帶你找糖吃。”太子妃猛地發現自己一開始就該轉移蘿蔔糕的注意力,而不是讓他一心鑽在那塊雙生玉上,想着,把蘿蔔糕抱起,就吩咐甘藥去準備一些小巧的糕點過來。

“要梅花糕兒。”蘿蔔糕不忘說喜歡的甜點,因為太子妃有哄他,也不是很不高興了。

太子也松了一口氣,又怕蘿蔔糕被寵得太嬌氣,心裏就起了要時常教導嫡子的念頭,才想着,就聽到太子妃問,“萬壽慶典忙完了吧?”

太子回神點頭,“放心吧,準備妥當了。萬壽禮單都列完了吧?”

“嗯,只差讓嬷嬷去清點了。”太子妃也答道,“萬壽精兵校閱準備得怎麽樣了?”

說起來萬壽八旗精兵校閱并不是太子妃先起的想法,而是太子想要辦一個與衆不同的萬壽慶典,他很清楚在京的八旗子弟日漸腐朽是皇阿瑪心中的一塊大石頭,這回慶典若能讓皇阿瑪看到八旗的希望和氣勢,一定會龍心大悅,慶典上雖然有八旗子弟的朝賀,可是這樣是不夠的。

太子妃聽到太子的想法,就聯想到現代的國慶閱兵儀式,和太子簡單提了兩句閱兵的模式,太子立馬想到點子上,不顧想要溫存的事,連夜寫了書面條陳,來回改了幾遍,還詢問過太子妃的意見,最後才定了八旗精兵校閱的章程。

太子妃也知道太子有這個意向,卻沒想到他這麽重視,還主動去聯系大阿哥,抛開成見達成協議,共同商議八旗精兵校閱的事,這如今到了萬壽慶典即将來臨的時候,想起就問上了一句。

太子聽到,得意地對太子妃揚眉,“孤想做的事,怎麽會做不成?”

意思很明白,他辦成了,只等着萬壽慶典讨老爺子歡心,然後大出風頭了。

太子妃還沒回應,懷裏抱着的蘿蔔糕就有樣學樣了,學着太子那揚眉的表情,小眉毛一揚,眼珠子一轉,還真學了幾分得意模樣,太子妃抱着蘿蔔糕哈哈笑,“蘿蔔糕揚下巴的動作肯定是跟你學的。”

太子伸手揉了揉蘿蔔糕的發頂,“福佑學阿瑪就對了,切莫學了你額娘的壞脾氣。”

這話聽得在場的寧嬷嬷,李嬷嬷,還有甘霖甘露都趕忙低頭掩着笑意。

太子妃無語,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家夥,脾氣最壞的人就數太子自己,居然還讓蘿蔔糕學他,以後小家夥就更難哄了。

蘿蔔糕卻自己樂得咯咯地笑出聲,小手抓過甘藥送上來的小糕點,舉着往太子妃嘴裏塞。

太子也笑着,伸手拿了一塊糕點,填了一下肚子,吩咐道,“差不多該用晚膳了,別吃太多甜食。有了空,也該叫福佑學萬壽慶典的祝壽行禮還有吉利話了。”

“我明白。”太子妃點頭。

蘿蔔糕是目前皇室僅有的皇孫,還是嫡長皇孫,到時候皇子皇孫給康熙慶壽的時候,他也是要上場,還在襁褓的時候沒他什麽事,可是會走會蹦了,就要露露面了。雖然大家對小孩子的要求不高,但是也不能讓他搗亂,随太子一起,一群人的眼睛盯着父子倆個,出了錯兒就會鬧出笑話。

太子妃自然是不想蘿蔔糕出糗,讓他學說祝壽的話還有簡單的行禮,也是費了一番功夫。

說吉祥話,蘿蔔糕學得很快,畢竟他已經說話說得很流利了,但是學行禮,這卻是學得很是辛苦,小家夥還太小,行磕頭禮,小短腿一跪下,小短手還沒撐着地,整個人就翻滾到一旁了,沒辦法,讓一個小圓球行磕頭禮,實在為難他。

蘿蔔糕學了一次就沒有耐性,不肯再學了,太子妃也不想他受太多折騰,最後太子說讓他學甩袖行福禮。

太子殿下親自示範動作,甩袖作揖,蘿蔔糕盯了幾回,也學了上來,太子妃和嬷嬷,宮女們在一旁看着卻怎麽看怎麽想笑。蘿蔔糕手太小太短,甩袖根本看不出來他在甩袖,實在搞笑,而且他根本就是在模仿自己的阿瑪,并不是真的明白為什麽要這麽做。

最後太子和太子妃商量,只能決定讓蘿蔔糕記住作揖的動作,太子也覺得是在為難自家嫡子,可是要做給朝廷百官,八旗宗室子弟還有皇室所有人看,只要蘿蔔糕能記得住也就讓他學,并不一定要他學得多标準。

“孤當年也是三歲才開始學這些規矩,其他阿哥也一樣,福佑現在學還是太早了。”太子看着睡得香的蘿蔔糕說道。

太子妃撇撇嘴,“要我說,讓一個嬷嬷抱着他行禮不就行了嗎,何必為難蘿蔔糕。”

太子凝眉,卻搖頭,“往常這樣行得通,但是萬壽慶典皇子皇孫給皇阿瑪祝壽,一個嬷嬷如何能上前?放心吧,如今福佑學得七七八八,要是到時候他忘了,皇阿瑪看在他年幼的份上也不會說什麽。”

“既然這樣,你幹嘛要我教蘿蔔糕這麽久?”太子妃不滿地埋怨道。

“樣子總是要做給人看的嘛,別忘了咱們就在皇阿瑪眼皮底下。”太子勾了勾嘴角,“好了,該回寝殿了。”

說着,自然而然地摟過太子妃的肩膀,太子妃瞪着太子,暗咬後槽牙。

日子在忙碌中飛快度過,三月已到,不過幾日,康熙的生辰到了,萬衆期盼的萬壽慶典也正式開始。

64、關鍵時刻

萬壽慶典之日到了,一大早,太子與太子妃就早早起來用完早膳,太子穿上朝服就要前往乾清宮,領衆阿哥恭迎壽星皇阿瑪康熙,然後便是在早朝刻鐘随康熙從乾清宮出來,攜着長長的華蓋隊伍步入禦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八旗子弟以及外國使臣的朝賀儀式。

“朝賀時,後宮妃嫔嫔以上的妃子只在太和殿設屏風為皇阿瑪朝賀,你和貴妃娘娘都能在太和殿禦座後西邊與南邊設座看萬壽慶典,福佑到時候你看緊他,等萬壽慶典一完,皇阿瑪賞賜的時候你帶他下去歇一下,再仔細教他之前教過的那些話,獻壽禮是最後一環,萬不能在緊要關頭出了差錯。”太子臨走時不忘吩咐也已經穿戴好的太子妃,再一次讓宮女給他理順衣襟衣角,戴上他的頂珠朝冠,在銅鏡面前照着。

“行了,我明白的,別将蘿蔔糕逼得太緊,免得跟抓周那一回一樣。”太子妃穿着厚重的朝服,戴着朝冠脖子都要僵了,“你該去乾清宮了,蘿蔔糕我一會帶過太和殿那邊去。”

“孤走了走了。”太子也沒什麽心思繼續說,時辰差不多,該趕過乾清宮去了。

說完這句話,從太子妃的寝殿出來,招過何玉柱,率着他的儀仗隊伍,頂着華蓋就往乾清宮過去。

太子妃見太子走了,出了內室,李嬷嬷已經把喂飽了的蘿蔔糕抱過來了,蘿蔔糕也有自己的朝服,很迷你的一件蟒袍,穿起來看得格外精神可愛,不過沒有戴朝冠,若戴了朝冠,腦袋被冠蓋遮住,估計遠遠一看就真的像一只小胖蘑菇了,帶着頂瓜皮帽,臉上又被塗成猴屁股的顏色。

“額娘!”蘿蔔糕在李嬷嬷懷裏張手要太子妃抱,太子妃穿着朝服不是很方便抱着他,就在他小胖手上親了一口。

“乖,咱們該去太和殿給你皇瑪法祝壽了。”太子妃說道,對李嬷嬷使了個眼色,李嬷嬷也在旁勸了一番。

蘿蔔糕沒有鬧騰,只是問,“太和殿在哪兒呀?阿瑪呢?”

“現在就帶你去,等到了太和殿你就能看到你的阿瑪了。”太子妃說道,宮女嬷嬷都早已準備好了,太子妃一聲令下,也形成排場,往太和殿那邊去了。

行走的太子妃就是移動的珠寶庫,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不僅繁雜又重,走到太和殿的時候,太子妃都忍不住心裏叫了一聲他額娘的,真是麻煩。

蘿蔔糕一路上都有人輪流抱着,倒是一點都不覺得累,還挺精神的,到了太和殿,小家夥轉來轉去都沒找到他的阿瑪,倒是讓他看到了玩伴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這兩個小阿哥也還太小,沒能跟着衆位哥哥的腳步去迎接他們的皇阿瑪,被德妃領到身邊,留在妃嫔這邊看場面。

太子妃看到所有的妃嫔都到了,連病重的貴妃娘娘臉上上着厚厚的妝容,掩去病态,也直直地站在妃嫔首位,為她們的敬業感到佩服。到了貴妃娘娘身邊,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太子妃低聲詢問,“貴妃娘娘身子可還好?”

溫僖貴妃輕笑,“不就那樣,萬壽慶典每年一次,本宮還能撐得住。”她說完眼角掃過身後的那些妃嫔,并無甚麽波動,但太子妃卻分明看得出她的一分驕傲。

也是,能在萬壽慶典這樣的大場面上站在妃嫔首位,能不值得驕傲嗎?

太子妃微點頭,又和其他幾個妃子打了招呼,就讓李嬷嬷把在和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說話的蘿蔔糕抱到身邊老實呆着,鼓聲敲響,王公大臣,八旗子弟和外國使臣在殿外已經按各自位置站好,後妃這一塊處于太和殿高處,往下一望,人頭攢動,熱鬧得很。

鼓聲震天地響,所有人都肅靜,往通往太和殿的大道望過去,康熙的華蓋已經出現,慢慢地往這邊走過來,接着的就是太子的華蓋,順着大阿哥,三阿哥,一直到小十四的華蓋,長長的儀仗隊,直到康熙到達八旗子弟處,後邊的人都還沒走完。

康熙一出現,所有的朝臣貴族,使臣,宮女太監,全都跪下,太子妃,貴妃娘娘領着妃嫔們,宮女嬷嬷,李嬷嬷抱着蘿蔔糕,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在嬷嬷的懷抱下,全都跪下朝着康熙的方向三呼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幾千上萬人的齊呼,那種聲勢浩大,令人折服于心。

康熙所過之處,無不重複萬歲之言,每一個經歷過這種場面的朝臣或八旗子弟,甚至每個後妃都不會忘懷萬歲之聲響頭紫禁城的情景,更別說康熙身後的阿哥們。

看着一群群人跪在腳下,三跪九叩,對權力向往之心肯定直接爆棚。

太子妃已經見過兩年這種浩大壯觀的場景,除了第一次超級震撼外,如今第三次已經有免疫力了,蘿蔔糕瞪圓眼睛往着下邊跪着的人,還有那個一直往上走的康熙,身後的太子殿下,太子妃還怕他被吓着,沒想到反而吓了自己。

蘿蔔糕瞧見太子殿下,高興地就伸手指,“額娘,額娘,阿瑪在那兒!”

幸好這時康熙已經上了臺階,又迎來朝臣們貴族們的三呼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直接掩蓋了蘿蔔糕奶聲奶氣的童音,李嬷嬷也趕忙将蘿蔔糕的手指握住,低聲在他耳邊講,“小祖宗,不能亂說話。”

太子妃眉頭直跳,溫僖貴妃則是用帕子掩去笑意,不用往後看,都知道聽到蘿蔔糕聲音的妃嫔們在笑了。

太子殿下随康熙往上走,不經意往太子妃這邊往前,看到太子妃僵着的笑臉還是有些奇怪,卻不在意,沒有分心繼續走完全程。

直到康熙走到了禦座,站在禦座面前,太子随兄弟們也站到了一旁,俯視衆人,再次迎來萬歲歡呼後,康熙方虛擡一手,簡潔有力地說道,“衆愛卿平身!”

太子妃歇了一口氣,聽着底下謝恩的聲音,心頭一寬終于可以入座了。朝賀開始,各自入座,太子妃和貴妃娘娘的座位稍靠前,是可以完整地看完整個萬壽慶典,而惠榮宜德四妃要後一些,但眼神好的話也是能看到,蘿蔔糕自然是與太子妃坐到一塊,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這時卻是被領過去和太子們做在一起。

蘿蔔糕探着腦袋也想往那邊去,被太子妃給壓住了,“不聽話不給糖吃。”

扭動兩下,小家夥就消停了,卻不忘問太子妃,“為什麽十五叔和十六叔要去那兒?”

“等你長大了就能過去那兒。”皇孫只有一個,還形不成地盤。

“十六叔比我小。”蘿蔔糕搖頭不信太子妃的話。

“乖,看表演,你看那是八旗的精兵,看到沒?”太子妃沒和他糾結大小問題,轉移他的注意力,太子精心準備的第一個祝壽節目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