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要不,将我捆行李的背帶拿來晾衣服吧?”司南一邊問烏亮一邊在院子裏轉圈找能系繩子的地方。轉了一圈,然後雙手向上攤的聳了下肩,“真幹淨。”連個杆子都沒有,有繩也沒地方系。

見烏亮也被難住,本來還有些情緒低落的司南就被瞬間治愈,又滿血複活的開始積極面對生活了。

她至少還有空間。空間裏還有各科複習卷子和高考題,和那些在鄉下呆上十幾年或是更長時間的人比,她只要在這裏呆上幾年就可以借着高考離開,很幸運啦。

呃...前提是她能考出去。

“一頭系門把手上,一頭...我拎着?”烏亮擡頭看太陽,覺得就以這會兒陽光充足的勁頭,說不定一會兒就幹了。

“真是個好主意。”司南聞言一愣,随即笑眯眯的點頭附和,“我看行。”

啧,就這智商,還好意思笑我傻呢。

心情徹底明媚了的司南迫不及待的轉身回房。找到當初捆行李的背帶後都不用烏亮親自動手,就可積極踴躍的幫忙将背帶一頭系在門把上了。

屁颠屁颠的給烏亮在院子裏挑了個好位置,又像擺弄雕像一般,給烏亮擺了個思考的大衛,後又在烏亮的呲牙警告中弄了個肩扛背帶,手臂前進狀的造型。

不等烏亮反應,司南就迅速将已經擰好水的衣服全部搭在背帶繩上了。

“好好曬曬哦。”曬衣服的同時,也可以曬曬你那進水的腦袋。

烏亮眯起眼睛,一臉不善的看向司南:“你這話怎麽聽着...有點興災樂禍呢?”

“呀,聽出來了?”司南震驚的看向烏亮,“這才曬上就有效果了。”

“這話什麽意...嘿,你腦子才進水了呢。”

“沒你多就是了。”沒看你都需要曬太陽了嗎。

烏亮想找司南理論,剛朝司南走了兩步,肩上的背帶繩就因沒了支撐要帶着上面衣服往地上落,于是烏亮又連忙回到原位,将背帶繩撐起來。再擡頭時,就看到司南站在房檐下對他好不得意的笑。

Advertisement

洽在這時,王鐵柱扛着鋤頭,拽着不算沉的小鐵犁來了。見烏亮這窘境,先是哈哈大笑,随即轉身離開。再回來時,肩上扛着兩根不算粗的木頭,手裏還拎了一捆麻繩。

一見帶來的東西,烏亮和司南就都知道這是幹什麽的了。烏亮一臉笑的道謝,還問多少錢,王鐵柱搖頭說不要。只說這木頭是早年在後山砍的,麻繩也是家常自己搓的,不值什麽。

司南先接過烏亮的活,扛繩晾衣服。叫烏亮過去給王鐵柱打下手,一轉眼的功夫,兩人就三下五除二的将木頭固定在了院子裏。

兩頭系上麻繩,一個極富鄉土氣息的晾衣杆就做好了。将衣服都挪過去,三人才拿着工具去了自留地。

早起那會兒,烏明和烏亮就将自留地和菜園子裏的雜草和石頭都清理幹淨,并且将地也整平了。這會兒王鐵柱帶着烏亮和司南過去,那真是手把手教了一回怎麽開壟,壟溝多深,每根壟多長合适,朝哪個方向開壟最佳。

什麽種子要種在壟上,什麽秧苗要種多深,這些都有不少講究,聽得烏亮和司南那是一愣一愣的。

幹了一會兒,司南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掌。線手套裏的手掌已經開始泛紅了。生疼生疼的。也許都不用等到明天,水泡就起來了。

唉,好像種地這事...也沒想像的那麽容易呀。

╮(╯▽╰)╭

“咋了?”烏亮一擡頭,就看見司南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的低頭看手掌。“傷着了?”

司南擡頭,沒對烏亮說實話。只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放在下巴處做了兩個關二爺撫長須的動作,一臉的高貴冷豔,“你丫個凡人,是不會明白姐兒那明媚的憂傷噠。”

“嘿嘿,你小丫頭片子,給誰當姐兒呢。”烏亮見司南還有心思開玩笑也沒多想,輪起鋤頭做了個孫悟空遠瞭的動作,“敢不敢吃俺老烏一鋤頭?”

“呵呵~”

将現代人的沒心沒肺體現得淋漓極致的司南先是不屑的呵呵兩聲,然後便戲谑的掃了一回人高馬大的烏猴子,拿起一旁的鋤頭,挑釁的問他,“比不?”

“怕你呀。”幹不過你這小丫頭片子,哥的面子往哪隔呀。

說完也不作怪了,又拿好鋤頭彎腰開壟去了,不過速度明顯快了許多。

兩人比着開壟,不知不覺間速度都提了上來。偶爾擡頭看看對方,眼底都是不服輸的笑意。

朗朗清風,少年心性,卻是無關風與月。

王鐵柱離這二人不遠,見二人嘻嘻哈哈說鬧了一通又低頭幹活,心裏對今年的知青又多了幾分好感。活幹的慢,卻不是磨洋工的懶漢。

看來不是所有知青都不好,只是他們之前沒遇上懂事的。

當初剛有知青下鄉的時候,村民們想的不多,又熱情,又好客,心裏滿是歡迎之意的。但村民和知青那是兩種環境下養出的兩種人,蜜月期還沒結束,那些矛盾就接二連三的暴露出來了。

更讓人覺得愁人的是村裏人多了,地卻不見多。莊稼侍弄的再好,産量還是那麽多。這就好比做上一鍋飯,原本一百人分着吃,如今變成了一百二三十人吃飯了。以前好歹是溫飽,現在人多得只能混個半飽,生活質量變差了,誰心裏能高興?

村民這樣,知青也沒好到哪去。知青從城裏下來,各種不熟悉和不便,熱血轉涼後心态難免有些崩。

反正甭管對錯,也沒法說什麽對錯來,因為不管站在誰的角度上看這些問題,誰都不缺大道理。于是時間一長,兩邊都從心底嫌棄對方的結果就是關系僵持,楚漢不過界。

如今新來的知青率先‘低頭’了,做為村民的王鐵柱抱着一種要讓城裏人刮目相看的決心和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的純樸熱情着實讓司南幾人受益非淺。

按着王鐵柱給的建議,自留地都種白菜,家裏新收拾出來的菜園子都種蘿蔔。然後三人花了兩個多小時,将自留地種開好壟後,又拿着工具回家收拾菜園子去了。

因今天烏明和柴簡都不在,所以今天就只給自留地開壟,等明天人全了,再□□他們如何播種和怎麽澆水。像是間苗除草施肥這些,得等白菜和蘿蔔都出苗了才能一樣樣的教。不過那些事不急一時,而且王鐵柱也表示願意包售後。

菜園子比自留地還小呢,開壟更快。有了之前的經驗,司南幹起活來也是像模像樣的。

就是手掌心磨得生疼。

少時,王鐵柱一托二的将菜園子開出壟後,三人坐到院前休息。司南轉身進屋,用烏亮的飯盒給王鐵柱沖了一飯盒糖水給他解渴。

只喝了一口,王鐵柱就愣住了,“放糖了?”

“嗯。沒白糖就放了些紅糖,還甜吧?不夠我再去加。”

王鐵柱抽了抽嘴角,心說你咋還給我喝女人喝的玩意呢。這玩意給他個大老爺們喝,真是白瞎了。雖是這麽想,但到底領了司南的好意,“甜。夠甜了。”

司南聽了笑眯眯點頭,然後坐到一旁與王鐵柱說話。

因想要在院子一角蓋個廁所,司南和烏亮還詢問了一回王鐵柱這要啥沒啥的時候,能用什麽代替廁所的牆和門。

“草席子吧。”王鐵柱想了想,給司南他們指了條路,“村西頭,老劉叔那還有不少席子,你們要是不差錢買上兩塊就夠用了。”說完還告訴司南他們屋裏炕上的草席子都是這位老劉叔編的。

司南聞言,眼睛轉了轉,心底有了主意,遂用心問了一回席子的價錢。

……

烏明架着驢車載着柴簡去了縣裏,兩人帶了不少錢,手裏也有不少供應票。再加上烏明心眼活絡,不光将司南采購單上的東西都買全了,還另外買了許多旁的回來。眼見着時間不早了,這才趕着驢車回村。

然後兩人一回來,就發現家裏大變樣,連院角的廁所都已經收拾出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