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烽煙起時
作者有話要說:
李若水(1093-1127)北宋末年洺州曲周(今屬河北)人,字清卿。太學上舍登第。歷任太學博士,吏部侍郎等職。僅留有一本《李忠愍公文集》。
“哼,這個國家被您弄成這樣,父皇難道就打算以一句‘傳位’将責任推得一幹二淨嗎?”26歲的趙桓怒氣沖沖地手執剛接到的聖旨沖進了宋徽宗趙佶的寝殿。
剛剛退下皇位成為太上皇的趙佶不緊不慢地套上皇袍,梳好頭發,“當皇帝不好嗎?從現在起,天下就是你的了。”
“天下?金國已經兵臨太原,大宋江山岌岌可危,哪裏還有天下可言?”少年英俊的新帝血氣方剛,并未注意到父親臉上那種中年人辦完某些事之後的特有的慵懶。
“那麽,他,”趙佶向羅帳內隐隐約約的人影望了一眼,“也是你的了。”
趙桓一下子漲紅了臉,因為他已意識到這裏剛剛發生了什麽。他低嘯了一聲,沖過去扯開了羅帳,那令他魂萦夢繞的人兒正伏在明黃的錦衾間半昏半睡。
“清卿!”仿佛要避開父皇的目光一樣,趙桓迅速地用床單裹起了未著寸縷的嬌軀,橫抱着三步并作兩步沖出了房間。
“呵呵……”斜靠在案前的太上皇盯着銅鏡裏自己衰老的面容從喉嚨底發出了幹凅的笑聲。
江山易主,然而對于李若水來說,依舊是面前的笑臉和背後的辱罵,不同的只是似乎添了些“一‘女’不事二夫”之類的新內容。在又一個龍榻上的半昏半睡的一天裏,突然發現後庭的痛苦更為劇烈,反複的次數也更多的時候,李若水勉強回頭,眯着眼睛看了一下在身上進行着獸行的人,在看到一張熟悉卻年輕的面容時,“新帝”的念頭在腦海中一晃而過。
太子趙桓自幼便在心裏恨透了無能的父皇。他瞧不起父皇的書法,瞧不起父皇的花鳥畫,更将父皇對于花崗石的收藏視為玩物喪志,總之,凡是那個皇帝喜歡的,沒有一樣趙桓不讨厭。
然而例外在他十四歲那年發生了。
“太傅,您在嗎?”日頭已經西沉,在宮內偷玩了一天的太子心虛地推開太學內一扇虛掩的小門。
“……請問,您找誰?”屋內只有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學生在看書,還未開口說話,臉已先紅了。
不認識我?趙桓心想,跨進門內:“太子太傅在嗎?”避開屋外刺眼的陽光,趙桓終于看清了陰影內那個溫柔動聽的聲音的主人。一瞬間,趙桓認定自己看到了一生中所能看到的最美麗的生物。
“太傅大人去找太子了。”看清背光的身影是個小孩子,李若水便放松了心情,“小弟弟有急事嗎?”
Advertisement
“嗯。”趙桓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
李若水皺着眉頭猶豫了一下,放在手中的書,說:“那大哥哥帶你去找他吧?”
“好啊!”趙桓的手被絕美的人兒拉住,讓他産生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一種他十四年裏從未有過的沖動,讓他的掌心漸漸濕了。
今天是李若水在太學供職的第一天,在深紅的高牆間走了不多久,就完全迷路了。“不要緊,找不到他的話,就回去等他好了。”深感自己身為年長者的責任的新太學博士安慰着身邊不聲不響地用信賴的目光注視着他的少年,其實更多的是在安慰自己。
充分享受着內心青澀而美妙的悸動的趙桓早已将李若水看得仔仔細細,當美人拉着他向來路完全相反的方向走過去時,趙桓也只是繼續使勁盯着他。從小在皇宮中長大的皇太子就任一個新來的路癡帶着一起跨過了紅牆盡頭的一道小門,守門的兩個衛士的眼珠轉了轉,對視了一下,又恢複了木然的神色。
門後面就是禦花園。這是一個任多大的官也不該涉足的後宮禁地,李若水也終于從來往的太監詫異的神色中警覺了起來。趙桓想要将他引向東宮,但為時已晚。
迎面走過來的,正是趙桓這時候最不想見的人。
看到一身明黃的人走了過來,李若水幾乎是本能地跪了下去。
趙佶就像是在早朝時一樣坦然自若地說:“愛卿平身。”絲毫沒有考慮到場合的不合适。“朕沒有見過你……”
“下官李若水,今天是第一次得觐龍顏。他,呃……“李若水突然發現自己尚不知道那位少年的姓名。
“桓兒你回去。”
桓兒?太子趙桓?!李若水不可思議地想,那少年的體溫還留在掌心。
“你,叫李若水是吧,跟朕來。”
擡起頭瞧瞧皇上,正值盛年的皇帝氣度不凡,卻笑得很溫柔。又看看身邊的趙桓,正對皇上怒目而視,李若水對這對天下最高貴的父子的了解尚不能使他理解發生了什麽事。
“或者……偶爾應該像這樣呢?”皇帝溫柔的聲音靠近了,然後李若水就覺得身體飄了起來,那個溫柔的聲音突然充滿了誘惑力,在耳邊低低地說:“若水,你就像遠山上的雪一樣純潔,讓人忍不住想……”陣陣的熱風讓李若水的身體一下子熱了起來。
之後的低語淹沒在了朗聲的大笑中。趙桓站在原地,剛才還放在那柔軟的掌心內的手徒勞地動了動,然後握在了一起,越握越緊,直到指甲在掌心裏掐出了久不消去的紅印。
事隔11年,趙桓終于将這纖柔的嬌軀壓在了身下。
“清卿,我要你,我等這一天等了十二年了!”趙桓像咬下去一般用力地吻上了李若水的唇。昨夜父親的吻尚讓那兩瓣嬌蘭微腫,兒子的舌頭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叩開貝齒。十一年來,多少夜的歡愛讓這個身體似是專為此道而設,趙桓在充分釋放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這一切都是他那個精于風流之術的父皇一手打造的。這時候趙佶已在去亳州(今安徽省亳縣)避難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