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田又田将郭氏帶回家,原本家裏的屋子都是新收拾好的,客房的被褥也很齊全,田又田把她安排在客房,梁霂還特意回梁府帶了個會做家務的大娘來幫他照顧郭氏。
周大娘做事勤快爽利,重要的是嘴巴嚴,不會出去亂說話,看田又田對如此孝順止不住的誇他是個好孩子。
郭氏醒來後就躺在田又田家的客房裏,田又田端着煎好的藥來給她,見她醒來,臉上帶着喜色:“娘,你可算醒了,我給你煎了藥,快喝了吧。”
郭氏疑惑的問:“這裏是……”
“這是在城裏呢,我買的院子,娘,你就放心的住下吧。”田又田拍着胸脯向郭氏保證,“等過兩天我就把小來和小虎也接過來,我們一家住在一起,好不好?”
郭氏看他說的高興,猶豫了一下,沒有接話,拿過藥碗,一飲而盡。她不是沒有想過離開田家,可離開的後果她可以承擔,卻不想讓她的孩子們承擔。
郭氏慢騰騰的下床,在田又田家院子逛了一圈,她沒想到這輩子居然能享到兒子的福,住到城裏來,還能住上這麽漂亮的院子,心裏既有些欣喜,又有些擔憂。
兒子大了,知道孝順她是好事,可她也不能一輩子住在這裏,打擾兒子的生活。郭氏從她自己的經歷得到教訓,她絕對不能瞎摻合兒子的家事,等兒子們長大了,成婚生子,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就好,她這個當娘的如果和他們住在一起,免不了磕磕絆絆,所以她不想給田又田添麻煩。
她和田大郎已經撕破臉皮,她也不願意再回去給田家一家人當牛做馬,這是個離開的時機,她只是擔心小來和小虎,他們畢竟是田家子孫,身上流着田家的血脈,被她這個外姓人帶走,不論到哪裏都是說不通的。
況且孩子還小,正是需要父母的時候,她如果提出離開田家他們會不會恨她,而且她可以預見,,假如她把兒子們留在田家,自己一個人離開,那蔡神婆必然會向小來和小虎說她的壞話,日後母子再也不能相見。
即使她能帶着兩個孩子一起離開,他們孤兒寡母的,難道一直依靠田又田嗎?她最恨的就是田大郎把自己的一生都花費在蔡神婆和田二郎一家身上,現在她總不能讓田又田成為第二個田大郎。
嘆了口氣,郭氏進到廚房裏去準備做飯,她一向勤勞,即使田又田把她帶回家來享福她也閑不住。
周大娘一看她進來了,“哎呦”一聲:“夫人呀,你怎麽進來了,這廚房油煙大,你還在養病呢,可別熏着了。”說着就要上前攙她。
郭氏被她這話逗笑了:“我可不是什麽夫人,我就是個鄉下人,在家什麽活沒做過,還怕這點油煙味?在鄉下的時候,一家子十幾口人的飯都是我一個人做的,我在廚房待了幾十年,都習慣了,這一下子來到城裏還是想往廚房裏鑽。”
周大娘看她不是那種扭扭捏捏的人,也豪爽地說:“沒錯,這習慣了幹活的人呀走到哪兒都停不下來,我這給主人家做了一輩子活,前些天我閨女非要把我接到她家裏去享福,可我哪是能坐得住的人?不是幫着洗衣做飯就是幫着照看孩子,我閨女沒辦法,說‘我接你來是又不是讓你繼續操勞的’,可我看到那些事不去拾掇根本坐不住啊。”
“說的是啊,又不是老的不能動了,還要人伺候,自己身體健健康康,什麽事不能做。”郭氏沒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即使田又田告訴她以後不能再生氣,要少幹活,少操心,她也是左耳進右耳出,該做家務時絕不含糊。
Advertisement
田又田一臉無奈的看着郭氏和周大娘一起在廚房裏做飯,期間相談甚歡。
梁霂趁機把他拉回房裏溫存片刻,郭氏在這裏住着,他倆獨處的時間幾乎沒有,而且每次他和田又田在一起時郭氏的眼神總是怪怪的,他也不是非要讓郭氏接受他們,只是感覺很別扭。
梁霂坐在榻上,田又田頭枕在他腿上,把玩着他的手指:“我不清楚大夏國的律法,對夫妻和離的事有什麽規定嗎,田家能答應讓小來和小虎跟着我娘走嗎?”
冷靜下來之後的田又田開始思考這些實質性的問題,田小來和田小虎在田家只會永遠受欺負,沒有郭氏在他們只怕會連學堂都進不去,即使讀書不需要花費田家一文錢。
他們的未來就是像田大郎一樣,無窮無盡的幹農活,還要繼續被蔡神婆和田二郎一家奴役和壓榨。這是個惡性循環,田又田不可能看着他們淪落到那個地步。
梁霂道:“大夏國并沒有規定夫妻和離孩子必須跟着丈夫。”
田又田眼睛一亮,也就是說這是個可鑽的空子,田小來和田小虎在田家小小年紀就要做農活,累得身體都不能正常發育,這樣對他們沒有好處,即使鬧到官府田家也不占理,再說他還有梁霂,這麽好的後盾不用白不用。
“放心,不會讓他們在田家受苦的。”梁霂對他說。
“還好有你在,不然我要多麻煩。”田又田眨巴着眼睛看他。
“嗯,你知道就好。”梁霂一點都不客氣,接受了他的隐含性贊美。
田又田撇撇嘴,這人一點都不懂得謙虛,從一開始他就知道,梁霂不是那種會對他噓寒問暖的人,而是會在他身邊默默地支持他。
自從郭氏被田又田帶走之後,田家人就在村裏散布田又田的壞話,說他果然是天生來克田家的,在田家時把自己的爺爺克病,離開田家後竟然把自己的親生母親也給克的病入膏肓,原因就是他母親沒有與他脫離關系,時常和他私下接觸。
謠言的具體散布者是誰不清楚,但是傳言一起虻山村沸騰了,紛紛反思自己這段時間有沒有和田又田接近過,生怕被克出病來,就連剛被田又田和梁霂揍過的王財寶都暗罵“晦氣”,找誰不好,偏去找田又田的麻煩。
田又田的姐姐田杏兒得知此事,匆匆回到娘家看望郭氏,卻被田家人告知郭氏被田又田帶走了,生死不明。
田杏兒不相信田又田會是這種人,私下裏問兩個弟弟,田小來和田小虎紅着眼睛也說不清楚是怎麽回事,他們因為此事被家裏勒令好幾天不許去學堂,還被奶奶嬸子數落了好幾次,在飯桌上連飯都吃不飽,多夾一筷子菜都要被幾雙眼睛瞪上好半天。
田杏兒看到兩個弟弟在田家被如此對待,一怒之下帶着他們離開,進城去尋找田又田。
從“好吃肉夾馍”的夥計于林那裏得知田又田現在的住處,他們又急匆匆趕去田又田家,敲門的時候郭氏和周大娘正圍着爐子烤紅薯,田又田和梁霂不在家。
郭氏出來見到三個兒女,看着一身灰突突的田杏兒和幾天不見就餓得面黃肌瘦的兒子們,抱着哭成一團。
就連見多了人情世故的周大娘也忍不住落淚,一邊擦眼睛一邊說:“都別站在門口了,快進屋裏吧。”
田杏兒擦幹淚,看到郭氏好好地站在她面前,開口道:“我就知道村裏那群傳閑話的沒一個好的,說什麽……”
那些難聽的話她不敢說給郭氏聽,別人都在咒郭氏不知被田又田拉到哪裏去了,生死不明的。如果這話是別人傳出去的也就算了,可田杏兒哪能不知道此事有田家人的推波助瀾,縱然她在田家十幾年,對田家的恨更多一些,對自己的父親,說句不孝的話,實在是無法原諒。
郭氏也猜到村裏的傳言沒有好話,她和田大郎鬧到這般地步,田家必然容不下她,即使她願意回心轉意,想來蔡神婆還不知會怎麽奚落她。
和離的事田又田和她商量過,向她分析過利弊,現在她想問問田杏兒的意見。
田杏兒兩手一拍:“你早該這麽做了。”她是個做事幹脆的人,以前就不願看到郭氏在田家窩窩囊囊,現在郭氏有了和離的自覺,她由衷感到高興,為她松了口氣。
然後她就開始說如何去田家大鬧一場,如何讓蔡神婆和田二嬸他們下不來臺,如何風風光光的離開田家。
田小來和田小虎懵懵懂懂,雖然覺得要離開父親,但是聽到可以離開田家不再受氣,不用連吃飯都要看別人臉色,不用衣服髒了沒人洗,也很開心。
這幾天郭氏不在的日子裏,他們才明白母親的重要,有郭氏在的時候他們不用擔心穿衣吃飯,在外面被欺負了可以回家跟娘親撒嬌,吃飯時娘親會把好吃的夾到他們碗裏,不用看別人臉色。
而田大郎在他們受委屈時裝作沒看到的樣子實在令他們失望,所以即使不希望整個家分離,即使希望父母永遠在一起,在真正面對抉擇時,還是願意選擇和母親大哥在一起。
回到家裏的田又田剛好聽到田杏兒和郭氏的談話,說出一句讓她們萬分震驚的事實,她們一直懷疑蔡神婆究竟為何非要把田又田趕出家門,此時才得知真正的原因,兩人立刻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