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趙羨
不是冤家不聚頭,來人是六皇子趙羨,打小就同她不合。
記得素娥幼時,外祖母常常召她入宮陪伴,偶爾就會在移清殿碰上來請安的皇子公主。
雖這些人中不乏有地位低下的生母,同她不親不疏,卻也總是能做出友愛的态度來,對她包容忍讓,以此來得到太後和長公主的青睐。
唯有趙羨,這個僅大她一歲的六皇子,仗着裴貴妃的溺愛,養成了惹事生非的性子,看這個衆人供着表妹格外不順眼,不是偷偷捉弄她,就是趁人不注意搶走她的東西。
那時素娥還小,口齒不清,也不會學舌告狀,被欺負了只會瞪大眼睛,嘴上咿咿呀呀,四肢胡亂揮舞,宮人還只當她是親近趙羨。
等她再大點兒,就學會了以牙還牙,趙羨暗中使壞打她,她就伸手狠狠地揍回去,趙羨搶她東西,她也馬上搶回來。只是趙羨雞賊,做壞事總是背着大人,而素娥去報複他時,往往會被宮人發現,然後他就開始嚎啕大哭,倒打一粑說素娥欺負自己。
宮人去報時,素娥委屈得直掉眼淚豆豆,太後看了心疼,豈會猜不出誰是真受欺負的那一個,但是裴貴妃哪裏肯依,說素娥性情頑劣,是趙羨看在她年幼一直忍讓。
從此以後,只要照看素娥的宮人再遇上趙羨,立刻抱着她退避三舍,這也是太後吩咐下來的,惹不起就躲着走。
可是年幼的素娥氣不過,平白受欺負了還反被誣陷。之後有人告訴她,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雖然那時的她也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但她學會了忍耐,決定等自己以後力氣大了,勢必要以牙還牙,報複那個可惡的趙羨。
等她真的長大了,也确實狠狠地回敬了趙羨。
比如暗中揭發他抄襲三皇子的策論,或是将他在宮外胡作非為的事告訴江先生,又或是派人偷偷卸掉他坐騎的馬掌,讓他在獵場上摔了個跟頭。
她反擊得一次比一次厲害,從此倆人梁子結得更深了。
趙羨瞧乍一見她,目光不善地打量一遍,俊秀的面龐生出邪佞,嘴裏說得話也不怎麽中聽。
“表妹,聽說你一向閉門不出,走個路都要喘,今日怎麽有空來裴府,要不要表哥我帶你出去轉轉?”
韓素娥本不願搭理他,但見他一臉挑釁,脾氣就上來了。
就算活了兩輩子,一看見趙羨的臉,心裏的邪火就止不住地往上竄。
Advertisement
她心中冷哼,面上卻展顏一笑,惹得對面一片愣神。
“母親讓我出來轉轉,殿下有何不滿?”開頭二字,咬得極重。
聽她提起長公主,趙羨縮了縮脖子,面上閃過一絲尴尬。
見狀,素娥又慢條斯理:“倒是不知殿下,最近課業如何了?聽聞前段日子你去了太學院,也不知道考核拿了幾等,母親很是關心呢。”
這句話讓趙羨沉了臉色,神情陰郁。
見狀,韓素娥心中微哂,看來母親的餘威還是很管用的,以及趙羨的痛處,真是一戳一個準。
能讓趙羨這麽畏懼她的母親嘉敏長公主,是因為後者曾好好整治了對方一番。
曾經有一故人之女來将軍府投奔長公主,在府上待了一年半載,對方生得貌美,最初趙羨不識她身份,一次在都城大街上注意到對方,登時起了歪心思,使計将那位姑娘騙走,欲行不軌。
所幸那位姑娘過了懵懂的年紀,又天生聰慧,憑着一副無害的面容借故去了淨房,從小窗戶翻出溜上大街,正好被尋她的奶娘發現,這才得救。
人尋到後,長公主得知此事,大發脾氣,第二天下令讓人捉住還在外面閑晃的趙羨,押在府內,将其訓斥一頓,又先發制人地去禦前狀告,一番說辭讓陛下顏面無存,也不敢反駁,為了安撫只得狠狠地教訓了六皇子。
那日長公主還喊了聖人與裴貴妃一起,沖着韓皇後道:“聖人也是失職了,官家平日忙于政事無暇管教,那您就該多操心一些。作為嫡妻嫡母,管好庶子和小妾是職責所在,這是小戶人家都明白的道理。”
可以想象裴貴妃聽了這話的臉色,指不定是青紅交接,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至此以後,趙羨倒是學乖了,明面上沒再捅什麽亂子。
在場人大都不認識韓素娥,自然也不知她口中的母親是誰,只是兩人間氣氛微妙,于是問身旁的主人家:”子衍,這位姑娘是?”
裴栯知正擔心兩人僵持下去發生不快,趕忙轉身向衆人介紹:“這位是韓将軍與長公主之女韓姑娘。”
幾人聽聞赫赫家世,視線更熾熱了,目不轉睛地盯着她。
但見對方半點沒有攀談的意思,神色清冷不好接近,更是極為吝啬地不肯分來一個眼神,便有些悻悻。
裴栯知知道她不喜與人相處,便借口向她告辭,帶着幾人走了。
一旁的沉香和檀香見他們離開,不由長舒一口氣。
她二人是聽說過這些陳年往事,當時那位姑娘的大丫鬟都因護主不慎被長公主發賣出去。今天不巧遇見這個胡作非為的六皇子,都有幾分緊張。
“姑娘,那六皇子走前還瞪了你一眼。”檀香有些擔憂。
韓素娥壓下對那人的厭惡,語氣平靜:“無妨,狗改不了吃屎,他總會為此付出代價的。”
晚上回到将軍府,母親問起今日,韓素娥沒想隐瞞,照實說了遇見趙羨的事情。
嘉敏倒不是杞人憂天的性子,聽罷也沒說什麽,只提醒她以後離他遠些。
“說來奇怪,同為裴旖所出的皇子,趙羨和趙湛雖是一個娘胎生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性子,那個裴旖也是偏心到了極點,整日只挂念她那個小兒子,對大兒子卻不聞不問。”嘉敏想起什麽,随口感慨。
“不知道的,還以為趙湛不是她親生的。”
她口中的趙湛是大皇子,同六皇子趙羨一樣,也是裴貴妃所出,素娥回想,大殿下給人素來是謙恭良順的表現,确實同那趙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然前世怎會受衆人擁戴,登上儲君座椅。
只不過——
——“有傳言說裴相和太子早已把持宮中,欲逼陛下禪位。”
前世死前,檀香的話猶在耳旁,太子逼陛下退位,聽起來如何也不像謙恭良順,可韓素娥确實有些糊塗,因為在她的印象中,趙湛此人,許是受到裴貴妃的影響不大,确實不算惡劣之人,甚至曾經替将軍府求情,所以她對于這個流着裴家血脈的人,也一直難以生出敵意。
這樣的一個人,怎麽會做出逼君之事呢?現在仔細想起,總覺得有些違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