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成帝與皇後大婚之後,兩人倒是甜甜蜜蜜地相處了一陣,但很快殷紅素的刁蠻性子便暴露了出來,時常打罵宮女不說,有一次竟當衆頂撞成帝,惹得成帝惱羞成怒拂袖而去。

當晚,便傳來儲秀宮秀女被召幸的消息。第二日,這秀女便受了封賞。

于是乎,帝後關系進一步惡化。

太後是過來人,後宮裏争風吃醋的事情她看得多了,随口數落了皇後幾句,又勸慰了皇帝幾句,便再沒有多餘的話了。

至于宮裏的太監宮女們,對他們來說,哪位主子受了寵幸,哪位主子遭了冷落,這就像是夏日裏的天空,時晴時雨,變幻莫測,看得多了,也就淡定了。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淡定的人,便是顧子怡。

卻說這顧子怡自入宮之後,沒有急着去皇帝面前露臉争寵,倒是非常殷勤地天天跑去太後宮裏請安。

太後知她是顧子修那失散多年的妹妹,可憐她的身世,也願意讓她在自己身邊呆着,一來二去的,顧子怡便成了太後宮裏最常出現的人。

這一日,顧子怡正在太後宮裏,一邊陪着太後聊天,一邊給太後剝水果。

太後看着顧子怡溫溫順順軟言細語的模樣,突然感慨道:“怡兒,我說你這孩子,是心思單純呢,還是缺心眼兒啊?”

“啊?”顧子怡茫然擡頭,不明所以地望着太後。

“別的姑娘家入了宮,都巴不得多在皇上跟前露露臉,早日被皇上看上,你倒好,每天往哀家這宮裏跑算是怎麽回事啊?”

顧子怡眼神閃了閃,怯怯問道:“太後……不想見到怡兒了?”

“倒也不是,”太後溫和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哀家的意思是,你也該為自己的将來考慮考慮了,你看那個楊家的姑娘,才入宮幾天啊,就被皇上召幸了,她長得還沒你漂亮呢,你心裏就不會不甘心嗎?”

顧子怡猶豫了一下,低聲道:“怡兒從小與家人失散,與哥哥相認的時候,父母都已經過世了。如今見了太後,就跟見了自家親娘一樣覺着親切,所以才會情不自禁地想跟太後親近……至于皇上,皇上天生威嚴,怡兒有些害怕,不敢親近……”

太後一聽便笑了,他那兒子也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半大小子罷了,只不過人小鬼大,自親政之後,便喜歡在人前裝裝威儀。雖說現在的确是越來越有皇帝樣兒了,但在太後眼裏,卻依然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Advertisement

但這顧子怡卻說害怕皇帝不敢親近,在太後聽來真真是孩子話,于是忍不住安慰了兩句:“怡兒,你是進宮來伺候皇上的,因為害怕便不敢親近皇上,那怎麽行?再說,你性子溫順,讨人喜歡,皇上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只要你知分寸、明事理,皇上也會喜歡你的。”

顧子怡默默點了點頭,看那模樣,也不知是聽懂了沒有。

此時,忽聽太監總管翁立善在外頭喊:“皇上駕到——”随即便見成帝風風火火地走了進來。

顧子怡一驚,忙起身跟着周邊宮女們一同跪迎聖駕。

成帝看也未看其他人一眼,徑自沖到太後面前,随随便便請了個安,便道:“母後,那皇後真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了,朕想廢了她!”

太後波瀾不驚地擡手幫成帝順了順黃袍上的褶皺,問道:“皇後又怎麽了?”

“她……她居然将朕收藏的字畫給撕了,真是豈有此理!”

“不過是個字畫而已,撕了便撕了吧。皇後脾氣不太好,皇上少與她沖突,帝後關系和睦,後宮才能太平。”

“朕也想避着她,可是她直接找到朕書房裏吵架。朕若是再這麽容忍下去,還有什麽皇帝威儀可言?”

“這倒是,”太後笑了笑,“這件事哀家記着了,日後找機會說說她。”

成帝見太後總是一副哄孩子的口吻,不耐煩地又要開口,卻見太後使了個眼色道:“行了,怡兒也在這兒跪很久了,先讓她起來吧。”

成帝一怔,循着太後的視線看過去,見顧子怡還低着頭跪在自己身後,一邊讓她平身,一邊問道:“這位是……?”

“就是顧子修的妹妹啊,皇上忘記了?”太後說着,招手示意顧子怡回到她身邊來。

顧子怡猶豫了一下,乖順地挨到太後身邊,福身道:“民女顧子怡,見過皇上。”

“哦……”皇上恍惚想起是有這麽個人,但也只是多看了兩眼,便又回到皇後的話題上去了。

太後再次打斷他道:“皇上,玉冰差不多也快十六歲了,您這做兄長的,是不是也該關心一下妹妹的終身大事了?”

成帝皺了皺眉:“玉冰十六歲還不到,母後就想着把她嫁出去了?”

太後淡淡道:“皇上不也才十七歲麽。”

“朕也是被您逼的……”成帝小聲咕哝了一句,見太後面色不悅,忙又改口道:“好好,朕有空去問問,哪位大臣家裏的公子比較合适。”

“不必問了,哀家已經物色好了。”太後笑道,“皇上覺得,大司農鄭善世的兒子如何?”

成帝剛想說什麽,卻聽顧子怡突然“咦”了一聲,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怎麽?”太後回頭看了她一眼。

顧子怡猶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開口:“太後,請恕怡兒多嘴,不知這鄭大人……有幾個兒子?”

太後不明白顧子怡為何有此一問,卻聽成帝笑道:“這鄭善世娶妾無數,只可惜,女兒生了不少,兒子卻只有一個。”

“如此說來……”顧子怡蹙着雙眉,喃喃自語了片刻,卻又沒了聲。

太後問道:“怡兒,你是不是有什麽話說?”

顧子怡看了太後一眼:“怡兒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太後知她膽子小,便故意當着成帝的面鼓勵她,“說錯了也不怕,哀家替你做主。”

顧子怡于是大着膽子道:“民女以前流落民間時,曾聽到這樣一個傳聞,說大司農家的鄭公子看上了某家的姑娘,欲強娶為妾。那姑娘不答應,最後落得父母冤死,家破人亡,那姑娘也失了音訊,不知是死了還是……”

她說到此處,略略一頓,擡眼見太後與成帝都是一臉驚愕的表情,于是繼續道:“民女當時也只是随耳聽聽,并未當真。但如今關系到玉冰公主的終身大事,民女心中惴惴,若是隐瞞不報,怕會誤了公主……”

太後聽了,果然臉色變得不太好看:“想不到,這鄭善世竟如此縱容自己兒子胡作非為……”

成帝沉吟片刻,道:“此事朕會命人徹查,如若傳言屬實,別說朕不會把妹妹下嫁與他,就連鄭善世這頂烏紗帽,只怕也要保不住。”

說罷,成帝才正眼看向顧子怡,語氣略緩了緩,問道:“你方才說……你叫什麽名字?”

“民女……顧子怡。”

“顧子怡……”成帝笑了笑,“倒是個好名字。子怡,此事若徹查屬實,朕便記你一功。”

“謝皇上。”顧子怡低頭羞澀一笑,不着痕跡地拭去掌心一片汗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