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水煮至沸騰時,先放入龍……
關明溪将心中所想一一道來,不過略去了一些,只是說茶坊的茶水可以變着花樣地做,還可以善用水果,做出不一樣的果茶。
雖說京中吃食不少,蜜水、豆湯、膏梨水……
可關明溪有不同的特色,想來做出也與這些甜甜湯不同。
且茶坊不似瑞和樓那樣的酒樓,徐家所開茶坊三教九流都有,上至高官下至僧侶、商賈秀才無事便會帶了碎銀子前去。
稱得上是市井中往來人群最多的地界。
楊氏有些茫然,吃了幾十年的茶,還是頭一次聽說茶裏還可以加上其他東西,這時擰着眉頭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潘四娘和徐六娘亦是不解,紛紛搖頭。
關明溪也不急,瞧着楊氏不語。她知曉,這樣的事說出來本就赫然,不過要是楊氏應了下來,她倒是想認真做做。
待她捧起茶杯,瞧見那青白瓷的杯盞之中飄着綠色的茶葉,淡淡香氣萦繞鼻尖,不算極品,卻是佳品,便随口問了劉婆子,是哪裏來的茶。
劉婆子答是那龍井綠茶,不過絕佳之品都上貢進了宮裏,外頭能買到的也只有這樣的茶。
待客自是要拿出家裏最好的茶來。
關明溪當下便道:“伯母不必思慮,這時午後正是吃茶的時候,我去庖屋裏給大家煮上一鍋奶綠,嘗一嘗是否合乎胃口。”
龍井綠茶*用來做奶綠雖然有些奢侈,可京中之人大多愛吃、愛喝,又消費奢靡,所以價格高一些也是無妨的,只要口味上乘,自然有人埋單。
徐六娘這時便沒忍住問道:“二娘是從何學來?這奶綠又是何物?”
應付這樣的場合關明溪已經得心應手,說是當初在奉恩侯府中得了一位大廚指點,又偶然間在集市中買到了一本珍藏之寶,上頭記錄了一些東西,她都一一翻過,記在了心裏。
再問那書去了哪裏,只說是年少無知,興許看過後扔了,也記不大清。
Advertisement
幾人又心疼這書,要真有這樣絕筆之書,放在瑞和樓那便是個招牌。
關明溪又安慰道她都記得滾瓜爛熟,就是得空寫下來也是可行的。
衆人只當她果真是如有神助,再加上一脈相承,終究是與許多人不同罷了。
關明溪直接往庖屋而去,她準備做茉香奶綠,這時節茉莉花開得正好,新鮮而又香氣十足。
巧兒拿着竹籃去院子裏摘茉莉花。
劉四娘管着吳家的庖屋,方才給幾人做了膳食,又收拾了一番,便回了後罩房小憩,所以這時并無一人。
關明溪在小鍋中倒了水,将爐子生火。
龍井綠茶在清水中清洗一遍,這時巧兒帶着茉莉花回來,便一并洗了幹淨。
水煮至沸騰時,先放入龍井綠茶煮上一會兒,再将茉莉花緩緩倒入,拿了勺子攪拌便直接熄掉爐子,留下餘溫蓋上蓋子焖上半盞茶的功夫。
素手素茶,好一幅絕倫之畫。
這時綠茶混着花香,霧氣迎面而來,撲在關明溪的臉上,巧兒只覺身置仙境。
關明溪喚她一聲,将她從沉思中拉出來:“去取羊奶和蜂蜜來。”
這時京中之人喝得多的便是羊奶,如有牛奶那便更好了。
羊奶是清晨剛擠了送來的,還有蜂蜜也是城外農戶親手所養,不論是味道還是成色,都是上好。
京中羊奶和蜂蜜都算得上較為稀有之物,關明溪盤算着這樣一杯茉香綠茶的價格,也不知能不能被那楊氏看上眼。
焖得差不多後,在鍋中倒入一碗羊奶,兩勺蜂蜜,混合均勻之後再蓋上蓋子焖。
關明溪在茶壺中倒上半壺熱水,晃了一晃再倒出,以此達到溫杯的目的。
之前做的小小竹篩這時也派上了用場,用來過濾茶湯再好不過,少量多次倒入茶壺中。
茶壺倒滿後,鍋中還剩下一些,巧兒轉身拿了碗來,目光灼灼望着關明溪。
關明溪道了一句小饞嘴,便給她倒得滿滿當當,只見那茉香奶綠顏色嫩白,倒是好看得緊。
再聞上一聞,清清淡淡,巧兒吹了吹抿上一口,只覺龍井綠茶的澀少了許多,取而代之是那蜂蜜的甜甜味,還有茉莉花的香氣在嘴裏久久不散。
即便是夏日,也覺得這一碗燙呼呼的茉香綠茶好喝得緊。
這時,關明溪輕拍腦門:“我倒是忘了,你尋阿貴,讓他去地窖裏拿些冰來,放在茶中,冰冰涼*涼更加可口。”
巧兒似懂非懂地應了,抓着那碗沒放手。
關明溪則拿了托盤,将茶壺和瓷杯放在上頭,往亭子裏去。
這一來一回地倒也快,幾人正說着話就瞧見她來了。
青花瓷杯一一擺上,關明溪一手拎着茶壺,一手掀起袖口,将茉香奶綠徐徐往杯中倒去。
徐六娘鼻子靈些,先問了話:“我怎麽聞見一股子茉莉花的味道?”
“嫂嫂這話沒錯,的确加了茉莉花,這茶的名兒叫茉香奶綠。”
楊氏用兩根手指輕巧捏着瓷杯,放在眼前仔細瞧着:“還加了奶?”
說罷,便一仰而盡,品味一番。
的确與尋常茶湯不同,光是這顏色就差得遠了,茶青奶香,回味悠甜甜,卻是有一不足,現下夏日裏頭這樣炎熱,滾燙的茶下肚,難免熱氣更甚。
楊氏還未開口詢問,關明溪便道:“且等上一等。”
潘四娘與徐六娘也将手中茶下肚,都覺滋味不錯,可哪裏不錯,又是說不上來,這味道太過于特別。
巧兒用一個粉彩的瓷器裝了一塊冰來,如成年人手掌大小。關明溪接過放進那茶壺之中,再拿了勺子攪上一攪,茶湯本是熱的,這時下了冰也不會立刻涼下來,關明溪卻直接将茶壺放到了一旁用來乘涼的冰盆中。
這下茶湯涼得迅速,掐着時辰關明溪又取了出來,這時茶壺已經冰涼,再将這茉香奶綠倒入杯中,關明溪道:“涼的,再嘗嘗。”
潘四娘身子不好,便未能嘗到這口舒适涼快的茶湯。
而楊氏母女二人,淺嘗之後便紛紛讓丫頭再倒上一杯,一熱一涼,口味完全不同,要說熱的醇厚奶味,涼的便是清香舒心。
關明溪見此,便問:“此茶如何?”
楊氏這時已在心中有了抉擇,不過此事事關重大,便道“老身回家與相公我兒商量一番,二娘這茶确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