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從前以為那後院比吳家……
徐家茶坊在京中一舉成名,接着三日坊中高朋滿座,獨自前來的點一盞,一群友人便可上一壺。
也有人前來想要窺得二娘容顏,卻次次落了空。
因為關明溪将做法都教由徐家人後,便鮮少出宅院。金人尾随一事,讓她長了個心眼,再加上下月及笄,潘四娘也不願讓她出去抛頭露面。
這日關明溪和阿娘用過午膳後,便要回屋小憩,阿貴來報說是侯府姑娘來了。
潘四娘這些時日心腸硬了不少,想也未想便揮手讓阿貴将人打發走。
既然都是不相幹的人了,又何必再三見面。
阿貴拿眼角去看關明溪,見她神色與平日無二,壯着膽子道:“那姑娘說是來尋二娘,我瞧着……瞧着臉上有傷。”
關明溪聞言眉頭輕颦:“阿娘先去歇息,我見見她。”
這次沒讓關子茹進內院,單是在外院備了茶,她由巧兒引着從外頭進來時,向來高昂的頭顱這時低垂着,一束發絲堪堪遮住右臉。
待走到關明溪跟前,她才緩緩擡頭喚了一句二娘。
關子茹眼睛通紅,眼眶裏淚水止不住的打轉,而最為顯眼的是那右臉頰上的一道傷口,約有小拇指這麽長,這會兒還沒結痂。
一張臉算得上是女子最為愛惜的東西,沒人會失手往自己臉上劃上一刀。關明溪倒不覺得吓人,只是這樣一個身份極高的姑娘,又怎會任由他人給劃破了臉。
見她這敢怒又不敢言的模樣,只怕那人比地位還要比她高不少。
關明溪卻沒問,點頭讓她坐,自己捧着茶盞喝了起來。
關子茹這會兒哪像是侯府姑娘,小心翼翼又委屈的樣子,她坐在了椅子上,見關明溪絲毫不願提起,便自己抽噎着說了起來。
“我從前以為那後院比吳家還大的侯府,是花香蝶影的地方,原來竟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
Advertisement
今日侯府上下十八人聚在一起用膳,侯爺、夫人,幾位妾室還有兄弟姐妹。
桌上有一道羊腿,一個庶妹不過四五歲,竟是指了關子茹切羊肉,這可是下人做的事情。她氣性本就高,堂堂嫡女哪有讓庶女指使的道理,便沒理會。
偏偏那庶妹生得好看又嘴甜,平日就哄得長輩開心,也就是個姑娘,沒有威脅,所以夫人待她也好。
侯爺默不作聲,庶妹蹬鼻子上臉,在飯桌上指桑罵槐。
關子茹哪裏受過這樣的氣,長幼有序,不論如何也輪不到她一個孩童使喚,當即罵了*庶妹的小娘,說她管教無方。
小娘抱着庶妹吧嗒吧嗒落着淚,也不反駁。
侯爺這時瞪着她,道她侯府嫡女待自己姐妹這樣兇狠,哪裏還許得到上好的婚約。
關子茹不敢再說,卻是一肚子怒氣無處發作,拿了小刀當真要去切肉,卻是手一滑,滑到了大哥手邊,生生刮了一條口子。
大哥撿起小刀,問關子茹是不是朝他撒氣,關子茹本就氣得血氣上湧,昂着頭梗着脖子沒說話。
這神情落在侯府未來的世子眼裏,像是挑釁一般,不知是有意或是無意,他揚手便給了關子茹一巴掌,那小刀可沒丢。
到了這地步,侯爺和夫人才放下碗筷,說了一句:“胡鬧。”
關明溪聽此便笑了,轉頭看她:“怎麽,你還真以為這嫡女多麽好當?”
關子茹見她嘲諷一笑,眼淚終究是沒忍住往下掉:“你可知侯夫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麽。”
“她說要我這個親生女兒,不如你這個沒半點血緣關系的關明溪。”
想來已經是心如死灰,連娘也沒叫,只喚侯夫人。
揪着手絹胡亂擦了擦臉,又道:“侯爺說我不中用,你瞧,這是上回我挑唆容純公主搶你的并蒂蓮,他在書房用硯臺砸的。”
關子茹伸手撩起發絲,那道難堪的口子上頭還有一小塊鼓起的包。
關明溪不吃這一招苦肉計:“看來那硯臺也沒讓你長記性,你後頭不還是叫了人來瑞和樓點菜,将我騙去了公主府。”
“可我和康王一條船上的螞蚱,你以為我不這樣做,他會放過我?”關子茹猙獰着一張臉,這會兒倒有點街上潑婦的意思。
又壓低了聲音喃喃道:“要是我知道你關明溪這麽有本事,不但侯府對你念念不忘,就是善王那樣的人險些就将你捧在了手心裏,我必不會……”
中秋節她看着容純公主和善王一同走的,叫了人留意去的哪裏,最後得知說是撞見了關明溪。
無巧不成書。
關子茹那會兒便知道了,她不過是搶來了一個人家不稀罕的身份罷了。
“必不會如何?是不會鬼迷心竅聽了康王的話,還是不會來招惹我?”關明溪挑眉看她。
關子茹啞口無言,是了,要是再來一次,康王的人找到她,朝她說那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還有和善王的婚約,她還是會應下的。
關明溪懶得再看,自作孽不可活罷了,十五年的養育之恩,說扔便扔,這樣的人狼心狗肺,難道還要對她加以施舍麽。
她茶蓋碰着茶盞,喚道:“巧兒,送客。”
關子茹這會兒慌了神,伸手拉住關明溪的胳膊:“二娘,你現下過得比在侯府還風光,又何必同我一般見識。”
巧兒邁着大步進來,她更是快将指甲嵌進肉裏。
關明溪便直接問了:“你來有何意?”
關子茹這會兒也不藏着掖着,便道:“大哥動手将我這臉劃了,我跑出來也無人來尋,侯府我再不能呆下去*。”
“奉恩侯爺禀報官家,要将自己嫡長子立為世子,而官家以侯爺治家不嚴為由,暫且拒了。”關明溪伸手将她手指摳開,輕輕推了一把,“治家不嚴,便是你大鬧侯府,将真假千金一事鬧得滿城風雨。”
關子茹驚得癱坐在地:“原來竟是這樣,怪不得那樣問了一句,原是他尋了由頭朝我撒氣!”
世子之位遲遲未定,因為奉恩侯爺是個東倒西歪的主,這會兒因着關子茹的事情,對康王那頭死了心,皇城司的察子無孔不入,官家怕是早就得了風聲。
所以不立世子,打壓關侯爺,倒是情理之中。
一報還一報,關明溪出侯府挨着多少人辱罵,這會兒風水輪流轉,關子茹當初有多風光,這會便是弄巧成拙、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