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識字

次日,岑皛早早起來,像把自己的房間收拾一遍,再去問唐家父母需要做些什麽。唐家父母便安排岑皛一起去照料園子裏的蔬菜,還是岑皛熟悉的農活,不過更精細些罷了。

在忙碌的間隙裏,唐作勘有意無意地提出,欲教岑皛讀書識字打發時間。岑皛初時推說沒有那麽多時間,轉念一想,既然是唐闡之父提出來,并不好拒絕。待唐作勘又說了一遍,岑皛便欣然答應。

像岑皛這樣出身的人(并非指其榮家人的身份),讀書識字是天方夜譚。也因為不識字,對于這些東西産生某種抵觸的情緒。上次被榮介亨羞辱的事記憶猶新,構成了雙重刺激。

如今,她是與唐家人住在一起,倘若再跟着讀書識字,也能親近些,就是從頭開始,未免太難了。

唐作勘似乎對岑皛有異樣的信心,他說到做到,當天就找來筆墨紙硯,雖然不是上乘貨色,在岑皛看來也是沒見過的好東西。

一切從頭開始,岑皛首先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她看着紙上那兩個歪歪扭扭的大字,怎麽看都不像榮介亨拿出來那份,不禁有些氣餒。

“萬事開頭難,慢慢來。”唐作勘如此安慰道。

岑皛得了安慰,仍然沮喪,她忽然想起一個問題,心中一動,“您教我讀書識字,就是我的師父了。”她撲通跪下,“師父在上,受岑皛一拜。”

“快快請起。”唐作勘連忙扶起岑皛,“你既然要做老夫的弟子,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三個字,很有誘惑力。有了師徒名分,岑皛才覺得自然些,接受唐家的友善也能心安理得。不然,總有些說不出的別扭。

有了師徒名分以後,唐作勘也方便些,他把私藏的書籍拿出來,教岑皛閱讀,又親自寫了字,供岑皛臨摹。只是唐家能得到的筆墨紙張有限,不能浪費分毫,這一點岑皛也漸漸明白。

珍惜東西是件好事,可太珍惜了,也就不能發揮其作用,也就失去初衷了。練習寫字,筆墨紙張的消耗不可避免,而因此花費的錢財,不能完全依靠唐家——就是想要這麽做,也是不可能的。唐家人不說,岑皛卻不能不知道。

思來想去,似乎沒什麽生財之道,平日裏不過看護菜園子,天上也不可能掉金子。岑皛想過那個從未用過的錢袋子,她決定将裏面的錢拿出來買筆墨紙張。本來,唐作勘是不主張用岑皛自己的錢的,但岑皛已經将東西買回來,他也就不好說什麽了。

就這樣,岑皛平日在菜園子裏幹活,一有空就去練習寫字,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既然肯下功夫,進步也是很快的,漸漸就能認識集市上的招牌了。

“這孩子,悟性好,不愧是勳舊貴種。”唐作勘這樣對兒子感嘆道,“我老了,教不了多少東西,有空你教教她。”

唐闡道:“好。”

Advertisement

唐闡就去看岑皛練字,他不是第一次看岑皛練字,只是從前不過略看一眼,這次卻很認真地站着看了很久,結果讓岑皛感受到了壓力。

岑皛努力保持鎮定,師父說過,寫字就是鍛煉心性,不能輕易被外界的事務幹擾。可是,唐闡不是別人,他在這兒,自己真的沒法完全靜下心來。

岑皛努力掩飾自己的焦躁,她的努力在一個個不成形的字上顯露了結果,唐闡也一定看出來了吧。

“沉住氣,不急。”

唐闡忽然輕輕說道,他彎下腰,不知是從哪裏變出一支筆來,蘸了墨,就在紙上寫下岑皛的名字。他的字跟岑皛的字擺在一起,一個好比天上飛的天鵝,一個好比地上跑的癞/蛤/蟆。

岑皛心中羞愧,忍不住默默欣賞起唐闡的字。她還記得榮介亨寫的“岑皛”二字,雖是同樣的字,不同的人寫出來卻是不同的感覺。榮介亨的“岑皛”太秀美,讓人自慚形穢;唐闡的“岑皛”看起來很舒服,許是字如其人;至于岑皛自己的,一個字——醜。

“寫好自己的名字,慢慢來。”唐闡淡淡道,話裏沒有揶揄的意思。

岑皛感激他,又覺得自己太差勁,雖然被師父贊為“有進步”,總歸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己高興罷了。

“我練了十幾年,你才寫幾天?別喪氣。”大約是見岑皛頗為沮喪,唐闡忍不住安慰道,“你的箭術比我好,也不是這一天兩天練成的吧。”

唐闡順帶還舉了一個例子,還說的是岑皛引以為豪的東西,岑皛果然露出了笑臉。

“光學寫字,還不夠,我給你講講故事吧。”唐闡搬了一張凳子坐下。

一聽說要講故事,岑皛來了興趣,她放下筆,面向唐闡的方向,以洗耳恭聽的姿态坐着。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名字,神也不例外。不過,神/的/名/字不能随便說,更不能随便寫,否則便是死罪。”

唐闡看了一眼岑皛,發現她聽得津津有味的,便接着道:“神有兩個名字,一個是神名,就像神燚、神熺,本來就是尊稱了,不用避諱。還有一個是本名,是神繼位之前的名字,要避諱。”

岑皛面帶疑惑,問:“什麽是避諱?”

唐闡大概一時忘了岑皛所能接觸到的東西,所以耐心解釋道:“避諱,就是對于地位高的尊者、賢人,要有所區別,比如不能直呼他們的名字。對于神的本名,不能直接呼喚,就是寫的時候,也要缺筆,以示敬重。還有,任何人取名字,都不能用神的本名。否則,是死罪。”

岑皛問:“缺筆是什麽意思?”

唐闡道:“就是少些一筆。”

岑皛道:“既然是為了表示對神的敬重,為什麽要少寫一筆?那不是把神的本名變殘了嗎?”

唐闡大概沒這麽想過,他露出一絲驚訝,随即笑道:“你這想法,很有意思。那些大人們,應該沒這麽想過。”

得了唐闡的誇獎,岑皛喜滋滋的,面上掩飾不住喜悅。

“既然神的本名不能再用來取名字,不就等于白白浪費了兩個字?”岑皛這個問題,有些“大逆不道”的意味,這麽能用“浪費”這個詞呢?

“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許用神的本名做自己的名字。神國慣例,神的本名都是兩個字,只不要不是兩個字一模一樣,就是可以用的。”

岑皛這才明白,然而她還是覺得這麽做不方便。既然有所謂的避諱,為什麽不直接讓神取特殊的名字?或者幹脆造些新字?

她大膽地将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唐闡笑道:“神在成為神之前,也是凡人。已經成為神女的人,也未必能坐上神尊的位置。就像伏硯子的爵位,伏硯子的兒子都有可能繼承爵位,但世子只有一個,就算成了世子,也未必能順利當上伏硯子。所以,不能預先準備。而創造新字,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唐闡以伏硯子為例,這麽一解釋,岑皛也就明白了。只是這麽一比較,就給岑皛一種感覺,就是神國像是放大了的伏硯城,而神尊就是神國裏的伏硯子,是一個不安穩的位置,雖然看上去很威風。

“不識字的人,不知道避諱,未必有多大禍患。識字的人,卻不能不謹慎。神國有很多規矩,一不小心,就會掉了腦袋。”

關于後一點,岑皛很有體會,就是在伏硯地方,一不小心就掉腦袋的事還是不少,可見天底下的事都差不多,并沒有特別好的地方。

看着岑皛沉思的模樣,唐闡問:“怎麽?怕了?可不能因噎廢食。”

岑皛顯然不理解“因噎廢食”這個詞,唐闡只好解釋道:“就是不能因為一頓飯噎着了,以後連飯也不吃了。”

看着岑皛恍然大悟的樣子,唐闡又覺得好笑,故意問:“你是神國的子民,又是伏硯榮氏的後人,那我就問你,能說出歷代神尊的名字嗎?”

岑皛搖搖頭,她很誠實。不要說歷代神尊的名字,就是歷代伏硯子的名字,她也說不出來。人對于距離太遙遠的事物,雖然可能産生濃烈的興趣,卻未必能真正了解多少。

唐闡也不是要炫耀的樣子,或者說純粹是因為他是唐闡,岑皛才沒有覺得不痛快。岑皛只是看着唐闡,等着下文,誰知唐闡竟然道:“其實我也數不出來。”

他把頭轉向門口,“除了赫赫有名的那幾位,誰會刻意記住不起眼的人?”

雖然不知道“赫赫有名”的意思,也不知道是哪幾個字,岑皛還是忍住了自己的好奇心。她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不能總是一副傻子的模樣。

“何止是神尊,凡人也是這樣啊。”唐闡忽然輕聲嘆息。

岑皛不知唐闡為何嘆息,她只是不自覺地聯想到唐闡的身世。流放罪人之子,這個身份能帶來的東西,更多是不好的。

“以後,我給你講故事。”唐闡忽然轉過頭,面向岑皛,笑得溫和。

岑皛下意識地點點頭,這大概是她求之不得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