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那王夫人因想着黛玉從此離了賈府,且又是被北靜王府的人接了去的,自是再不會與寶玉扯上什麽幹系了,不由得心中一陣松快,雖在賈母面前不敢過分表露出來,然臉上卻忍不住浮現起一股笑意,遂轉着手中的佛珠,緩緩說道:“我也是替林丫頭擔了這兩日的心,想着姑老爺病重,如今又是以孝道治天下之時,她卻偏又不能即刻而歸的,倘若因此急壞了身子,豈非竟是大罪過了。我這心裏頭正為她擔憂着,可巧姑老爺卻托王爺派人來接了,我便少不得要在菩薩面前,替她說一句‘阿彌陀佛’了。”

沈同家的微微欠身笑道:“有勞太太費神了。因着我家王爺與林老爺知交已久,又是欽仰他為人的,故而如今林老爺病重,托了王爺來府上接林姑娘回揚州城,王爺自當事事籌謀、唯恐有虞。”王夫人不動聲色地點頭嘆道:“郡王果是個有心之人。”

萬才家的笑說道:“此番将林姑娘接走,先是要回王府裏,見一見我家老太妃及王妃的面兒,随後用過了晚膳,便該登船起航了。雖有些倉促,也是怕林老爺不能久等的意思。”賈母先是聽了王夫人之言,想她處處幫着北靜王府的人說話,只在心中恨的氣血翻湧;此時又聽見說,黛玉立時就要離她而去,頓時滴下了淚珠兒來,泣道:“可憐見兒的,這番回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她一面兒。想她打從五歲起,便是個沒了娘的,雖在我這裏只住了三年多,我卻疼她比我那些親孫女兒都強。如今冷不丁的說要家去了,不怕你們笑話兒,我竟恨不得随她一起去了那揚州城了。”

鳳姐兒忙抽出手絹,替賈母抹了抹淚珠兒,勸慰道:“老祖宗雖是疼愛着林妹妹,也不可太過傷心了。若果然放不下她,時常有了空兒,我便陪着老祖宗去那揚州城裏,瞧瞧林妹妹和姑丈去,又有何難的?”李纨也在一旁說道:“這林丫頭家去了,本是好事兒的。老祖宗此刻掉了眼淚,倘若讓林丫頭來了見着了,又該惹得她也傷心了。還求老祖宗念着自己的身子,往好裏頭想一想。日後鳳丫頭若不得空兒,我便自告奮勇,陪着老祖宗去揚州看林丫頭可好?”那沈同家的與萬才家的等人,見賈母依舊是泣不成聲的樣子,也都紛紛起身圍攏了過去,勸的勸,慰的慰。只王夫人默然端坐一旁,手執佛珠、不露喜怒之色。

正鬧着,忽見鴛鴦打起了簾子,笑說道:“林姑娘來了。”

一時,衆人都回過頭,只見兩個丫頭打扮的女孩兒扶着一個清雅脫俗的袅娜少女款款走進房中,正是林黛玉、雪雁與紫鵑三人。但見那黛玉一頭垂地青絲用攢絲雪梨花巧巧系着;身上着一襲石青色細竹外衫;下罩墨綠百褶嵌金绉裙。身形窈窕娉婷、面容妍麗嬌秀,當真是我見猶憐勝西施、蹙眉不語顯高潔。北靜王府的四個媳婦子,不動聲色的将黛玉從上打量到下,又從下打量到上,均在心中暗暗點頭贊嘆。

黛玉見有四個臉生的外人在房,早知是北靜王府派了來接她的人,便先給賈母、王夫人、李纨、鳳姐兒等人請了安,随後便對着四個媳婦子福了福身,輕聲說道:“姐姐們辛苦了,為我之事,竟要勞煩姐姐們親自登門,心中大是惶恐不安,還望姐姐們莫要怪我妄自尊大才好。”沈同家的看着黛玉,還禮笑道:“林姑娘過謙了。只怕林姑娘還要嫌我們幾個粗鄙,不容我們近身伺候呢。”說着,微微抿嘴一笑。

那賈母看見黛玉來了,忙起身将黛玉一把攬入懷中,也不說話,只是心肝肉兒的一陣叫着,哽咽難當。黛玉因已知道林如海乃是假借病重之名,只為讓她抽身回去的;且又聽了雪雁之言,明白自己正身處險境,故而從此便對這賈府深惡痛絕了起來。此刻,雖是要走,心中倒也并無不舍之情。只是見了賈母真情流露,也不禁抽了帕子,含淚說道:“老祖宗這一哭,我很該得了那不孝之名了。想着在這府裏頭,一住便是三年有餘,不曾盡孝已是不堪至極,且又惹得老祖宗時常落淚傷心的,真真是我天大的罪過了。只求老祖宗再莫為我掉淚了。”賈母聽了這話兒,方才漸漸止了眼淚。

這邊萬才家的因看着雪雁,輕輕皺眉問道:“這位是?”黛玉從賈母懷中探出頭來,說道:“是我從家中帶來的丫頭雪雁。”随後又指着紫鵑道:“這個是老祖宗疼我賞了的,名字叫做紫鵑。”

此時另一個上了些年歲的媳婦子,一直未曾開口說過話的,人稱姚家的,忽然拉着雪雁的手,對着萬才家的說道:“姐姐可是瞧着面善的不行?”萬才家的又細細看了雪雁兩眼,緩緩點頭說道:“瞧着是有好幾分相像,尤其是這眉梢兒和這眼角兒,竟活像是同一個。”因又問道:“這位妹妹今年幾歲了?何時進的林府?可是簽了死契還是怎麽的?”

雪雁笑說道:“回大娘們的話兒,過了下個月的生辰,我便已十四了。因着自小就蒙老爺收留的,故而也不曾簽過什麽死契活契的,只是從小便伺候在姑娘的身邊罷了。”萬才家的聽後,沉吟了半晌兒,也不說話,只是一個勁兒的拉着雪雁左看右看的。姚家的遂又問道:“父母親可還在世不曾?”雪雁搖了搖頭,黯然說道:“我自三歲起,就被老爺收留在了府裏,因那時年幼,也不懂事兒,故而但凡問起我父母兄弟親戚之類的,只一概不知。後來也曾聽老爺說起過我的來歷,卻道是一個背井離鄉的老婆婆,用竹筐背着我一路行乞到了揚州城,那年恰逢老爺才剛上任,因見我可憐,便花了銀子買了進來。我雖是個丫頭,從小又體弱多病的,然老爺從未嫌棄埋汰過我,究竟在那林府裏,也不曾吃過什麽苦。”說着,左手卻忍不住輕輕摸了摸大腿骨處,想着從前在林府中,雖說春鳶對她兇蠻了一點,然畢竟也只是嘴碎了些,到底也沒有受過什麽天大的苦楚。只是到了這賈府才不過三年多,自己竟瘸不瘸、拐不拐的,落了個殘疾而歸,這份大仇,日後若有機會,是一定要報還給她們的。

沈同家的等人,聽了雪雁的話後,只點了點頭,也不再說什麽了。因見時候不早了,且也都彼此說了好一會子話兒的,遂對着賈母笑說道:“既如此,老太妃、王爺、王妃還在郡王府裏等着呢。老太君,我們幾個也不便久留,這會子就該帶着林姑娘回去了。今兒因知道林姑娘傍晚就要啓程的,故而晚膳開得早些,此時若再不走,只怕老太妃要怪我們幾個辦事不夠勤快了。”賈母聽了,唉嘆了一口氣,對着黛玉緩緩說道:“聚散終有時,既是老太妃、王爺和王妃已在那邊兒等着了,你便随着她們幾個去罷了。只是時常還該多想着我這個老婆子些,若你父親果然病重不好了,也該來封信兒告訴給我知曉,我便派了人去接你,只還來這裏住着才是正理兒。好不好的,這裏還有幾個兄弟姊妹們陪着,到底比你孤身一人在那邊兒,凄凄慘慘又無人說話兒的強些。”黛玉忙福身答應了。

賈母又看着紫鵑問道:“如今你林姑娘和雪雁要回揚州城去了,你且怎麽說?”紫鵑道:“老太太既已把我給了姑娘的,自然是姑娘到哪裏,我便該跟去哪裏伺候着。只求姑娘別嫌棄我笨手笨腳、不夠聰慧伶俐才行。”

黛玉輕輕笑道:“只要老祖宗肯放你走,我又怎會不要你呢?”賈母摟住黛玉,撫摸着她的頭發,疼愛地說道:“你只管要,我這裏有多少丫頭都能随了你去的。又說什麽放不放的,莫非我竟連個丫頭都給不起了?”說着,黛玉又與賈母、鳳姐兒、李纨幾人互相淌眼抹淚了一場,這才回房收拾好了細軟行李,随後由沈同家的、萬才家的、方家的、姚家的四個媳婦子,衆星拱月般的扶到了二門外頭,又有八個勁健小厮們在身後跟着,這才興師動衆地坐車離去了。

及至送走了黛玉、雪雁與紫鵑幾個,賈母遂顫顫巍巍地走回了正房。王夫人、李纨、鳳姐兒等人也不敢自行回去,只得坐在房中悶聲啜着冷茶。賈母且自顧自地發了好一會兒怔,嘆了口長氣,這才緩緩地對着衆人問道:“北靜王府今日鬧了這麽一出兒,你們幾個可是看出了端倪不曾?”鳳姐兒輕輕轉了轉鳳眸,小心地說道:“莫非那北靜王,竟是把這林妹妹給定下了?”賈母不語,而是轉頭看向王夫人,又問道:“太太瞧着的意思呢?”

同類推薦